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根据作者前文所报导的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发生的急性传染病的病原是水肿梭菌和腐败梭菌,一种用于预防这两种病原的混合疫苗制造成功。经过几年在流行地区的应用,已控制了这种疾病,近年来已没有病例发生。  相似文献   

2.
绵羊黑疫的病原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10月,青海省海北州某牧场的藏系绵羊发病并急性死亡,半个月内死亡200余只,从其中2只症状典型的病死羊病料中分离到疑似诺维氏梭菌,经毒素测定、毒素中和试验及动物接种,证明分离出的2株菌为B型诺维氏梭菌,毒价测定最小致死量(MLD)为2~4万MLD/ml,从而诊断为B型诺维氏梭菌引起的羊黑疫。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该羊群于发病半个月前曾注射过羊四联(瘁疽、羔羊痢疾、快疫、肠毒血症)疫苗,此次发病波及到了7个牧户,常急性死亡,死前无明显症状,晚上入圈时尚未发现症状,早晨发现已经死亡。2剖检变化死亡羊只颈部皮下有少量黄色胶胨样液体,…  相似文献   

3.
对来自青海省门源种马场永安城的4只病死羔羊进行实验室检验,经临床诊断观察、剖检变化、染色镜检、分离培养和分子生物学检测,诊断为该病例是由B型诺维氏梭菌的羊黑疫。  相似文献   

4.
5.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以真胃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产生毒素引起的急性毒血症,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因此又称"软肾病"。二者在临床上均呈现急性发病,迅速死亡,给当地养羊产业带来严重损失。1病例2012年8月,笔者接到祁丰乡某村群众报称,其所养殖的300多只山羊当天晚上进圈时未发现异常,但第二天早上出现死亡,而且都是膘情较好的羊  相似文献   

6.
去年秋天,我市一些乡镇的养羊户反映,他们饲养的绵羊突然死亡、消瘦,剖检后发现肝脏坏死,当地人称“烂肝病”。其中有一户饲养绵羊150只,死亡21只,死亡率为14.0%;另一户饲养81只,死亡24只,死亡率为29.6%。  相似文献   

7.
羊快疫是由腐败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以出血性皱胃炎为特征。羊黑疫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其特征为坏死性肝炎。1羊快疫1.1病原和流行腐败梭菌为革兰氏阳性厌气大杆菌,在体内能产生芽孢,不形成荚膜,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在病羊血液或脏器抹片中,可见单个或2~5个菌体相连的粗大杆菌,有时呈无关节的长丝状,这种形态在肝被膜触片中更易发现,是腐败梭菌的显著特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养殖户因用药方法不当导致羊瘤胃积食,继而诱发羊快疫,作者巧妙运用抗生素对因,运用槟榔、复合维生素B兴奋瘤胃、促进胃肠蠕动对症,运用湘曲、石灰乳辅助治疗山羊瘤胃积食和羊快疫.  相似文献   

9.
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宣威市某乡养鹿场,2008年9月从吉林省购进1岁梅花鹿140只,2009年4月17日用自种的黑麦草更换原饲喂的玉米粉、豆粕及蚕豆糠后,4月21日突然发病死亡1只,第2天死亡3只,到24日死亡20只,解剖1只,一共死亡21只,死亡率15.71%。病鹿体况较差,被毛粗乱、无光泽,死亡之前,饮水、进食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突然死亡。病程稍长者,运动失调,腹胀、腹痛,俯卧于地,呼吸困难,流涎,拉黑色或黄色稀便,病程1~2h。  相似文献   

10.
<正>1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乌兰县茶卡镇2012年存栏绵山羊11.5万只,夏秋季节有50%放牧在有沼泽地的草场上,9月开始到11月中旬,羊群中开始发生疫病,多数生前看不到症状而突然死亡,或晚上羊进圈时无异常而早上出圈时发现已经死亡,剖检可见多量腹水、胆汁充溢。发病1 200只,死亡850只。该地区每年6—11月份用羊黑疫疫苗预防,用阿苯达唑片等驱虫药进行驱虫,但每年均有发生。2012年虽然进行了防疫和驱虫等工作,但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的免疫效力进行评价,本研究以表达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的大肠杆菌BL21(pET28a-CSA)为研究对象,对影响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表达量的条件优化后,将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分为上清分泌形式与包涵体形式)、超声波裂解和未裂解诱导后的全菌制成铝佐剂灭活疫苗皮下注射免疫家兔后,检测家兔血清中和效价,利用1 MLD腐败梭菌毒素攻击免疫家兔。结果显示,pET28a-CSA/BL21培养至OD600nm达到0.850~0.950时以0.40 mmol/L IPTG,37℃诱导6 h获得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相对表达量较高,并且以包涵体和可溶性2种形式表达且以包涵体居多;除包涵体疫苗组血清中和抗体效价为6 MLD/0.1 mL外,其它可溶性、裂解菌苗和未裂解处理菌苗实验组均为8 MLD/0.1 mL,高于类毒素疫苗组和《中国兽药典》规定的1 MLD/0.1 mL,攻毒后各免疫组家兔均得到100%保护,而类毒素疫苗组保护率仅40%,空白对照组全部死亡。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具有很好的免疫保护效果,尤以可溶性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免疫保护最佳。本实验为羊快疫疫苗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山羊"猝死症"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3只突然死亡山羊的脏器进行了细菌学检查 ,分离到一种革兰氏阳性大杆菌 ,单在或成双 ,多为短链 ,无荚膜 ,有运动力 ;进行厌氧培养 ,在普通培养基上菌落呈不规则网状 ,分枝从中央向四周延伸 ,边缘不齐 ;血液琼脂平板厌氧培养 48h ,形成边缘不整齐、微隆起、淡灰色、周围有β溶血环的菌落 ;经生化鉴定为腐败梭菌。该菌可致死小白鼠 ,对环丙沙星、阿米卡星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澳洲白绵羊和黑杜泊羊与湖羊开展杂交试验,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进行观测,筛选适合临夏地区肉羊最佳杂交组合,促进临夏肉羊生产提质增效,加快推进肉羊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健康发展。实验结果表明:产羔率湖羊>黑杜湖F1>澳湖F1,繁殖成活率澳湖F1>黑杜湖F1>湖羊;羔羊初生重三个组合之间差异均不显著(t<0.05),三月龄六月龄重澳湖F1与湖羊、黑杜湖F1与湖羊差异极显著(t>0.01);杂交羔羊出生时体高、体长均不显著(t<0.05),黑杜湖F1与澳湖F1两个杂交组合的胸围与湖羊之间差异极显著(t>0.01);三月龄两个杂交组合管围与湖羊之间差异极显著(t>0.01);六月龄体高黑杜湖F1与湖羊差异不显著(t<0.05),澳湖F1与湖羊差异显著(t>0.05),体长三个组合之间差异均不显著(t>0.05),胸围和管围澳湖F1与黑杜湖F1两个杂交组合与湖羊之间差异均为显著(t>0.05)。  相似文献   

14.
丹顶鹤、黑鹳等属世界珍稀鸟类物种,为我国I级保护动物,现已确认鹤、鹳等可以患鸟类的烈性、毁灭性传染病——新城疫。鉴于国内外鹤、鹳新城疫防疫与检测没有系统的研究报道,尚没有一个完整可靠的科学依据来指导防疫程序。本研究采用血凝抑制试验(HI)测定接种新城疫疫苗前后的鹤、鹳,观察其血清抗体效价的消长规律,认定其免疫能力。支持和指导鹤、鹳防疫程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采用走访及随机调查的方法,发现某些疾病在养蜂从业人群中有高发态势。养蜂员应该增强自身保健意识,避免遭受职业病的困扰。  相似文献   

16.
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致死率较高。目前,我国普遍采用以新城疫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该病的大规模流行。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菌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个血清型的大肠埃希菌是多种动物肠道内的常驻菌,因此其分布极为广泛,致病率也较高,并且多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通过开展病死鸡的病理变化检查、实验室检验以及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对临床接诊的鸡新城疫及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例进行诊断并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兽医临床2种疾病的防控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贵德黑裘皮羊耳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贵德黑裘皮羊耳缘组织为材料,采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细胞冷冻技术成功构建了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培养细胞进行了形态学、生长动力学观察、细胞活力测定、核型分析和微生物检测。结果表明:细胞群体倍增时间(PDT)约为36h,冻存前细胞活力为96.2%,以DMEM/F-12+20%FBS中添加10%DMSO冻存成纤维细胞,解冻后细胞活力为93.6%,24h后的贴壁率为85%。在传代10次之前,细胞染色体中二倍体(2n=54)占主体,约为82%~90%,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检测为阴性。该细胞系的建立,使贵德黑裘皮羊这一国家重要种质资源在细胞水平上保存下来,也为体细胞克隆等研究提供了理想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对吉林省延吉市三道湾镇两位农户饲养的病死黄牛进行快速诊断。本试验采集肝脏、脾脏、心脏、肌肉等组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显微镜观察、细菌培养观察、生化试验、分子生物学试验及动物试验进行气肿疽病诊断。病死黄牛的肌肉部位触压有捻发音,切面有大量血液和气泡流出,镜检可见两端钝圆、有芽孢的大杆菌,在肝片肉汤培养基中形成上清清朗、底部有松散的白色沉淀,生化试验均呈现气肿疽厌气菌所特有的产酸产气反应,PCR扩增出大小为501 bp的特异性条带。结果表明延边地区两病死黄牛感染了气肿疽病,证明了该地区气肿疽梭菌的存在。本试验首次分离鉴定出气肿疽梭菌延边株,为该地区气肿疽病的诊断和防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同时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药物防制和免疫防制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The study was aimed to rapidly diagnose two ill and dead cattle in three bay town of Yanji city in Jilin province.We collected liver,spleen,heart,muscle and other tissues to diagnose Clostridium chauvoei infection by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clinical autopsy,microscopic obsevation,bacterial culture observation,biochemical experiment,molecular biology diagnosis and animal experiment.The muscles of the ill and dead cattle contacted with crepitus,and the section had a lot of blood and bubble flowing out,microscopic obsevation found bacillus with obtuse at both ends and spores,the bottom of the tube had loose and white precipitate in the broth,biochemical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isolate had acid-production and gas-production reactions which was unique to anaerobic bacteria causing Clostridium chauvoei infection,and 501 bp fragment was amplified by PC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wo ill and dead cattle were casued by Clostridium chauvoei infection in Yanbian area,and proved the existence of Clostridium chauvoei.The test separated Clostridium chauvoei Yanbian strain for the frist time,which provided important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lostridium chauvoei infection,and laid the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drug and immune preventions of this disease.  相似文献   

20.
浙江省东阳市某养猪专业户饲养的2月龄仔猪中的23头仔猪于2002年4月7日发病,发病率达15.3%,经剖检和实验检查确诊为猪水肿病。虽经治疗,但因确诊较晚,至4月10日止,共死亡21头仔猪,死亡率达9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