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水稻灌浆结实期是指由水稻开花到水稻成熟的这段时间,由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构成,是决定水稻产量的关键时期。水稻的产量由穗数、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组成,水稻的穗数和穗粒数由分蘖期和长穗期决定。灌浆结实期决定着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高低,结实率和千粒重越高水稻的产量越高,这段时间也是水稻育秧地复种作物田间管理和床土培肥的关键时期。与水稻分蘖期和长穗期相比,水稻灌浆结实期的本田管理工作就相对轻松多了,也是农  相似文献   

2.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秧苗素质好坏,直接影响水稻的产量。近年来水稻秧苗期病虫害不断发生且有逐年加重趋势,为此,搞好水稻秧田期病虫害防治,培育无病壮秧,对实现水稻稳产、高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水稻秧田期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和症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办法,以期为水稻秧田期病虫害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栾远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315-316
介绍了水稻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肥特点以及水稻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结实期的主要田间管理技术,为促进水稻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实期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环境因子。水稻结实期是稻米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光照有利于水稻籽粒的灌浆及淀粉的充实,提高稻米产量及品质。本文概述了国内外有关结实期温度和光照及其互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和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结实期温度胁迫导致稻株抗逆性变差,光合速率降低,同化产物积累量下降,从而造成产量下降及品质变劣;光照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的动力,结实期弱光胁迫影响水稻光合作用,减少光合同化产物的积累、转运和分配,导致水稻产量和品质降低;且温光复合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更大。因此,可采取播期调整、加强肥水管理、抗逆品种应用和喷施生长调节剂等栽培措施缓解结实期温度和光照胁迫对水稻的影响,为水稻优质高产抗逆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适宜播期的确定是水稻种植中重要的环节与内容,然而生产上总会出现播期提前或推迟的现象,播期不同导致水稻生育期内气候条件差异,进而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形成造成影响,根据品种特性、生产地气候资源合理安排播期,有利于实现水稻高产优质的协同。不适宜的播期通过影响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质量等降低水稻产量,通过影响穗前生长与穗后籽粒灌浆充实而影响加工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及淀粉理化性质。从产量构成因素、稻米品质等指标梳理前人在播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从秧龄、不同品种选择、氮肥及其他养分调控、栽植密度、水分管理以及化学调控等方面针对播期变化的水稻栽培调控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生产上从播期角度调控水稻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东营市盐碱地水稻的适宜插秧期,以优质香稻品种津原U99为试验材料,比较5月29日、6月10日、6月30日共3个不同插秧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插秧期之间产量差异显著,随着插秧期的延迟,产量依次降低;不同插秧期处理中以5月29日插秧水稻产量、食味值最高,综合考虑水稻产量与品质,东营地区盐碱地水稻在5月底前插秧有利于保障产量,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7.
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颍上县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包括移栽期、生长期、穗分化期及施肥和病虫草害防治期的水分管理,以为水稻节水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宣城地区水稻农用天气预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齐经济  王凯全  周琪  乐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94-18097
[目的]为使宣城地区水稻农用天气预报更好地为水稻生产服务。[方法]在加强农用天气预报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宣城地区水稻生产过程遇到的天气条件和实际工作的开展,分析宣城地区水稻农用天气预报的内容及实际水稻生产的气象预报需求。[结果]宣城地区农事活动的预报项目有水稻适播期预报、水稻移栽期预报、农田施肥期预报、病虫害防治预报、晒田控蘖期预报、灌溉排水预报、收获晾晒期预报等。农业气象灾害服务产品包括低温冷害预报、高温热害预报、暴雨洪涝预报、大风预报和灾后措施、雪灾预报等。这些预报产品在实际水稻生产中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结论]充分了解服务范围内水稻种植布局、种植制度和农事活动是编制、开展好水稻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前提。熟悉水稻的生长动态、相应的气象指标和可行农技措施是开展好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基础。农业情报共享是做好水稻农用天气预报服务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重点研究了移栽期、生长期及穗分化期的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和施肥、病虫害防治期的水分管理,为水稻节水高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水稻种植田间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水稻种植问题,本文提出了水稻种植的田间管理,包含水稻种植的前期准备、水稻出苗期管理、水稻分蘖期管理、水稻结实期管理以及水稻肥料的管理。对于水稻种植的病害防治以及水稻种植的虫害防治提出了分析。旨在通过分析水稻的病虫害防治以及种植田间管理,从而保障水稻的健康成长,有效保证水稻的生产质量与数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以含氨基酸水溶肥为材料,按照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对溧水地区水稻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溧水区水稻仅施配方肥处理相比,在水稻破口期、齐穗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均可提高水稻的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分别增产8.51%、4.87%,增收2 003.85、1 072.15元/hm2;与水稻齐穗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相比,破口期喷施水稻增产更明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建议溧水区农户在水稻破口期喷施含氨基酸水溶肥。  相似文献   

12.
汪宗阳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1):78-78,83
水稻是肥东县主要粮食作物,由于茬口、气候、品种等原因,水稻播种期经常需要调整,特别是近年来高温热害天气频繁,对水稻生产造成极大的影响。进行了水稻不同播期对比试验,探索不同播期对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为今后水稻生产确定适宜播种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水稻施用生物硅肥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水稻上施用生物硅肥试验结果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可以提高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从而提高水稻产量,试验还表明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在大量元素化肥降低30%情况下,水稻产量不会降低,效益分析表明水稻幼穗分化期施用生物硅肥可以达到增产增收和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水稻是一个具耐湿、抗旱、高产特性的作物,生育的每个阶段都对温度有具体要求,如低于12℃影响生长,低于18℃不分蘖,低于17℃则影响开花授粉,因此,要想种好水稻必须了解水稻,必须掌握它一生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水稻从子房受精以后,就是新的世代开始,即形成新的种子,所以我们在栽培上一般都是把种子发芽到新种子成熟,称为水稻的一个生长周期,简称为生育期,水稻一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穗分化期(长穗期)和结实期等。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寒地水稻的适宜插秧期,以水稻品种垦稻26为试验材料,比较5月5日、5月10日、5月15日、5月20日、5月25日、5月30日、6月4日共7个不同插秧期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插秧期处理中以5月15-25日插秧水稻产量较高,5月25-30日插秧水稻食味评分较高,综合考虑水稻产量与品质,寒地水稻在5月25日左右插秧有利于保障产量,提升稻米品质。  相似文献   

16.
以半直立耐密型水稻为试验对象,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水稻蘖肥不同施用时期(3.5~3.7叶期、4.1叶期、5.1叶期),对水稻分蘖时期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在本田秧苗3.5~3.7叶期施用蘖肥效果最好,半直立耐密型水稻有效分蘖率、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等综合性状各方面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17.
水稻破口期病虫害用药防治不当,易出现水稻包颈和穗腐病等问题,不仅影响水稻产量,还影响稻米品质和市场价格。为妥善解决水稻包颈和穗腐病等问题以及规范水稻破口期用药,分析了如东县水稻破口期用药现状,并依此提出了规范水稻破口期科学安全用药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8个杂交水稻组合作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发芽期、幼苗期和全生育期进行盐胁迫,鉴定杂交组合不同发育时期的耐盐性表现,研究杂交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特点和相关性。结果表明,杂交水稻在不同生育阶段的耐盐性存在较大差异,发芽期的耐盐性明显强于幼苗期和全生育期;不同组合在各个生育阶段的耐盐性差异较大,杂交水稻发芽期、幼苗期和全生育期的耐盐性之间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在发芽期、幼苗期和全生育期盐胁迫条件下,杂交水稻的相对盐害率、枯死叶率和单株粒质量可以作为各时期耐盐性的重要鉴定指标;耐盐杂交水稻的选育应通过不同生育阶段分别进行耐盐性筛选,并利用已知的耐盐基因同时改良不育系和恢复系,实现耐盐基因聚合在杂交一代,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机插水稻的特点,从育秧期、大田移栽至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灌浆期等各个生长发育阶段,总结了其水浆管理技术,以期为机插水稻的大田节水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0.
水分管理影响稻田甲烷排放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水分管理是影响稻田甲烷(CH4)产生、氧化与排放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了非水稻生长期和水稻生长期水分管理对稻田CH4产生排放的影响,以及非水稻生长期水分管理对水稻生长期CH4产生排放的影响,并提出有待研究的内容.综合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冬季淹水不仅引起冬季(非水稻生长期)CH4的大量排放,还影响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非水稻生长期土壤水分含量越高,随后水稻生长期CH4排放量越大,产生和氧化能力越强.水稻生长期烤田相对于持续淹水能大量减少CH4排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