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资源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有寒生性质的线叶菊草原出现在大兴安岭东西两侧山地阳坡和丘陵中上部,贝加尔针茅草原沿着山前丘陵向南分并且总是处于丘陵斜坡和高台地的显域生境,丘陵坡麓,宽谷地和高平原东部发育着羊原草原。三个草原类型都是以多年生草本占绝对优势。中旱生植物居首位,达钨尔-蒙古成分构成群落核心,真具有旱生性特征。群落类型分化多样,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明显的生态系列。这三个草原类面积占草甸草原的88%,其中羊草草原第一性生产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松嫩平原,地处温带大陆性季风地区,植被为温带草甸草原。构成草原的主要草类常见的有羊草、贝加尔针茅草、线叶菊杂类草等。其中以羊草分布较广,面积较大,且草质肥美,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3.
天然针茅草地主要有3种类型:(1)贝加尔针茅草地主要分布于吉林省西部平原草甸草原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及科尔沁草原;(2)石生针茅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锡盟的丘陵干草原;(3)大针茅草地主要分布锡盟典型栗钙土草地,片段向北延伸至蒙古国和俄罗斯东西伯利亚的南部。天然针茅草地生物产量与当地降水量有密切关系,贝加尔针茅草地产量较高,其次是大针茅草地和石生针茅草地。其营养型属NC—A型,适宜牛、羊、骆驼等家畜。  相似文献   

4.
呼伦贝尔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以呼伦贝尔5种不同草地类型(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大针茅草原、克氏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草地类型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各类菌群数量分布在5种草地中均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但不同菌群数量及区系组成在各草地类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细菌数量在5种草地中依次为:羊草>贝加尔针茅>克氏针茅>线叶菊>大针茅,真菌数量依次为:线叶菊>克氏针茅>羊草>贝加尔针茅>大针茅,放线菌数量依次为:克氏针茅>羊草>线叶菊>贝加尔针茅>大针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在不同草地类型间差异显著(P<0.05),线叶菊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显著高于其他草地类型(P<0.05),其中大针茅草原、羊草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均较低。研究还表明,各草地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垂直分布均表现为表层土壤(0~10cm)酶活性大于下层土壤(10~20cm)酶活性,不同草地类型间土壤酶活性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线叶菊草原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转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贝加尔针茅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土壤脲酶活性以克氏针茅草原最高,且与线叶菊草原、贝加尔针茅草原和大针茅草原差异显著;而土壤磷酸酶活性则为羊草草原显著高于其他样地。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微生物量、土壤酶活性、土壤理化性状之间均存在相关性,从回归分析得出的2个方程可知,土壤微生物量碳随着土壤含水量、细菌数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增加而降低;土壤微生物量氮则随着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着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容重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5.
草甸草原是我省重要的草场类型之一,面积2600余万亩,占全省草场总面积的23.%;占全省截畜量的60%。目前,草场生产力低,改良和建设迫在屑睫,势在必行。实践证明,利用机械来改良和建设草原,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1 草甸草原现状 草甸草原在松嫩草场主要分布在平坦开阔地和滑坡以及江河两岸的二阶地,年降水量为350~450毫米,属半湿润气候区,土壤以黑钙土、风沙土、盐渍化土壤为主。植被主要以多年生根茎禾草—羊草、多年生丛生禾草—贝加尔针茅和线叶菊为主。此外,还有落草、糙隐子草、早熟  相似文献   

6.
正7月17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举行的第三季度新闻媒体记者通气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刘加文介绍,我国有天然草原3.928亿公顷,约占全球草原面积12%,世界第一。据介绍,我国草原资源面积占国土面积的40.9%,是耕地面积的2.91倍、森林面积的1.89倍,是耕地与森林面积之和的1.15倍。我国80%的草原分布在北方,20%分布在南方,北方以传统的天然草原为主,  相似文献   

7.
放牧和刈割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内蒙古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贝加尔针茅(Stipa baicalensis)群落物种多样性对放牧和刈割的响应。结果表明,放牧条件下优势种贝加尔针茅的重要值高于刈割利用的,而样方内的物种数、Margalef指数、Shannon 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均低于刈割利用,说明刈割利用较放牧增加了草原贝加尔针茅群落的α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的中部地区,广泛分布着中温型草原带最干旱的一个草原植被亚带--荒漠草原亚带,灌丛化石生针茅草原是荒漠草原地带的一个主要群系,分布十分广泛,在一定范围内,它们占据的面积大于非灌丛化的石生针茅草原。(1),(4)对于荒漠草原亚带不同类型草原地上部分生产力的测定,自五十年代末的定位试验站开始,迄今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资料,而不同类型草原群落地下部分生物量的测定,还未见过报道,但这却是草原生态系统物流与物质循环及生产力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资料。本文是作用于1987年对内蒙古高原灌丛化石生针茅荒漠草原地下部分生物量和周转值进行测定所得结果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基于遥感(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 System,GPS),即3S技术,应用面向对象的自动分类与人机交互分类结合判读方式,以SPOT、TM影像为背景,结合地面调查样地及历史资料,准确获得岗巴县草原类型空间分布现状图件及统计数据。根据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岗巴县草原总面积为365222.89hm2,占岗巴县国土面积86.94%。该县草原类型共划分4个草原大类、6个草原亚类、21个草原型。各类草原类型面积最大为高寒草原类,占总草原面积58.66%;其次是高寒草甸类,占38.61%;第三位是高寒草甸草原类占2.56%;低地草甸类面积最少,占0.18%。该县草原退化、沙化、盐渍化面积为3809.91hm2,占该县草原面积的46.36%,其中草原退化面积31.44%;草原沙化占12.96%;草原盐渍化占1.96%。草原畜牧业是该县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来源,科技与政策支持是恢复草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区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6%。拥有天然草原0.365亿hm2(可利用草原面积0.316亿hm2,其中冬春草原0.159亿hm2,夏秋草原0.157亿hm2),主要分布在青南牧区、环青海湖及柴达木盆地。草原类型以高寒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甸、高寒荒漠等9个草地类型、7个亚类为主,其中高寒草甸占有较高比例,面积0.240亿hm2,占全省可利用草地面积的68%。1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奖励机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护草原生态环境、推进畜牧业持续发展、促进牧民增收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牧区和谐稳定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1.
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及荒漠草原选取具代表性的草地型,通过当前植被草群产量中增加种、减少种及侵入种所占比例的多少将草原基况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低劣四个等级,以评价草地资源的自然属性。研究结果表明:羊草 贝加尔针茅草地型基况优良,克氏针茅 糙隐子草草地型基况良好,冷蒿 克氏针茅草地型基况中等偏上,小针茅 无芒隐子草草地型基况中等。  相似文献   

12.
松嫩平原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植物组成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松嫩平原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是蒙古植物区系、东北植物区系、兴安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4个植物区系相汇集的区域,在全区所设的27个调查样地中,共有153种植物,隶属于34个科,6个株生长型,5个根生长型,6个生活型,4个水分生态类型,15个分布区型和6个饲用价值类型。其中,菊科种类最多占20.9%,豆科和禾本科分别占11.8%;株生长型结构以分枝型种类最多占32%,丛生型和直立型分别为24%和18%;根生长型结构以刷状根的种类最多占55%,直根型和根茎型分别为18%和16%;生活型结构以地面芽植物最多占40%,地下芽植物次之占29%,地面-地下芽植物占15%;水分生态类型结构以中生型种类最多占51%,中旱生型次之占34%;分布区型结构以蒙古-东北-兴安-华北分布区型的种类最多占29%,蒙古-兴安分布区型次之占13%;经济价值类型结构以中、低等质量的种类最多,所占比重高达52%,而优、良牧草种类只占22%。松嫩平原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具有温带草本群落植株和根系的特点,典型的温带地面芽植物气候特征,中生生境条件,复杂的分布区型结构和多样的饲用价值类型。  相似文献   

13.
探讨冻土区划与草原分类的一致性,可以为揭示冻土分布和草原分类规律提供依据。以青藏高原为研究区,将研究区内冻土区划划分为多年冻土区、季节冻土区和非冻土区3种类型,它们分别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49.64%、46.68%和3.68%;将此研究区内草原分类也划分为3种类型(优势草原类、亚优势草原类和热带草原类),它们分别占整个研究区面积的57.51%、41.08%和1.41%;然后进行图像叠加,通过分析图像分类精度的误差矩阵,可以得到冻土区划和草原分类总体一致性精度为65.95%,说明二者具有明显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4.
碌曲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2011年,在实施“碌曲县草原鼠害综合防治——县级示范点建设”项目的过程中,对该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已查明在碌曲县共有38种啮齿类动物,隶属于6科7亚科19属。碌曲县土地面积仅占甘南州土地面积的13.18%,但啮齿动物种数却占全州啮齿动物种数的74.51%,表明碌曲县的生境条件和鼠种类组成在甘南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以草原啮齿动物(60.53%)和森林啮齿动物(26.32%)为主体是碌曲县啮齿动物种类组成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锡林郭勒几种草地类型基况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及荒漠草原选取具代表性的草地型,通过当前植被草群产量中增加种、减少种及侵入种所占比例的多少将草原基况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低劣四个等级,以评价草地资源的自然属性.研究结果表明:羊草+贝加尔针茅草地型基况优良,克氏针茅+糙隐子草草地型基况良好,冷蒿+克氏针茅草地型基况中等偏上,小针茅+无芒隐子草草地型基况中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刈割干扰下天然打草场植物群落呈现出的消长状态,试验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天然打草场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等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刈割干扰下,羊草+杂草类群落中物种总数略低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羊草+杂类草群落的密度和盖度均显著高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P0.05);羊草+杂类草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显著高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P0.05);羊草+杂类草群落的现存量和枯落物量均显著高于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P0.05)。说明刈割干扰对羊草+杂类草群落的影响小于对贝加尔针茅+羊草群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两个不同的降水年份,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东部的贝加尔针茅草原上,采用收获单位面积草原群落植物全部种子的办法,对比观察了连续自由放牧或阶段性放牧与围栏封育条件下植物结实量及结实植物种类和出现率的差异,同时观察了围栏内、外贝加尔针茅种子生产数和狼毒单花序成花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植物结实受放牧采食和降水条件的共同影响.同围栏封育相比,连续自由放牧不利于植物结实.而春季放牧夏秋休闲的阶段性放牧可以使植物结实性迅速恢复,这种影响对部分植物来说,甚至超越于降水的影响.说明了放牧管理方式对维持植物良好结实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永登县有草原面积483.4万亩,其中优良草原占7%;中等草原占76%;下等草原占13%;劣等草原占4%。有些低劣草原亩产草量仅40斤左右,杂草和毒草占草地面积的45—50%,尤以醉马草为最,占草地面积的15—20%。  相似文献   

19.
以大针茅(Stipa grandis)为群种的大针茅草原是亚洲中部草原区中特有的草原类型,是蒙古高原典型草原带中部和东部的一种基本草原类型。该类型草原在锡林郭勒盟的中东部分布广泛,面积达193.1万公顷,为全盟典型草原面积的21.6%。研究认为,该类型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情况,对合理开发、利用、建设草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两个不同的降水年份,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东部的贝加尔针茅草原上,采用收获单位面积草原群落植物全部种子的办法,对比观察了连续自由放牧或阶段性放牧与围栏封育条件下植物结实量及结实植物种类和出现率的差异,同时观察了围栏内、外贝加尔针茅种子生产数和狼毒单花序成花数的差异。结果表明,植物结实受放牧采食和降水条件的共同影响。同围栏封育相比,连续自由放牧不利于植物结实。而春季放牧夏秋休闲的阶段性放牧可以使植物结实性迅速恢复,这种影响对部分植物来说,甚至超越于降水的影响,说明了放牧管理方式对维持植物良好结实性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