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籼粳稻杂交理想株型创造与超高产育种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1999,30(4):397-403
几十年来在籼粳稻杂交育种、水稻理想株型及超高产育种领域完成了大量开拓性应用基础研究,首次提出了籼粳稻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即通过生物学方法克服籼粳杂交产生的疯狂分离、结实率低和后代不易稳定三大困难以及有利综合籼粳优点的亲本和杂交后代选择技术,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常规育种方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籼粳稻杂交育种最成功的国家:在籼粳稻杂交育种基础上,首次明确提出通过籼粳稻杂交创造株型变异、进行理想株型育种的理  相似文献   

2.
对水稻粳型亲籼系的应用价值及其选育体系进行了讨论。认为:1.粳型亲籼系与籼稻杂交是利用籼粳交F1杂种优势和培育籼粳交纯系品种的有效途径;2.粳型亲籼系应有较多的粳性状,与籼稻的亲和力高,配合力好,道理高,抗性好,适应性强;3.选育粳型亲籼系的亲本应以偏粳型或中间型为材料为主;4.育种方法应以杂交育种为主,后代鉴定与选择中,粳型性的鉴定应以形态指标为主,杂种亲和性鉴定应以结实率为主,杂种优势以产量为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00,(1)
此项成果首次提出了籼粳稻杂交的关键技术,即通过生物学方法克服籼粳稻杂交产生的疯狂分离、结实率低和后代不易稳定三大困难以及有利综合籼粳优点的亲本和杂种后代选择技术,使之成为行之有效的常规育种方法,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籼粳杂交育种最成功的国家;在籼粳稻杂交育种基...  相似文献   

4.
水稻籼粳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水稻籼粳杂交研究的历史进行回顾,总结和分析籼粳稻杂交常规育种、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亚洲栽培稻分类和籼粳杂交遗传规律研究进展,针对籼粳稻杂交育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武育粳3号"不抗条纹叶枯病且产量潜力不如新育成的品种,为改良其丰产性,通过籼粳杂交育种,在保持其食用品质不变的前提下,对BC1、BC2、BC3、BC4及单交后代株系进行了部分性状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株系分离严重,表明籼粳杂交育种由于双亲性状差异大,后代杂合性强,纯合稳定速度慢,育种周期长。同时,根据田间目测,筛选出40个性状基本稳定、抽穗期与轮回亲本相近的株系,且主要农艺性状考查结果表明,多数株系的性状表现介于双亲之间,株系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沈阳89-366是偏矮秆粳稻,与粳、籼、爪哇3种类型品种杂交,F1代结实率与亲本无显著差异,具有广亲和性,与爪哇型品种杂交F1代优势性状多而强,与偏矮秆品种杂交F1代株高半矮秆,是水稻超高产杂交育种有应用前景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7.
籼粳交是扩大遗传基础和选育突破性品种的重要手段,粳型亲籼系在籼粳交育种中具有独特的地位。粳型亲籼系指具有籼型花粉不育基因型的粳型品系,1994年由张桂权首次提出,粳型亲籼系培育成不育系并成功组配了籼粳型杂交稻;梳理了粳型亲籼系与广亲和、特异性亲和、籼粳型杂交稻、籼粳型常规稻、粳型亲籼系、掺粳籼稻、籼粳架桥等的关系。粳型亲籼系不能作为常规稻品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的培育效率低下,难以应用于常规稻育种的原因是粳型亲籼系培育效率低下和较小的育种规模,但在籼粳交育种规模扩大的情况下,粳型亲籼系在常规稻育种中显现出重要的利用价值,阐明了如何发挥其价值的育种策略,利用粳型亲籼系培育掺粳籼稻品种的育种效率高,初步开展了粳型亲籼系的选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综合育种、全面超越、重点突破”的育种路线,阐述了综合育种的目标、核心和实施途径及方法,实施籼粳亚种杂种优势与杂交育种优势的叠加,探求水稻育种工作的全面超越。  相似文献   

9.
水稻籼粳交育种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了水稻籼粳交育种与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的不同内涵,评述了水稻籼粳交相关的科学术语、育种理论和育种实践,分析了籼粳交杂种不育基因座位研究结果对籼粳交育种的指导作用,简述了广东的籼粳交育种现状,提出了以大群体筛选籼粳交后代的育种方法并应用于育种实践。  相似文献   

10.
籼粳交F1株高、生育期超亲、结实率低、子粒充实度差是长期困扰水稻(Oryza sativa L.)亚种间杂交育种的几大难题。通过对水稻籼粳指数鉴定方法的发展、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进行总结,并结合株高、抽穗期、育性基因及库源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讨论分子标记方法在水稻育种工作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早在本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水稻遗传育种家们就进行了籼、粳性状与特性等方面的研究,并企图通过杂交育种途径把其优点结合起来培育成新型的水稻品种。由于籼粳两大亚种间亲缘关系较远,杂种F_1代结实率很低,加之后代性状不易稳定,未能取得成功。直至70年代中期,我国以及南朝鲜才成功地培育出籼粳稻杂交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沈阳89-366是偏矮秆粳稻,与粳,籼,爪哇3种类型品种杂交,F1代结实率与亲本无显著差异,具有广亲和性,与爪哇型品种发交F1代优势性状多而强,与偏矮秆品种杂交F1代株高半矮秆,是水稻超高产交育种有应用前景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13.
原粳41原名R9941,是浙江省农科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用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育成的晚粳稻新品种,表现抗稻瘟病、矮秆抗倒、大穗多蘖、丰产稳产.2004年3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作晚稻种植.  相似文献   

14.
离子束对籼粳交的亲和性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籼粳交后代结实率低、亲和性不良问题在籼粳杂交育种工作中随处可见。离子束辐照会使亲和性得到改良 ,尤其是用未处理的籼型材料作母本、已处理的粳型材料作父本的配组方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5.
浅议我省杂交水稻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浅议我省杂交水稻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华泽田,张忠旭(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辽宁是杂交粳稻的发祥地,早在20年前,杨振玉先生针对梗粳交优势不强和粳稻品种中恢复资源贫乏的实际问题,采取籼粳架桥人工制恢的技术路线,引入IR8籼稻矮秆、丰产、恢复基因,采取IR8...  相似文献   

16.
水稻籼粳交后代结实率低、亲和性不良问题在籼粳杂交育种工作中随处可见。离子束辐照会使亲和性得到改良,尤其是用未处理的籼型材料作母本、已处理的粳型材料作父本的配组方式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水稻籼粳交育种策略的优化及育种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籼粳交育种是水稻育种取得突破的基本途径,以培育掺粳籼稻为主题,分析了籼粳交育种的多个育种策略,利用典型粳稻和采用三交(回交)方式是优先可取的方法,但存在工作量大的问题。为此,提出了工作量小、能有效缩短育种时间的高效育种策略,即(籼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具有保持能力的典型粳稻品种F1//具有恢复能力的籼稻品种或恢复系"的育种策略,回顾了籼粳交育种历程及所取得的成效,并对籼粳交育种策略的进一步优化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采用理想株型、丰产、优质、抗病、抗冷性较好的青系96 为母本与籼粳交中间类型的丰产抗病BG902 杂交,利用籼粳杂种优势和地理远缘优势把高产、优质、抗病、抗冷聚集在一起,在其F3 不稳定株系中选择高产、优质、多抗株系再与株型好、丰产、优质、抗冷的下北杂交,经过多代系统选育、特性鉴定和中间试验的综合育种技术,多学科协作,育成了集高产、优质、抗病、抗冷和广泛适应性于一体的多优集成新品种超产1 号,这是我省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9.
作者总结三十年来我国籼稻育种的主要成就有:矮秆水稻育种;杂交水稻育种和水稻品种资源的研究利用。育种主要经验为:从生产需要出发确定育种目标;稻种资源的正确利用;主要性状的改良;加速世代育种的群众运动和协作攻关;良种和良法结合。对水稻育种的前景,作者认为育种目标仍应以高产为主,结合优质、抗性、早熟;以杂交育种为基础各种育种途径相结合;开展各学科对稻种资源的综合研究和加强有关水稻育种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20.
解放后湖北省水稻(Qryza satita L.)育种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例如光温敏核不育水稻的发现与应用研究,新型雄性核不育细胞质资源的发现,提出中间材料使用方法、产量与抗病性的同步筛选,创造出亚籼粳杂交法,摸索出五结合单株选择法,选育了一批推广品种,这些对水稻乃至整个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影响重大,为水稻的增产、增收做出了重大贡献。湖北当前在稻瘟病抗性育种方面取得了进展,但产量育种处于徘徊境地。以后重点是加强常规稻育种、强化水稻育种的基础研究、开展籼粳杂交研究、提高产量育种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