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安徽盆景为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久享盛誉。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之前盆景就已盛行于斯,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在中国盆景艺术发展的历史长卷中,写下了灿烂的一页,是中国盆景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3.
张先觉 《花木盆景》2013,(12):16-19
由于传统盆景的主要元素是来自于大自然中有生命的植物,因此,盆景风格必然具有内在的地域特征、多元的演替规律。弄清楚之间的关联性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盆景艺术风格的形成,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树种观,走地域树种的优势路线。尤其对初涉盆景艺术殿堂的朋友来说,如何不走或少走弯路,如何提高盆景植物的成活率和降低管理成本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汉时就有了盆景,可说是历史悠久。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至今出现了树木盆景、山水盆景、水旱盆景、动式盆景等各类盆景。各类盆景又有许多艺术形式,而又以树木盆景出现的艺术形式最多,诸如云片式、游龙式、三台式、掉拐式、六台三托一顶式、风吹式……以上诸式,现在称为“规则式”。另有不可名状的“自然式”。  相似文献   

5.
日前展开的对传统的讨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传统问题不仅仅是自然型与规则型盆景之间的一些争议,还应涉及到继承与创新、民族化和现代化。盆景艺术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关系着当代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本期开始,“盆景教室”栏目将连续摘录由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教授李树华先生撰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盆景文化史》一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中国盆景艺术的发展史,以期使盆景初学者在概念上对盆景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陈文朝 《花木盆景》2007,(10):18-19
中国盆景艺术源远流长,流派纷呈,各具特色。与树木盆景相比,山石盆景(俗称山水盆景)的发展较为缓慢,制作技艺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各地盆景展示活动频繁,但仍以树木盆景居多,山石盆景所占份额较少。作为中国盆景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山石盆景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盆景艺术爱好者所喜爱,因此,发展山石盆景艺术、研究山石盆景制作技艺就成为当前我们广大盆景爱好者的迫切任务。数年前,  相似文献   

8.
时间:2020年9月15日地点:盆景乐园直播间创作:詹国灯本期嘉宾詹国灯早年跟随枞阳吴多贵先生开始学习盆景制作技艺,后拜入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樊顺利先生门下,系统地学习盆景理论和创作实践,一直不断追求学习盆景创作技艺和盆景素材的培育。2016年中国(南浔)BWB盆景无国界世界大会中国国家队成员,被授予"BWB盆景无国界交流大使"称号,"2017中国爵——中国盆景作家国家大赛"中荣获"2017中国爵——中国盆景高级作家"称号。  相似文献   

9.
方志鹏 《花木盆景》2003,(12B):16-17
在当代盆景界,上至名家巨匠,下至后学稚子,都是以追求符合自然规律的“自然式”盆景为创作目标。“自然式”盆景已形成一股主导潮流。对“自然式”的追求,给盆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盆景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盆景艺术由边缘艺术或“准艺术”走向高等艺术的必由之路。笔作为一名盆景爱好,在与盆景友人的交流、创作实践和对盆景理论的学习当中,获得了一些一知半解的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0.
方志鹏 《花木盆景》2004,(12):12-13
第六届中国盆景展览提出“创新、求精、重振中国盆景雄风”的口号,精准地指明了当代盆景的发展方向。“创新”是期盼多元化的盆景风格,求精是期盼盆景艺术水平的提升。我们欣赏一件有新意的作品常谓其为“有个性”,对一件艺术水平较高的作品常称其为“精品”。新而不精是“怪”,精而不新易“俗”,所以创新与求精必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欣赏者希望看到更多动人心魄的新作,  相似文献   

11.
盆景杂谈     
赵庆泉 《花木盆景》2014,(10):38-41
盆景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自然物为主要材料,通过园艺栽培和艺术创作,在盆中浓缩大自然优美景色的艺术品。 中国盆景已有一千几百年历史,近代曾一度衰落。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盆景开始恢复,并在理论研究上取得初步的成果。但限于当时的条件,这些理论成果尚不完善。近三十年来,中国盆景发展迅猛,史无前例,创作实践的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特别是许多基本的概念尚有模糊之处。为了更好地适应当前盆景发展的需要,很有必要对一些基础理论再作深入探讨,以求得到共识。  相似文献   

12.
池泽森 《花卉》2009,(4):32-32
盆景的造型符号是以发现和运用树木天然形态为主;不足之处才通过截、剪、扎、雕、嫁接、培育等技法法构建与天然符号和谐融合的造型符号,与之互相补充;在一次定型之后,随着植物的生命延续发展,还要多次不断造型。有的也神似某种物象,是作者用来传达创作意象的媒介和手段;有的属于精神理念性符号,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语言;有的还是体现作者整体素质、个性和艺术风格的符号,如风动式,云片式,砚式和鸡爪枝、鹿角枝等等。这些造犁符号,为人们认知作品艺术意象提供了信息,是进入艺术殿堂的大门。  相似文献   

13.
继承和宏扬中国盆景艺术的优良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苗 《花木盆景》2003,(11):12-16
有位艺术家曾言:“在前人的基础上向前迈一步即是创新”,这句话朴素地道出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中国盆景艺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游戈了将近两千年,只有在今天才真正称得上雄风重振和空前发展。我们应该看重这一历史机遇,冷静地梳理一下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  相似文献   

14.
本期刊发刘传刚先生多年精心准备的一组创新之作,共内容、形式都颇为新颖,站在提倡中国盆景创新的角度,这种探索意识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作为编者,我们期待着盆景艺术领域中的创新和探索,唯如此,我们盆景事业才能健康、持续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上官晴 《现代园艺》2014,(16):132-132
中国以其3000年的灿烂文明孕育了中国古典园林。而在大洋的彼岸,西方文明也在悄悄萌芽,虽然没有像中国一样厚重的文化底蕴,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西方也形成了独具风格的、与中国园林截然相反的造园风格。本文将以中国北京颐和园与法国巴黎凡尔赛宫苑为例,结合城市历史分析17世纪古典园林所折射出的东西方园林自然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盆景艺术和其他文化艺术一样,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在良好的内外条件下,得到了空前发展。二十多年的大发展,不仅带来了”量”的迅猛扩张,也带来了“质”的飞跃。走过了一千多年发展历程的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在取得了继承与创新两个方面的共识之后,即将步入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17.
佚名 《花木盆景》2008,(4):F0002-F0002
中国盆景像中国园林一样,蕴涵着典型的中国式审美。它以微缩的自然和幽远的意境表达“诗意的栖居”的文人理想,精雕细琢却又力避匠气,既是园林中的景观,又与园林的意趣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当代盆景史上,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学历不高,但却成为著名作家和文学翻译家:他业余摆弄盆景,但却成为开一代风气的中国盆景艺术大师!他就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我国现代盆景艺术的开拓者、苏州盆景艺术流派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周瘦鹃。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开始学习和制作盆景,后辞职专门从事盆景的制作和生产。近十多年来,我不仅与国内盆景界广泛接触交流,还应邀出访了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在开展盆景出口贸易,把中国盆景推向世界而尽一些微薄之力的同时,从未间断对盆景艺术的探索和追求。经多年的努力,作品多次在国内、国际盆景展中获重要奖项。其中九里香盆景《山涧留香》获第三届中国盆景评比展二等奖;  相似文献   

20.
现在有较多的盆景爱好者和艺术家都能看懂“舍利干”、或叫“神枝”,不少盆景人、盆景网刊并为之追宠不及,大有定格世界盆景“舍利干”、“神枝”的新模式化。不管是初入道的还是艺术家之列,或多或少都在自己的活动天地里摆弄几盆“舍利干”作为镇园物,更有甚者,不认地域、文化、树种,认为只要有“神枝”穿脉其中,也就入列时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