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区的地形因子、沟域的空间分布形态及密度特征是沟域经济发展的自然基础,并且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使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和Arc GIS软件对北京山区的地形因子、沟域空间形态及密度逐一进行分析和评价,可以从多元方式和视角来深刻认识微观沟域,为沟域经济空间布局提供基础数据和有益启示。地形因子从等高线、高程、坡度、坡向等方面梳理、总结地形特征、利用特点和空间分布。基于Arc GIS平台水文分析功能,提取北京山区的沟域,进而总结沟域与主要水系的空间关系和空间形态。使用地表径流漫流模型,采取核函数(Kernel)内插原理,按照汇流累计量模拟沟域密度空间分布情况,并基于不同空间尺度总结沟域密度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2.
北京山区发展现状与沟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北京山区发展的现状,阐述了沟域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成效与特征,并从创新沟域经济发展机制、推行沟域经济新型发展模式、加大对沟域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等方面开展了促进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思考,认为沟域经济是一种新型山区发展模式,它开辟了生态友好型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陈东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3,(36):14068-14068,14070
在分析郑州市沟域经济发展原则的基础上对郑州市沟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发展沟域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沟域经济是一种新的山区经济发展模式。本文通过对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研究,总结出北京市发展沟域经济的生态建设驱动、特色农业产业化、乡村旅游业带动、水域建设启动、创意产业、多产业综合发展的6种发展模式。"沟域经济"的核心就是以山区沟域为载体,以其范围内的自然景观、文化历史遗迹和产业资源为基础,通过对沟域内部的环境、景观、村庄、产业统一规划,建成内容多样、形式各异、产业高度融合、特色鲜明的具有一定规模的沟域产业带,以点带面、多点成线、产业互动,最终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民快速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5.
"沟域经济"是北京山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通过分析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探讨沟域经济的定义和特征,总结北京沟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最后针对北京山区沟域经济的制约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北京沟域经济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6.
北京山区沟域经济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9):169-173
沟域经济是山区发展的新视角,是在实现山区功能定位、推进山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探索提出的一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分析目前已有的沟域经济相关研究成果,从沟域经济概念与内涵、发展理论、发展模式、具体问题、空间结构、产业发展、技术手段等方面,对其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相关进展进行梳理,总结了目前研究的相对薄弱环节;从沟域经济发展历程和发展研究分析其发展周期;生态文明沟域、沟域经济空间格局和沟域经济协同发展应是沟域经济转型时期亟须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关中地区2007年35个县域的数据为基础,从经济和社会发展角度出发构建了衡量县域综合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计算了各县域的综合经济水平指数,并借助分析软件ARCGIS9.2对关中各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聚类分析和空间结构分异分析。结果显示,关中地区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表现出显著的不平衡性,总体考虑可以划分为经济发达型、经济较发达型、经济欠发达型和经济不发达型四种经济类型,且呈现出从东南向西北经济发展水平由高到低逐级递减的空间分布趋势;除此之外,经济发达县域还呈现出毗邻大城市和资源性的倾向。最后提出了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实现区域经济整体腾飞的政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沟域经济的发展现状与规划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沟域经济发展概况为启示,介绍其概念、内涵和功能特征,并结合北京郊区沟域经济的典型实例分析几种基本模式的特点和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沟域经济的规划原则、规划层次与实施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秦巴山区沟域农林产业、沟域矿产工业以及沟域旅游产业的现状,梳理沟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农林产业规模小、工业发展受环保约束以及沟域旅游开发水平低等问题,最终提出需要将沟域农林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沟域工业发展与循环经济结合、沟域旅游产业与全域旅游结合的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9年河南省18个地级市城市化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采用全局和局域空间关联分析法对河南省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分异规律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主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①2009年河南省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整体上呈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②河南省城市化水平全局Moran’s I值为0.3695,整体上呈显著的正相关性,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集聚性和依赖性;③局域空间关联分析显示河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存在局部空间集聚现象,而大部分地区空间关联性并不显著;④河南省城市化空间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有经济发展因子、社会发展因子、基础设施因子、城市扩张因子和非农化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