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枣裂果主导因子及防裂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枣裂果主导因子的研究表明:枣果成熟期由于降雨,枣果果皮吸水,果肉膨胀,导致果皮破裂。裂果程度受降雨时数、降雨量的影响较大,且二者成正比关系;在试验品种中,团枣裂果严重,牙枣次之,木枣最轻;裂果与成熟度有关,成熟度越高,裂果越重。防裂措施:幼果期喷500,1 000,2 000 mg/kg的BP或5 000~7 000倍的氢氧化钙溶液;成熟期降雨前喷1∶4,1∶10,1∶20的紫胶溶液对防止裂果有极其明显的效果。此外,还可以采用红枣烘干房烘烤成熟裂枣,以降低裂果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2.
枣裂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0,他引:12  
主要从品种、果实特性、矿质营养、水分等方面对枣裂果的研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并进一步阐明了枣裂果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枣裂果问题,探讨枣果纤维素酶对裂果发生的影响。[方法]以陕北主栽品种木枣、骏枣和团枣的不同成熟期枣果的果皮和果肉为材料,采用还原糖法(DNS法),通过酶液提取和酶活性测定,分析不同样品中的纤维素酶活性,探讨不同裂果性品种、不同时期以及枣果不同组织中纤维素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抗裂性木枣不同成熟期纤维素酶活性变化差异显著,其中脆熟期活性最高;极易裂性骏枣不同时期酶活性变化也呈显著差异,裂果后活性明显下降;较易裂性团枣不同时期酶活性变化差异不显著。不同组织间纤维素酶活性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差异均不显著。不同品种间易裂性骏枣纤维素酶活性高于抗裂性木枣和较易裂性团枣。[结论]易发生裂果的脆熟期酶活性高,抗裂性好,而裂果一旦发生会导致酶活性降低,并且裂果现象的发生与组织间的酶活性变化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有些品种的枣,到了成熟期,如果遇雨,在果皮开始局部变红到完全变红的脆熟期常会发生程度不同的裂果。果皮开裂的果实,外观差,易烂,不能完全成熟,不能用于加工,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5.
枣果实组织结构影响裂果发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西农业科学》2015,(7):916-918
综述了红枣裂果的发生时期、方式和原因,以及裂果的调查方法和量化指标,枣果品种、果实组织结构的角质层、表皮层、果肉细胞等影响因素与裂果之间的关系。表皮层厚度与裂果有着直接的关系,角质层厚度和果肉细胞大小与裂果无关,但其细胞排列的紧密程度却与裂果有关。并提出了今后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增施钙肥、调节土壤pH值,促进壶瓶枣树吸收钙素,研究壶瓶枣裂果与枣果含钙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壶瓶枣果实含钙量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枣果裂果,枣果裂果与果实含钙量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2在0.186 5~0.282 0之间,在数据上支持了枣果含钙量不是产生裂果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水分调控与抗蒸腾剂处理对枣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裂果是造成枣树产量降低和果实品质下降的一大难题,水分是影响裂果的主要因子之一。以赞皇大枣为试材,通过水分调控与抗蒸腾剂处理,研究不同水分处理措施对赞皇大枣树体含水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分析水分含量与枣裂果的关系。结果表明:实施水分调控措施和喷施抗蒸腾剂均能降低果实裂果率,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与裂果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矿质营养处理对枣裂果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3年生壶瓶枣为试材,分别研究了定期喷施1次(H1处理)、2次(H2处理)、3次(H3处理)矿质营养液对枣裂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矿质营养处理均可显著或极显著地降低枣裂果率;H2,H3处理可显著增大果实纵径、横径;矿质营养处理对枣果实中可溶性糖以及Ca,K,Mg,Fe,Mn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只有H1处理显著提高了枣果实中Zn含量;除H2极显著降低了枣果实中Vc含量外,其余处理与CK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可知,H3处理既能有效降低枣果实裂果率,又不影响枣果实的正常品质。  相似文献   

9.
新疆红枣生产区枣裂果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我国新疆地区根据自身的优势,将发展红枣作为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在畅销的形势下,新疆的红枣生产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缺乏科学的红枣种植技术,新疆红枣生产区内出现了枣裂果的现象,这严重影响了红枣产业的效益,对于新疆红枣生产来说是一个重大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弄清楚其中的机理,并找到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新疆红枣生产区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骏枣中几种矿质元素含量动态及对骏枣裂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几种矿质元素含量的动态及对骏枣裂果的影响,为研究枣裂果奠定基础,同时为骏枣生产中合理配肥提供依据.[方法]以9年生树势一致的骏枣树为试材,骏枣为以酸枣为砧木繁殖,矮化密植,株行距1.5 m×2 m.实验分析几种矿质元素对红枣裂果的影响.[结果]骏枣果实几种矿质元素中含量大小依次为Mg >Ca >Fe >N >K >Zn >Cu >P,骏枣果肉中几种矿质元素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与果皮中各元素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在骏枣果实不同发育阶段果肉Ca含量高于果皮,正常果Ca含量高于裂果中的含量.果皮和果肉K、N、P、Fe、Mg、Zn、Cu含量均无显著差异.[结论]N、P、K、Mg、Fe、Mn、Zn和Cu与骏枣裂果相关性不显著,钙不足是影响骏枣裂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枣树裂果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对枣树裂果机理进行了综述。枣树裂果程度、裂果率与品种有关 ,其中襄汾木枣最抗裂 ,梨枣、临汾圆枣最不抗裂。此外 ,影响枣树裂果的因素还有果实的解剖结构、果实钙含量、果皮粘弹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地下水位等。针对裂果的原因 ,提出了一些防治裂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影响陕北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陕北枣树的物候期为时段,根据陕北枣区多年的温度、降水、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和各年度红枣的产量和品质,研究了影响陕北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因子.结果表明,花期、幼果生长期和脆熟采收期的降雨是影响陕北红枣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子.花期和脆熟采收期过量降雨,常造成授粉不良和裂果烂果而影响红枣的产量和质量;幼果生长期降水偏少,则气候干旱,造成大量落果而影响红枣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影响喀什石榴裂果相关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降低喀什石榴裂果率的措施,以提高其商品性.[方法]以6年生喀什噶尔甜石榴为试材,研究间作、套袋、喷施CaCl2和激素、树盘覆盖及土壤负压等对裂果的影响.[结果]果实膨大期果面喷GA3可显著降低裂果率,GA3较CK可降低裂果率近20;,GA3各浓度间无差异;果面喷20 mg/L NAA的裂果率高于CK并与GA3差异显著,其余浓度与GA3间均无差异.果实膨大期树冠喷施CaCl2溶液有利于降低裂果率,可降低7;左右.树盘覆草、覆膜对降低成熟期石榴裂果率有一定效果,其中覆膜的效果较好,可降低裂果率近9;.套袋可较CK降低裂果率7.4;.不同间作物对石榴裂果的影响略有不同.初步认为64 kPa是石榴裂果明显增加的土壤负压阈值,在出现裂果之前将土壤负压控制在64 kPa以下有利于控制裂果.[结论]果实膨大期果面喷GA3可显著降低裂果率,果面喷NAA亦可降低裂果率,但其效果明显逊于GA3;果实膨大期树冠喷施CaCl2溶液可降低裂果率7;左右;套袋有利于降低裂果率,可较CK降低7.4;;树盘覆盖杂草和薄膜对降低成熟期石榴裂果率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枣裂果研究进展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国内枣裂果相关文献,结合作者多年研究成果,阐述了枣裂果机理及枣果皮的发育进程、显微结构、矿质营养、水分等因素与枣裂果的关系,并从品种、栽培措施及化学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溃疡病主要发病条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王振荣  钱子华 《安徽农业科学》1998,26(4):347-348,351
猕猴桃溃疡病病原细菌(PesudomonassyringaePV.actinidiae)在适宜条件下,潜育期最短19d。该病发生早迟和为害程度与极端低温出现的早迟和低温程度关系密切。当极端低温达-12℃以下时5d内发病,此年将成重病或严重病年;当旬平均气温达20℃时,病害停止漫延为害。品种的抗性对溃疡病的为害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喷施大生M45防止枣裂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枣果膨大到白熟,每隔15 d喷施1次大生M45,连续喷5~6次,可有效防止枣果成熟遇雨裂果,防效达94.8%~96.3%。同时,可促进枣果果面光洁和着色,提高枣果质量。据分析,大生M45可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有效防止雨水从枣果表面进入果肉,阻止了果肉细胞迅速吸水膨大;大生M45所含的锰锌离子具有叶面肥的作用,促进了枣果的果皮和果肉细胞排列整齐紧密,几何形状好,细胞之间相互形成张力,增强了果实抗裂果能力,从而防止了枣果成熟遇雨裂果,提高了枣果质量。  相似文献   

17.
壶瓶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果柄导管形态变化与裂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壶瓶枣果实发育过程中果柄导管形态及运输效率的变化,明确果实通过维管束系统吸水与其裂果的关系,完善枣裂果机理。【方法】以壶瓶枣(Ziziphus jujube Mill. cv. Huping)为试材,于白熟期(8月19日)开始对选定枣树进行定量灌溉处理,每7 d测定、灌溉一次,使处理组土壤含水量维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5)%,对照组的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20±5)%。于果实发育后期分别调查降雨前(9月18日)、降雨后(9月22日)枣果的裂果率;分别在幼果期(7月28日)、白熟期(8月15日)、半红期(9月5日)和全红期(9月17日)进行采样,跟踪枣果实发育进程。品红示踪试验中采用二次枝浸泡和枣吊浸泡两种形式,观察不同时期二次枝、枣吊和果柄维管束系统运输效率的变化;取健康枣果的果柄进行石蜡切片,经FAA液固定、常规方法包埋、制作切片、番红-固绿复染,观察枣果果柄导管形态随果实发育的变化规律。【结果】裂果率调查结果显示,枣果发育后期灌溉和对照两种处理的裂果率分别为2.60%和2.58%,二者间差异不显著,表明充足灌溉并未引起裂果;降雨后,灌溉组和对照组处理的裂果率与降雨前相比均显著升高,分别达到42.90%和40.80%,且两组间差异并不显著,表明降雨会明显导致裂果率上升。品红示踪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果实发育期,品红溶液均能通过二次枝顺畅运送至枣吊,但能否运送至枣果与果实发育期密切相关。幼果期,品红溶液在5 min之内便可顺利输送至枣果,且输送数量和范围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随着果实发育,品红运输至枣果的难度逐渐增大,白熟期时处理40 min后仅有少许品红输送至枣果;至半红期和全红期,品红溶液几乎不能输送至枣果,这表明果柄可能是品红不能顺利运输至枣果的主要障碍。石蜡切片结果表明,幼果期正常导管所占比例为97.22%,白熟期时正常导管的比例下降至34.95%,且开始出现断裂、退化和畸形,半红期和全红期正常导管的比例仅剩13%左右,导管断裂、退化和畸形进一步加剧,并且开始出现导管堵塞现象,且全红期导管堵塞的数量和程度均高于半红期。【结论】壶瓶枣果实发育后期,果柄导管出现断裂、畸形、退化、堵塞等现象,其运输能力受损或丧失,导致根系吸收的水分难以通过“根系-枝干-二次枝-枣吊-果柄-果实”维管束系统大量进入果实,从而不会引发大量裂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