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水稻超稀植高产施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水稻施肥是水稻生产中既复杂又重要的措施,其关键在于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吸肥规律,因地制宜地使用不同种类的肥料,把握施肥时期、数量,采用适宜而有效的施用技术,获得最佳效果,最终达到水稻高产、稳产和低成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4.
5.
通过研究水稻大面积高产的氮磷钾肥料用量和三要素最佳配比模式,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确定了适合沛县主要土壤类型和主推品种的最佳施肥量和氮磷钾配方,为沛县水稻高产栽培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合成为碳水化合物。转化成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等物质。在这个过程中作物要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元素。一般作物中含有百分之三左右的矿物质,在这些物质中氮、磷、钾、钙、镁、硫所占比重较大,其他元素量较少。水稻施肥要看水稻的需肥特性和土壤情况。科学合理施肥能达到高品质、产量丰目的。  相似文献   

7.
水稻旱育稀植氮素化肥基穗型施肥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水稻配方施肥是现阶段较科学的一种施肥方法,具有省肥增产、改善土壤特点,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据笔者实践,在推广水稻配方施肥中,要注意配方施肥中氮(氮素)、磷(五氧化二磷)、钾(氧化钾)的化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9.
利用小区对比的方法研究寒地水稻最佳施肥模式,结果表明:不施氮肥的处理产量最低,产稻谷6 700.5 kg/hm2,处理CON2产量最高,产稻谷9 300.0 kg/hm2,其次是处理INM2和处理INM1。不施氮肥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其他各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宽窄行的插秧方式较普通插秧方式增产效果不明显。处理INM2净增效益最高,达到4 297.8元/hm2。综合分析各项数据认为,在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上施纯氮100 kg/hm2、五氧化二磷25 kg/hm2、氧化钾75 kg/hm2;氮肥基施45%,分蘖肥20%,促花肥15%在7.5叶龄施用,保花肥20%在10.0叶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研究新型氮素调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结果】INM处理株高比FFP处理高,分蘖比FFP处理多,水稻鞘腐病和褐变粒均明显比FFP处理轻。INM处理穗大且整齐,剑叶大,倒伏明显比INM处理轻,水稻植株衰老过程慢,根系颜色新鲜,白根多,根系活力强,平方米有效穗、穗实粒数、穗瘪粒数、产量均比FFP处理高,穗长和千粒重接近。平方米有效穗多15.2个、穗实粒数多2.8个,公顷产量达到11.679t,增产16.8%。【结论】INM施肥方式明显优于FFP。  相似文献   

11.
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技术及其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李鸿伟  赵步洪  杨建昌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57-18159
氮素是作物生产上施用量最多的肥料,氮肥施用量过多是我国水稻生产上的突出问题。介绍了氮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及其生物学基础,并对实现水稻高产与氮肥高效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沼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沼肥及普通化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作一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沼肥较一般化肥的肥效长,施用沼肥能降低成本15.6%,增产9.72%。  相似文献   

13.
稻田土壤氮素的矿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类型的水稻土壤的供氮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水稻土壤的氮素矿化和水稻的吸氧量与产量关系密切。以施肥来协调水稻土壤供氮量和水稻需氮量之间平衡,可以使水稻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4.
选用水稻品种汕优63、福两优2186、东南201、闽紫香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始穗期和齐穗期以不同浓度的硒肥和锌肥喷施叶面,结果表明:(1)不同处理下,水稻株高、穗长、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性状差异不显著,而结实率差异显著。(2)各浓度硒肥和锌肥处理的单株产量比对照均提高。其中,福两优2186和闽紫香在(Na2SeO3)22.2mg/kg (ZnSo4)50mg/kg(Ⅴ处理)下,分别比对照增产14.03%和15.65%;汕优63在硒肥浓度22.2mg/kg(Ⅱ处理)时,单株产量最高,较对照增产18.42%;东南201,当硒肥浓度为44.4mg/kg时,其产量较对照提高17.65%。(3)硒肥浓度为0~44.4mg/kg范围内,糙米硒含量随硒肥浓度增加而显著增高,六种处理的糙米硒含量依次为对照的3.43、8.29、16.86、4.14、7.71和17.36倍,而糙米中锌、铁和钙含量在各处理和对照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水肥调控措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及稻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水肥调控措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和稻谷产量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秸秆还田后氮肥运筹和不同水层管理措施下水稻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及稻谷产量构成特征。结果表明,相同的水层管理条件下水稻吸氮量随基施氮肥量的提高先增大后减小,以基施氮肥量为40%时水稻吸氮量最高;氮肥施用比例对水稻磷、钾吸收无显著影响。相同的氮肥施用比例下,插秧后适时晾田显著提高水稻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量,以泡田后15 d晾田的效果最好。相同的水层管理措施下水稻干物质积累量随基施氮肥量的提高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基施氮肥量为40%时水稻干物质积累量最高;相同的氮肥施用比例下,泡田后15 d晾田显著提高了水稻干物质的积累量。相同的水层管理措施下,水稻有效穗数随基施氮肥量的提高而增大,穗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稻谷产量随基施氮肥量的增大而提高,至基施氮肥量为40%时最高,随后减小;相同的氮肥施用比例下,泡田后15 d晾田使稻谷产量各构成指标更加协调合理: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稻谷产量,同时降低了水稻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因此,黄淮稻麦轮作区秸秆还田后最佳的氮肥施用方法为氮肥分基肥、返青肥、分蘖肥和穗肥4次施用,施肥量为施N 276 kg·hm-2,施用比例为4.0∶1.8∶2.1∶2.1;最佳的水层管理措施为泡田后15 d 晾田。  相似文献   

16.
油菜秸秆还田及肥料运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油菜秸秆的不同用量与NPK肥料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别于2007和2008年在肥东和居巢进行试验。[结果]在肥东试验中,与未施秸秆相比,秸秆还田水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和产量分别提高0.3%、0.3%、1.9%和0.7%;秸秆还田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25%水稻的有效穗数、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下降2.8%、1.4%、0.7%和3.8%;秸秆还田并增加氮肥施用量使水稻增产3.7%。在居巢试验中,与未施秸秆相比,秸秆还田水稻的有效穗数和成穗率下降0.9%~2.4%和1.1%~1.2%,实粒数和千粒重增加0.6%~2.9%和1.0%~1.7%;秸秆还田并减少磷、钾肥施用量25%的水稻有效穗数和实粒数增加2.1%~2.8%和2.5%~2.8%,千粒重减少0.7%~1.0%。[结论]适当减少磷、钾肥用量不会使油菜秸秆还田水稻显著减产。  相似文献   

17.
荆新羽  赵立琴  童良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17-13318,13323
[目的]研究高纬度地区水稻氮肥合理施用比例。[方法]采用小区对比的方法,完全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4个处理,氮肥基、蘖、穗肥比例分别为4∶2∶4(处理①)、4∶3∶3(处理②)和5∶3∶2(处理③),不施氮肥(处理④)作对照。[结果]氮肥施用比例对谷草比有一定的影响,基、蘖肥比例越低,谷草比越高;百公斤经济产量吸氮量总体变化不大,施氮处理平均为1.21 kg;处理①和②氮肥利用率相近,处理③氮肥利用率较低,为25.86%;处理①产量最高,但2007年出现贪青晚熟现象,其次是处理②和③。[结论]北方高纬度地区水稻合理的基、蘖、穗肥适宜施用比例为4∶3∶3,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寒地水稻磷素施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小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水稻空育131对磷素的需求和施磷量的确定。结果表明,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磷肥产量贡献率和磷肥的偏生产力降低;生产100kg稻谷吸磷量变化数值为0.52~0.68kg,平均为0.62kg;土壤基础供磷量为4.09kg/667㎡。在试验土壤条件下,土壤速效磷含量为25.8mg/kg时,施入磷肥表现为增产效果较低。空育131最高产量施磷量为2.27kg/667㎡,最高产量620.38kg;最佳产量施磷量为1.63kg/667㎡,最佳产量618.62kg/667㎡。  相似文献   

19.
马义虎  葛立立  杨凯鹏  刘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88-8891,8894
从有机肥分类、有机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影响以及有机肥对土壤与生态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开展有机肥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为合理使用有机肥、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和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氮磷肥料与水稻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新疆西北部地区水稻的需肥规律,为合理施肥提供技术参考,避免和减少不合理的施肥现象。[方法]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法,研究了氮、磷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建立了氮、磷素化肥施用量与产量及产量相关性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水稻生产中氮肥对穗数、穗粒数、产量的影响高于磷肥;氮磷配合的最适用量为:氮肥(N)272.12~440.98 kg/hm^2,磷肥(P2O5)62.96~145.67 kg/hm^2,氮磷比(N∶P2O5)1.00∶0.21~0.32,此时可获得水稻最佳产量为10186.75~15 283.32 kg/hm^2。氮磷肥料最佳用量范围内,氮肥对穗数、穗粒数、产量的影响大于磷肥;当氮磷肥料超出此范围时会产生负效应;氮磷肥料配合施用可促进穗数及产量的增加。[结论]不能盲目加大肥料用量,要氮磷配合且按配方施肥,同时加强土壤培肥也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