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初期结果表明,本省引种的南方低纬度种源,多数生长优于当地对照,增产趋势极为明显,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寒害.为了给选种调种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合理划定其调拨范围,确保引种成功,为此,我们对本省引种的两次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的各杉木种源寒害进行了观测研究,并对防寒措施作了初步探讨.试材和方法供试种源来源于中国林科院近年来先后组织的两次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分布区范围为北纬22°10′—31°55′,东经102°08′—118°21′.观测点设在苏南宁镇丘陵地区的南京、句容,以及苏北盱眙台地,地理位置为北纬32°08′—33°02′,东经118°50′—119°10′.两次种源试验分别于1977、1980年育苗,1978、1981年1月开始观测,至1984年.观测方法,每年1月中旬当寒流袭击、气温骤降,出现极端低温冷冻时,在气温回升后进行寒害观察.苗期寒害分为:0(无明显冻害)、Ⅰ(侧梢受冻)、Ⅱ(顶梢或顶、侧梢均受冻)3级.幼林期寒害按幼树冠顶部当年生1—3盘侧梢和顶梢受冻情况分  相似文献   

2.
在生产实践中可发现到,不同种源营造的杉木林分,生长差别悬殊;一些小规模的杉木种源试验结果也显示出进行杉木种源选择的增产潜力。我县在1973年冬便开始进行了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初步确定了几个适于本县生长的优良杉木种源,乐昌杉种是其中之一。1976年以来,我县杉种又作为试验种之一,参加了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该试验经过几年较系统的试验比较,已于1985年底初步综合评选出了一批我国南岭山地的杉木优良种源,其中我县的杉种也是有较明显增产效益的优良种源之一。一、九省杉木种源在乐昌的生长评定(一)试验情况1973年冬,搜集了湖南江华、会同,广东乐昌(大源茅坪),贵州天柱,浙江丽水,广西融水,福建莱州,江苏宜兴、江西赣州,四川德昌等九省十个产地的杉木种子,在乐昌县大源区进行了地理种源试验。试验点位于北纬25°,东经113°,海拔高700m,最低气温-2—5℃,最高气温30—  相似文献   

3.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造林树种。其自然分布广达十五个省(区),由于分布区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逐渐演化成了不同的种源群体。为了发掘适宜滇东北杉木栽培区造林的优良种源,我们按中国林科院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要求,于一九八○年在威信县国营林场进行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现对一  相似文献   

4.
我省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协作会议于八月三十一日至九月三日在贵阳省林业厅召开。会议由林业厅委托省林科所主持。参加会议有全省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协作单位代表,杉木子代测定有关单位代表,省林业厅三站代表,省林科所负责同志和专业人员以及贵州农学院林学系遗传育种教研室和省林校遗传教研组的同志,共计代表34人。会议内容:传达南方十四省(区)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协作组成都会议精神,布置任务,落实今年采种和八三年试验点,总结一九七七年以来我省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的工作,讨论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5.
为了搞好我省第二次全国五十四个产地的杉木地理种源试验,三月三日至四日,在我所召开了全省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协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地处温和气候的太湖流域的吴县,南北气候过渡地带的盯眙,以及宁镇低山丘陵地区的句容等地的协作单位的代表,共十余人。 与会代表首先交流了开展第一次全国二十个产地杉木种源试验的经验,然后根  相似文献   

6.
我国杉木Cunninghemia lanceolata(Lamb.)HooK分布达14个省(区)。由于各地生态因子的差异造成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木材生长量、木材品质及抗病虫的能力等有很大差异。选择适宜的种源是提高杉木生产的重要一环。本文报道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江西试验点1980年育苗试验及初步分析情况。  相似文献   

7.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由于其分布区内气候、地貌、土壤等生态条件的影响,杉木对不同环境条件的趋异适应,造成了种内随地理分布而产生的变异,甚至形成了许多具有遗传差异的种群(即不同的种源一地理生态型).为了充分发掘种源的生态遗传差异,选择适宜  相似文献   

8.
杉木是我国南方优良的速生用材树种.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具有一定遗传差异的地理种源.为了选择适宜当地造林的优良种源,我们按照全国第一次杉木种源试验的要求,于一九七七年春在句容、宜兴、老山林场及本所进行种源试验.本文根据试验取得的苗期生长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研究不同杉木种的间苗期生长差异.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林分生产力和进行林木改良,选择优良种源造林,近年来,在中国林科院统一布署下,我省承担了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协作任务.为搞好这一工作,我所于元自14~16日在句容林场召开了杉木种源试验造林整地现场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杉木种源协作会议精神;学习讨论了有关协作办法、观测的内容和要求;总结交流了苗期观测的经验,并制定了省内有关造林设计方案.会议期间,代表们还参观了该场第一次20个产地全国杉木种源试验林和第二次54个产地的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造林整地现场,使代表们深受启发.经会议研究,决定在宁镇低山丘陵、太湖弧山丘陵、苏北低丘台地处布置造林试验点.省林科所,句容林场,盱眙山红林场为全国试验点,统一采用8×8平衡格子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科学地划定种子调拨范围,为一定地区选择最优良的品种,进一步促进杉木的速生丰产,我所于1977年春参加了全国杉木种源试验,现将苗期试验观察情况初报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试验材料来自全国11个省(区)、21个产地母树林中一般正常结实的杉木种子(表1)。各产地种子均按全国试验方案统一编号。试验对照为本省句容县林场,编号为0(表2)。  相似文献   

11.
杉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树种之一。为了解不同产地的杉木对气候、土壤的适应性及速生丰产的能力和抗病虫害、抗冻害的能力,为当地选择高产优质的最适种源,我们开展了种源试验。本文根据苗期和一年生幼林在我场生长情况,进行初步整理,供作参考。一、材料和方法本试验由南京林学院育种教研组主持。材料包括11个省的19个种源和本场初级种子园、母树林的种子,共21个种源(列表一)。种源种子要求由30株20年左右的健康母树上采集,  相似文献   

12.
南方红豆杉种源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0省区15个南方红豆杉代表性种源,研究揭示其种源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变化、种源遗传分化等.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为0.419 2,多态百分率(PPL)、Nei's基因多样性(HE)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变化在80.00%~93.33%、0.339 3~O.3873、O.492 6~O.5615.南方红豆杉种源遗传多样性受其产地经度和纬度非线性共同影响,偏南和偏西地区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偏东和偏北地区种源遗传多样性则较高.因试验的南方红豆杉种源其原产地种群皆是较大的古树群,且片断化的时间较短,加上其特有的繁育特性,种源问基因分化系数为O.1211,仅有8.7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而91.2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源内.UPMGA聚类结果还显示,除福建武平和武夷山2个较小种群的种源外,试验种源可按地域大致划分为偏东和偏北,及偏南和偏西2个种源区.  相似文献   

13.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分布于16个省区,横跨南、中、北三个亚热带(以下简称南带、中带和北带)。在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分布区的气侯、土壤及地貌等生态条件的差异,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的影响,种内产生了明显的遗传分化,形成了不同的地理种源。为了研究杉木的地理变异规律,挖掘和保存杉木优良基因资源,区划杉木种子调拨范围,提高杉木生产力,我省参加了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本文是1976年及1979年两次全分布区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杉木在我省分布区的生态环境极为复杂,从而不同的产地表现出不同的表型反应。在不同产地种源的差异分析证实了其间存在显著遗传差异基础上,本文利用杉木的部分生理、生态性状,运用模糊聚类的分析方法将我省杉木分布区内的种源划分成了五个种源区。  相似文献   

15.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 Hook)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用材树种之一,生长迅速,材质优良,运输轻便,用途广泛。其分布区广,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遍及16个省区,横跨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分布区内气候、地貌、土壤等生态条件相差大,生态地理等条件的隔绝,造成种内随态、地理分布的变异,形成各种生产力很不相同的种源群体。种源试验是为了确定杉木各种源的适应力和生产力,为造林地区特别是新造林  相似文献   

16.
木荷种源遗传多样性和种源区初步划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RAPD分子标记研究我国高效生物防火和优良用材树种木荷主要分布区15个地理种源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显示,木荷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木荷种内平均基因多样度为0.363 6.研究发现木荷种源Shannon表型多样性与产地纬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南部种源的遗传多样性显著高于北部种源,从而推测25°N左右的自然分布区可能是木荷的分布中心.木荷有27.14%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而72.86%的遗传变异来自于地理种源内.基于分子水平上的种源聚类,可将木荷分布区划分为3个种源区:北缘种源区(安徽南部和浙江北部)、中部种源区(南岭以北、浙江南部以南)和南部种源区(南岭以南),而南部种源区和中部种源区又都可再分为东部和西部2个种源亚区.  相似文献   

17.
为选育优质速生杉木繁殖材料,扩大杉木遗传改良遗传基础,1992年在黎平县营建了多父本杂交试验测定林,通过子代测定和区域测试,评选的4个最优家系命名为黔杉1号、黔杉2号、黔杉3号、黔杉4号,通过了贵州省林木品种委员会审定。应用黔杉1号~4号杉木良种苗木在贵州杉木中心产区立地指数16以上的立地造林,材积遗传增益分别比优良种源、优良半同胞家系和初级种子园提高37.1%、12.0%、29.6%。  相似文献   

18.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10省区15个南方红豆杉代表性种源,研究揭示其种源遗传多样性及地理变化、种源遗传分化等。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物种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为0.4192,多态百分率(PPL)、Nei's基因多样性(HE)和Shannon信息多样性指数(I)分别变化在80.00%-93.33%、0.3393-0.3873、0.4926-0.5615。南方红豆杉种源遗传多样性受其产地经度和纬度非线性共同影响,偏南和偏西地区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低,而偏东和偏北地区种源遗传多样性则较高。因试验的南方红豆杉种源其原产地种群皆是较大的古树种群,且片断化的时间较短,加上其特有的繁育特性,种源间基因分化系数为0.1211,仅有8.75%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源间,而91.2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源内。UPMGA聚类结果还显示,除福建武平和武夷山2个较小种群的种源外,试验种源可按地域大致划分为偏东和偏北,及偏南和偏西2个种源区。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为我国南方重要用材树种之一,分布范围广阔,由于所处地理位置不同,生境差异大,在其群体间及群体内林分间,林分内个体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变异。为了研究马尾松种内遗传变异的型式和幅度,比较和鉴定种源间差异程度,为当地马尾松造林选择最佳种源,并为全国划分种子调拨区提供科学依据,原临海县林科所从1978年开始参加全国南方十四省(区)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先后三次收集南方13个省(区)102个种源进行育苗造林试验。现将苗期和四年生幼林观测资料初步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全国杉木良种选育科技协作组,于1976—1978年组织了有全国十四省(区)参加的全国杉木第一次地理种源试验。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领导和各省(区)有关部门、生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经参加试验各协作单位的共同努力,已按原试验方案完成了育苗对比试验及造林工作,进入造林后观测阶段,达到了预期目标。由于杉木的授粉、结实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大,一次种源的试验结果,难于作出科学的判断,加上第一次种源试验缺乏经验,在组织和试验实施上都还存在一定问题。因此,有必要总结经验,继续开展全国杉木第二次地理种源试验。现根据二年来的实践,有关协作单位的意见,对全国杉木第一次地理种源试验实施方案(讨论稿)进行修改、补充,提出全国杉木第二次地理种源试验实施方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