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在小麦育种工作中使用育种机构与未使用机械结果的比较分析,认为育种机构化对于提高育种效率有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增大育种规模,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以提高育种试验的精确度,增加对优良基因型选择的机会。认为在育种工作中,应在强调基因资源、育种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同时,实现育种机械化,扩大育种规模,以提高育种效率。在我国实现育种机械化应受到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
国内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及贵州玉米育种的策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阐述了国内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针对贵州高寒山区自然气候复杂,立体农业的特点,提出了玉米育种应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玉米育种应确定主攻方向,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种质资源,走生态育种的道路,强调加强与种子、农技部门的合作,使育种研究逐步实现产业化,把小作坊式的个人育种逐步改变为流水线式的集体操作。这样才能提高育种效率,使贵州玉米育种在全国育种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栽培水稻起源于我国,我国以稻米为主食有着超过3 000年的历史,水稻研究的历史也十分悠久。回顾我国一百多年来水稻育种历程,育种手段从简单的品种比较发展为以科学理论为支撑的纯系育种、杂交育种和生物育种等,期间取得了矮化育种、三系法育种、两系法育种和超级稻育种等重大突破。文章根据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将该历程总结为3个发展时期,分别为科学育种初期、独立发展时期和逐步领先时期,对各个时期的主要育种手段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列举了我国近现代水稻育种历程的一些关键基因,并对水稻育种新技术及今后我国水稻育种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西昌农科所小麦育种特点与成就;探讨本所小麦育种痛的研究,育种途径与方法,以进一步提高选择效果,并结合当地小麦育种实践,讨论超高产育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田间育种试验机械化的发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田间育种试验机械的发展,并对田间育种试验的播种、收获、脱粒和实验室检测机械装备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从而加快了培育新品种的繁育效率,特别是计算机在育种试验机械的广泛应用,全面提高了育种试验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同时针对目前全球生态及可持续发展对田间育种试验机械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期不断提高田间育种试验机械化的水平。一、田间育种机械化的现状田间育种是一个耗费巨大劳力和财力的农业系统工程,田间育种机械化可以成百倍地提高育种工作效率、节省投资、缩短育种周期,田间育种涵盖了不同作…  相似文献   

6.
孙秀 《新农村》2004,(10):23-23
俄罗斯油菜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栽培面积已达20万公顷左右,总产量10多万吨。已先后育成油菜品种300多个,包括甘蓝型、白菜型和芥菜型的冬油菜和春油菜品种。目前油菜育种工作的重点是:双低育种、黄子育种、低纤维育种、抗寒育种、芥菜型油菜芳香油育种等。育种手段以常规育种为主,包括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目前主要引进欧美国家的育种组合,并着手开展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结合辣椒育种特点及辽宁省的实际情况,从科研管理、科研经费及基础设施、育种者育种视野、育种与市场的结合、育种手段、种质资源、育种队伍等方面,分析了辽宁省辣椒育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现代动物育种,育种值是选种及选配的基础,而准确估计育种值是每个育种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准确的育种值估计不仅能使种畜选择合乎育种要求,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加快经济性状的遗传进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豆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大豆分子育种代表了大豆育种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通过综合利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计算机模拟与遗传育种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大豆分子育种可对大豆从表型到分子等多个层次进行遗传操作,有助于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最终实现大豆品种的定向遗传改良。本文介绍了中国大豆分子标记育种、转基因育种和品种分子设计育种三个方面的开创者,将国内的主要研究进展与国外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和比较,由于知识所限对未提及的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在此致歉。通过比较发现,中国大豆分子育种与国外相关研究的差距普遍存在,然而,有些分子育种相关研究如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等方面则与国外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笔者认为,大豆分子育种正朝着遗传图谱信息多元化、基因发掘规模化、分子育种技术高效化、分子育种理论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丹东地区水稻育种的优势,阐述了水稻育种的概念,针对丹东地区水稻育种存在的 水稻育种技术相对落后,栽培技术体系不完善和研队伍薄弱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最终提出要在强化技术储 备,改进传统育种方法的基础上,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和采用多种育种方法,从而改善稻米的品质的策略。 通过分析研究,促进水稻育种技术的改进,实现提高丹东地区水稻产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实践八号”育种卫星送人预定轨道。卫星主要用于航天育种试验和研究。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是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育种工程迈出了关键步伐。优良品种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航天育种利用空间环境资源,通过航天技术与农业育种技术结合,培育农作物优良品种,是我国在农业育种领域获得的一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实施航天育种工程,为我国农业科学家探索农作物的空间诱变育种机理、全面选育农作物新品种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技术平台,必将有力推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在卫星返回地面屙,农业部将组织有关科研单位,抓紧开展机理研究与育种试验等科研工作,争取早日将航天诱变取得的新材料转化为育种科研成果,3—5年后航天育种成效将得到充分显现。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10,(6):36-36
在国家“863”等科技计划的支持下,我国植物分子育种取得长足进步,已建立较完善的研究体系,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并正由传统的“经验育种”逐步跨入定向、高效的“精确育种”。以分子标记、转基因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大幅提升了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常规育种需要7~8代才能选出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3.
植物育种模拟的原理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植物育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表型选择和育种家的经验,分子生物学积累的大量遗传数据使得在基因水平上进行目标性状的选择成为可能,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工具,大量的遗传信息尚未在育种中得以有效利用。模拟方法可以利用各类遗传信息,在育种家进行田间试验之前,对杂交组合的表现、后代选择效果以及整个育种过程进行模拟,提出最佳的亲本选配、杂交和后代选择策略,从而提高常规育种的预见性和效率。本文介绍育种模拟的一些基本原理,包括遗传模型的构建、杂交类型和选择方法的定义等,概述育种模拟工具QuLine的基本功能及其在育种方法的比较、利用已知基因信息的亲本选配和设计育种等方面的应用。模拟方法通过定义复杂的遗传模型和育种方法实现对育种过程的模拟,在更真实的情形下比较不同育种方法的优劣、预测不同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从而为育种家有效利用大量的分子信息和遗传数据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4.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得益于科技发展尤其是水稻育种科技的进步,自水稻矮化育种和杂交水稻的大面积应用以来,我国水稻单产先后实现了两次质的飞跃。新时期消费者对水稻品种和稻米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当前的水稻育种效率仍不够理想,难以满足未来需求。作为自花授粉作物,水稻在育种过程中的杂交分离世代需要经过多代连续自交才能实现性状的纯合稳定。然而,大田环境下水稻生长周期长、难以进行周年种植,导致水稻育种周期长,成为水稻育种的瓶颈之一。快速育种(Speed breeding)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通过环境调节和生长调控等综合措施促进作物生长、开花和成熟从而加快作物世代进程的新技术,可以缩短从种子到种子的繁育周期,实现一年多代繁育,有望显著缩短育种年限、提升育种效率。本文以水稻为重点,从作物快速育种技术的兴起、水稻快速育种的研究概况、水稻快速育种中的关键基因、影响水稻繁育周期的环境因素、快速育种与现代育种技术的融合等方面,系统梳理水稻快速育种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重点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旨在推动水稻快速育种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升水稻育种效率,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冬小麦超高产育种设想及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小麦超高产育种的必要性,明确了提高产育种的含义,设想了超高产育种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探讨了推进超高产育种的诸多方法。  相似文献   

16.
水稻综合育种技术的设计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作物遗传育种基因重组,突变与纯合的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育种方法。即将常交育种,诱变育种和花药培养等技术结合,使创造变异与快速稳定变异得到较好的结合,而形成一种综合育种技术体系,本文还论述了综合育种技术的理论依据及其特点,建立了较为系统的育咱程序,在杂交水稻恢复系选育中已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菊花育种研究现状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菊花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传统育种方法仍是菊花育种工作的主要方法,同时菊花分子育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为培育菊花新品种开辟了新途径,并获得丰硕的成果。针对当前菊花育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并对今后育种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培育优良蔬菜新品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多年攻关研究,中国主要蔬菜育种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与生产要求及国外优良品种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品质和丰产性上,未来育种的目标主要集中在抗病性,丰产性,优质和生态适应性,现代生物技术,主要是组织细胞培养技术,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记技术在蔬菜育种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育种提供新的特异材料,大大提高育种效率,未来的蔬菜育种是将传统育种与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为人类创造出更优良的品种。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玉米杂交种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玉米育种的成就及实践,从育种新种质利用角度,总结分析了美国玉米杂交种在我国玉米育种中的作用及其利用状况,以供育种者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现代农业科技》2006,(10X):85-85
9月9日15时,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将“实践八号”育种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卫星主要用于航天育种试验和研究。农业部部长杜青林说,“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是我国首颗航天育种卫星,标志着我国航天育种工程迈出了关键步伐。据悉,“实践八号”育种卫星装载的9类2000余份育种材料,可望创造出200多个育种新材料,培育出10多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优异新品种,经繁育推广后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