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通过对紫花苜蓿田杂草种类及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表明通辽地区紫花苜蓿田有13科31种杂草,以一年生杂草为主;优势杂草藜、酸模叶蓼、打碗花、稗、反枝苋等呈集群分布;主要杂草发生时间在紫花苜蓿播种后10d左右进入出苗高峰期;一年生杂草大量发生时间在5~6月份,二年生和多年生杂草易常年发生;以禾本科稗草,阔叶类杂草藜、反枝苋、酸模叶蓼、打碗花发生最为普遍,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不同地区燕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青海省不同地区燕麦田杂草的组成和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青海省不同地区燕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燕麦田常见杂草有25种,隶属17科23属,其中以菊科、蓼科、十字花科和苋科为主,优势杂草有5种,分别是野胡萝卜、香薷、节裂角茴香、灰绿藜、猪殃殃。从杂草的分布区域来看,青海省4个区域中,平安区燕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有21种杂草,而湟中县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经聚类分析,青海省4个区域燕麦田杂草群落可以分为3组,互助县和平安县杂草群落聚为一组,湟中县和海晏县燕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各有特点,分别单独成一组。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青海省不同地区燕麦田杂草的组成和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青海省不同地区燕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和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燕麦田常见杂草有25种,隶属17科23属,其中以菊科、蓼科、十字花科和苋科为主,优势杂草有5种,分别是野胡萝卜、香薷、节裂角茴香、灰绿藜、猪殃殃。从杂草的分布区域来看,青海省4个区域中,平安区燕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最高,有21种杂草,而湟中县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最高。经聚类分析,青海省4个区域燕麦田杂草群落可以分为3组,互助县和平安县杂草群落聚为一组,湟中县和海晏县燕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各有特点,分别单独成一组。  相似文献   

4.
高寒区农茬口对当归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杂草危害是高寒区当归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采用田间调查和统计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培育的马铃薯和油菜茬口当归栽培田杂草群落动态,以当归重茬为对照,旨在揭示茬口特性对当归田杂草消长动态的影响,为筛选适宜栽培当归的农茬口和田间杂草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试验茬口当归田共发生杂草15种,隶属9科15属,主要优势种群为锦葵、欧洲千里光、苦苣、繁缕、刺儿菜和甘露子。当归田杂草种类、密度、多样性和生物量因茬口和季节的不同而异,季相消长跃变程度更大,随季节延后杂草多样性下降,优势种杂草利用资源的相似性更高,锦葵和欧洲千里光随当归返青而滋生,随当归生长发育而迅速蔓延,成为占优势的恶性杂草,对当归的危害性最大,导致杂草群落稳定性降低,在当归重茬和马铃薯茬田单生优势度更为突出,优势杂草潜在恶化危害性增大,但在油菜茬田杂草生长量最小,与当归生长竞争势较弱,使当归始终占据优势生态位,说明油菜茬口较利于当归栽培,但根据恶性杂草物候特征及早防除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5.
通过4年的调查、试验,明确了滨州市紫花苜蓿田杂草主要种类共有26科83种,及其各个不同生长季节和不同类型田块杂草生长规律,提出了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紫花苜蓿田杂草种类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4年的调查、试验,明确了滨州市紫花苜蓿田杂草主要种类共有26科83种,及其各个不同生长季节和不同类型田块杂草生长规律,提出了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扎兰屯市蝗虫大发生的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2-1995年采用定点定期调查的方法,对扎兰屯市蝗虫发生危害, 种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明确了蝗虫发生的种类,原因,采用综合措施防治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南京市草坪夏季杂草分布特点及防除措施研究   总被引:30,自引:6,他引:24  
强胜  李广英 《草业学报》2000,9(1):48-54
用样线法调查了南京市绿色草坪共27个样点的杂草发生及分布情况,并用系统聚类法分析比较了各草坪杂草群落的发生及分布特点。调查结果表明,南京市草坪杂草的发生和分布与草坪所处地理位置,土壤水分条件及管理水平有密切关系;其中,地理位置是草坪杂草分布差异的间接原因,杂草种类的多少及每种杂草的数量与管理水平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草坪杂草发生特点及其治理技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1992-1994年调查了北京地区草坪杂草的种类及危害,发现共有杂草60种,其中常见杂草40种,比较严重杂草10余种,严重杂草3种。通过定期调查草坪杂草群体发生消长状态况,发现北京地区草坪划发生有两个高峰期,每个高山箕阴占绝对优势的杂昌品种。室内研究了主要杂草生长的三因子范围,室外调查了相应杂草的传播途径。草坪杂草的治理技术是:杂草发生量在40%以下的 坪结合刈割和降雨(灌水)分期施药.已被杂草完  相似文献   

10.
自1996年以来,淮阴市辣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而辣椒田杂草相当严重,为此我们进行了乙草胺对辣椒田杂草的除草效果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着重探讨苯达松,草甘膦在苜蓿种子地的化学除莠作用。通过对两种农药的适用浓度和喷施期的研究表明,苯达松对防除苜蓿种子地杂草-田旋花,灰绿藜,匾蓄,地肤等有较好效果,在杂草幼苗期,0.5%浓度即可达到防除目的,且对苜蓿影响不大,值得推广;草城膦是灭生性农药,不宜在芷蓿地中喷施,但在苜蓿地头田边喷施有较好效果,0.2%浓度的杂草死亡率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2.
赵玉信  杨惠敏 《草业学报》2015,24(8):199-210
农田杂草的危害是阻碍农业生产快速、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农田杂草的发生受到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和人工措施的调控,而作物格局、土壤耕作和水肥管理是除施用除草剂外最基本的人工干扰措施。本文综述了作物种类和时空格局对杂草的影响,阐述了主要的作物种植模式防治杂草的效果,并比较了不同土壤耕作和水肥管理措施下杂草群落的变化,重点剖析了杂草发生的调控机制,探讨了通过作物与杂草的资源竞争、作物的他感作用及土壤种子库的变化来调控杂草发生的可能机理。综合相关研究发现,合理的轮作和间混套作表现出对田间杂草明显的抑制作用;免耕可以增加杂草的群落多样性,秸秆覆盖能降低杂草密度和生物量;施肥对杂草的影响因作物种类、施肥量和肥料类型等不同而不同,长期均衡施肥能降低杂草密度,增加杂草群落多样性;灌溉和提高自然降水利用效率能抑制旱地杂草,特定时间进行深水管理能够有效控制某些水田杂草。最后,针对目前研究和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展望了未来一段时间杂草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太仆寺旗不同龄人工草地杂草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群落调查的方法,对内蒙古太仆寺旗不同龄人工草地杂草群落进行调查,研究了干旱气候下不同龄人工草地杂草特征。结果表明:1龄人工草地杂草盖度普遍大于2龄人工草地,且不同人工草地杂草盖度之间的变化幅度大于2龄人工草地相应杂草盖度变化幅度。1龄人工草地杂草以一年生和多年生杂草为主,2龄人工草地杂草以阔叶杂草为主,且与1龄人工草地杂草频度相比整体下降。因此,1龄人工草地杂草防除应以草木樨草地为主,2龄人工草地杂草防除应以老芒麦草地为主。  相似文献   

14.
Rodents and weeds are important pests to rice crops in Southeast Asia.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2 major pests is poorly documented. In temperate cereal systems, seeds of grass weeds can be an important food source for rodents and weed cover along crop margins provides important refuge for rodents. In 2012 and 2013, a replicated study (n = 4) in Bago, Myanmar compared 4 treatments (rodents and weeds; no rodents and weeds; rodents and no weeds; no rodents and no weeds) each of 0.25 ha in transplanted rice. Weeds were managed with hand weeding in the wet season, and hand weeding and herbicides in the dry season. Plastic fences were installed to exclude rodents. We examined the weed cover and relative abundance of weed species, rodent damage, rodent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rice yield loss caused by rodents and weeds. The dominant rodent species was Bandicota bengalensis. In the dry season, Cyperus difformis was dominant at the tillering stage and Echinochloa crus‐galli was the dominant weed species at the booting stage. In the wet season E. crus‐galli was a dominant weed throughout the season. Damage by rodents was higher in the dry season. There were larger economic benefits for best weed management and effective rodent control in the dry season (258 US$/ha) than in the wet season (30 US$/ha). Concurrent control of weeds in and around rice fields combined with coordinated community trapping of rodents during the early tillering stage and ripening stage of rice are recommended management options.  相似文献   

15.
高寒牧区初建多年生禾草人工草地杂草群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高寒牧区人工多年生禾草草地建植第一年杂草群落特性进行的研究结果表明 ,该区禾草人工草地杂草种类组成较为简单 (13种均为阔叶杂草 ) ,但危害很大 ,其中灰绿藜、萼果香薷、微孔草等不但生长旺盛 ,与禾草共生同期生长 ,且密度和盖度大 ,频度高 ,为该草地群落的优势杂草种。通过计算SDR4 值 ,该人工草地群落为 :灰绿藜 -萼果香薷 -禾草 ,即杂草为主的群落 ,故必须进行杂草的防除 ,否则人工草地建植失败。此外 ,通过分析还提出了杂草防除建议  相似文献   

16.
对高寒地区禾草混播草地第一至第四年的草地群落杂草进行了研究。发现:1.从一龄草地到四龄草地一年生杂草种类减少,杂草种类总数增加,且增加的杂草是多年生。一龄、二龄草地杂草种类相同,为一年生;三龄、四龄草地一年生杂草减少。2.从一龄草地到四龄草地组分种数量特征发生重大变化。一年生杂草在一龄时为优势种,第二年就退出优势地位,第三年开始多年生虽单种数量较少但种类增加,从而杂草在群落中的地位又发生变化或加强了发生变化的潜力。3.化学防除对第一、二年的草地群落结构和产量都有重大的影响;施肥抑制杂草侵入,利于维持草地稳定;放牧促进杂草侵入,使草地退化加速。4.覆盖播种防除杂草的效果变化较大;单播草地稳定性差,2、3、4组合混播草地杂草群落在三龄时差异不大,但草地产量依次递增。5.从一龄到四龄禾草混播草地杂草群落的变化出现了4个明显的时期:一年生杂草占优势时期、多年生目标禾草占优势时期、多年生杂草大量出现的时期和多年生杂草占优势时期。  相似文献   

17.
对新疆狗牙根制种田土壤杂草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杂草种类有灰藜(Chenopodium album)、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狗尾草(Setaria viridis)、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和扁蓄(Polygonum avicu-lare)等,均主要分布在0~10 cm的土层内,杂草种子量达9180.83粒/m2,其中又以灰藜、反枝苋为优势种,占杂草总量的50%以上。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杂草种子发芽率均在20%以下,总活力在50%左右。同时,阐述了新疆狗牙根制种田土壤种子库杂草种子的来源,提出了减少杂草种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组成及群落特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倒置“W”型九点取样法对山东省小麦田杂草进行了调查,明确了山东省小麦田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调查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田杂草共有 69种,隶属于21科,54属,其中禾本科、菊科和十字花科杂草种类最多,禾本科杂草为15种,菊科杂草11种,十字花科杂草8种,优势杂草有播娘蒿、荠菜、猪殃殃、雀麦、麦瓶草、小花糖芥、麦家公、看麦娘、节节麦和打碗花等10种,这10种杂草是构成山东省各地区小麦田杂草群落的优势种,此外区域性优势杂草有15种,一般性杂草有44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山东省7个区域中鲁西南平洼区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其次是鲁南山区和鲁中山区,而鲁西北平原区和鲁北滨海区的辛普森指数最高。经聚类分析,山东省小麦田杂草群落分为4组:鲁西南平洼区和鲁南山区群落结构类似为一组,此组杂草种类和数量均多,发生重;胶东丘陵区、胶潍河谷平原区和鲁中山区群落结构类似为一组,此组杂草种类和数量介于中等,发生较重;鲁西北平原区和鲁北滨海区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单独划为两组,这两组杂草发生种类和数量均少,跟其他组差异均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不同直播方式下稻田杂草最佳防除时期,本试验以杂交稻柒两优2012为供试材料,设置旱直播、湿直播和水直播3种直播方式与播后2叶1心前除草(C1)、2叶1心至3叶1心除草(C2)、全生育期除草(C3)及全生育期不除草(CK)4个处理,研究不同直播方式与杂草防除时期对稻田杂草发生及早籼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直播和湿直播相比,旱直播方式可显著提高早籼稻出苗率,且土壤中稗草、千金子等禾本科杂草发生严重,而水直播和湿直播方式下水莎草、鸭舌草等水生性杂草发生严重;在播后3~29 d左右,旱直播方式下杂草发生相对较严重,但在播后43 d杂草发生量显著低于水直播和湿直播处理;对于水稻全生育期来说,旱直播杂草发生密度总体下降12.57%~15.72%,且杂草生物量显著低于水直播和湿直播,鲜、干重分别平均下降65.83%、57.45%及69.73%、59.04%。相关分析表明,杂草生物量与直播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播后15~22 d杂草的发生对早籼稻产量降低影响显著。与CK相比,各杂草防除处理均显著提高早籼稻产量,表现为C3>C1>C2>CK,增产17.91%~31.21%,且C1是杂草防除的最佳时期,其中旱直播增产效应高于湿直播和水直播处理,产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的提高。总体来说,不同直播方式杂草发生因生育期而异,旱直播有利于降低直播田杂草发生量,且在播后至2叶1心期前防除杂草利于水稻增产增效,其中旱直播方式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