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全国范围要求加工出口的双孢蘑菇,一律改用气生型菌种,这对习惯使用匍匐型菌种的地区来说,的确是一个新的课题。国外工厂化栽培的高产品种-Ⅲ、176等匍匐型菌株,自79年引进以后,由于表现耐温、耐水、抗逆性强、管理方便、单产较高等优点,很快取代了原来的气生型菌种。但这些菌株栽培的蘑菇,菇质疏松,色次易变,含水量高,不饱满,作为制罐原料无论质量、吨耗均不如气生型菌种。在当前质量占领市场的形势下,改用产品质量上乘的气生型菌种栽培蘑菇,是一种必要的、重要的手段。用好气生型菌种,达到产量高,质量好,必须要弄清楚它的生育条件、个性关系,掌握管理要点。一、温度管理气生型蘑菇菌种与某些  相似文献   

2.
《食用菌》1984,(6)
5·176(法国种)是1979年从香港引进的双孢蘑菇菌株。我们于1980~1981年分别作了三次品种对比试验,均以5·176菌株产量最高,但由于菇形扁平顶部稍凹,具有鳞片,不宜罐藏。经过多次栽培实践,初步掌握了该菌株的栽培技术,菇形有所改进,现已成为盐水蘑菇的主栽品种。一、培养特性 (一)形态观察:176为匍匐型菌株,近接种块菌丝聚集成束状,匍匐放射生长,绒毛菌丝贴生,顶端菌丝稍有气生稀疏清晰呈扇状生长。显微镜观察菌丝分枝多,分隔短,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栽培试验,菌丝体试验、不同繁殖方式及同工酶测定四方面来比较气生型与匍匐型之间的差别。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中存在气生型、匍匐型及其中间状态混合型。气生型的优质与匍匐型的高产只是一种趋势,决非一对非此即彼的矛盾,在气生型中选择较高产菌株与在匍匐型中选择较优质菌株存在可能性。成品菇产量y′对总产量y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总产量可以成为选育的重要指标。培养基性质不能显著改变一个菌株的类型,但在不良培养基土菌株的气生性有向匍匐性发展的趋势。在常用获得后代的方法中,孢子分离是获得类型间变异的最有效方法。EST与POD同工酶显示气生型与匍匐型间存在遗传上的差别。讨论认为,匍匐型比起气生型来更接近于野生性状。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索蘑菇气生型菌株和匍匐型菌株对区域气候及栽培条件的适应性,筛选出适宜我县栽培的高产、优质、低耗的罐藏菌株。我们于83年春从省站引进了6个气生型菌株和5个匍匐型菌株,进行了筛选对比和混播栽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双孢蘑菇原生质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制罐质量,目前双孢蘑菇生产要求采用气生型菌株,但它的产量较低。而匍匐型菌株产量虽高,可是质量差。因此,如能选育出具有上述两者优点的既高产又优质的菌株,将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由于双孢蘑菇孢子多为自身可育,自然杂交机率低,用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是达到此目的的有效手段,原生质体的制备。则是该方法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双孢蘑菇贴生型W192、气生型W192菌株和AS2796菌株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出菇与转潮时间及生物学效率差异较为明显。贴生型W192菌株转潮快,抗逆性强,产量最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分离培育的蘑菇匍匐型菌株,能够显著地提高单产。为了验证匍匐型菌株的增产效果,并在闽东地区推广应用,我们于1979年春,从该所引进了M—101号菌株,在福鼎县的城关、南溪、前歧、管阳等公社进行了试验栽培。面积达1万平方尺,  相似文献   

8.
大肥菇制种和高产栽培技术黄建春(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1103)大肥菇是从野生蘑菇中分离出的中偏高温型类蘑菇菌株,菌丝生长和子实本生长比双孢蘑菇分别高3~5℃和4~6℃,栽培要求和双孢蘑菇基本相同。上海和邻近上海的江浙一带栽培大肥菇,一般...  相似文献   

9.
水分不仅是蘑菇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蘑菇新陈代谢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蘑菇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必须溶于水中,才能被菌丝细胞吸收和利用,而菌丝细胞内的一切营养物质也只有溶于水,才能在蘑菇机体的各个部位运转。蘑菇菌丝体含有70%~75%的水分,子实体含水量高达90%左右,在蘑菇子实体发育时期更需要大量水分。蘑菇所需要的水分,主要来源于培养料和覆土,其次是空气中的水分。但在蘑菇栽培管理中又不是水分越多越好,其实蘑菇既需水又怕水,所以在栽培管理中,要获得优质高产,就必须根据蘑菇的生物学特性灵活进行水分管理。如何对蘑菇实行科学管水,笔者经验是要围绕“十一看”、“十忌”。1蘑菇科学管水“十一看”(1)看菌株喷水。蘑菇菌株的贴生型菌株较普遍,耐湿性强,出菇密,需水量大,同等条件下喷水量可比气生型菌株多,所以喷水要看菇床菌株类型。(2)看天气喷水。晴朗天气或气候干燥季节,菇房水分蒸发量大,菇床需水量也大,喷水量就要多;相反,阴雨天气或气候潮湿的季节,菇房水分蒸发量小,菇床需水量也少,喷水量就要少,甚至可停喷。(3)看生长期喷水。主要视菌丝所处的生长期而定,如菌丝从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转变,绒毛状菌丝变粗并形成线状菌索...  相似文献   

10.
高温蘑菇浙AgH—1种型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描述了高温蘑菇浙AgH-1的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该菌株最适出菇温度为27 ̄30℃,子实体能在35 ̄38℃下生长。此外该菌株子实体的口感和风味明显优于以往文献报道的双环蘑菇,因此该菌株是双环蘑菇的一个新的生理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摸索双孢蘑菇气生型和匍匐型的生物学特性,及适于我省汉中地区栽培的菌株,我们于1991年秋进行了本项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匍匐型与气生型5个蘑菇菌株进行粪草发酵料室内床式栽培比较试验,经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观察和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气生型Ag2号、Ag3号菌株及匍匐型1号菌株品质好、产量较高,分别达11.30 kg.m-2、10.60 kg.m-2、9.80 kg.m-2,适合于甘肃中西部地区栽培生产。而Ag4号、Ag5号菌株产量低、品质差,不适合该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3.
对10个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株的菌丝拮抗作用、菌丝生长特性、出菇产量及子实体性状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0个双孢蘑菇菌株中可能有同名异种、同种异名的现象存在;蘑菇2000菌株和蘑菇192菌株菌丝洁白、生长速度快,出菇产量高,子实体农艺性状较好,是优质的双孢蘑菇栽培菌株,可以作为双孢蘑菇2796品种的替代菌种,在云南省进一步推广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肥菇栽培中胡桃肉状杂菌发生和防治技术黄建春(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上海201103)大肥菇是从野生蘑菇中分离出来的中偏高温型类蘑菇菌株,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生长比双孢蘑菇分别高3~5℃和6~8℃,栽培要求和双孢蘑菇基本相同。上海和邻近上海的江浙一带...  相似文献   

15.
我市蘑菇生产是80年代才开始的,是生搬外地的经验。通过近几年的栽培实践,我们对蘑菇栽培技术进行六大改进。改进后的技术经试验示范,逐年扩大,到1991年全市栽培面积达700m~2,平均单产18.5kg/m~2,比1985年前的13.5kg,增产5kg,劳力和成本分别比原来节约支出67%和35.3%,增产效益将近30%。现将“六大”改进简述如下。(一)改匍匐型菌株为气生型菌株 1985年后蘑菇产品质量有所下降。为了提高蘑菇罐头的出口质量,  相似文献   

16.
蘑菇生产是我县的一项骨干副业,但单位面积产量一直不高不稳,直接影响到生产的发展,其原因除了培养料质量差和管理不善,以及病虫危害等因素外,菌种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因素。为筛选适合本地栽培的高产优质菌株,我们于82年春从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湖北、湖南等地广泛引种,共引得39个菌株,其中匍匐型菌株21个,气生型(包括半气生型)菌株18个。上海长征18号菌株  相似文献   

17.
“棕秀一号”是我所最新选育出的适合秋冬季栽培的褐色蘑菇菌株。该菌株产量高、菇质优、口感鲜嫩 ,且由于其菇盖为自然棕褐色 ,既克服了白色蘑菇易褐变而导致的商品质量迅速下降的问题 ,又增加了蘑菇市场的花色品种 ,改变我国蘑菇长期以来单一白色品种的局面 ,现将该菌株的特点、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 主要特点1 .1 棕秀一号菌株菇盖表面为自然棕褐色 ,菇柄、菌肉白色。菇质优 ,子实体圆正 ,盖厚、结实、不凹顶 ;味鲜美 ,口感嫩。无需使用化学护色、漂白剂 ,保鲜期长。1 .2 菌丝生长速度快 ,产量高。在相同条件下 ,比白色蘑菇品种…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厂蘑菇基地产量一直不高,菇农要求供应高产品种。为此,我厂于1984年秋对6个蘑菇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现简报如下。一、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菌株:气生型有黄岩一号(本地当家种);匍匐型有索米塞尔111(上海农科  相似文献   

19.
双孢蘑菇不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13株双孢蘑菇菌株的菌丝生长势、出菇性状、菌丝拮抗性、酯酶同工酶酶谱等。结果表明,13个菌株中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差异性,部分菌株为同物异名。Ag-004菌株菌丝生长势最强,日平均生长速度0.54 cm·d~(-1),23d长满试管;出菇试验表明棕色蘑菇品种表现出比白色蘑菇品种产量高、较耐低温和抗逆性强的特性。大多数菌株之间表现出一定的拮抗反应,少部分菌株间拮抗现象不明显。酯酶同工酶酶谱出现3个区域,Rf=0.1758、0.2424、0.7697为所有菌株共有,可能为双孢蘑菇酯酶同工酶的特征谱带,Rf=0.8060为白色蘑菇品种的酯酶同工酶的特征条带,而Rf=0.7151为2个棕色蘑菇菌株所有,在所有的白色品种中几乎没有,Rf=0.7151可能为棕色蘑菇菌株的特征谱带。  相似文献   

20.
草菇菌种保藏效果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34株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Bull.ex Fr.)Sing.]保藏菌种的肉眼和显微观察,按菌落和菌丝形态,将其分为气生型(正常)和匍匐型(不正常)两大基本类型。气生型又分为正常生长型和缓慢生长型两类。本实验观察到,所有气生型菌株的菌丝都粗而直,在PDAY培养基上正常生长的都能在天然基质废棉上正常生长并出菇;而所有在PDAY培养基上生长缓慢的都不能在天然基质废棉上正常生长(或生长缓慢细弱,或仅在表面生长),且不能出菇。所有匍匐型菌株的菌丝都细而多弯曲,在PDAY培养基和废棉上都生长缓慢,甚至不能生长,均不能出菇。凝胶电泳表明,与气生型菌株相比,匍匐型菌株多1-2条酯酶同工酶带,而缺少一条活性极强的可溶性蛋白带。实验结果表明,(1) 菌落形态特征可能是鉴定草菇菌种保藏效果的第一特征,气生菌丝的有无可以作为菌株正常与否的重要标志;(2) 菌丝形态,包括粗细、曲直、分枝等是区别草菇菌种保藏后正常与否的微观特征;(3) 酯酶同工酶谱和可溶性蛋白带是鉴别草菇菌种保藏效果的可利用的生化标志。上述特征和标志都与草菇菌种的商业性状,如发菌、出菇等,有明显的关系。对于这些生化标志尚有待于进一步鉴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