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以普通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和浙江红花油茶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种仁含油率、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浙江红花油茶的种仁平均含油率60.58%,显著高于普通油茶的44.86%和腾冲红花油茶的43.08%,且浙江红花油茶含油率变异系数最小;3种油茶总不饱和脂肪酸由大到小为浙江红花油茶89.4%,普通油茶88.36%,腾冲红花油茶82.07%;脂肪酸组成中,油酸占比最高,其次为棕榈酸和亚油酸;油酸平均相对质量分数以浙江红花油茶84.30%显著最高且变异小,腾冲红花油茶74.03%,显著最低且变异大;亚油酸平均相对质量分数中普通油茶和腾冲红花油茶显著高于浙江红花油茶,但前两种油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油茶的亚麻酸平均质量分数均很低,但腾冲红花油茶具有较大变异幅度,最高相对质量分数达10.83%.3种茶油都是接近或优于橄榄油的高品质食用油;充分利用南方山地资源合理发展3种油茶,可望有效提高我国食用油的自给率,改善我国食用油品质结构.  相似文献   

2.
为系统研究我国主要红花油茶果的品种品质,选取德兴、腾冲、广宁3种红花油茶果为原料,测定果皮厚度、果直径、内壳厚度、籽直径、单果重、鲜出籽率、鲜出仁率、籽含油率和仁含油率9项主要经济性状指标,采用方差分析、变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5种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3种红花油茶果实的各经济性状指标差异极显著,其中,德兴红花油茶与腾冲红花油茶只有内壳厚度与籽直径差异显著,但与广宁红花油茶所有指标都差异显著,而腾冲红花油茶与广宁红花油茶则只有内壳厚度与籽直径差异不显著;3种红花油茶的鲜出仁率与鲜出籽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3个品种中出籽出仁率最高的是腾冲红花油茶,出油率最高的是德兴红花油茶.  相似文献   

3.
低温预处理对油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以普通油茶、小果油茶、越南油茶、攸县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浙江红花油茶、广宁红花油茶8个油茶物种为实验材料,初步研究了低温(4℃)顶处理方法对油茶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率的影响.结果得出,低温预处理有利于油茶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但不同的油茶物种最适宜的预处理时间不同,普通油茶为10d左右.攸县油茶为5-10d,越南油茶为15d左右。浙江红花油茶为10d左右。广宁红花油茶为15d左右.腾冲红花油茶为10d左右,宛田红花油茶为15d;小果油茶经过低温预处理诱导事没有明显提高,普通油茶和小果油茶的花药愈伤组织诱导效率均达到了70%以上,可以作为花药培养的桥粱物种在以后的研究及技术推广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3种云南省腾冲市油茶籽性状。[方法]对腾冲红花油茶籽、普通油茶籽和怒江红山茶籽的颜色、形状、千粒重、出仁率、出油率和油脂外观等6个性状进行研究。[结果]1普通油茶籽和腾冲红花油茶籽为土黄色或褐色,怒江红山茶籽为土黄色;23种油茶籽的形状均为三角形、半球形或不规则形;3普通油茶籽油和怒江红山茶籽油淡黄清亮,腾冲红花油茶籽油橙黄清亮;4腾冲红花油茶籽、普通油茶籽和怒江红山茶籽的平均千粒重分别为2 067.8、1 286.0、316.6 g,存在极显著差异;5出仁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腾冲红花油茶籽、普通油茶籽、怒江红山茶籽;6出油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腾冲红花油茶籽、怒江红山茶籽、普通油茶籽,腾冲红花油茶籽与其他2种油茶籽差异显著。[结论]生产上要以发展腾冲红花油茶为主,不宜过多发展普通油茶;建议各生产厂家要严格筛选腾冲红花油茶籽,以防掺假,影响腾冲红花油茶油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以11个山茶属植物种子为材料,分析其籽粒性状、脂肪酸组成及维生素E(VE)含量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油茶籽千粒质量、种仁含油率、干籽出仁率和干籽含油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干籽含油率最高值为浙江红花油茶,含油率为38.17%,最低为越南油茶,含油率为20.24%;不同种的主要脂肪酸组成基本一致,分别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油酸含量最高的为怒江油茶;各主要脂肪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油酸与棕榈酸、亚油酸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亚油酸与棕榈酸呈显著正相关。VE含量由高到低的排序分别为攸县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宛田红花油茶、腾冲尿泡茶、怒江油茶、福建小果油茶、越南油茶、浙江红花油茶、溆浦大红山茶、广宁红花油茶和短柱茶,质量分数依次为243.00、202.23、178.47、145.80、145.00、142.20、127.33、105.03、99.32、87.03、20.21 mg/kg。  相似文献   

6.
滇西4种山茶果实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腾冲红花油茶、五柱滇山茶、云南连蕊茶和怒江红山茶的果实性状变异及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腾冲红花油茶、五柱滇山茶、云南连蕊茶和怒江红山茶果实在种间及种内均存在极显著的差异,4个物种果实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果重为53.94%,其次是果皮厚度为38.81%、果径为27.10%、果高为24.60%,最小的是果形指数为20.99%;物种变异丰富度分析可知:腾冲红花油茶的自然群落的变异最丰富;聚类分析表明腾冲红花油茶与五柱滇山茶果实性状较相似,怒江红山茶与云南连蕊茶果实性状较相似。单果重与果高、果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成极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腾冲红花油茶(Camellia reticulata)种质资源及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现状,指出了目前该方面研究中存在种质资源保存仍面临较大的困难、种质资源开发利用水平较低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强腾冲红花种质资源保护、积极开展腾冲红花油菜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的】预测浙江红花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潜在分布范围,分析影响其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浙江红花油茶保护利用及引种开发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浙江红花油茶在中国区域内55个分布点的环境因子,运用最大熵模型(MaxEnt)预测了当前及未来3种RCPs气候变化情景下浙江红花油茶在中国的潜在适生区分布及其变化。【结果】影响浙江红花油菜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最冷季度降水量、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土壤类型,其中最冷季度降水量贡献率最高,最暖季度平均气温和土壤类型次之。当代潜在适生区集中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其中,核心分布区主要位于江西、福建和浙江。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总体适生区范围较当前有不同程度地扩展,总体呈现由华东向西南方向显著扩张的趋势。【结论】浙江红花油茶潜在适生区主要受降水、气温和土壤影响,受海拔影响较小,在中国南方地区有较广泛的适生性,具有引种栽培推广潜力。图2表2参41  相似文献   

9.
红花油茶是我国栽培油茶的主要种群之一,也是食用、药用、观赏、绿化价值较高的山茶优良品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红花油茶的市场需求将会不断增加。因此,开展腾冲红花油茶品种资源保护,发展红花油茶种植、进行红花油茶精深加工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目前,腾冲红花油茶生产主要存在品种混杂退化、管理粗放、乱摘滥采、产品加工研发滞后、整体效益偏低等问题,需要技术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对红花油茶原生群落进行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并积极拓展应用领域,使腾冲红花油茶发挥更强的产业优势,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我国原产的山茶属植物东兴金花茶(Camellia tunghinensis chang.)、平果金花茶(C.Pingguoensis D.Fang),毛籽金花茶(C.ptilos perma S.Y.Liang et Q.D.Chen)、凹脉金花茶(C.impressifZeruis Chang et S.Y.Liang)、金花茶(C.chrgsantha(Hu)Tugama)、毛瓣金花茶(C.pubipetala Y.Wan et S.Z.Huang)、小果金花茶(C.chrgsantha var.microcarpa S.L.M et S.Z.Huang)、广宁红花油茶(C.semiserrata C.W.Chi)、苑田红花油茶(C.polyodonta Chun et How)、腾冲红花油茶(C.riticulata f.simplex)、五宝山茶(C.japonica L.‘Wabao’)、云南大叶茶(C.sinrnsis var macrophylla Sieb.)、共12个种、变种和品种的染色体数目。除腾冲红花油茶2n=90外,其余的2n=30,并研究了其中3个种、变种和品种的核型:毛瓣金花茶为2n=2x=30=26m(2SAT)+4sm;小果金花茶为2n=2x=30=24m(2SAT)+6sm,五宝山茶为2n=2x=30=24m(2SAT)+6sm(2SAT) 7个种、变种和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和其中3个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1.
云南山茶及其两近缘种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对云南山茶(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怒江山茶(Camellia saluenensis Stapf ex Bean),西南山茶(Camellia pitardii Cohen Stuart)及其变种云南野山茶(Camellia pitarii var. yunnanica Sealy)花粉形态进行了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花粉形态特征对云南山茶及其两近缘种的分类鉴定是有价值的,在此基础上,结合外部形态特征,对云南山茶及其两近缘种进行了分类学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云南山茶籽油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产于云南腾冲的品种在民间已用于制取食用油,但产于云南镇沅和四川盐边的品种尚未开发利用,为评估其食用性,检测了3个产地的云南山茶籽油理化指标及其脂肪酸、矿质元素组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云南山茶籽含油率约50%;云南镇沅及四川盐边产山茶油的碘值分别为79.85和72.09,属干性油脂,易于保存;皂化值分别为185.0和176.7;折光率约1.4727。镇沅及盐边产云南山茶籽油中主要含五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酸(亚油酸、油酸、二十碳烯酸)总量占脂肪酸总量的80%以上,符合食用油发展趋势;此外,镇沅及盐边产云南山茶籽油富含多种矿质元素,其中铁元素含量是腾冲原产山茶籽油的3倍多,有作为功能保健食用油的潜质。  相似文献   

13.
广西金花茶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寄主抗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3年首次在广西防城金花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金花茶炭疽病,并从病叶上分离出金花茶炭疽菌;根据致病性测定和病原菌株形态观察结果,将其鉴定为Colletotdchum camelliae Mass.,由该菌引起的金花茶炭疽病在广西属首次报道。为了寻找炭疽病的抗源,通过测定13种金花茶和3种山茶对金花茶炭疽病菌的抗性,结果表明:防城金花茶(C.chrysantha var.phaeopubisperma S.Y.Liang et Z.H.Tang)、东兴金花茶(C.tunghinensis Chang)、多瓣金花茶(C.multietala S.Y.Liang et C.Z.Deng)、小花金花茶(Cmicrantha S.Y.Liang et C.Y.Zhong)、顶生平果金花茶(C.pingguoensis vat.teminalis(Liang et su)S.Y.Liang)5个种或变种表现抗病反应;博白大果油茶(CamelliagigantocarpaHuetT.C.Huang)、红山茶(Camellia japonica Linn)的红露珍品种、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以及显脉金花茶(Camellia euphlebia Merr.ex Scaly)对Colletotrichum camelliae表现为免疫反应,这些抗性材料将为金花茶的种质改良提供优质抗源。  相似文献   

14.
部分耐冬山茶栽培品种的A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分子水平分析耐冬山茶品种间的遗传关系,探讨其品种分类问题。【方法】利用荧光AFLP技术,采用8对EcoRⅠ/Mse 1引物对耐冬山茶16个品种及2个变异类型、5个山茶南方品种、2个云南山茶品种进行AFLP分析,得到清晰的相关AFLP谱带。【结果】在所测试的30个样品基因组中,8对AFLP引物共获得1 062条清晰的谱带,记录了987条多态性带,多态性带占总带数的92.9%,按照非加权算术平均数聚类法(UPGMA)构建树状分支图。【结论】耐冬山茶与南方山茶的亲缘关系较近;可将耐冬山茶品种分成6个亲缘关系不同的组,表明耐冬山茶有丰富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造林树种燃烧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树种理化性状的研究,筛选出抗火性强的树种,对森林防火林带建设树种的应用有重要意义。采集江西40种常见树种不同器官理化性状测定分析、燃烧试验,选择理化性状实测数据和燃烧数据,结合生物生态学特性评分,提取17个参数进行聚类,应用DPS统计分析软件系统聚类的离差平方和方法进行聚类,结果表明:抗火性强的树种有15个:四川山矾、大叶黄杨、海桐、法国冬青、冬青、醉香含笑、乐昌含笑、木荷、樟树、苦槠、阴香、大叶樟、油茶、女贞和含笑;抗火性较强的有10个,喜树、加杨、泡桐、红花檵木、鹅掌楸、夹竹桃、山杜英、白玉兰、巴东木连、厚皮香;抗火性一般的有6个,石栎、山茶、桂花、桧柏、龙柏、柳杉;抗火性差的有9个,毛竹、杉木、红翅槭、罗汉松、马尾松、湿地松、雪松、水杉、金钱松。利用树种之间燃烧性的差异,择优树种在防火林带建设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低温胁迫对2种丁香属植物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和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的1年生、2年生、3年生离体枝条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人工骤降低温处理条件下,可溶性糖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2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初步分析了这2种生理指标与暴马丁香和紫丁香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从可溶性糖含量单一指标来看,抗寒能力大小为:暴马丁香3年生枝>暴马丁香1年生枝>暴马丁香2年生枝;紫丁香3年生枝>紫丁香2年生枝>紫丁香1年生枝;暴马丁香1年生枝>紫丁香1年生枝;紫丁香2年生枝>暴马丁香2年生枝;紫丁香3年生枝>暴马丁香3年生枝。从CAT活性这一单一指标来看,抗寒能力大小为:紫丁香>暴马丁香;3年生枝>2年生枝>1年生枝。  相似文献   

17.
金花茶速溶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金花茶鲜叶为原料,经过浸提、浓缩得浓缩液,配以适量辅料调配后经喷雾干燥生产金花茶速溶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金花茶速溶茶的最佳配方为:金花茶浓缩液添加量为10%,β-环状糊精添加量为0.4%,麦芽糖醇添加量为4.5%,海藻糖添加量为3.0%(均为质量体积比)。所得的产品呈浅黄棕色,颗粒细腻均匀,溶解速度快,具有金花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  相似文献   

18.
对泰宁县红花油茶在造林地选择、繁殖技术、种植技术、抚育管护、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方面的栽培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9.
油茶花粉数量及4 ℃贮藏萌发率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长尾红山茶、溆浦大红花、扁果红山茶、石果红山茶、多齿红山茶、长毛红山茶、广宁红山茶、攸县油茶、厚叶红山茶的新鲜花粉为试材,研究花药内花粉数量、花粉离体培养萌发率及4 ℃贮藏下的生活力变化.结果表明:(1)9种油茶单粒花药的花粉平均数量分别为2 168.89、1 711.11、2 648.89、1 191.11、1 555.56、5 128.89、2 560.00、2 595.55、1 751.11粒.(2)在最佳培养基中,9种油茶的萌发率分别为84.9%、99.0%、73.8%、75.3%、81.4%、94.4%、73.8%、72.0%、95.3%.(3)花粉生活力随冷藏时间的延长呈下降的趋势.攸县油茶、广宁红山茶、长尾红山茶、多齿红山茶可以有效保存7 d;石果红山茶、厚叶红山茶、扁果红山茶可以有效保存14 d;长毛红山茶和溆浦大红花可以有效保存21 d.  相似文献   

20.
丙酮沉淀法提取金花茶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爱泽  邹登峰  章艳  陈艺  叶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5):15268-15269
[目的]确定丙酮沉淀法提取花金花茶(Camellia chrysantha(Hu)Tuyama)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金花茶为研究对象,以水为溶剂,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取金花茶多糖,提取液用丙酮进行沉淀,选取沉淀剂用量、沉淀时间和离心时间3个因素做单因素试验,然后以离心时间、丙酮加入量、沉淀时间作为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来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丙酮沉淀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离心时间为15 min,丙酮加入量为20 ml、沉淀时间为12 h,在此条件下的所得粗茶多糖含量量为0.003 7 g。[结论]该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