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鸡体之间存在相互粘连问题,以散养绿壳蛋鸡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基于凹点分析法的粘连鸡体分割新方法,该方法在不同的颜色空间下使用最大类间方差法(Maximum Between-Class Variance,OTSU)结合形态学运算,对采集的视频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后,通过分析粘连区域的凸缺陷轮廓,使用正方形模板确定凹点位置,然后对凹点进行随机匹配确定正确的凹点匹配方式,最终实现粘连鸡体的分割。对不同数量的粘连鸡体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2~4只粘连鸡体的分割,平均分割准确率为92.8%,平均运行时间为2.817 s,并对比极限腐蚀结合凹点搜寻方法、分水岭分割方法,两种方法的平均分割准确率分别为63.4%、71.6%,该文方法提高粘连鸡体分割准确率;对真实养殖环境下粘连鸡群的分割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复杂粘连鸡群实现了较好的分割。该方法可以为后续监控鸡群个体健康状况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黄瓜蚜虫的图像识别与计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蚜虫区域、绿色背景和蚜叶区的G分量特点,建立G分量阈值确定原则,并采用G分量阈值将蚜虫区域和非蚜虫区域分离开。针对蚜虫的粘连重叠问题,利用扩展极小值阈值变换的方法对输入图像进行标记,对标记后的图像进行距离变换和分水岭分割,以去除粘连。试验结果表明:算法能有效地分割粘连重叠的蚜虫,过分割率与欠分割率之和为3.14%。计数准确率达到96.2%,高于直接计数的  相似文献   

3.
粘连玉米籽粒图像的自动分割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玉米籽粒为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公共区域和籽粒轮廓寻找分割点的方法,实现了粘连玉米籽粒图像的自动分割.对于两个相互粘连的籽粒,在对粘连目标进行连续腐蚀-膨胀处理过程中,相互接触籽粒会形成公共区域,将公共区域与任意一个籽粒轮廓进行交集运算后,得到一段不封闭的曲线,曲线段的端点作为分割点,再运用Bresenham画线算法生成分割线,将这两个籽粒分离.对于大量粘连的籽粒,采用同样的方法,以"剥离"方式可将籽粒逐个分离出来.对100组粘连籽粒图像进行算法测试,分割正确率为96%,分割后的籽粒边界较为平滑,变形较小.  相似文献   

4.
基于Lab空间和K-Means聚类的叶片分割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植物叶片进行分类,在植物种类鉴别研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在植物叶片分类中,对叶片的准确分割是进行分类的必要前提。为此,对比分析了传统阈值分割中的最大类间方差法和K-Means聚类两种分割算法,实现对叶片的分割,并将RGB空间转换到Lab空间,再利用两种算法分别进行分割。结果表明:传统的阈值分割和K-Means聚类分割无法将目标图像准确地分割出来;在Lab空间对a分量进行阈值分割可以去除阴影部分,但是分割结果为二值图像;而在Lab空间进行K-Means聚类分割,不仅能够有效地消除在拍摄图像过程中产生的阴影部分,而且分割后的图像为彩色图像,对纹理和颜色特征的提取更加方便,提高了分类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近色背景中树上绿色苹果识别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实现大型果园生产中果实产量监控和预测,研究了基于机器视觉的树上绿色苹果识别方法。为彩色相机配备一环形闪光灯用于夜间苹果树的图像采集,设计了以归一化的g分量和HSV颜色空间中H、S分量为特征参数的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和以超绿算子(2G-R-B)为特征的阈值分类器组合而成的混合分类器,实现了绿色苹果在近色背景中的有效识别;针对识别结果中的果实粘连情况,通过计算区域面积以及区域长、短轴之比,识别粘连区域,并对粘连果实区域图像进行欧氏距离变换,进而针对粘连区域距离变换图像采用分水岭算法进行分割,可将大部分粘连果实分开,并最终实现近色背景中绿色苹果的识别与计数。通过对64幅果树图像实验表明,该方法平均识别正确率为89.30%。  相似文献   

6.
采用0.57R-0.18G-0.2B色差分量法对刺梨图像进行处理,通过Ostu自适应阈值分割、形态学滤波和二值图像白色色素面积阈值等方法对图像进行一次分割。根据刺梨果实图像的颜色和纹理特征,再采用YCbCr颜色空间模型中各分量的阈值对图像进行二次分割。通过标记分水岭分割算法对粘连果实连通区域进行分割,利用Hough圆变换对独立、遮挡和重叠情况下的果实外圆进行拟合和修复,最终获取果实质心坐标及其半径。试验结果表明:刺梨果实识别正确率均高于92%,说明本算法能够对刺梨果实进行有效地识别。  相似文献   

7.
以数码相机采集的茶叶图像为对象,研究茶叶嫩芽的识别方法。采用基于Lab颜色模型中a分量、b分量信息的K-means聚类法识别彩色图像中的茶叶嫩芽。对不同距离采集的茶叶图像,对比分析Ostu法(最大方差自动取阈法)和3个聚类中心的K-means聚类法的目标识别效果和识别效率。结果表明,Ostu法虽然可以完成嫩芽的识别,平均识别率在89%左右,但不能较好的保证分割后嫩芽的完整度。基Lab颜色模型和K-means聚类法的识别算法能较好的区分嫩芽和背景,平均识别率达到94%左右,且能较好的保证分割后嫩芽的完整度,为智能采摘技术研究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颜色与形状特征的甘蔗病害图像分割方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甘蔗苗期赤腐病和环斑病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甘蔗病害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利用颜色特征2G-R-B和2R-G-B提取出病斑和土壤等非绿色植物类.然后采用面积阈值分割法排除部分土壤等非绿色植物类连通区域.最后利用链码计算剩下的病斑和土壤等非绿色植物类连通区域的形状特征,根据区域的宽度、矩形度和圆度分离出病害病斑.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取出赤腐病和环斑病病斑,对环斑病图像分割正确率达93%,对赤腐病图像分割正确率达95%.  相似文献   

9.
基于K均值聚类的绿色苹果识别技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司永胜  刘刚  高瑞 《农业机械学报》2009,40(Z1):100-104
针对颜色和背景相近的绿色苹果,提出了一种基于K-均值聚类的苹果图像识别算法.该算法以8×8像素的正方形区域为分割单位.选择颜色差R-B作为颜色特征,选择灰度均值m,标准偏差σ和熵e作为纹理特征,形成特征向量空间.采用间隙统计法确定苹果图像的最佳聚类数. 将特征向量空间和最佳聚类数作为输入,运用本文算法对苹果图像进行聚类和分割.对200幅图像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在顺光和逆光情况下,算法均能实现果实与背景的有效分割,果实识别的正确率高于81%.  相似文献   

10.
基于机器视觉的猕猴桃特征参数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源图像各颜色分量及颜色因子的灰度图、直方图及线剖面分析,选用Lab空间的a通道分量进行特征提取。为了改善图像质量,对a通道分量通过直方图均衡化、中值滤波进行增强。对滤波后的图像利用OTSU自动阈值分割法,完成目标与背景的分割。应用形态学处理方法,对图像先腐蚀再去除小目标最后进行反向膨胀运算去除残留物。对处理得到的二值图像运用Canny算子获取目标区域的边界信息,基于正椭圆Hough变换提取猕猴桃的质心、面积、周长和圆形度。为了测试提取算法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对采集的40张图像87个果实进行了特征提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正确提取率为88.5%,平均提取时间为3.976s,基本满足猕猴桃采摘机器人目标识别对图像处理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