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9 毫秒
1.
<正>近年我县山区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就如何掌握好山区集雨节灌技术,充分利用降雨充沛的气候优势,采用经济实用的集雨方式集贮天然降水;在干旱季节,根据作物需水规律,结合非充分灌溉原理,采用低压滴灌、人工浇灌等方式,给作物灌"关键水"、"救命水",可有效降低干旱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1集雨集雨方式分人工集流面集流和天然集雨场集流。我县山区由于降雨径流较大,多用天然集流面集流,而人工集流场则主要为固定集雨式,常用的有硬化路面、屋面、场院等集流面。  相似文献   

2.
黄瓜的产量高低与水分供给量有巨大关系,对温度也有特定要求,要想黄瓜产量高,需要供给充足的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然而山西省方山县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较集中于夏季,春冬两季低温干燥,要想种植黄瓜得到高产量,需要一定的栽培技术。文章针对山西省方山县的气候等各方面特点提出适合当地的黄瓜高产栽培技术———温室冬春茬黄瓜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节能日光温室作为一种保护地形式,因其仅仅靠天然的太阳光资源就能满足许多作物的生长,使其在反季时节正常生长,因而被广泛应用,特别在寒冷地区得到快速发展。在山西省从90年代初到现在,几乎遍及全省各地,朔州地区近5~6年发展更快,到目前数量已达5000多座,规模空前,但经济效益不容乐观。究其原因,除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人员技术外,关键在于温室结构的不合理,对光的利用率太低,使得土地的潜力没能挖掘。为此,于2000年,朔州农校组织专业人员针对当地条件,在山西省第二代日光温室建设结构图及有关参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4.
光照,温度,降雨等是小麦生产最基本的农业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水平,掌握小麦生产期的气候条件,良种良法配套,在栽培上采取适宜的技术措施,趋利避地提高小麦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传统旱作农业是为了适应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区的自然环境而逐步形成的,也是与传统生产条件相适应的产物。传统旱作农业是在有限的天然降水的半干旱气候地区从事无灌溉的农业生产,其实质属于雨养农业。作物生产力的高低,决定于有限的天然降水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当气候条件优越时,土地生产潜力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得到充分发挥,产量大幅度上升。当出现不利的气候时,土地的生产潜力和农业技术发挥受到限制,产量陡然下跌。  相似文献   

6.
贾士龙 《新农村》2014,(5):26-26
1.春养要吃饱吃好 春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由冷变暖,日照时间逐日增加,天然饲料日渐丰富,气候条件及饲料供给等都对蛋鸭产蛋十分有利,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努力提高蛋鸭的产蛋量。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的东西两山,属于黄土沟壑地区,适宜发展核桃,但没有经营商品核桃生产的历史和人文基础。尧都区林业局技术管理干部根据地理、气候、种植条件、文化背景、管理基础,采取非常措施,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探索,使这一产业得到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襄垣县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降雨相对集中,秋季昼夜温差较大,有效积温3300℃,无霜期155天以上,年降水量550 mm,具有谷子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但谷子产量总体不高,费工费时,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旱平地一膜四行V形沟穴播谷子技术模式,采用V形沟集水、播种孔渗水,集无效降雨为有效降水,提高了自然降水利用率;地膜全覆盖减少暴雨对土壤冲刷打压,减少了丘陵山区水土流失,耕作层变疏松,根系平铺伸展舒适;水、气、温、肥协调,谷子耐旱能力增强。2019年全县利用该技术种植的谷子达3000亩,平均亩产量275 kg,比常规对照亩增产145 kg。  相似文献   

9.
紫苏是一种具有综合利用价值的抗性强、油性高的草本植物,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虽然山西省发展紫苏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但是也有一些因素制约着紫苏产业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从山西省的环境优势、品质优势、加工现状、存在问题与技术瓶颈分析了紫苏的生产现状,并提出了紫苏产业的发展对策,以期为紫苏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的安装管理 水利工程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我国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农业大国,在农业方面的发展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面对我国气候条件的限制以及最近几年降雨状况的影响,将水利工程应用于农业的灌溉工作当中,将有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提升农业技术的改革,促进农产品的增收,对我国农业与水利工程的良好结合具有显著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早稻旱直播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伦 《广西农学报》2008,23(3):10-11
为充分利用本地自然降水资源,减轻旱情,使水稻生产持续高产,进行本试验。试验表明:早稻旱直播每公顷减少灌溉用水6000m^3,节省种稻用工135人,早稻增收22.4%,同时可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降水特征和玉米产量变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究自然降水对玉米产量影响。[方法]采用滑动平均法和线性回归等进行分析。[结果]山西省年平均降水量以9.3mm/10a的速度在减少,降水极端偏少的年份在近15年来出现的概率较大;春季降水量总体变化不太明显但呈略增趋势,夏季以8.5mm/10a速度递减,减少趋势比较明显。在玉米产量形成中,春、秋季降水量对玉米最终产量的影响相对于夏季要小。夏季降水量对玉米的产量形成关系非常密切,降水对气候产量的贡献表现为正相关。在山西省,玉米产量达到4500kg/hm2需要430mm的降水量,而夏季降水量则需达到260mm,其降水量多少对玉米生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夏季。[结论]降水量的不断减少将加速山西省干旱的发展,对山西省的农业生产和发展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3.
利用陕西省自1961年以来的夏季降水资料和对应的NCEP逐日再分析资料,对伏旱出现的时段、强度、典型夏涝年和伏旱年的合成环流特征等进行分析,力图寻找陕西省伏旱天气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陕西省夏季降水量存在着明显周期,其中关中地区为2a和5~6a;陕南地区为3a左右和10a周期;欧亚大陆上空槽、脊不明显或有弱脊存在时,无冷空气南下或水汽条件不充分,均易形成伏旱天气;伏旱年份的当年春季降水量可能显著偏多;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陕西省伏旱天气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4.
张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39-1640,1642
根据山西省60多年来的粮食产量统计资料,对山西省粮食单产及主要粮食品种单产的波动性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粮食单产波动与气象灾害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山西省粮食单产波动频繁;在主要粮食品种中,大豆单产波动最大,玉米单产波动最小。进一步的相关分析显示,自然灾害,尤其是旱灾,是山西省粮食单产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主要粮食品种中旱灾对玉米单产波动的影响最大;旱灾对粮食单产波动的影响有加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综合治理是山西省旱区农业应对干旱的持久战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山西自然生态地理特点与农业旱情现状,提出旱作区农业发展应继续以抗旱兴农为重点、综合治理为突破点、传统的抗旱方法与现代的抗旱技术措施相结合;相应采取兴修水利、小流域治理、退耕还林、农田改造、蓄水保墒、抗旱耕作等综合治理措施。不断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提高自然降水的有效利用率,增强现代农业对自然旱情、旱灾的适应与抗御能力,促进山西省旱作农业生产的稳步发展是一项艰巨而持久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适宜北京地区小麦抗旱品种,同时为北京小麦节水栽培推广决策提供参考,2003—2006年间3个不同降水年型,在大兴区以28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只浇冻水的节水措施,比较品种间产量构成因素和农艺性状等方面的差异性,并与常规灌溉管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以产量水平为指标,参试品种间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中麦326"和"京农02-2"在平水年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北农9580"、"中麦12"、"京农04-133"和"京冬8"在枯水年表现出较好的抗旱性。(2)干旱条件下,小麦分蘖成穗过程受影响最大,分蘖成穗率可以作为小麦抗旱性筛选鉴定的较早期指标。(3)枯水年采取节水栽培比正常灌溉产量降低48.89%以上。效益综合分析结果认为,应用抗旱品种,即使在枯水年,北京地区小麦实施只浇冻水一水的节水栽培措施,也能取得明显的增效。  相似文献   

17.
张福平  廖宇 《北京农业》2012,(30):104-105
通过对陇南山区干旱形成的气候背景、自然降水及干旱基本特征的分析概括,提出了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开展人工增雨等进行旱灾防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麦田封闭半封闭麦草覆盖耕作保水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解决黄土高原丘陵旱地小麦缺水的问题,在晋南万荣、晋中灵石连续两年的旱地条件下进行麦草覆盖与耕作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所有不同生育时期的覆盖与对照相比都有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而且具有调温保墒,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同时研究表明采用伏深耕施肥+全程覆盖的方法是抗旱高产、节能省工的捷径。通过试验形成了一套休闲期麦草覆盖封闭耕作栽培的旱作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缓解安徽淮北砂姜黑土“旱、涝、瘦、僵”的不良属性和自然灾害频发的过渡性气候对该区小麦持续丰产和生产潜力发挥的影响。自“十一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实施以来,通过采用攻关研究、多年多地示范验证和定点田块建档追踪分析的方法,围绕区域土壤特征、生态条件及小麦生产现状,研究了砂姜黑土培肥改良、品种利用、高质量群体构建、资源高效利用、科学施肥和防病防倒伏,建立了适应淮北地区过渡性气候和砂姜黑土特点的小麦9750 kg/hm2的“一增二改三防”超高产综合技术体系。结果表明,该综合技术体系的运用实现了太和、涡阳、蒙城等项目县百亩高产攻关田多年产量超过9750 kg/hm2的水平,并创造了同年多点产量超过11400 kg/hm2的高产典型。经大田实践验证,该技术体系的形成对黄淮南部砂姜黑土区小麦大面积增产增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利用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典型区域北京地区1962—2011年逐月降水、温度资料计算多尺度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和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分析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在过去50年内,SPI与SPEI所评判的干旱演变有巨大的不同,SPEI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2)1990—2011年干旱指数与作物产量的关系显著(P<0.05),短时间尺度的SPI3-8和SPEI3-8与玉米气候产量呈曲线关系,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可以解释60.0%和60.1%的玉米产量变异,适宜的干湿状态在-0.8到3.2(SPI)和-0.9到2.1(SPEI)之间。3)长时间尺度的SPI24-5和SPEI24-5与冬小麦气候产量呈线性相关,可以解释其51.8%和51.2%的产量变异。研究结果符合北京地区玉米以雨养为主、冬小麦以地下水补灌为主的实际情况。4)利用12或24个月尺度的干旱指数判断区域水分状况,可以帮助决断冬小麦返青后的灌水次数和灌水量,在防范产量风险的同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本研究表明,选择适合的时间尺度和月份的SPI和SPEI可以用来评价华北平原旱涝状况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水量缺乏仍然是导致北京地区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但华北平原由于气温升高导致干旱化的趋势明显,未来研究华北平原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需更加注重运用综合了降水和蒸散因素的干旱指数,以提高评价干旱对产量影响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