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白龙江、洮河林区,云杉病害有21种,病原26种,真菌性病害占主导地位。人工林发病率高且重于天然林,以叶部病害和干基腐朽类为主。近期,病害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主要取决于人工林增加的幅度、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降香黄檀人工林当中,叶部病害是最主要的病害类型,且以黑痣病和炭疽病最为常见,对降香黄檀心材形成以及心材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降香黄檀人工林群落结构下,所发生的叶部病害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降香黄檀人工林群落结构和叶部病害之间的密切关系,以此合理规划群落结构,降低叶部病害发生率,提升降香黄檀整体材质。1降香黄檀人工林群落结构与叶部病害的关系分析1.1研究方法选择云南省景洪市普文镇4个不同的降香黄檀人工林区域  相似文献   

3.
岫岩林区是我国重要的林业资源保护区,基于生态环境保护及市场机制的影响,岫岩林区人工林建设规模逐渐扩大,然而人工林病害问题成为影响人工林生长的重要因素,本文以岫岩林区人工林病害的调查结果为切入点,阐述防治病害的具体对策,以此促进岫岩林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杨树是我国造林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种之一,目前面临现有林分改造和注药病虫害综合治理等诸多问题,本文针对杨树人工林的主要病害包括叶锈病、叶斑病和干部烂皮病的致病菌发生规律以及防治方法进行简述,以期为实际生产中的杨树人工林主要病害防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前言 红松流脂溃疡病,是北方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et Zucc.),人工林中新发现的一种危险性伟染病害,现正扩大蔓延,并造成严重损失,成为红松人工林的急待解决的严重问题之一。 1936年Hansbrough首次发现了芽孢盘菌(Tympanis sp.)溃疡病,对病害的病理学作过较系统的研究;随后Groves et Leach、Groves、Funk、Ouellette  相似文献   

6.
经对吉林省敦化市额穆地区的落叶松人工林进行病害调查,了解其主要病害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的发生规律。调查结果显示落叶松落叶病和枯梢病7月份开始发生,8,9月份为其发生高峰期;两种病害在树林下层的发病率高于上层。  相似文献   

7.
在对攀枝花市麻疯树人工林和野生林有害生物进行深入调查基础上,报道了24种有害生物,其中12种虫害和1种病害是国内首次报道,并综述了其形态、受害状和分布。  相似文献   

8.
杨树是人工林主要造林树种,其中烂皮病是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主要病害。本文从杨树烂皮病病原菌及为害症状、发病及流行规律、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杨树烂皮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基层林业生产单位对病害诊断与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肉桂、樟树和阴香同为樟科樟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然而随着人工林面积的不断扩大,3种樟科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危害也日趋严重.本文对文献报道的肉桂、樟树和阴香病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总结,发现3种樟科植物病害共有22种,包括非侵染性病害1种,细菌性病害1种,真菌性病害17种,寄生性藻类1种,寄生性叶螨1种,其他病害1种.其中樟树病害报道的最多,有21种,其次是肉桂11种,阴香最少,为3种.同时对各种病害的综合防治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以期为3种植物的病害研究及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森林病害流行与经营措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贯彻以森林生态系为基础,以营林技术措施为中心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森林保护方针,本文概括论述了森林病害的流行与经营措施的密切关系。森林“病害”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食物链关系的一种自然现象。在天然林生态系中,生物种群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的关系,“病害”处于有病无大害(立木腐朽除外)状态,而在人工纯林,特别是大面积人工纯林的生态系中,由于食物链结构简单,给有害生物提供了有利环境进而繁殖成灾,成为当前人工林病害流行的重要原因。各种营林技术措施与森林病害流行有密切关系,营林技术措施是“综合防治”的核心,把营林防病措施贯彻到育林各个生产环节中,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控制或减轻人工林病害流行的重要战略措施。因此,使林业工作者进一步认清森林病害流行与经营措施的关系,对“综合防治”森林病害工作,具有一定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云杉灰毡凋萎病是1985年在黑龙江省绥稜林业局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Nakai)人工林中新发现的一种枝叶病害,被害严重,平均发病率达69.9%,平均病情指数达27.8%。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早落病是落叶松人工林一种常见病害,病原菌在地面落叶松病叶上越冬,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孢子飞散传播盛期,利用百菌清杀菌烟剂15kg/hm^2,可有效防治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13.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研究出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桉树人工林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相反的观点则认为,桉树人工林对生物多样性没有影响或影响不很重要。本文对两种相反观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并提出今后应加强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变化动态及机理、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对其林地生产力及生态环境质量影响、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保育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树是我国造林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种之一。本文针对杨树主要病害杨叶黑斑病、杨树烂皮病、杨树溃疡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林业基层单位在杨树病害的防治中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5.
落叶松早落病是近年来在克一河林区对落叶松人工林危害比较严重的叶部病害。2008年以来,结合生产实践对该病害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出该病的发病后的典型症状、发生规律、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天然米槠林皆伐炼山后栽人工林植物区系组成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设置临时标准地,对天然米槠林皆伐炼山后种植的17年生人工米槠林和自然保护区天然米槠林进行植物区系组成的研究结果表明:天然林科属种数较人工林多;2者共有科属种分别占人工林总科数75%,总属数94%和总种数93%,类植物天然林少于人工林,而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天然林多于人工林。属的分布型分析,2者以热带成分为主,但人工林热带成分略高于天然林。种的分布型分析,人工林和天然林与广东,广西同类型区系共  相似文献   

17.
李丹 《农业与技术》2013,(11):91-91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人工林一种常见病害,该病以菌丝、子囊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树上越冬,5~6月为发病盛期,7月后病势渐缓,9月基本停止。本文对杨烂皮病发病规律及防治进行阐述,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落叶松癌肿病是近年来在克一河林区对落叶松人工林危害非常严重的枝干部病害。2006年以来结合生产实践对该病害进行了初步研究,总结出该病的发病后的典型症状、发生规律、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落叶松枯梢病是危害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该病属于寄主主导性病害,在防治上必须从调整林分的森林生态关系入手,采取以造林、营林防治技术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树木的抗病性,使该病从根本上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杨树病害是影响杨树生长的重要因素。文章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白城地区杨树人工林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且防治较为困难的主要病害为杨树烂皮病、杨树水泡型溃疡病、杨树灰斑病、杨树黑斑病、杨树破腹病。并总结了病害的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