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几年由于“蚕茧大战”恶果没有消除,加之蚕茧收烘经营管理混乱,导致蚕农的蚕茧质量意识淡薄,蚕茧质量严重下滑,直接影响我市茧丝绸行业的经济效益。 为提高蚕茧质量,增加收入,巩固蚕桑生产,徐州市各级政府及业务部门近两年采取综合措施,实施配套技改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1996年春期全市发种21.4万张,生产蚕茧7625吨,平均张产35.75公斤,比1995年同期增长4.4%,蚕茧质量大幅度提高。1995年春全市从13个最好庄口抽样送省蚕茧检验所检测,只有5个样茧解舒率达60%,上茧率达95%,解舒丝长700—750米。而1996年春从7个庄口抽样送省蚕茧检验所检测,干茧出丝率平均达41.36%,茧丝长平均达1252.1米,解舒丝长平均达864.6米,解舒率达68.48%,上车茧率平均达99.16%,上述指标比1995年同期全面增加(抽样庄口试  相似文献   

2.
今年初,阆中市委市府在兑现1992年蚕茧奖励时,对全市蚕桑生产进行认真总结,指出:尽管1992年取得了净增蚕茧44.5万公斤、增长18.9%、单产提高1.3公斤、公斤干茧下降145粒、茧丝长增加100米、解舒丝长增加31.8米的好成绩,但要适应正在转化的市场经济,必须围绕“一优双高”蚕业的目标,找差距、添措施,才能适应竞争的形  相似文献   

3.
<正> 县委、县政府确定我县发展蚕茧生产的总目标是20万担,计划到2000年达到13万担,年均单产26公斤,粒茧丝长1000米以上,解舒率60%以上。在20个基地乡镇与10个重点乡镇形成规模经营,总产茧分别达到年产茧 4千担与 3千担以上,单产 28公斤,人平产茧 20公斤与 15公斤左右,拟搞的三个基地示范乡达  相似文献   

4.
贺臻全 《蚕学通讯》2003,23(2):44-45,50
南充是中国四大蚕区之一 ,蚕桑丝绸行业一向是全市工农业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近年来 ,南充的蚕茧质量一滑再滑 ,以致降到了历史最低点 ,其蚕茧的单产、粒茧丝长 ,解舒率等几项主要质量指标与全国先进蚕区相比 ,已拉下了 30 %以上的差距 ,南充的蚕茧质量已成为了制约全市蚕桑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1  1 5年来蚕茧质量的演变趋势据多年的资料调查分析 ,全市在“蚕茧大战”初起的“六五”期间 ,蚕茧的平均单产为2 6 .2kg ,“七五”期间平均单产为 2 3.7kg ,“八五”期间平均单产为 2 0 .4kg。即“七五”期间单产比“六五”期间下降…  相似文献   

5.
杜刚双 《四川蚕业》2000,28(2):37-39
<正> 1999年,宁南县蚕业生产又创辉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县收购蚕茧81327担,较去年净增12000担。蚕茧出库单产较去年又净增1.56公斤,达到40.56公斤。茧丝长达1050米以上,解舒率达70%,上车率达到94%,蚕茧销售呈供不应求之势。蚕农售茧总收入3883万元,销售干茧1700吨,上缴税利1880多万元。全县三座丝厂共14400绪  相似文献   

6.
<正>金湖县的蚕桑生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一定的地方优势。至今桑园面积已达8万亩,生产蚕茧4500吨,收购鲜茧近4000吨。但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蚕茧质量严重滑坡,却是十分令人担忧的。1992年春茧,金南庄口上车茧率80.75%、解舒丝长620m、茧丝长1198m、毛折318.32公斤、出丝率31.41%。而1993年春茧,金南庄日上车茧率下降到59.10%,比1992年下降21.65个百分点,解舒丝长489m,比1992年下降131m,茧丝长1098m,比1992年下降100m;毛折465.28公斤,比1992年上升146.96公斤。金湖县蚕茧因解舒下降、毛折上升所造成的无形经济损失,一年近20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7.
南充蚕茧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臻全  赵宽 《中国蚕业》2004,25(2):78-79
南充是中国丝绸的发祥地和四大蚕区之一,蚕桑丝绸行业一向是全市工农业经济的传统优势产业.但近年来,南充的蚕茧质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其蚕茧的单产、茧丝长、解舒率等几项主要质量指标与全国先进蚕区相比,已拉下了30%以上的差距,南充的蚕茧质量已成为制约全市蚕桑丝绸行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8.
<正> 95年我县春、夏、伏、秋旱灾不断,气候异常。全年养蚕发种9.5万张,产茧4.1万担,养蚕单产21.4公斤,丝厂缫丝全年平均上车率91.42%,解舒率49.01%,一茧丝长864.5m。与往年比,单产低,一茧丝长短。特别是春茧单产低、解舒差,一茧丝长短,是我县历年春茧最低值,而全年最高温期的正秋茧,单产高,解舒好,值得总结研究。农村栽桑养蚕是在大自然条件下进行的一项农业  相似文献   

9.
提高蚕茧解舒率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量蚕茧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目前我县蚕茧解舒率能达到60%以上的蚕茧仅占一小部分,全县平均解舒率只有50%左右,解舒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县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提高蚕茧解舒率已成为蚕茧生产和收烘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养好大蚕是夺取蚕茧优质高产的关键。近几年来,江苏东台地区不断总结和推广适合蚕农省力养蚕的实用技术,蚕茧产量和质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全市桑园面积10万亩,年发蚕种29万张,产茧24万担,平均张产40公斤,上茧率达93%,解舒率73%,茧丝净度93.7分,现将其大蚕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 丹棱县丝绸总公司自1991年实施县委、县政府“建设2万担蚕茧工程”以来,到1995年,桑园面积已达50000亩,比1991年增长2.9倍;发种51300种,比1991年增长9.4倍;产茧2.85万担,比1991年增长5.71倍;全县人平蚕茧收入88元,比1991年增长7.1倍。实现了“工程”关于发展蚕桑生产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阶段目标。1995年收购鲜茧2.3万担,干正茧上车率达92%以上,全年综合解舒为55%,茧丝长901.6米,适干率85%,烘折235以内,正茧均价  相似文献   

12.
1 实行科技养蚕的重要性随着蚕桑生产蓬勃发展,蚕茧质量、单产逐年提高.但这两年由于蚕茧收购价格下降,严重影响了蚕农生产积极,蚕农不愿养蚕,更不愿加大科技投入,科学养蚕技术不能应用推广,蚕茧质量、单产随之大大下降.以我县为例,去年蚕茧单产由1994年的21公斤减到13公斤.春茧试缫鲜茧上车率仅65%,茧丝长850米,公斤茧700粒.夏秋茧差距更大.如此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我市养蚕单产和茧质,增强茧丝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1999年全市优质蚕茧基地建设工作在市府的高度重视和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在10个区县(市)各选择1个自然条件好、养蚕技术强的镇(乡)中的1个村作为首批优质茧基地进行开发建设。为实施好这一工程,力求在重点村社有所突破,以此树立样板、摸索经验,逐步扩大。经各项目单位一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10个基地全年养蚕11710张,产茧326975公斤,单产28公斤,比全市平均单产高5公斤以上,高21.7%,蚕茧上车率、解舒率有明显提高,为我…  相似文献   

14.
东台市是全国闻名的产茧大市,自2000年以来,强力推进和实施养蚕业“质量标准化”工程,通过近几年努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市现有桑园11.5万亩,2002年饲养蚕种29万张,产茧23万担,产值1.72亿元,上茧率96%,解舒率75%,茧丝净度94.5分,春茧丝长1230米,秋茧1150米,处于全省领先水平。现将我市如何从生产上开展提升标准化水平的“六化”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观太乡: 九六年春、夏、秋三季养蚕7100张,产茧203770公斤,产值241万元,单张产茧量28.7公斤,单张产值340.67元,平均每公斤茧价11.87元,单张产茧量、产值分别比去年增加11.7%、57.7%。通过“公司+农户”二次返利,蚕农获返利金额168587.2元,每公斤鲜正茧平均返利1.37元;其中,最高返利金额3元,平均返利2元以上的占返利样茧的40.6%,主要蚕茧质量指标明显提高,平均解舒丝长693.49米,上车率90.9%,健蛹率84.2%,解舒率提高20%。 养好蚕、卖好茧,为观太蚕桑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  相似文献   

16.
<正> 全州春茧共发种53014张,与去年同期相比,实际养蚕量基本持平,春茧产量达32563担,比去年同期净增2299担,增长7.6%,蚕农售茧收入185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收132万元。宁南县今年春茧生产首次突破1万担,达1.06万担,比去年0.92万担增长15.22%。 春茧质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提高,全州单张产量平均达30.68公斤。从省试缫中心测试成绩看,我州出口光茧的上车率98%以上,上茧率95%以上,茧丝长1100米以上,解舒率70%以上,光茧出丝率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市的蚕桑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具一定规模,1993年桑园总面积已达15万多亩。产茧265万公斤,养蚕户获得蚕茧收入2500多万元。但与“八五”末达到产茧10万担、2000年20万担的目标任务相比,无论是生产效益还是发展速度都还有很大差距,蚕桑生产的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的问题。为此,现对1994年全市蚕桑生产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8.
王九龙 《蚕学通讯》2001,21(3):23-27,31
重庆是中国的重要蚕桑生产基地 ,是国家确定的 1 4个丝绸出口重要基地。 2 0 0 0年全市共发放蚕种 1 0 3.2 2万盒 ,比上年增发9.33万盒 ,增长 9.9% ;行业内收购鲜茧 2 .55万吨 ,比 1 999年增收 0 .6 1万吨 ,增长 35% ;收购综合均价为 1 3.2 0元 /公斤 ,比上年每公斤增加 3.1 2元 ;生产丝量 1 90 8吨 ,丝类产品直接出口 784吨 ,丝织品出口 80万米 ,直接创汇达 1 76 8万美元。但我市大部分茧丝质量与江、浙、鲁先进蚕区相比 ,差距都很大 ,特别是上茧率、解舒率、茧丝长等质量指标更为明显。如何提高茧丝质量 ,增强丝绸产品竞争力 ,已成为当今…  相似文献   

19.
衡量蚕茧内在质量好坏的主要标准有茧丝长、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解舒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蚕茧的解舒丝长和出丝率,而且影响缫丝生产的工作效率,是缫丝工业中尤为重要的考核指标。优质蚕茧对解舒率的要求是不低于60%,出口茧要求在65%以上,而目前我县蚕茧解舒率能达到60%以上的蚕茧仅占一小部分,全县平均解舒率只有50%左右,解舒率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县蚕茧质量提高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提高蚕茧解舒率已成为蚕茧生产和收烘人员共同关心的重要课题。1影响蚕茧解舒率的因素在蚕茧生产、收烘过程中,蚕品种、饲养条件、技术水平、蔟中保护、收烘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涪城区位于绵阳市近郊,全区现有桑园面积近3万亩,其中统一成片流转建设标准桑园7000亩,蚕桑主要分布于8个乡镇、41个村,养蚕农户近1万户,今年全区养蚕6万余张,生产优质蚕茧2400余t,蚕茧产值突破亿元,加上桑枝、桑果等资源开发利用,蚕桑总产值达到1.3亿元,茧丝总产值2亿元。蚕桑业已经成为绵阳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涪城区生产的优质蚕茧,茧丝长1200m,解舒率70%以上,清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