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豫棉1号原名新棉278,是1981年12月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审定合格,正式命名为豫棉1号,并决定在河南省推广;1982年种植面积约40万亩。一、选育经过。豫棉1号是以陕棉4号为母本,刘庄1号(中棉所3号选系)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74年于杂交三代中选  相似文献   

2.
皖棉95091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于1991年以皖棉87比2为母本,以中棉所12为父本杂交,1993年从杂交后代中优选单株,经株行、株系和品系比较试验选育而成.1998~1999年参加安徽省棉花区域试验,2000年参加生产试验,2000年11月28日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皖棉17号.  相似文献   

3.
不同药剂防治棉粉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粉虱属同翅目害虫 ,是热带和亚热带主要害虫之一 ,危害棉花、大豆和蔬菜等作物。本地于 1 999年开始在棉田发现棉粉虱 ,之后发生越来越普遍 ,危害也越来越重。该虫繁殖力强 ,周期短 ,一般年份9~ 1 0代 ,8~ 9月份繁殖系数最高 ,1 0月份以后数量减少。成虫和若虫群集于棉花嫩叶背面刺吸汁液 ,成虫还分泌大量蜜露 ,污染棉叶 ,引发病害传染 ,使叶片变黄 ,甚至干枯 ,阻碍叶片的光合作用 ,严重影响棉株的正常生长发育。为防止棉粉虱继续扩散和危害 ,于 2 0 0 2年进行了几种药剂对棉粉虱防治效果试验 ,探索出防治棉粉虱效果较好的药剂。1试验基…  相似文献   

4.
新彩棉19号是由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以早熟高产的白色棉"S543"为母本,选用优良棕色棉品种"新彩棉1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对其后代分离群体经过多次南繁北育,定向选择与自交纯合,选育而成早熟、高产、优质的棕色棉新品种。  相似文献   

5.
新陆早29号(原代号JB9901)是由新疆金博种业中心在中棉、辽棉混播中选育优良单株,经南繁北育,性状稳定,经种植表现早熟、抗病、优质、高产、适应性强,2003-2004年参加西北内陆特早熟区域试验,2005年参加西北内陆特早熟棉生产试验,于2006年2月通过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6.
临清市是鲁西北产棉大县,棉花产业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2001年地膜覆盖棉种植面积15000公顷,其中地膜棉早衰田面积约5400余公顷,占种植面积的36%.该市农技中心于9月下旬对地膜棉早衰田进行了技术考查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苏棉2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群斌  蔡立旺 《中国棉花》2002,29(11):30-31
棉花新品种苏棉22号(原名盐2006),系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于1989年以(中棉所12×泗棉2号)为母本,徐州576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杂交后代在枯萎病圃进行抗性筛选鉴定,选择抗性较好的单株种入杂种圃、选种圃、株行圃,又通过多年连续单株选择,于1994年得到株行2006,后经所级品种比较试验、省联合鉴定于1997年育成,1998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试验,1999~2000年参加江苏省中熟抗病棉区域试验,2002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棉花》(月刊)创刊于1958年,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办的棉花专业技术类期刊。是我国棉花专业报道的权威性杂志,报道范围涵盖业内各个领域。评述棉业宏观政策与理论,展示中国乃至世界棉花科研、生产最新进展与市场动态,传递环球棉业信息。主要栏目有政策与述评、研究报告、区域试验与新品种、加工与检验、实用技术、产业化论坛、棉区瞭望、环球棉讯、棉事活动等。步入棉业市场经济一览国内国外信息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棉花》(月刊)创刊于1958年,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办的棉花专业技术类期刊。是我国棉花专业报道的权威性杂志,报道范围涵盖业内各个领域。评述棉业宏观政策与理论,展示中国乃至世界棉花科研、生产最新进展与市场动态,传递环球棉业信息。主要栏目有政策与述评、研究报告、区域试验与新品种、加工与检验、实用技术、产业化论坛、棉区瞭望、环球棉讯、棉事活动等。步入棉业市场经济一览国内国外信息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华中农业大学和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共引进26个棉花品种(或品系)于2015年荆门(中国农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团林基地试验田开展适于机采棉品种筛选的试验,使用适合机采棉的栽培管理措施,以期筛选出适宜长江流域栽培的优质高产的机采棉品种。综合产量和生育特性结果表明:生育期较短的中杂2021和中杂2022是适合麦后或者油后直播的一年两熟栽培机采棉材料,生育期较长的400837和华棉3109是适合一年一熟的机采棉材料。  相似文献   

11.
美国一些成功经验表明,将瑟伯氏棉作为提高栽培棉的抗性和高强力纤维的供体加以利用是可行的。本研究于1982年开始,用的种间杂种是:[陆地棉(原山西农大晋棉六号辐射选育的矮生棉)×瑟伯氏棉(由山西农业大学引入)],并逐年用不同陆地棉品  相似文献   

12.
新彩棉25号是由中国彩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2年以棕色棉品种“新彩棉2号”为母本,选用早熟优质白色棉品种“新陆中18号”为父本进行田间杂交,后经多次南繁北育,并对其后代分离群体定向选择与自交纯合,选育而成早熟、抗病、高产、优质的棕色棉品系“棕1194”.  相似文献   

13.
中棉所19在新疆创高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棉所19在新疆创高产中棉所19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以复合杂交育成,具有早熟、高产、优质、兼抗枯黄萎病、耐棉苗根腐病,抗棉铃虫和蚜虫等特性,是一个多抗棉花新品种。1993年新疆农一师二团小面积引进试种,经鉴定驯化,于1994年大田示范逐步推广。大田...  相似文献   

14.
棉酚存在于锦葵科的棉族植物中,棉花的籽仁和根皮中,叶、茎、花、果中也有存在。但棉酚主要是浓集于茎叶组织与籽仁的  相似文献   

15.
杨异超  李运海 《中国棉花》2001,28(11):28-29
中棉所 35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九五”攻关培育的继中棉所 1 2之后又一突破性的棉花新品种。1 999年先后通过河南、山东及国家品种审定 ,同年经新疆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 0 0 0年南疆棉区推广面积 1 3万余公顷 ,2 0 0 1年达到 33万公顷左右 ,显示了巨大的生产应用推广前景。1  1 998~ 1 999年生产上引进中棉所 35的种源情况中棉所 35于 1 998年进入新疆 ,当时主要途径有两条 ,一条由中棉所课题组提供给新疆塔里木中棉种子公司 ,当年繁殖 66.7hm2 ,这部分种源代表了中棉所 35的种性 ,早熟、高产、抗病及具抗旱和易于管理的优良…  相似文献   

16.
陈林  曾红军 《中国棉花》2008,35(11):12-12
近年来新疆的机采棉发展很快,特别是在兵团地区发展尤为迅速.2005年新疆建设兵团种植机采棉13.3万hm2,其中,石河子垦区3.6万hm2,成为全国最大的机采棉区.2006年新疆建设兵团机采棉播种面积已达17.3万hm2.石河子棉花研究所于2006年引入一个乌兹别克斯坦的机采棉品种进行示范种植,并对其生长发育特性进行观察、研究,为选育适合本区栽培的机采棉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机采棉品种中棉所99001于2019年5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本文介绍了中棉所99001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性和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8.
皖棉11号,原名全杂9010,是全椒县棉花原种总场以(中99×泗棉3号)杂交,经连续株选后于1994年选育而成。1997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皖棉11号。1特征特性皖棉11号属中熟耐枯萎病陆地棉,全生育期130~132天...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棉花》(月刊)创刊于1958年,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办的棉花专业技术类期刊。是我国棉花专业报道的权威性杂志,报道范围涵盖业内各个领域。评述棉业宏观政策与理论,展示中国乃至世界棉花科研、生产最新进展与市场动态,传递环球棉业信息。主要栏目有政策与述评、研究报告、区域试验与新品种、加工与检验、实用技术、产业化论坛、棉区瞭望、环球棉讯、棉事活动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棉花》(月刊)创刊于1958年,是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主办的棉花专业技术类期刊。是我国棉花专业报道的权威性杂志,报道范围涵盖业内各个领域。评述棉业宏观政策与理论,展示中国乃至世界棉花科研、生产最新进展与市场动态,传递环球棉业信息。主要栏目有政策与述评、研究报告、区域试验与新品种、加工与检验、实用技术、产业化论坛、棉区瞭望、环球棉讯、棉事活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