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麦与华山新麦草远缘杂交的受精和胚胎发育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本文对小麦(TriticumaestivumL.)和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huasha-nicaKeng)杂交的受精和胚胎发育进行了观察。在检查过的210个小麦子房中,14.29%发生了双受精,产生了胚和胚乳;12.38%发生了单卵受精,只产生胚而无胚乳;10.00%发生了单极核受精,只产生胚乳而无胚;总受精率为36.67%,成胚率为26.67%。从250朵授过华山新麦草花粉的小麦颖花中,没有得到种子,即结实率为零 相似文献
2.
小麦族属种间杂种幼胚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基本培养基N_6附加谷氨酸,酵母浸出液、激动素和水解乳蛋白,以及C_(17)基本培养基附加肌醇、椰乳和水解酪蛋白,对小麦族一些属、种间杂种进行幼胚离体培养,由胚直接发育成苗。成功地获得了Kengyilia Zhoasuensis,Hordeum bulbosum,普通小麦,Aegilops crassa, Ae. biconis, Ae.tauschii, H. vulgare ssp. spontaneum (Isreal)与其同父本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属间杂种,和鹅观草属(Roegneria)的一些种的种间杂种,以及西藏杂草型普通小麦,四川白麦子(含中国春和成都光头)与Ae. tauschii(中国及中东产)的属间杂种植株,为进一步研究小麦族的系统学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其中多数远缘杂种植株的获得在国内外为首次报道。一个亲本(父本或母本)固定,与另一属、种、亚种乃至变种等分类级别的亲本(母本或父本)杂交,其杂种幼胚诱导成苗频率差异很大,但差异程度与分类级别无关。双亲亲缘关系较远的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huashanica)的杂种幼胚成苗率显著高于具有相同D染色体组的中国春与Ae. tauschii的杂种幼胚成苗率。同时,不同基因型的杂交组合对上述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成苗率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云南铁壳麦D染色体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中东节节麦、中国河南节节麦同云南铁壳麦间杂交,对它们间的杂种F_1进行了染色体组分析。中东节节麦×云南铁壳麦的染色体构型为:14.14Ⅰ+5.32Ⅱ环+1.52Ⅱ棒,87.04%的细胞具14Ⅰ+7Ⅱ;中国河南节节麦×云南铁壳麦的染色体构型为:14.06Ⅰ+5.29Ⅱ环+1.69Ⅱ棒,97.05%的细胞具14Ⅰ+7Ⅱ。结果表明,云南铁壳麦的D染色体组较原始。 相似文献
4.
小麦属与黑麦属的可杂交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粒小麦、拟斯卑尔脱小麦、节节麦、圆锥小麦、圆柱小麦(DDAA)和普通小麦作母本,研究了它们与栽培黑麦、山地黑麦、非洲黑麦、瓦维洛夫黑麦和森林黑麦的可杂交性。揭示了普通小麦、四倍体小麦及其各染色体组供体种与各黑麦种的可杂交性规律。就圆锥小麦与拟斯卑尔脱小麦在可杂交性上的一致表现,讨论了B组染色体的起源问题。 相似文献
5.
对三十个四川小麦地方品种与节节麦和黑麦的可杂交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春”所含有的高亲和性基因kr_1、kr_2在四川地方品种中普遍存在;小麦—节节麦和小麦—黑麦可杂交性受不同的遗传系统控制;除kr_1、kr_2外,普通小麦中至少还存在两对基因,一对基因(kr_3)对小麦—黑麦可杂交性起作用,另一对基因(kr_4)对小麦—节节麦可杂交性起作用。四川地方品种中,存在有与黑麦和(或)节节麦亲和性很高的品种(系)。 相似文献
6.
7.
本文描述了华山新麦草同纤毛鹅观草、鹅观草、普通小麦和节节麦属间杂种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间通过接合管或接合孔转移遗传物质的现象。遗传物质的转移引起多核细胞的出现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这些变化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初步证明细胞间遗传物质的转称是受基因系统控制的,华山新麦草的Nb染色体组上可能存在控制细胞间遗传物质转移的基因系统。并讨论了细胞间遗传物质转移后,在物种演化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圆锥小麦、一粒小麦以及B染色体组可能的供体种(拟斯卑尔脱山羊草、沙融山羊草、西尔斯山羊草、两角山羊草和高大山羊草)作母本,与黑麦属的五个种杂交。结果表明,圆小麦与森林黑麦杂交不成功,与栽培黑麦和山地黑麦杂交一般只产生无胚乳的种子,与非洲黑麦和瓦维洛夫黑麦杂交则结出正常的种子。这种可杂交性特点是B染色体组提供的,在所有可能的B染色体组的供体种中,只有拟斯卑尔脱山羊草和沙融山羊草具有上述可杂交性特点,表明这两个种是B染色体组的供体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鹅观草属和披碱草属共12个四倍体种的幼根、幼芽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用数学方法对所分析的酶谱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R.abolinii var.divaricus和R.dolichathera, R. ciliaris和R.hondai, R.gmelinii和R.strict, R.angustiglumis和R.komarovii间在幼根和幼芽上的酶谱均表现很相似,分别被聚在一起,而E.angustiglumus和R.komarovii聚在一起与染色体组分析相矛盾。说明同工酶虽然可以鉴别种内和种间差异,但不能反映属种间亲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影响小麦族远缘杂种幼胚培养成苗率的几个因素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体培养小麦族13个属间和种间杂种幼胚,对小麦族野生近缘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了12个远缘杂种F_1植株。培养结果表明,C—17基本培养基添加CH50mg/L、CM200mL/L、肌醇100mg/L及蔗糖90g/L较利于杂种幼胚生长成苗。不同远缘杂交组交组合之间,以及杂交亲本不同来源地之间,杂种幼胚成苗率均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1.
鹅观草和大麦及其属间杂种F_1酯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鹅观草、大麦及其属间杂种的幼根、剑叶和幼穗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器官的酯酶同工酶谱表型有明显差异。鹅观草和大麦同—器官酶谱差异较大,表现在酶带数目、分布区域、酶带迁移和酶的活性上。佐证了鹅观草与大麦的亲缘关系较远。杂种F_1酶谱主要表现为互补两亲本酶谱的模式,并且有偏向母本遗传的倾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方法,对鹅观草属七个四倍体种的幼芽进行了酯酶同工酶分析。根据酶谱的形态特征和相似性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这七个四倍体种的酯酶同工酶谱比较相似,且各种间相似性系数变幅不大,说明各种间有相同或相近的遗传基因,亲缘关系较近。但是这七个种没有哪两个种的酶谱完全相同,或多或少有些差异,从分子水平上证实了按形态特征建立起来的七个物种是合理的,不存在同种异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普通小麦、四倍体小麦及其各染色体组供体种为母本,与一年生簇毛麦(Haynalida villosa,2n=14)和四倍体多年生簇毛麦(H.hordeacea,2n=14)杂交,研究了小麦属与簇毛麦属的可杂交性。结果表明,乌拉尔图小麦(AA)、拟斯卑尔脱小麦(SS)和节节麦(DD)与一年生簇毛麦的杂交率分别为1.8%、2.4%和82.4%,它们与多年生簇毛麦的杂交率分别为7%、0.8%和38.6%,上述各组合中,除乌拉尔图小麦与两种簇毛麦的组合能产生出正常的种子外,其余四组合所结的种子均不能正常发芽。圆锥小麦与两种簇毛麦的杂交率分别为0.9-8.8%和1.2-19.6%,所结种子大都能正常发芽。圆柱小麦与两种簇毛麦的杂交率分别为1.1%和1.5%,所结种子都不能正常发芽。普通小麦与两簇种毛麦的可杂交性同普通小麦与栽培黑麦的情况相似,它们可能受小麦的同一遗传系统控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远缘杂交和秋水仙碱溶液的加倍,获得了普通小麦(AABBD)与簇毛麦(VV)的属间杂种和五株双二倍性个体。该四倍体杂种F1(ABDV)形态类似于母本普通小麦,但也表现出穗轴易断和颖上具绒毛等簇毛麦的特征。减数分裂配对研究指出,在簇毛麦的不同基因型组合中,可能存在一个多基因系统控制部分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双二倍性个体仅有两株发育至成熟,它们皆为非整信体。一株为某一染色体的单体(2n=55);另一株为一自然回交的个体(Zn=49)。不管是F1杂种或者是其双二倍性个体,减数分裂后期都表现为不正常分裂。在本期Ⅱ主要产生多分体或多分体,而不是四分体,导致雄性不育,而双二倍性个体则部分雌性可育。因而对其双二倍性个体进行回交,易产生后代。另外,本文还阐明了合成八倍性双二倍性植株在遗传研究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伍碧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2,(4)
中间偃麦草×普通小麦F_1幼穗,在0—4℃冰箱中分别预处理5、10、15天后接种培养,结果是各个低温预处理的幼穗开始出现愈伤组织的时间都较对照提早;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以预处理10天达最高水平。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到第三代时,预处理15天的老化愈伤组织频率极显著地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6.
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异附加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利用荧光原位杂交和染色体C-分带技术,对普通小麦-华山新麦草的异附加系进行了研究。荧光原位杂交结果显示:异附加系H9015-17-1-9,H9017-14-16-5都附加有2条华山新麦草的染色体。对这2个材料和华山新麦草进行染色体C-分带带型比较,初步推断,H9015-17-1-9附加的是Nh5染色体,H9017-14-16-5附加的是Nh6染色体。 相似文献
17.
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研究了成都麻羊(Capra hircus)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并进行G—带,C—带显带分析。结果是,正常麻羊染色体数目2n=60,29对常染色体皆为具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公羊性染色体为XY,母羊为XX,其中Y染色体是染色体组中最小的,唯一具中间着丝点的染色体,X染色体是第三长的染色体。显带分析表明,每两条同源染色体具有相同的特定G—带带型,可与其它对染色体相区别,常染色体的着丝点区域G—带为浅染,性染色体则为深染。常染色的C—带位于端着丝点区域,X染色体则没有明显的C—带区。本文还对山羊,绵羊染色体组型进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王字四号是在永川县新胜茶场选出的柑桔优良单株。与锦橙相比,树性、枝、叶、果的特征特性均有显著差异。果大、少核、具单胚性,在年平均温度16℃左右表现晚熟、丰产、质优。 相似文献
19.
20.
普通小麦与沙生冰草、根茎冰草属间杂种的产生及其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幼胚拯救,首次获得了普通小麦与沙生冰草、根茎冰草两组合的属间杂种。在幼胚拯救时发现,无盾片的幼胚是不能产生杂种苗的。对获得的两组合杂种植株进行了壮苗和破蘖培养繁苗,使来自同一胚的杂种植株数目增加。在获得的F#-1杂种中,幼苗形态和穗型似普通小麦栽培种。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中国春×沙生冰草、根茎冰草两组合杂种F#-1的染色体配对频率远远超出了期望值。对杂种F#-1用四倍体和六倍体小麦回交,都能很容易获得种子,平均结实率都在15%以上。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组合的属间杂种均具有自交可育性,自交结实率分别为0.46%和0.15%。文章讨论了:⒈杂交成功的经验;⒉P与A、B、D染色体组间特殊遗传关系的理论分析;⒊F#-1自交结实的原因;⒋壮苗培养和破蘖培养繁苗在小麦远缘杂交中的重要作用。小麦属与冰草属间自交和回交后代的首次获得,在理论上对前人所认为的P染色体组在小麦族中的高度独立遗传性,提供了直接的相反证据;在实践上,使产生异源附加系、代换系甚至易位系、进而为利用P染色体组中的期望基因变得相对的容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