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铜改善猪生产性能及其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褚勇  吴建设 《饲料博览》1998,10(3):13-14
高铜改善猪生产性能及其机理研究进展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褚勇吴建设孙淑珍1概述铜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一般情况下,铜的营养需要量为:成人每日2~3mg;哺乳动物5~10mg/kg饲料;禽类为4~11mg/kg饲料(NRC,1994;Wald...  相似文献   

2.
3.
不同抗生素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养猪生产中,抗生素在仔猪、生长猪日粮中得到厂普遍的应用,对养猪生产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抗苗药物添加剂种类繁多。在具体应用中受到环境条件、猪的生长阶段、健康状况、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本试验旨在探讨特定条件下不同抗生素的饲喂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动物选择与分组选用网床培育的杜×长×大三元生长猪48头,称重登记耳号后按体重相近、遗传基础相似、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每组两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于12个圈中饲养。1.2试验日粮基础D$0参照美国NRC(1998)ZO-S…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的有关报道和生产实践业已证明,无水硫酸钠、氯化胆碱、高铜作为添加剂独立应用于生长猪饲粮中,可显著提高其生产性能。但将三种添加剂组合应用,三者间有无互作效应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拟通过饲养试验,研究三种添加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其组合互作效应。1 材料和方法1.1 动物与饲粮 选择出生日龄相近,体况相似,健康无病,体重40kg左右的长×荣F1杂交商品猪42头,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7组,每组6头,组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猪舍为双列石板圈面,每圈饲养2头,单圈面积4.8m2。预试期…  相似文献   

5.
刘延贺  苑会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9995-9996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膨化血粉饲喂生长猪的效果,探讨在生长猪饲粮中使用膨化血粉替代鱼粉作为唯一动物蛋白源的可能性。[方法]选用75头体重15kg的长×大×杜三元杂交猪,采用1×4+1的对比试验设计方案。[结果]相同添加量的鱼粉和膨化血粉对猪的增重及日粮蛋白质利用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同样的基础日粮配方结构条件下,膨化血粉以相同添加量替代鱼粉是可行的。在2%膨化血粉添加比例的基础上,随着添加量增加,猪的增重也明显提高(P〈0.05);在平衡氨基酸的条件下,日粮蛋白利用率也随之提高。在生长猪阶段。5%的比例是膨化血粉的适宜添加量,高于此比例猪不能完全利用,同时生产性能指标不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随膨化血粉在生长猪日粮中用量的增加,猪生产性能明显提高,最佳用量为5%;相同基础日粮配方条件下,膨化血粉代替鱼粉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7.
为了研究包膜半胱胺对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日龄相近、体况及遗传基础一致、健康的杜×长×大(DLY)生长猪60头,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缘00 g/t包膜半胱胺、1 000 g/t普通半胱胺进行饲喂,以不添加半胱胺作对照,试验期80 d。结果表明院与对照组相比,包膜半胱胺和普通半胱胺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20%和2.23%,料重比分别降低了2.29%和1.91%,采食量方面3组差异不显著;包膜半胱胺组腹泻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半胱胺组。因此,缘00 g/t包膜半胱胺能较好地提高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降低腹泻率。  相似文献   

8.
不同形式和水平铜、铁、锌对生长猪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用90头平均体重为27kg左右的生长猪,研究不同剂量和形式的铜、铁、锌的促生长效果。对照组为无机源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Ⅰ组),4个处理组水平分别为有机源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Ⅱ组);有机源NRC(1998)水平一半的铜、铁、锌(Ⅲ组);无机源和有机源各占一半的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Ⅳ组);无机源NRC(1998)水平加上有机源NRC(1998)水平一半的铜、铁、锌(Ⅴ组)。每处理3个重复。结果,生产性能各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高于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组的血铜水平极显著高于无机源和有机源各占一半的NRC(1998)水平的铜、铁、锌组,并显著高于其他3组;其余4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血液指标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丙二醛(MDA)各组呈无规则变化;淋巴细胞转化率(%)对照组低于其他各组,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排出的铜、铁、锌含量则与日粮中的铜、铁、锌水平有关。结果表明,采用有机铜、铁、锌源,按照NRC(1998)标准铜、铁、锌需要量的一半所配制的日粮,并没有降低生长猪的生产性能,而且部分血液指标的变化不大。但其粪中的铜、铁、锌排泄量减少了30%左右。  相似文献   

9.
有机硒对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添加有机硒进行了为期40天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硒虽然对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它可降低背膘厚度,加大眼肌面积。  相似文献   

10.
高铜饲粮中VE的添加时间对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用 36头约克猪 ,研究了高铜 (2 5 0mg/kg)饲粮中VE的添加时间对 2 0~ 10 0kg猪生长性能和猪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 ,对照组饲粮不添加VE ,试验组分别在 2 0kg、6 0kg、80kg体重时添加 2 0 0mgVE/kg。结果表明 ,饲粮处理对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无明显影响 (P >0 0 5 ) ,添加VE有提高 6 0~ 80kg阶段ADG、降低F/G的趋势 ,添加时间越长 ,效果越明显 ;添加VE趋于减少鲜猪肉滴水损失和失水率 (P >0 0 5 ) ,显著提高肌肉铁、铜和VE含量 (P <0 0 1或 0 0 5 ) ;从 2 0kg开始添加VE能降低冷存前 6d的TBA值和滴水损失 (P <0 0 5 ) ,提高前 3d的肉色评分 (P <0 0 5 ) ;从 6 0kg和 80kg体重开始添加VE对冷存 3d猪肉的TBA值、滴水损失和肉色评分也有改善的趋势 (P >0 0 5 )。由此结论 ,在本试验条件下 ,从猪 2 0kg体重开始在饲粮中添加 2 0 0mgVE/kg可明显降低猪肉变质速度 ,延长贮存期 ;6 0kg以后添加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抗生素替代品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为生猪无抗饲料的开发与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100 mg/kg、复合酶制剂100 mg/kg、杜仲素500和1 000 mg/kg,以添加硫酸粘杆菌素300 mg/kg为对照,对15 kg左右的二元杂交商品猪进行为期102 d的饲养试验。[结果]用复合微生态制剂、复合酶制剂替代抗生素对育肥猪(15~90 kg)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等指标没有不利影响;用杜仲素替代抗生素对15~30 kg育肥猪的日增重、日采食量、料重比等指标没有不利影响,对30~90 kg育肥猪的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对其他指标没有不利影响。[结论]利用新型绿色环保添加剂替代抗生素,开发生猪无抗饲料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60头军牧 1号生长猪 (19.2 6± 1.2 0kg) ,随机分成 6组 ,公母各半。基础饲料为玉米 -豆粕型饲料。使用硫酸铜作为铜源 ,对照组铜添加浓度为 0mg/kg ,试验各组铜添加浓度为 10 0、15 0、2 0 0、2 5 0和 30 0mg/kg。试验开始时称重 ,之后每隔 2 0d称重一次。测定长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如下 :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铜 (≥15 0mg/kg和≤ 30 0mg/kg)可明显提高平均日增重 (ADG) ,降低料重比 (F/G)。但增重效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 ,前期 (0d~ 6 0d)效果优于后期 (6 0d~ 10 0d)。整个试验期 ,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 ,ADG平均提高 9.9% ,增幅在 5 %~ 14 % ,其中以 2 0 0和 2 5 0mg/kg铜组最佳 ,分别达到 72 0 .77g/d(P <0 .0 1)和 72 5 .8g/d(P <0 .0 1) ;试验组比对照组F/G平均降低了 5 .4 % ,降幅为 3%~ 8% ,其中以 2 0 0和 2 5 0mg/kg铜组最低 ,分别为 3.0 8(P <0 .0 1)和 3.0 6 (P <0 .0 1)。采食量未见有显著变化 (P >0 .0 5 )。本试验结果表明 :15 0mg/kg~ 30 0mg/kg铜添加量对生长猪具有明显促生长作用 ,其中以 2 0 0和 2 5 0mg/kg铜组最佳  相似文献   

13.
增重灵对生长猪增重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0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30头,随机分成2组,研究增重灵对生长猪增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添加抗生素的对照组相比,增重灵组可提高猪增重9.1%,饲料转化率提高5.3%,1 kg增重饲料成本降低3.6%。  相似文献   

14.
“宝尔康”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强  杨国明  谢红兵  王承民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588-1588,1590
进行了“宝尔康”添加剂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其能改善猪只生长状况,并提高了猪肉品质。利用该添加剂是生产安全健康的无公害优质绿色食品的有效途径,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采用PCR-RFLP-ApaⅠ方法检测高坡猪GH基因-119~ 486 bp片段的多态性,探讨了不同基因型对其部分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产生2个等位基因A(449 bp)和B(316 133 bp),其频率分别为0.54和0.46;3种基因型:AA、AB和BB,其频率分别为0.26、0.56和0.18;除6月龄腹围和背膘厚外,其余指标值均以BB基因型最高,AA基因型的6月龄腹围和瘦肉率与BB基因型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在各基因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表明,A可能是小型猪的有利等位基因,B则可能是大型猪的有利等位基因。  相似文献   

16.
选择体重60kg左右的“长×大”二元杂交阉公猪180头,随机分配到复方1#、复方2#、复方3#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设5个重复,每个重复9头。试验结果如下:①复方1#、复方2#、复方3#组较对照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4.83%(P〈0.05)、3.41%(P〉0.05)和8.84%(P〈0.05);饲料,增重降低5.14%(P〈0.05)、0(P〉0.05)和5.43%(P〈0.05);总疾病发生率下降48.9%(P〈0.01)、53.5%(P〈0.01)和17.3%(P〈0.01)。②复方1#、复方2#、复方3#组与对照组相比,屠宰率差异均不显著,但胴体瘦肉率提高,板油重降低,背膘厚降低。③复方1#、复方2#、复方3#组能改善肉质特性。研究表明。试验的中草药提取物组方能提高生长肥育猪的生长速度和降低饲料/增重;有效提高猪的抗病能力;可提高猪的胴体瘦肉率,增大眼肌面积,降低背膘厚;有效改善育肥猪肉质。  相似文献   

17.
氟烷基因对猪胴体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十年来,由于人们对猪经济性状等方面的需求,瘦肉型猪种如长白猪、大白猪和杜洛克猪及其杂交后代等的饲养量愈来愈大.  相似文献   

18.
高剂量铜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 8头杜长大仔猪 [体重为 (15 8± 1 34)kg]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 2组 ,分别饲喂添加 5mg/kg和 2 5 0mg/kg铜 (CuSO4形式 )的相同饲粮 ,研究高剂量铜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高铜使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了 13 0 4 % (P <0 0 1) ,平均日采食量提高 9 91% (P <0 0 1) ;饲料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提高了10 0 1% (P <0 0 5 ) ;高铜使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分别提高 15 6 6 % (P <0 0 5 )、12 5 3% (P <0 0 5 ) ,胰脏糜蛋白酶活性降低 11 6 9% (P <0 0 5 ) ;血清胃泌素浓度提高 2 9 2 5 % (P <0 0 1) ;血清SOD活性提高了 36 94 % (P <0 0 1)。  相似文献   

19.
饲喂杂交狼尾草对乐平猪(东乡花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杂交狼尾草对乐平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母猪体况、妊娠时间、胎次一致的原则,选取30头东乡花猪经产母猪。按饲喂新鲜杂交狼尾草的量不同,试验设3个处理,每组10头,按妊娠前期(30 d前)、中期(30~90 d)和后期(90 d后)3个阶段,分别饲喂0、2.0和3.0 kg/d杂交狼尾草(即对照组、替代15%精料组、替代25%精料组),基础日龄相同,进行了一个繁殖周期的试验,结果表明:以60日龄窝重比较,2个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1.07%和12.55%,达到显著差异(P<0.05);每头母猪年增收分别达398.55元和487.70元;另外,饲喂狼尾草提高了生态效益,净化了环境。  相似文献   

20.
选用35日龄杜施杂1代断奶仔猪40头,随机分成4组进行高铜及补硒试验.结果表明,Cu 125 ppm+Se 0.3 ppm(Ⅱ组)效果最佳,日增重比 Cu 4.36 ppm+Se 0.3 ppm(Ⅰ组)约提高15.9%(P<0.05);全期耗料较Ⅰ组下降12.6%.Cu 250 ppm+Se 0.3 ppm(Ⅲ组)与Ⅰ组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耗料较Ⅰ组下降8.0%.但Ⅱ组与Ⅲ组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补 Cu250 ppm 不加 Se(Ⅳ组)与Ⅲ组相比,日增重约减少27.2%(P<0.01),耗料则较Ⅲ组高23.7%.屠体组织切片观察表明,添加高剂量铜(125或250 ppm)对机体组织均不产生病变,但各组的骨骼肌纤维粗细与十二指肠杯状细胞大小有明显的不同,均为Ⅱ>Ⅲ>Ⅰ>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