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作为控制全球变暖的重要途径之一的碳汇已引起普遍关注。草地生态系统的碳蓄积能力不容小视,但目前由于我国草地退化使其碳汇能力遭到了极大破坏。同时,在现有的生态补偿中没有给予草地改善后提高的碳汇能力应有的补偿。通过对草地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将碳汇引入草地生态补偿中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有助于我国草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大红山铁矿林草植被水土保持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裸地为对照,分别对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的渗透性,土壤中含水量的动态变化,地表径流及土壤流失量等进行了定点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林地与草地能有效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强土壤渗透性和降低土壤水分含量;能通过提高土壤抗蚀性、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来充分发挥水土保持效益。研究结果还表明,林地和草地减少侵蚀效益较好,裸地的土壤流失最严重。与裸地相比,林地和草地对地表径流的控制率达到63%~89%,对土壤流失的控制率达到69%~94%。  相似文献   

3.
PP333对夏季草地早熟禾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60 mg/m2PP333处理,能有效地抑制草地早熟禾的植株高度,促进分蘖,提高根冠比,减轻夏季高温后的枯黄程度;降低质膜差别透性(PMP),显著提高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和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并能增强草地早熟禾抗夏季高温胁迫的能力,改善坪用性状,是安全越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栽培牧草、种植人工草地或半人工草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优质牧草饲料,满足草食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实际生产当中应根据牧草的品种特性、利用方式和家畜的需求,灵活掌握牧草的利用方法和利用时间。  相似文献   

5.
不同植被类型空气负离子状况初步调查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对不同植被类型空气的离子浓度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环境空气中负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阔叶林>针叶林>经济林>草地>草地>居民区。造林有种植果树,能显著提高环境空气中的负了子浓度,而单纯种草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四子王旗1994年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来,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益显现:到2002年底,有120万亩林草地见效,年产鲜草18亿斤,家畜年饲养量连续6年以近10万头只的速度递增;粮食产量稳定在2亿斤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连续几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今日的四子王旗草原,绿草如茵,畜旺粮丰。  相似文献   

7.
鱼永芝 《绿色科技》2020,(5):121-123
指出了实施草地围栏建设是天然草原植被恢复的主要保障措施之一。自2011年以来,会泽县在实施天然退化草原治理工程中,共实施了围栏封育建设工程21.92万亩。结果表明:采取围栏封育,禁止放牧和生产活动,逐步恢复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促进了天然草地恢复,遏制了石漠化沿重度方向发展。围栏封育3年以上的天然草地植物群落的组成基本稳定,围栏内的草地植物量明显高于围栏外草地,随着草群结构的改善和植被覆盖度的增加,牧草涵养水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草地地表径流和泥砂流失量减少,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美化。由此可见,围栏封育建设技术可以有效地遏止草原草地退化,对草地恢复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随着温室效应的加剧,作为控制全球变暖的重要途径之一的碳汇已引起普遍关注.草地生态系统的碳蓄积能力不容小视,但目前由于我国草地退化使其碳汇能力遭到了极大破坏.同时,在现有的生态补偿中没有给予草地改善后提高的碳汇能力应有的补偿.通过对草地生态补偿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阐述了将碳汇引入草地生态补偿中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有助于我国草地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通过近8年来河北省地表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分析,表明河北省地表植被覆盖整体得到改善的区域比植被覆盖退化的区域面积大,林地、耕地覆盖率有持续性增加的趋势,部分草地覆盖率有持续性减小的趋势,须采取相应措施以防草地退化。  相似文献   

10.
森林与草地、林业与牧业的关系,是林业生产实践中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中经常碰到并急待解决的问题。草地林业概念的形成来源于实践,作者认为它的提出是处理及解决上述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草地资源及其系统产出情况的分析,指出草地“三化”(沙化、盐碱化、退化)与缺乏林木保护的重要关系;草地林业初步定义为以草地为载体,以营造林为主,并对草地现有森林植被进行保护、培育和利用的林业生产活动,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草地生态环境,提高系统产出效益。本文还对加强草地林业建设提出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11.
乌拉圭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发达的畜牧业,草原保护和治理工作在近年取得快速进展,其先进的治理方法和保护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中概述乌拉圭草原现状,总结乌拉圭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及机制;分析我国草原保护及治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包括草原退化形势严峻,畜牧模式存在缺陷,矿业对草原形成威胁,牧民发展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乌拉圭对我国草原保护的启示:如积极采取多部门联合管理模式、优化轮牧模式、推进草原管理能力建设及宣传工作、加大对以草原为主的国家公园及国家保护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在草原保护中推广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昆明市草原面积、分布等情况。对各类型、各质量等级、不同退化程度草原面积进行统计分析,阐述引起草原退化的自然因素、人畜因素及其它因素。藉此提出加强保护和管理力度,建立乔、灌、草结合的生态系统,设立工程围栏及生物围栏,加大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促进物种多样化等草原地区生态恢复和重建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阐述羌塘自然保护区内草场资源及其承载力现状、社会经济和牧业生产现状,对保护区内野生动物保护和牧业生产之间存在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牧业生产向野生动物的领地扩张侵占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建设的网围栏切断了野生动物草路、水路及迁徙通道,并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草食性野生动物与家畜竞争草场;猎食性野生动物捕食家畜甚至攻击牧民等。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额尔古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动物以及旅游资源情况,分析了湿地目前存在的草甸开垦过度、放牧严重,动物疫病与森林、草原病虫害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湿地保护、修复措施和适度开发及合理利用的建议,以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5.
阜新北部沙地宽冠型杨树林下间种紫花苜蓿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草间作可以科学合理的利用空间,改善区域气候,增强土壤肥力,促进树木生长,增加农民收入,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原料,促进林业、草业、牧业的协调发展,从而取得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作者通过对比试验,对杨树林下不同间种模式效益进行综合分析,得出阜新北部沙地宽冠型杨树林株行距为4m×6m时,林下种植紫花苜蓿能获得最好的生态效益和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通榆县土地荒漠化监测数据显示,荒漠化土地总面积减少了21 197.5 hm2,其中风蚀土地减少了2 061.6 hm2,盐渍化土地减少了19 135.9 hm2。在耕地中,轻度风蚀面积增加了19 796.1 hm2;重度风蚀和重度盐渍化土地面积分别增加了64 681.8 hm2和1 083.1 hm2。应采用植树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尤其变暖明显,干旱天气常现,草地火频繁发生,给全球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文中从草地火形成机制、火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影响、草地火时空格局及规律、草地火监测预警及预测预报、草地火管理、草地火风险评估、引燃草地火的火源等方面来阐述澳大利亚草地火研究进展,总结草地火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草地火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柴达木盆地生态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对柴达木盆地退耕还林还草进展调研成果为基础,文中重点论述柴达木盆地生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柴达木盆地生态修复的若干对策:统筹规划,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严格保护,加强现有植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因地制宜,加大生态修复力度;提质增效,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以草定畜,发展盆地绿洲畜牧业;发展特色旅游,壮大绿色产业;开发与保护并重,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宣传生态文化,做好生态监测预警。  相似文献   

19.
浅谈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生态旅游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云南丽江拉市海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173个重要湿地之一,主要以高原湿地、野生动物和湿地植物群落为保护对象,保护区面积6523hm^2。水域、沼泽、草地皆备,是云南省高原湿地保护区中湿地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完整、湿地植物较为丰富的保护区。在分析保护区丰富的旅游资源等优势与现阶段旅游发展现状的反差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宣传、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今后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前,草原退化和沙化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问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沙化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尤其是沙化草地的植被恢复研究成为国内外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回顾国内外沙化草地植被恢复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基本途径,并对沙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