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油4号”2007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苏审油2007005)。 特征特性 苏油4号属半冬性中熟型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苗期呈半直立,省工节本型,套(直)播栽培出苗较快,易“冬发”,有利于形成冬前壮苗.叶片较宽大而多,叶色偏深绿,生长量大,长势强,繁茂性好。  相似文献   

2.
苏油4号系江苏省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高产、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性好(江苏省油菜区试平均产量2692.20kg/hm^2,比对照苏油1号增产10.34%),抗逆性强,特异性明显,双低品质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种子含油率40.48%,芥酸含量0.425%,饼粉硫苷总量21.21μmol/g),适合现代农作方式栽种等特点。2007年9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1月获得品种权保护公告号(CNA003444E)。适于江苏省及生态相似地区采用传统育苗移栽或稻茬浅耕晚直播现代农作方式种植。  相似文献   

3.
宁杂1号是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选育而成的优质油菜新组合,1997年4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产量水平宁杂1号1995年引进我市试种,平均亩产190.16kg,比秦油2号增产1.21%,不显著;1994~1996年省品种区试,平均亩产223.31kg,比秦油2号减3.6%,不显著。比荣选增产20.28%,极显著。2主要特征特性宁杂1号全生育期253d左右,与秦油2号相似,株高175cm左右。苗期生长势较强,叶色深,叶片宽,越冬期生长直立到半直立。中上分枝型,以1次分枝结果为主。单株有效角果数355个左右,每角粒数19~20,千粒重3.5g左右。其抗寒性、抗…  相似文献   

4.
淮油20号     
《乡村科技》2011,(8):7-7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0003选育单位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K386×96108-6特征特性"淮油20号"为甘蓝型半冬性中熟常规油菜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深绿,叶缘锯齿形,2~3对裂叶,株型较紧凑;平均株高159厘米,中生分枝类型  相似文献   

5.
黔油14号系贵州省农科院油料所选育而成的第一个三高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组合)。2002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特征特性该品种综合性状好,田间长势强。株型紧凑,生长整齐一致、开花集中、耐旱、抗菌核病、抗倒伏力强。株高198cm,分枝高52c  相似文献   

6.
苏种 《农家致富》2014,(12):22-23
一、南农油4号 审定编号:苏审油201301。来源与类型:原名“南农5273”,南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以(TAPIDOR/mellenrom)F1为母本、苏油1号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于2009年育成,属半冬性甘蓝型常规油菜品种。  相似文献   

7.
为选育双低油菜新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湘油11号为母本,湘油10号为父本,育成了双低油菜品种湘油13号,湘油13号种子含油量达40%,芥酸1.35%,硫代葡萄糖苷26.1μmol/g,属半冬性甘蓝型油菜品种,该品种冬前长势强,生育期中熟偏早,抗性好,产量高而稳,适合湖南和江西等长江中游地区栽培,1994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杨磊 《农家致富》2005,(12):26-26
扬油5号(原名99J11)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用鉴10/F6008//加拿大3号为亲本,经过杂交选育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油200302,并受国家新品种保护。扬油5号整个生长期长势旺盛,整齐度高,叶色深,叶片宽大,叶头大而圆。春发快,植株高大,上部分枝多,花大角大,主轴突出:株高约170厘米。一次分枝9个,二次分枝4个,  相似文献   

9.
青杂7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30品种名称:青杂7号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品种来源:144A×1244R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春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缩茎叶为浅裂、绿色,叶脉白色,叶柄长,叶缘锯齿状,蜡粉少,薹茎叶绿色、披针形、半抱茎,叶片无刺毛。花黄色。种子深褐色。全生育期132.3天。株高136.5cm,一次有效分枝数4.1个,  相似文献   

10.
国审杂交油菜新品种中油杂9号(品种图片请见本刊上期封底广告)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双低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油2003009),2004年再次通过不同生态区域国家品种审定(国审油2004005),是目前中油杂系列中审定范围广、早熟性比较好的一个品种。  相似文献   

11.
朱红文 《农家致富》2009,(17):27-27
油蔬两用即在油菜生长的薤期摘取主茎薹作为食用.植株其余分枝生产的菜籽供榨油用。近年来.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产量、品质和食味作为育种目标.选育出了油蔬两用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宁油16号.2004年8月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油200404).适合江苏省及长江下游油菜主产区种植。该品种目前由江苏丰庆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独占经营.  相似文献   

12.
甘蓝型杂交油菜黔油15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引进的波里马不育材料与黔油低芥一号优株进行测交和回交,育成胞质不育系7005A和保持系7005B,与恢复系7005C测配,得到强优势组合黔杂7005。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64.95kg/667m^2,比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8.19%;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36.33kg/667m^2,较对照油研七号增产15.47%。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区试两年平均单产154.48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19.18%;全国(长江上游区)油菜生产试验平均单产129.96kg/667m^2,比对照中油821增产6.92%。于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命名为黔油15号,2003年11月通过全国审定。适宜长江上游区以及邻近相同生态区域油菜适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农家科技》2011,(8):7
<正>德核杂油8号油菜品种为甘蓝型半冬性核不育三系杂交种,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油2010001。该品种幼苗半直立,叶色常绿,叶柄较短。角果斜生,短粗,成熟时呈枇杷黄色,籽粒红褐色。株高中等,茎秆青色,不易倒伏。据区试结果:全生育期平均232天,平均株高139.1厘米,匀生分枝类型,一次有效分枝数8.3个,单株有效  相似文献   

14.
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陇油10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陇油10号(原代号L6)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自育细胞质雄性不育系10A和恢复系C20配制的优质丰产、中早熟甘蓝型春油菜杂交种。2010年通过省级鉴定,2011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甘审油2011003)。该品种早熟性好,生育期92-113 d,较对照品种陇油5号早熟3-5 d。株高126 cm左右,一次有效分枝数5-8个,单株角果数230个左右,  相似文献   

15.
青杂7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30品种名称:青杂7号选育单位: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品种来源:144A×1244R省级审定情况:2009年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春性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幼苗半直立,缩茎叶为浅裂、绿色,叶脉白色,叶柄长,叶缘锯齿状,蜡粉少,薹茎叶绿色、披针形、半抱茎,叶片无刺毛。花黄色。种子深褐色。全生育期132.3天。株高136.5cm,一次有效分枝数4.1个,单株有效角果数  相似文献   

16.
华湘油12号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12 品种名称:华湘油12号 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品种来源:S017A×恢3—7 省级审定情况:201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杂交油菜组合。幼苗半直立,叶色常绿,基叶裂片2~3对,叶缘浅缺刻。苔茎粗壮,绿色。全生育期219天,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当,  相似文献   

17.
华湘油12号     
<正>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12品种名称:华湘油12号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S017A×恢3-7省级审定情况:201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杂交油菜组合,幼苗半直立,叶色常绿,基叶裂片2~3对,叶缘浅缺刻。苔茎粗壮,绿色。全生育期219天,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当,  相似文献   

18.
审定编号:国审油2011012品种名称:华湘油12号选育单位: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品种来源:S017A×恢3-7省级审定情况:2011年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半冬性杂交油菜组合,幼苗半直立,叶色常绿,基叶裂片2~3对,叶缘浅缺刻。苔茎粗壮,绿色。全生育期219天,与对照中油杂2号相当,  相似文献   

19.
丰产优质油菜新品种———绵油9号绵油9号系四川省绵阳农科所选育的甘蓝型中熟油菜品种,成熟期较对照早熟2天,1998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品种特性该品种冬性较强,半直立,长势强,整齐一致。根系发达,粗根多,茎较粗壮坚韧,杆青色,叶深绿色。荚果中等偏大,种子球形,黑褐色,均匀饱  相似文献   

20.
品种来源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经作所选育。 2000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甘蓝型春油菜,幼苗直立,浅裂叶, 深绿色。株型伞形,株高156.10cm左右,分枝部位 69.30cm,第1、第2有效分枝8个左右,黄花,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