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嘉兴市蚕桑生产持续下滑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李军 《江苏蚕业》2010,32(1):48-49
长期以来,蚕桑产业作为嘉兴市的传统主导产业和绿色生态产业,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自2007年以来,由于全国蚕茧供求关系失衡、人民币升值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茧丝绸行情进入调整期,嘉兴市蚕桑生产也随之下滑。2008年更是呈急速下滑态势,全市饲养蚕种80.6万张,同比减21.7%;蚕茧总产3.4万t,同比减17.1%。2009年全市春夏合同订种量继续大幅下滑,同比减33.8%。笔者分析了蚕桑生产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稳定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程锦发 《中国蚕业》2006,27(4):35-36
桐乡市蚕桑产业具有历史悠久、面广量大及比较效益较高之特点,是浙江省的重点蚕桑产区,全市共有蚕农12万户,专用桑园面积10667hm2,年产鲜茧1.25万t,占全省蚕茧年产量的16%。蚕桑产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仍是农业的传统优势产业和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全市农民蚕桑收入占总收入的15.56%。蚕桑收入占农业收入的49.8%。桐乡市生产的蚕种除了供本地区蚕农使用外,还销往云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省(市)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年销售蚕种量30多万张。所以,提高蚕种质量,生产优质蚕茧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我们主要在提高蚕种无毒批…  相似文献   

3.
蔡玉根 《中国蚕业》2006,27(1):48-50
1 嘉兴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嘉兴是全国蚕桑重点产区,长期以来蚕桑生产作为一项传统主导产业在农民增收、出口创汇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本市蚕桑产业虽有所萎缩,但目前全市桑园面积仍有 26199hm2,2004年有养蚕农户25.3万户,饲养蚕种  相似文献   

4.
海宁蚕桑产业历史悠久,长期以来为农民增收、出口创汇、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20世纪90年代,蚕桑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进入本世纪后,随着蚕桑产业规模萎缩,蚕种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每况愈下。海宁市蚕茧生产量位居浙江省第二位,为保障全市蚕种供应安全,市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对蚕种生产出台了扶持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桐乡市的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是农村的传统产业,曾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2016年,全市桑园面积6180 hm2,全年饲养蚕种13.18万张,生产蚕茧6878 t,蚕茧总产值22973万元。2006年,全市有桑园10705 hm2,饲养蚕种39.56万张,生产蚕茧16249 t,蚕茧总产值42675万元。10年来,桐乡蚕桑产业发生了剧变,特别是近年来持续下滑使产业不断萎缩,相对而言产业优势不再,重振桐乡的蚕桑  相似文献   

6.
1树立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 蚕桑是桐乡农民的主要产业,有专业桑园面积1.15万hm2,11万多农户栽桑养蚕,2001年饲养蚕种54.9万张,生产蚕茧2.416万t,蚕茧总收入4.11亿元,占农业总收入的30%以上.蚕种生产是蚕茧生产的基础,蚕种品质的好坏一直是桐乡蚕农关心的敏感热点,关系到农民的经济收入和丝绸企业的经济效益.家蚕微粒子病是蚕业生产中危害最大的一种疫病,也是蚕业生产的重要检疫对象,蚕种场遭受微粒子病的危害,不仅蚕种场经济损失巨大,外地劣质蚕种也乘机流入,蚕农收入下降,严重影响了蚕桑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7.
1995年,是我市解放以来蚕桑生产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丝绸市场十分疲软,丝绸行业处境艰难,蚕茧大量积压,茧价大幅度下跌,加上遭受了春、秋两次严重的干旱袭击,蚕桑生产效益明显下降,蚕农的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蚕桑生产遇到的困难是建国以来从未有过的.1995年全市生产蚕种81万张,同比减少19.8%,发种1118902张,同比减少3.1%,产茧21813290公斤,同比减少11%.蚕桑生产虽然面临极大的困难,但经过各级领导、科技人员和广大蚕农的艰苦努力,仍取得了明显成绩.1995年桑树基础建设进展较大:全市共组织  相似文献   

8.
<正>如皋市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是江苏省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蚕桑产业作为农村重要的经济产业为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全市家蚕年饲养量约13万张,生产蚕茧5500 t,茧产值3.2亿元。2018年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提出蚕种“放管服”要求,全省蚕种统一合同订购模式正式取消,长期以来的蚕种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如何根据“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1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近几年来,安吉县蚕桑生产出现严重滑坡,主要是递铺、梅溪、天子湖等传统蚕桑主产区相继实施农村整村整治,农民动迁,使蚕室荡然无存,从而导致农村蚕种饲养量急剧较少。2015年我县共饲养蚕种12155张,同比减少10245张,减45.7%;生产蚕茧596 t,同比减少395 t,减少39.8%;蚕茧产值1979.5万元,同比减少1687.3万元,减少46%。在蚕种生产方面,春期饲养原种蚁量1230 g,生产蚕种1.69万  相似文献   

10.
重庆是全国四大蚕茧生产基地之一.蚕桑生产是农村的一个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来源.蚕种是蚕桑生产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础.蚕种生产是一项技术处理严、受控因素多、季节性强、风险性大的产业,其环境条件、生产设备、技术力量以及宏观调控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蚕种质量.近几年来,茧丝绸受国际国内市场影响,价格下跌,蚕农积极性严重受挫,导致蚕桑生产发展乏力,在这种情况下,蚕种生产更令人忧虑,宏观调控失灵,生产起伏不定,微粒子病重新抬头,质量有所下降,生产处于困难境地.  相似文献   

11.
<正>近5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下,我市的蚕桑生产得到快速发展.据统计1994年全市新老桑田面积达15万亩,发蚕种18.1万张,蚕茧产量超过10万担.与1989年相比,桑田面积、发种张数、蚕茧产量分别净增10、8、7倍.1995年计划发种25万张,生产蚕茧15万担,成为徐州市重点蚕桑基地县(市)之一.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几个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桐乡具有悠久的栽桑养蚕史,家家栽桑,户户养蚕,不仅使农民获得丰厚收成,还孕育了深厚的蚕文化底蕴.在20世纪90年代前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桐乡蚕茧产量稳居全国县级(市)之首,1992年全市发放蚕种78万张,蚕茧总产量2.45万t,为桐乡经济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蚕桑产业受到劳动力及其成本、生产环境、产业效益和茧丝绸行情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逐步萎缩,进入本世纪以来,蚕种的饲养量、蚕茧产量、蚕茧产值逐年下滑,蚕桑作为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的地位被其它产业代替,特别是2011年开始,蚕桑产业的委缩日益明显(见表1、表2),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作者通过对2011~2015年桐乡蚕桑生产的基本情况以及生产现状的调查,从中获得桐乡蚕桑产业的一些新信息和发展趋势,为蚕桑生产的稳定提出新的思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多年以来,蚕桑生产被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对待.蚕桑经营规模偏小,经济效益不高,专业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户少,蚕桑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不大.据统计2001年杭州市全市共有桑园面积8952 hm2,种桑养蚕农户84457户,全年饲养蚕种239569张,生产蚕茧10772 t,蚕茧产值9878.6万元.平均户拥有桑园面积1060 m2,户均年饲养蚕种2.8张,户均蚕桑收入为1169.7元.这几年来,随着全省"蚕桑两进"工程的实施,杭州市蚕桑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蚕桑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效益化经营"的格局逐步形成.  相似文献   

14.
湖州市下辖吴兴、南浔、德清、长兴、安吉等5县(区),是历史悠久的蚕桑主产区.全市拥有桑园面积2.2万hm2,1992年蚕种饲养量达到110.3万张,蚕茧4098t.蚕丝孕育了这块土地的文明,理所当然地成为历代、历届政府的工作之重.作为蚕桑生产基础的蚕种制造业更为蚕业界倾全力抓好的重中之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湖州市已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成熟的蚕种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蚕种催青是养蚕生产的前奏,是蚕桑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蚕桑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更新变革简单落后的蚕种催青设备实现蚕种催青的自动化控制是当今蚕业发展的一项革新。近年来,淳安县蚕桑生产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喜人局面,蚕桑产业已成为淳安人民生态、富民、高效的产业,更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富裕的主导产业。但是,现有的蚕种催青室无论是催青规模还是硬件设施等方面都无法适应蚕桑生产发展的要求,经两年时间的科学规划和多方努力,一次性蚕种催青规模可达15万张的淳安县蚕种催青中心在水清、山绿的秀水湖畔顺利竣…  相似文献   

16.
蚕种生产与蚕桑生产是关联度高且密不可的两个产业形态,蚕种生产是蚕桑生产的前提,好的蚕种对提高蚕桑生产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蚕桑生产又是蚕种生产的基础,如果蚕桑生产萎缩甚至消失,蚕种生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丝绸产业的波动,对蚕桑生产和蚕种生产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加强蚕种生产与蚕桑生产的配合度,以好的蚕种来增加蚕桑生产的效益,以稳定的蚕桑生产市场来保证蚕种生产秩序,成为当前蚕桑产业的一项现实的课题。2006年以来,江苏大丰市大胆实践,将大丰市蚕种场与大丰市蚕桑技术指导站合二为一,实行了“场站合一”的统一管理新模式,在实践中大幅度提升了蚕种和蚕桑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7.
蚕种生产与蚕桑生产是关联度高且密不可分的两个产业形态.蚕种生产是蚕桑生产的前提,好的蚕种对提高蚕桑生产的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反之,蚕桑生产又是蚕种生产的市场,如果蚕桑生产萎缩甚至消失,蚕种生产也就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丝绸产业的波动,对蚕桑生产和蚕种生产都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加强蚕种生产与蚕桑生产的配合度,以好的蚕种来增加蚕桑生产的效益。以稳定的蚕桑生产来保证蚕种的市场和销售秩序,成为当前蚕桑产业的一项现实的课题。2006年以来,江苏大丰市大胆实践,将大丰市蚕种场与大丰市蚕桑技术指导站合二为一,实行了“场站合一”的统一管理新模式,在实践中大幅度提升了蚕种和蚕桑生产的质量和数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四川蚕业》2012,40(3):42-42
<正>2012年上半年,我省蚕桑生产主产区攀西、川南蚕区克服前期低温、后期干旱天气导致桑树发芽推迟,蚕种发种数量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紧紧抓住茧丝价格高位运行的市场机遇,蚕业指导部门、龙头企业、蚕农采取多种措施,抗灾夺丰收,全省春蚕仍取得了养蚕数量略减,单产质量明显上升,蚕农收入显著增加,现代蚕桑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的好成绩。一是养蚕数量略减。受前期低温  相似文献   

19.
蚕种是蚕桑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生产资料,是茧丝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近年,由于蚕茧收购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增加、生产资料涨价等因素影响,导致蚕种生产成本大幅上升、蚕种生产单位面临困境、蚕种产能下降.笔者在对重庆桑蚕普种产能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蚕桑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标本兼治、固本强基的对策措施,对稳定蚕种基...  相似文献   

20.
影响蚕种孵化的因素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绍仁  马季 《中国蚕业》2006,27(3):56-57
近年来宿豫区的蚕桑生产有所发展,但在蚕种孵化方面表现整体孵化率不高,死卵、逆出卵、蚁蚕死亡现象频繁发生,对于蚕桑业稳定和发展受到一定影响。2005年本站在充分调查基础上进行分析认为影响蚕种孵化的主要原因是蚕种在催青结束后的领种、发种操作不当,以及缺少补催青措施和收蚁技术不合理引起的,为此采取了一系列改进办法,有效地提高了蚕种孵化率,降低了事故率,现将引起原因及方法综述如下。1影响蚕种孵化的原因分析1.1领种、发种人员责任心不强以前蚕种领种发种工作都是由乡级蚕桑站把已催青的蚕种领回再由村级技术人员到乡镇领种发至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