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9R-40型揉碎机度电产量的性能分析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影响9R-40型揉碎机的揉碎工作性能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用正交试验法对度电产量进行了试验研究,找到了锤片数量、锤齿间隙、主轴转速、锤片厚度4个指标的最优组合,使度电产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9R-40型揉碎机抛送段工作中易出现排料堵塞现象,进行揉碎机抛送段的性能分析,并结合工作特点、物料本身的物理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分析提出改进意见,在抛送段入口处加环形挡板、改变抛送叶片安装角从而提高抛送效果,降低转速从而提高度电产量,为以后揉碎机的设计与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秸秆揉碎加工工艺内蒙古农牧学院(010018)李林王春光谢玉红秸秆揉碎加工工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秸秆加工方法,经揉碎后的秸秆为柔软、蓬松的丝状段,并具有适宜的长度和粗细度(85%以上长度为4毫米~12毫米,粗细度为2毫米~6毫米),因此在喂饲牲畜时,...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研制生产的9R-40型揉碎机的揉碎机理和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机具揉碎性能的一些主要参数作了定量研究,为该机的改进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秸秆的几种物理加工方法做了比较,并对秸秆揉碎加工方法做了进一步的介绍.从机械学、空气动力学等学科出发,对秸秆揉碎加工过程的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影响因素,为秸秆揉碎机的设计和使用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物质固体燃料成型用秸秆揉碎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析固体燃料成型用揉碎机的工作能耗及主要耗散区域,并为揉碎机配置功率提供理论依据,以9FR-66型秸秆揉碎机为原型,对揉碎机的主要工作环节:揉碎、抛料进行了能耗分析与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揉碎功耗占粉碎机功耗的主导地位,其主要影响因子包括:粉碎室宽度、转子直径及锤片末速度,适当减小粉碎室宽度v=n辊πd/60与转子直...  相似文献   

7.
9R—40型揉碎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研制生产的9R-40型揉碎机的揉碎机理和性能进行综合分析,并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影响机具揉碎机性能的一些主要参数作了定量研究,为该机的改进设计和使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揉碎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饲草料加工机械,它利用高速旋转的转子及其上面安装的锤片对秸秆强烈地冲击和揉搓,从而把秸秆揉碎成一定粒径的物料。类似其他饲草加工设备,揉碎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很高噪声的,对环境及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产生很大影响。通过试验研究,得知揉碎机噪声属非平稳周期信号,本文利用小波分析手段对其噪声源进行识别,为揉碎机噪声和振动控制提供有效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着丰富的秸秆资源,如何将秸秆资源通过一定的加工处理转化成商品是专家学者一直关注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采用揉碎加工的方法改变秸秆的形态,研究证明,此加工方法是可行的。以便为后续产品的加工成为可能,从而实现秸秆的市场化。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08,(8):29
最近.一种新型农业环保机械玉米秸秆挤丝揉碎机由北京顺诚明星农牧机械厂研究成功.同时通过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的鉴定被列为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推广项目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1.
Marlay RC 《Science (New York, N.Y.)》1984,226(4680):1277-1283
Industry's use of energy,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40 percent of U.S. consumption, changed significantly after 1973. In 1982 industry consumed one-third less energy than trends established before 1973 would have predicted. Part of this reduction resulted from improvements in the efficiency of industrial process technologies. Most is attributed, however, to slower growth in industrial economic activity and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the 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output away from industries that consume large amounts of energy.  相似文献   

12.
运用LMDI-Attribution方法对山西省2005~2014年间碳排放强度进行了分解及归因分析,并将传统的LMDI模型扩展到产业部门和居民生活两部分,量化五大行业对影响效应变化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山西省碳排放强度呈下降趋势,2014年万元生产值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减少了2.603 29 t。其中,影响其变化的3个主要因素是经济规模、能源强度和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业、商业5个行业对能源强度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均有抑制碳排放强度增长作用;其中,工业是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和产业结构3个效应变化的最主要因素,而低耗能的农业、交通业、商业的影响力微弱。总体而言,工业是山西省未来减排最需要关注的部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是山西省绿色低碳发展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对绥化市农村家庭能源消费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所调查的用户中,能源消费所占比例居前4位的分别为秸秆、电力、煤炭和薪柴。提出了农村家庭能源消费中存在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服务体系滞后等主要问题及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开发秸秆能源利用技术等促进农村家庭能源消费合理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徐瑶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171-5174
为了研究目前低碳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能源优化升级,在全国7省农村家庭抽样调查问卷所得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线性支出模型对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农村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已经步入商品化时期但非商品能源的消费并未停止;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等商品能源的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而非商品能源(薪柴)沦为劣等品其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减少;电力以及煤炭的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较多;薪柴、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的消费需求都随着自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但对价格的变化都不太敏感,煤炭、电力以及液化气等商品能源间存在着互补关系,薪柴与其他种类的能源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851-6852,6854
选取乡村从业人员数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有效灌溉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村用电量、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等8个主要因素作为粮食产量影响因素,运用熵权法给出了粮食产量影响因素权重确定方法,并运用1985~2005年相关数据,实例分析了我国粮食产量影响因素的权重。结果表明,农村用电量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和成灾面积。要提高粮食产量,必须加大机械化程度,将人从以往的直接耕种过程中解放出来,并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但并非所有的负荷锻炼都有益于人体的健康,只有项目适宜的低能运动才有利于人体健康。因此,在体育锻炼中,为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选择项目适宜、耗能较低的健康锻炼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农业种植结构对水能利用的影响,以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节水节能的协调发展,对石家庄各县(市)2002年、2007年、2012年的农业种植结构以及农业用水和用能量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石家庄市农业耗水大县主要集中在东部及东南部;西部及西南部的县(市)耗水量较少,同时农业能耗量呈现出与水耗量变化的相对一致性,这主要受西部地区地形所限,可耕地面积少,农业种植结构中除夏玉米、冬小麦外,谷子等低耗水的传统农作物仍较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远小于东部县市;(2)2002~2012年石家庄各县(市)农业水能利用量变化表现出一定差异:其中,藁城、辛集、赞皇、平山、行唐、赵县、深泽、元氏、新乐和鹿泉10个县(市)呈现出水能变化的一致性;其余7县(市)及市区仍存在着水能变化不一致的现象。这主要是由各地的自然条件及其对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碳排放公式估算2008~2010年湖南省煤、石油、电能三种主要能源的碳排放量,根据估算结果对湖南省能源消费状况和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将其与中部五省GDP能耗相比较,得出湖南省GDP能耗偏高的结果。依据湖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从优化能源结构和产业体系两个方面来研究湖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In the next several decade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est of the nations of the world will greatly expand their consumption of electricity. But many questions will accompany this expansion: Can we build enough generating capacity? Do we have enough energy resources? Can we accommodate centralized and dispersed needs, large and small applications, and the diverse requirements of all sections of the world? And can we increase consumption without increas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Photovoltaics, which by means of solid-state technology turn photon energy into electricity, can make a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 toward fulfilling these energy needs. Historically, the drawbacks to photovoltaics have been cost and technological maturity. But more than a decade of research has greatly advanced the technology and has brought it to the point of entering large electricity markets. Advances in the next two decades should make it possible for photovoltaics to become one of the world's preferred technologie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al energy.  相似文献   

20.
针对农作物分布广泛、农业环境恶劣的特点,利用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具有的低能耗、高可靠特性,结合事件驱动型农业监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能量高效的基于空时分组码的多跳协作式多输入多输出传输策略。该策略建立了包括节点剩余能量、最优跳距等因素的综合多跳路由;此外,还建立了精确的能耗模型,确定了满足网络最小能耗时的协作节点个数和最优跳距。仿真结果表明,通过能耗模型求出的最优跳距和协作节点个数减少了能量消耗;同现有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具有能量效率和事件聚类的自适应路由协议相比,提出的传输策略能显著地提高能量有效性和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