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谭晶 《养殖技术顾问》2010,(12):143-143
猪丹毒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近些年来由于实行猪丹毒菌苗免疫接种,该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是还有零星发生,尤以雨季和潮湿季节发生更多。多呈地方性流行。1发病情况某养殖场在外地购入3月龄小猪150头,突然发病,病初零星死亡,随病程发展,死亡数迅速增加,仅2天就死亡小猪26头,整个过程共死亡仔猪34头。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一般不难做出诊断。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疹块型。慢性猪丹毒临床上没有特征性的表现,而且因流行过程比较缓慢,死亡率不高,病发之初病猪仅表现为被毛粗乱,食欲减退,不易被人觉察,很难一下就与猪丹毒联系起来,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现就诊治的一起慢性丹毒的经验体会介绍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12月19日起,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天祝某部的塑膜暖棚中育肥的猪陆续发病。畜主诉,病猪除关节囊肿大明显,个别猪食欲不振外,再无其它表现,原因尚不清楚。本人接诊时,已是发病第17d。该猪场共育肥…  相似文献   

3.
荣成市成山某猪场出现群发病,为确定发病的病原,结合猪丹毒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等,通过对临床上疑似猪丹毒病的病死猪进行病理剖检,并使用显微镜镜检和细菌分离培养的方法进行实验室诊断,明确的诊断该群发病病例为亚急性猪丹毒病。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E.rhusiopathiae)所致的急性、热性人畜共患的属于农业部公布的二类动物传染病。随着养殖业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户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断提高饲养密度,导致该病传播机会大大增加。最近几年,该病在猪场有明显抬头的趋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1]。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妊娠母猪发生急性猪丹毒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了几点诊治和体会,进而有效解决了妊娠母猪发生急性猪丹毒症状。  相似文献   

5.
沙县某猪场发生一种以急性败血症或皮肤出现红斑疹块为临床特征的疾病,通过临床观察、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猪丹毒,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发病情况.2002年8月某养猪场从外地购入3月龄猪200头,突然发病,病初零星死亡,随病程发展,死亡数迅速增加,仅8月11至14日4天就死亡30头,因此病共死亡54头。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急性传染病,利川市柏杨坝镇某猪场出现猪急性死亡的情况,经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观察和流行病学诊断证实为急性猪丹毒,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对猪群进行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饲养方式改变了猪的一些疫病的发生规律,如具有明显季节性的疾病一猪丹毒,可以发生在一年四季,由于此病是人畜共患病,不但会给养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还可能对饲养者或消费者造成一定的危险,使人患上类丹毒。为了更好地控制本病的发生,笔者将该病的有关情况简单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猪,以架子猪最易患病。1临床症状部分病猪无任何症状即突然死亡,随着病情的发展,余下病猪体温升高达41~43℃,高热稽留,其全身皮肤充血、潮红,指压褪色,患猪虚弱,不愿走动,卧地,不食或少食,呼吸加快,眼结膜充血,精神不振,粪便干硬,有的病猪下痢。病程稍长的耳、颈、肩、背、腹、臀等部位的皮肤上出现大小不一的方形、不规则形的突出充血疹块,其指压褪色,而后疹块出血、坏死。2剖检变化呈急性败血症死亡的病猪鼻、唇、耳、腿内侧  相似文献   

10.
2015年福建省邵武市某规模猪场母猪暴发一种以突然死亡、高烧、皮肤有红色疹块的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为猪丹毒。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0月27日,笔者碰到一起以精神沉郁,皮肤出现红斑,便秘为特征的猪病例,综合诊断为猪丹毒,经采取综合措施后,疫情得以控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Swine erysipelas,SE)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型传染病,俗称"打火印",其特征为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常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主要侵害猪。该病于1882年就有报道,最初流行于欧亚、美洲各国,继而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是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的重要传染病。我国最早发生于四川,20世纪80年代与猪瘟、猪肺疫并称为中国养猪业的三大传染病。2013年8月,江西省南昌市某规模化猪场猪群出现厌食、体温升高、喘气、不愿站立等症状,部分猪外表皮肤出现典型的"打火印",偶见急性死亡情况。猪死亡后全身皮肤发红,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测,确诊为发生猪丹毒病。最后根据诊断和药敏试验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3.
我市油坊镇某大型猪场,常年出栏肉猪近万头,2006年7月11日始,猪出现了以高热不退、跛行、神经症状以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的烈性传染病.7月13日至7月24日止,先后死亡生猪283头(其中母猪2头),发病猪不分年龄大小,尤以肥猪为甚,体重最大者为161.5 kg,最小者为34 kg,使猪场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现将发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5月6日,灌阳县某猪场发生一起以发热、皮肤潮红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初期,仅有一头母猪发病,随后至第四天,共感染母猪11头,病初经猪场兽医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使用血虫净(贝尼尔)等药物治疗,未能控制病情,发病至第四天共死亡5头母猪.畜主随后到县站求诊,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诊断为猪丹毒病,采用青霉素治疗,很快控制了病情.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10年6月下旬,克山县北兴镇某养猪场饲养的架子猪发生了以在身体不同部位,尤其胸侧、背部、颈部至全身出现界限明显,圆形、四边形,有热感的疹块,俗称“打火印”,指压褪色。疹块突出皮肤2~3毫米,大小约1至数厘米,从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干枯后形成棕色痂皮。口渴、便秘、呕吐、体温高为特征的传染病,经专业技术人员的综合诊断确诊为猪丹毒,具体诊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16年9月初,莆田市秀屿区某猪场育肥猪突然死亡,根据现场调查问诊、临床症状观察、剖检病变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猪丹毒,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7.
18.
猪丹毒病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我县近些年来由于实行猪丹毒菌苗免疫接种,该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是还有零星发生,尤以雨季和潮湿季节发生更多。多呈地方性流行。2004年7月在检疫工作中发现一起猪丹毒,畜主昌图县某镇由沈阳某猪场购人25头长白种猪,未出7d即出现了猪丹毒,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发病情况 猪场存栏基础母猪280头,采用自繁自养生产方式,曾防疫猪瘟、口蹄疫、伪狂犬、蓝耳病。进入8月,该场无降温设施,圈舍内高温、潮湿。此次发病主要感染75~100日龄的育肥猪,最初1个栏发现1~2头,3d蔓延到4栏猪,一共发病25头,病程8d,共死亡5头。  相似文献   

20.
上海一养猪场猪群突然发病死亡5头,从病死猪内脏中分离到2株细菌,经VITEK-32鉴定为大肠杆菌和猪丹毒丝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及时对猪群添加药物和进行综合防治,使病情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