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石灰水浸泡工艺提取油莎豆淀粉,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4,浸泡时间4小时,石灰水浓度0.5%,  相似文献   

2.
3.
油莎豆饮料的制作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莎豆块茎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探讨了一种油莎豆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去皮后的油莎豆加7倍水打成浆液,通过0.8%淀粉酶70℃酶解10 min,加入0.05%的单甘脂、0.4%的复合稳定剂(0.2%黄原胶+0.2%CMC-Na)、8%的白砂糖进行调配,可制作成一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油莎豆饮料。  相似文献   

4.
1 特征特性油莎豆又名油莎草、铁荸荠 ,原产于北非和地中海地区 ,是利用价值很高的草本粮、油兼用作物。据测定 ,每 10 0 g油莎豆块茎含油率为 2 9%~ 32 % ,蛋白质 13%~ 15 % ,糖 15 %~ 2 0 % ,淀粉 2 0 %~ 2 5 % ,维生素 8~ 14mg ,个别品种含糖量高达 4 0 % ,有“糖根果”“地下板栗”“地下核桃”之称 ,综合营养成分超过小麦和玉米。其干果出油率为 2 0 %~ 2 5 % ,油味醇香 ,无毒 ,不变质 ,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和肌体代谢紊乱的功效 ,是老年人的保健佳品 ,饼粕可制糖、酿酒 ,国外用作糕点、糖果添加剂、咖啡等代用品。油莎豆耐干旱 …  相似文献   

5.
油莎豆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新型经济作物──油莎豆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情报所王淑芹银油莎更长是从非洲引入我国的一种新型高产油料作物。系根茎植物,属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适应性强,各地土壤都可种植,尤以沙性、半沙性土壤种植为佳,经全国各地试种,一般亩产果实(块茎)750~1000公斤,...  相似文献   

7.
油莎豆是一种油料作物,其果实油豆(地下变态茎)可食用,也可榨油.经试种,其栽培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油莎豆的特性及其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莎豆 (CyperusesculeutusL .)别名油莎草、洋地栗 ,1年生草本油料作物 ,原产于非洲东北部。果实香甜可口 ,有“地下板栗”、“地下核桃”的美称 ;榨油则食味醇香 ,被世界各国农业专家誉为油料作物之王。自从我国从非洲引进油莎豆以来 ,它就成为了一种优质、高产和综合利用前景广阔的集粮、油、牧、饲为一体的经济作物。其适应性广、根系发达 ,分蘖再生力及抗逆性强 ,易种好管 ,除高寒地区外 ,全国各地均可种植。1 特性1.1 地上长叶 植株高 30~ 6 0cm。叶片因表面覆盖角质层而比较坚硬 ,叶片平均长 6 7cm、宽 0 .5cm ,呈剑状。亩产鲜…  相似文献   

9.
被称为世界高产优质新型油料王的“油莎豆”,在国内外市场的销价高,销售广,是农民致富的最佳选择,也是榨油厂,酿酒厂的好原料。油莎豆为莎草科草属一年生植物,其适应性能,具有喜光好气,抗旱,耐涝,耐盐碱,产量高,油质好,饼粕利用高等特点。应读者要求,本期刊登其栽培,贮藏及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0.
油莎豆为莎草科莎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富含油脂、淀粉、糖、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油莎豆的油产量是目前油料作物中最高的,被誉为“油料作物之王”,而且具有比木本油料植物生长周期短、采收容易、可以集约化生产等优势。油莎豆的油脂对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有防治功效;其油还是一种不干性油,可做精密机械润滑油和防锈油。茎叶除可作绿肥和青饲料外,还可作造纸、包装填充及编织原料。作为一种经济作物,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为此对其在甘肃省的引种做了初步探究。  相似文献   

11.
油莎豆适应性强、抗逆性高、耐盐碱、耐贫瘠、抗旱、耐涝的特点使其成为盐碱地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优良选择。油莎豆块茎生于地下,其机械化播种、收获方式成为该作物规模化推广种植及实现全产业链开发的关键。本文介绍了油莎豆的播种、收获方式方法,重点对目前油莎豆播种、收获机械研究开发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并对盐碱地油莎豆推广种植及产业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油莎豆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莎豆又名油莎草,属一年生莎草科植物,原产于非洲.素有“地下板栗”和“地下核桃”之美称。油莎豆营养丰富,全身是宝,是一种优质高产,综合利用价值很高的作物。油莎豆适应性和抗逆性强,产量高,经济价值大,我国已有近20个省、市、自治区引种成功。2008年广西桂邦生物能源有限公司在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板暮村对油莎豆的适应性试验种植取得了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说明油莎豆在广西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3.
不同滴灌量对油莎豆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新疆地区油莎豆的滴灌栽培提供依据,进行不同滴灌量(150m3/667m2,200m3/667m2,250m3/667m2、300m3/667m2,350m3/667m2)的田间滴灌试验,研究其对油莎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器官干物质积累和分配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内,不同滴灌处理油莎豆各个器官干物质总重随生育期的推进呈持续增加的趋势;在不同生育期内叶片的干重大于茎,叶片干重较大的滴灌处理其产量也相应较高;不同滴灌处理叶片干重在结豆初期均达峰值。滴灌量为250m3/667m2的处理油莎豆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也最高,在块茎初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的干物质质量达显著水平,该处理既提高了油莎豆的产量,又节约了水资源。  相似文献   

14.
超声波辅助提取松仁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利用超声波辅助水提法从红松松仁中提取蛋白质时,研究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虑同一工艺条件下用响应曲面分析(PSA)法优化提取条件,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36、时间127 min、温度38℃,此时蛋白质的提取率为69.4%。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莎豆块茎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GA3(赤霉素)、6-BA(6-苄基腺膘呤)、NAA(萘乙酸)浸种及不同温度处理对油莎豆(Cypems esculentus L. var. sativus Beock))块茎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NAA均能提高油莎豆块茎的发芽率和发芽势;1 mg/L的6-BA和20mg/L的NAA处理效果最明显,不同浓度的GA3浸种处理对油莎豆发芽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探讨不同种植方式对油莎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为科学栽培油莎豆提供理论依据。以‘黑油莎2号’为材料,采用二因素大田试验设计,研究了平作和垄作,以及行距30 cm、60 cm和90 cm对油莎豆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平作相比,垄作降低了0~20、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了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含量,随行距的增大,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养分含量均减小。(2)不同种植方式下,油莎豆株高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根长B1、B2和B3比A1、A2和A3分别增加了37.21%、39.24%和36.95%,分枝数分别增加了95.56%、62.09%和28.48%,叶面积分别增加了13.47%、44.23%和11.14%,根长、分枝数和叶面积在A1、A2和A3,以及B1、B2和B3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B1比A1、B2比A2、B3比A3单株粒数分别增加了26.58%、7.71%和17.34%,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19.81%、18.06%和60.00%,总产量分别增加了61.21%、35.71%和9.77%。同一种植方式下,随着行距的增大,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产量和总产量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B2处理总产量最高,为7635 kg/hm2,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由此说明,垄作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供肥能力,更有利于油莎豆幼苗生长,并且行距选择60 cm,产量最高,是较好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添加剂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青贮品质变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青贮添加剂。【方法】设计3个不同添加剂处理,分别为0.2%植物乳杆菌(W1 处理)、0.5%纤维素酶(W2处理)、0.2%植物乳杆菌+ 0.5%纤维素酶(W3处理),以不添加为对照处理(CK),添加至粉碎的油莎豆中,共发酵60 d,检测发酵期间各处理的第 0、7、15、30、45和60 d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氨态氮(NH3-N)和pH值的变化,并动态监测开窖后各处理青贮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对比开袋前后的相对饲喂价值(RFV)。【结果】青贮发酵时间和3个添加剂处理在油莎豆青贮pH 、DM、CP、WSC、NH3-N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 NDF、ADF有显著影响(P<0.05)。处理W3的pH、NH3-N、NDF和ADF最低,且CP、WSC、RFV含量最高;处理W3有氧稳定时间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达到115 h。综合评价排序W3处理>W1处理>W2处理>CK处理。【结论】3种添加剂均能有效改善油莎豆青贮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延长青贮有氧稳定性的时间,其中添加植物乳杆菌(0.2%)+纤维素酶(0.5%)的处理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对油莎豆整个生育期内干物质的积累、分配及转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莎豆全生育期内干物质总积累量呈单峰曲线变化,绝对增长速率峰值出现在播后44~61 d,峰值出现前所积累干物质主要供应地上部茎叶的扩增,峰值出现后,生长中心逐渐转移到地下部块茎;脂肪总积累量在块茎发育进程中呈不断增加趋势,淀粉相对含量则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电镜观察显示油莎豆块茎发育后期脂肪主要通过脂体数量的增加来完成积累过程,而淀粉的积累则通过淀粉粒体积增大及数量增加两种方式来完成;脂肪酸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油酸相对含量随块茎发育呈递增趋势,但增幅逐渐减小,块茎的充分成熟有利于块茎含油量的提高及油酸的充分转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利用马铃薯淀粉生产葡萄糖的机制,评价获得葡萄糖的品质。[方法]以马铃薯淀粉为材料,采用双酶解法,按调浆、加酶、液化、灭酶、调节pH值、加酶、糖化、灭酶、去杂、脱色、浓缩的工艺流程提取葡萄糖,研究马铃薯淀粉提取葡萄糖的机制。[结果]马铃薯淀粉生产葡萄糖的机制是利用生物酶将大分子碳水化合物分解为小分子碳水化合物,获得的葡萄糖糖浆的糖度高,固形物少,色泽纯正清彻,还原糖浓度高,DE值为47,品质优于玉米淀粉提取获得的葡萄糖。水解条件对马铃薯淀粉水解成功与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该研究提出的马铃薯淀粉生产葡萄糖的方法适用可行。  相似文献   

20.
夏树林  贝亚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2016-12017,12092
[目的]筛选最佳提取工艺条件,并从原料的处理和提取剂的选择上改良传统工艺。[方法]利用索氏提取法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素,以辣椒红素的色价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辣椒红素的吸光度在提取温度为80℃时最高。当温度大于80℃时,辣椒红素的得率与80℃提取时的相差不大,而吸光度小于80℃提取时的。提取时间为4h时,辣椒红素吸光度最高,大于4h时辣椒红素的得率偏高。提取辣椒红素的最佳工艺条件是以正己烷为提取剂,在80℃和料液比为1:20的条件下提取4h,在此条件下重复3次的辣椒红素色价分别是68.6、69.0和68.9。[结论]提取辣椒红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其次是提取时间,影响最小的是料液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