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议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区植被恢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黑龙江西部半干旱区自然气候条件,遵循持续、共生、多样性与稳定性等原则,对该区不同类型区提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地区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主要地被景观类型之一 ,它既是一种生产资料 ,又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 ;同时作为地带性植被 ,尚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屏障功能 ,对维持区域性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而严酷的自然气候条件 ,敏感的人地关系 ,铸就了我国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本世纪以来 ,随着人口压力的不断增大 ,加之现代工、农业文明的冲击 ,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破坏 ,江河断流、沙漠扩展、水土流失、沙尘暴肆虐 ,尤其是草地“三化”十分严重 ,已制约了该地区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 ,全面推行退耕…  相似文献   

3.
浅淡甘肃黄土高原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黄土高原区的生态环境具有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典型特征,受长期人为及其他因素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极度脆弱。恢复和重建植被作为改各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条件的必由之路已倍受人们关注,本文在分析甘肃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特征及植被恢复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一地区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辽西是低山丘陵半干旱区的典型地区之一。该区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俱缺 ,能够用来灌溉的水资源越来越少 ,已严重地影响了辽西农林业生产的发展。而改变传统的裸地耕作形式 ,用全生态农业控制蒸发技术 ,合理地利用水资源 ,在年降水量 35 0mm以上的地区 ,则能成为免灌栽培区。在  相似文献   

5.
经过调查,黄土高原的许多造林结果很不理想,主要问题表现于:①成活率、保存率低;造林面积大,保存面积小。②生长慢,成林质量、效益低。经分析,致使造林质量低下的原因主要存在于两方面:一是主观方面,诸如政策上产权不明晰影响了造林者的积极性;盲目追求数量,不讲质量,不讲科学方法,采伐限额统的太死,经济投入不足等,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二是客观方面,黄土高原造林成活率低下,其重要的客观因素在于干燥的自然气候。并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半干旱地区草牧场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下,面临着退化的威胁.内蒙古地区属于半干旱气候区,降水量少、冬季周期长、气温变化大,不利于草牧场的绿化造林,既影响了周围的生态环境,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担.我国半干旱地区草牧场退化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水分等,基于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的前提下,如何提高半干旱地区草牧场的造林技术已成为目前国内重点关注的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7.
长江上游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分析了长江上游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由人为活动引起的森林、草场、农耕地和整个生态系统环境的退化现状,并探讨了长江上游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8.
根据黑龙江省西部半干旱典型区之一的兴十四镇的地貌与地类特征划分河岸、废弃地、侵蚀沟、农林复合、荒山荒坡5个立地类型,针对不同立地类型营建了相应的植被恢复及治理模式试验林,合计45hm2。结果表明:各类试验林成活保存率较高,长势良好,开始发挥效能,物种多样性明显增加,系统稳定性得到增强;同时产生了显著的气象效应,粮食产量获得一定程度提高,有效地保证了农业的稳产增产。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生态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干扰体系、退化特征及恢复重建的研究现状,分析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生态恢复重建的理论基础,阐述并拓展封山育林的传统概念.退化天然林恢复重建的基本对策是:依据自然演替的规律,仿拟天然老龄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充分利用和启动自然调节机制,并根据自然演替的关键环节采用功能群替代或目的物种导入等辅助的人工措施,促进土壤和群落功能的修复,跨越或缩短某些演替阶段,加快恢复演替进程,尽可能利用乡土树种定向恢复以大径级、高经济价值林木为目标的森林群落.根据长江上游退化天然林的现状、类型及其特点,提出4种恢复重建的组合模式:1)封禁保护原始老龄林;2)封育重建严重退化生境;3)封育调整天然次生林群落结构与定向恢复调控;4)封育改造低效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10.
赵永海 《中国林业》2013,(24):33-33
甘肃民勤一直在变,民勤境内的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一直在变。从沙漠到绿洲,从荒山秃岭到郁郁葱葱……这一切得益于生态建设,得益于防沙治沙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1.
黄土高原森林植被水土保持机理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吴钦孝  刘国彬 《林业科学》2001,37(5):140-144
土壤侵蚀是造成环境退化的一个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因不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 ,日积月累的结果使得植被生存的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 ,导致植被衰退 ,引发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的不断加剧 ,破坏了土地的生产力 ,土壤肥力降低 ,土壤蓄水能力减弱 ,植被生存的环境进一步恶化 ,如此以往使生态环境陷入恶性循环状态。黄土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与该区植被覆被率低有密切的关系。据“七五”统计 ,主要水土流失区现有森林面积约 2 5× 1 0 6hm2 ,其中人工林占 40 %左右 ,有林地森林覆盖率仅为 9 3% ,而且能发挥水土保持功能的森林覆被率仅为 7 0 %…  相似文献   

12.
黄土丘陵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措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半阴坡立地上,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抗旱造林综合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整地,保水剂浸根和穴施菌根菌综合措施营造油松,刺槐和侧柏,虽然增加了造林成本,但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根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经济有效的综合措施为:造林树种为刺槐,鱼鳞坑整地上保水剂浸根,穴施菌根菌。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黄土高原地区284个县气象多占1951~1985年的气候资料,应用动态聚类分析法,把黄土高原地区划分成6个不同类型的林业气候区。区划结果与实际考察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14.
黄土高原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层的水土保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2  
自 1 8 68年巴乌尔研究栎类林枯枝落叶层的持水性以来 (苏宁虎 ,1 989) ,各国科研人员先后开展了森林枯枝落叶层截留降水、持水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刘向东等 ,1 989;杨吉华等 ,1 993;Laws,1 941 )。特别是黄土高原 ,植被稀少 ,人为活动剧烈 ,降雨集中 ,且雨强大 ,加之黄土的易蚀特性 ,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生态环境非常脆弱。 1 999年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 ,为本区的生态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本项研究以人工油松林枯枝落叶层为对象 ,系统的研究了它的多项水土保持功能 (吴钦孝等 ,1 992 ;苏宁虎 ,1 988;Jak…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林业数据库》的研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黄土高原区域性出发,确定了研建工作的指导思想、文献收录范围及文献源,并对文献标引的一致性、专指性、组配标引、标引深度等问题进行了技术探讨。  相似文献   

16.
经调查,陕北黄土区小哭属(Berberis)植物资源有6种,蕴藏量3000担左右。可分为抗旱、中生和湿生3种生态类型。播种育苗试验,种子沙藏处理比热水浸种和干播,平均出苗率分别提高9%和15%,平均提前5天、10天。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区和新疆干旱荒漠区退耕还林区域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黄土高原和新疆干旱荒漠区退耕还林工程区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在以县级单位为单元进行系统区划 ,建立了 4个大区 - 12个区 - 39个亚区 - 116个小区 4级区划体系的基础上 ,按照退耕还林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紧密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根据大量试验地观测结果和长期生产实践的科学分析 ,并参考大量前人研究成果 ,分别研究了各区的退耕还林模式 ,经过系统集成、创新提炼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退耕还林区域模式体系。共计 6个亚区 17个小区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控制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使林业生产与能源重化工开发、农牧业生产协调发展,本文应用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黄土高原地区林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动态仿真模型.通过对中长期林业发展战略效益进行模拟,从中选择出适于本区林业发展的最忧决策,为制定本地区中长期林业发展规划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美国黄松引种生长调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在阐述世界和我国引种栽培美国黄松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黄土高原延安树木园引种栽培生长的突出表现。调查结果表明,美国黄松已在黄土高原引种成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国外针叶树,可以扩大引种,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20.
熊伟  赵岷阳 《林业科学》2000,36(1):114-120
水分是制约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农林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子。由于该区天然降雨量少,且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再加上地下水资源严重匮乏,给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极大困难(陈昌毓,1995;赵松龄,1996)。通过雨水集流措施,把大气降水贮纳起来,结合节水灌溉和抗旱栽培等综合配套技术,在无灌溉条件的农村建立以优质果树为主的家庭生态果园,不仅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且也给农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插管(瓶)灌根、双瓶渗灌(赵岷阳等,1996;初长海,1997)等新型节水灌溉方法及果带覆膜等配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