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促进土壤结构改良,通过田间定位试验,从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研究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典型旱地草甸土土壤团聚体和土壤容重的季节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与培肥方式下,土壤容重均在20~30cm土层较高,平均1.51g·cm~(-3);不同耕作方式,0~40cm土层拔节期前NTDTST;大喇叭口期至成熟期,NT容重增加;成熟期0~30cm土层,深翻(1.45g·cm~(-3))与浅翻(1.44g·cm~(-3))无差异,30~50cm土层,深翻容重(1.48g·cm~(-3))略有增加;免耕秸秆覆盖,0~50cm土层平均容重(1.42g·cm~(-3)),比DT-S和ST-S减少0.03~0.05g·cm~(-3);0~30cm土层,ST-S比DT-S增加0.05g·cm~(-3),30~50cm土层,趋势相反。浅翻会造成犁底层上移,0~30cm容重增加,而深翻增加了40~50cm土层容重。10~20cm质地为粉砂质粘土,40~50cm为粘土,其余土层为壤质粘土;免耕与耕作前土壤团聚体分布更接近,均在1mm粒级处出现高峰,而ST与DT处理的波动性变化比较接近,NT处理在40~50cm土层的0.5~1.0和3.0~5.0mm粒径土粒含量明显高于ST与DT处理。横向比较,不同耕作方式下,团聚体分布不同;纵向比较,同一耕作方式,无论秸秆还田与否,不同粒级团聚体的波动性变化趋势一致。综合可知,土壤团聚体的机械稳定性受耕作方式影响较大,短期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虽受年季间的影响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
坡地耕种方式对水土流失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是目前世界上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云南地处山区,宜垦土地资源缺乏,很多地区过度开垦,致使大于25°的坡耕地面积较大,加上土地翻耕较勤和夏季雨量集中,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地生产力下降。为了从农业技术措施上探索控制或减轻我省坡耕地的水土流失,笔者进行了此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冻融作用对草甸土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与棕壤土穿插分布的草甸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得出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与土壤含水率条件下草甸土容重、孔隙度、渗透性以及抗剪强度等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土壤容重、粘聚力先减小后增大,之后趋于稳定,内摩擦角略有增大;而孔隙度、渗透系数则先增大后减小,之后趋于稳定,当循环次数在1~5次之间,孔隙度、渗透系数增大较明显,但增大幅度减小;在相同冻融循环周期条件下,随含水率的增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渗透系数、土壤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均呈现出减小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西藏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发生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西藏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分布地区,高寒的气候条件极大地抑制着土壤内生物化学过程,土壤矿物分解弱,风化程度低,化学元素迁移不甚活跃,土壤质地轻,粗骨性强。通过对供试土样的研究,得出西藏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的基本形成过程是腐殖质积累过程和钙积过程,同时伴有弱度粘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阐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布特征,基于玉米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下三个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频繁的翻耕加速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使有机碳含量下降;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增加,秸秆翻耕还田促进了中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秸秆连续翻耕还田提高了中层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秸秆浅翻还田对表层和中层低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显著高于深翻还田与覆盖还田,但短期内秸秆连续浅翻还田与深翻还田对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差异不大。研究表明,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对耕作深度的响应更加敏感,而秸秆还田主要使低活性有机碳增加,这也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技术,研究了4种施肥处理对冷浆草甸型水稻土中DOM含量及其荧光特性的影响,为施用有机肥等农艺措施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与CF处理比较,OCF、OF、OMF处理均提高了土壤的SOC、DOC含量;改变了DOM的荧光组分含量与结构特征,4种处理DOM荧光组分中各区域积分值占总积分值的百分比均以类腐殖酸为主,类酪氨酸蛋白质物质最少,CF处理类酪氨酸蛋白质物质最多,OMF处理类腐殖酸较多; CF与OCF处理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富里酸类物质; OF与OMF处理富里酸类物质>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OCF、OF、OMF处理的不同区域发射光波长发生红移和蓝移现象,以OCF处理变化明显,其荧光物质的芳香度和分子量减小,与SUV254nm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说明:稻秆全量还田配施化肥、有机肥配施化肥以及生物有机肥都提高了土壤质量,有机肥配施化肥以及生物有机肥培肥土壤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西藏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分布地区,高寒的气候条件极大地抑制着土壤内生物化学过程,土壤矿物分解弱,风化程度低,化学元素迁移不甚活跃,土壤质地轻,粗骨性强.通过对供试土样的研究,得出西藏耕种山地灌丛草原土的基本形成过程是腐殖质积累过程和钙积过程,同时伴有弱度粘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磷肥品种和施磷方式对灌耕草甸土无机磷形态和有效磷含量的影响,设置重过磷酸钙基施(TSP-B)、磷酸一铵基施(MAP-B)、聚磷酸铵基施(APP-B)、磷酸一铵滴施(MAP-D)、聚磷酸铵滴施(APP-D)和不施磷肥(CK)6个处理,室内培养120 d分别测定各土层无机磷和有效磷含量。结果表明:三种磷肥基施处理显著提升5~20 cm土层无机磷总量以及0~20 cm土层有效磷和Ca2-P含量,而Ca8-P含量仅在5~10 cm土层中显著增加(P<0.05)。TSP-B和MAP-B处理显著增加了0~5 cm和10~20 cm土层中Fe-P含量以及5~10 cm和10~20 cm土层中Al-P含量(P<0.05)。与MAP-B和APP-B处理相比,MAP-D和APP-D处理均显著增加了0~5 cm土层中无机磷总量及有效磷、Ca2-P和Ca8-P含量,且APP-D处理无机磷总量、有效磷含量和Ca2-P含量均显著高于MAP-D处理(P<0.05)。灌耕草甸土无机磷中...  相似文献   

10.
玉米Ⅱ1465耕种方式增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Ⅱ1465耕种方式增产极其显著,平均增产率为22.6%,纯增收3 025.5元/hm2,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相似文献   

11.
针对苏打碱土碱性强、渗透性弱的特点,本文研究了不同用量MM改良剂和JD改良剂对大安市不同土层苏打草甸碱土渗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M改良剂效果高于JD改良剂;MM改良剂对表层土(0~20 cm)的影响最大。土壤渗透系数随着改良剂施入量增加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红壤旱地几种耕作制度效益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对效益的综合评价 ,在所有供试处理中 ,“油菜 | |紫云英 /玉米 /玉米 | |绿豆”的效益最佳 ,“油菜×紫云英 -玉米 -玉米”次之。这两种耕作制度均可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保证农民增产增收 ,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是值得在红壤旱地上推广应用的两种双季玉米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丰娟  肖芳  李丽娜  汪剑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66-8167
在大田条件下,针对江西红壤区花生在5种耕作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区系进行了培养计数,研究了花生采用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的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有显著的影响;与轮作方式相比,连作土壤和根际中细菌、放线菌、自生固氮菌和根瘤菌数量明显较少,真菌数量明显较多。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和根际中细菌、放线菌、自生固氮菌和根瘤菌数量显著减少,真菌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针对淮北砂姜黑土地区土地种与养矛盾突出 ,粮、经、饲种植结构比例不当等问题 ,以提高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为目标 ,选择农田种植紫花苜蓿以养为主及粮 -豆种养结合种植模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单作紫花苜蓿综合效益最高 ,豌豆 -水稻、蚕豆 -玉米分列第2、3位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作为改良土壤、提高效益的措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模式对青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6种种植模式下青稞根际土壤的16S rDNA和18S rDNA基因相关区片段进行测序,研究根际土壤细、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环境因子与群落结构的关系,从根际土壤微生物生态系统的角度解析青稞连作障碍的发生机制。6种种植模式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WHD模式最高,全磷含量YC模式最高,全钾含量MLS模式最高,pH均为碱性;3种连作模式下,随着连作年限的增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逐年降低,全磷显著升高。6种种植模式下,细菌和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和覆盖度没有显著差异,与连作相比,WHD和MLS模式可显著提高细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与混作、轮作相比,连作显著提高真菌群落的Shannon指数和ACE指数,但Chao1指数差异不显著;连作使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减小,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增加。6种种植模式下,genus水平群落结构表现为连作使青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发生较大改变,导致有害菌群丰度增加,有益菌群数量减少,尤其是真菌菌群发生较大改变,而轮、混作模式使优势菌群及新种数量明显增加。细菌、真菌群落PCoA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群落在6种种植模式间变异较小且未发生明显分化,PC1、PC2的总解释能力均大于80%,表明有显著主导因子。细菌、真菌群落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显示,土壤有机质、全氮与提高WDH、QKA模式下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呈正相关,而pH、有机质、全氮与提高WDH、YC、QKB模式下的真菌群落多样性呈正相关。表明,与连作相比,WDH和MLS模式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微生物群落组成,是缓解青稞连作障碍的可能途径,可为青稞连作障碍修复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硫素平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稻-稻-油种植制硫肥效应及土壤硫素平衡,结果表明:不同硫肥品种在水稻上的增产效应以硫酸钾最好,硫磺次之;在油菜上以石膏最好,硫磺次之。硫素当季利用率早稻为7 5%,晚稻为10.9%,油菜为29 6%。在不施硫条件下,土壤硫素表现亏缺;在施低量硫条件下(每季作物施硫15kg/hm2)基本上可以保持土壤硫素的平衡;在施中、高量硫条件下,土壤硫素均有不同程度盈余。施用硫肥具有明显的后效,连续两年施用硫肥后,可以隔年或隔季不施。  相似文献   

17.
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由大田作物转变为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土壤性状变化及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方法]于2007~2009年跟踪调查了上海崇明主要种植制度(露地轮作、温室轮作和温室单作)下农户施肥、灌溉及作物生长状况,并分析了土壤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种植制度显著影响土壤质量。与露地轮作相比,温室栽培下过量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投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碳、矿质氮、有效磷和可交换钾的含量。温室单作和温室轮作分别导致土壤pH下降0.6和0.4,而露地土壤pH变化不大。同时,温室栽培土壤中EC值、NO3-和Cl-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轮作土壤,且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而露地土壤盐分变化不明显。[结论]农户缺乏科学的田间管理指导、一味追求短时期内的高产、过量的施肥灌溉及高复种指数是导致温室土壤严重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制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奇  王涛  奥岩松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55-12758
[目的]探讨由大田作物转变为大棚蔬菜生产过程中土壤性状变化及其可能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方法]于2007~2009年跟踪调查了上海崇明主要种植制度(露地轮作、温室轮作和温室单作)下农户施肥、灌溉及作物生长状况,并分析了土壤质量的变化。[结果]不同种植制度显著影响土壤质量。与露地轮作相比,温室栽培下过量有机肥和无机肥的投入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机碳、矿质氮、有效磷和可交换钾的含量。温室单作和温室轮作分别导致土壤pH下降0.6和0.4,而露地土壤pH变化不大。同时,温室栽培土壤中EC值、NO3-和Cl-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轮作土壤,且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而露地土壤盐分变化不明显。[结论]农户缺乏科学的田间管理指导、一味追求短时期内的高产、过量的施肥灌溉及高复种指数是导致温室土壤严重盐渍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不同种植制度下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烤烟连作带来的减产降质、促进烤烟生产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研究了不同种植制度下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对于细菌群落结构,连作2a和5a细菌群落结构相似性高,与大豆-玉米-烤烟和玉米-大豆-烤烟根际细菌微生物群落差异大,而大豆-小麦-烤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处于中间位置。对于真菌群落结构,大豆-小麦-烤烟、大豆-玉米-烤烟和玉米-大豆-烤烟的根际真菌群落结构相似性高,连作2a和5a烟草根际真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且以连作5a处理的变化为大。说明连作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别是根际真菌群落结构改变可能在烟草连作障碍发生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华北地区冬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以冬小麦济麦20为材料,按平作、平作覆盖秸秆、起垄覆盖地膜3种种植方式,用中子水分仪测定冬小麦田不同土壤深度的水分变化。[结果]结果表明,3种种植方式下0~30cm土壤层田间水分变化均呈现“先降后升再降再升”的W型变化。不同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在灌溉后下降幅度是平作〉垄膜〉秸秆覆盖;冬小麦拔节期~灌浆期,土壤水分含量高低顺序是秸秆覆盖〉垄覆膜〉平作。在冬小麦的全生育期,30~60cm土壤水分含量均是秸秆覆盖〉平作〉起垄覆膜,60~90cm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呈下降趋势。[结论]秸秆、塑料薄膜覆盖均有良好的保持土壤表层水分作用,30~60cm的土壤水分变化幅度较大。降水及灌溉对土层中层土壤水分影响较大,而降水及灌溉水不易影响下层土壤水分(60~90cm)。为华北地区的农业干旱监测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