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油用萝卜籽为研究对象,以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油用萝卜籽中的总黄酮化合物,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的提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通过分析料液比、乙醇浓度、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因素及两两因素间对总黄酮提取含量的影响,得出影响最大的是超声温度,其次是超声时间,接着是料液比,最后是乙醇浓度。当料液比1∶25 g/mL,乙醇浓度70%,超声温度53 ℃,超声时间28 min时,提取率最高,此时总黄酮含量为15.18 mg/g。与模型预测值15.15 mg/g接近,表明此工艺较为可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木薯皮总香豆素活性物质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能充分提取和利用木薯皮香豆素活性物质,研究了超声波提取木薯皮总香豆素的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试验确定了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总香豆素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并比较了超声波提取与传统溶剂浸提的提取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木薯皮中总香豆素活性物质的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95%,超声波功率550 W,提取时间90 min,提取温度60℃,液料比12 mL/g,在此工艺条件下,木薯皮提取物的总香豆素平均质量比为2.48 mg/g。影响总香豆素含量的4个因素的显著程度依次为: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与溶剂浸提法(提取时间360 min,液料比16 mL/g,总香豆素2.14 mg/g)相比,超声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总香豆素含量高、提取物活性好、溶剂用量少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牡丹籽油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优化牡丹籽油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择液料比、超声波功率、处理时间、处理温度为自变量,牡丹籽油得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牡丹籽油得率的影响.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响应面分析,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11 mL/g,超声波功率300 W,处理时间60 min,处理温度54℃,提取次数为3次.在该工艺条件下,牡丹籽油得率达24.12%.GC-MS结果表明牡丹籽油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和亚麻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78%和64.14%.  相似文献   

4.
用改良硫酸法从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响应面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改良硫酸法从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和响应面法考察了液料比、水解反应时间、水解反应温度3个因素对糠醛提取率的影响,并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5.96 mL/g;水解反应时间3.33 h;水解反应温度140℃.在此条件下,糠醛提取率的预测值为1.78%,验证试验值为1.93%,说明响应面法优化油茶壳中提取糠醛的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并对其清除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枸杞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0.08g/v、提取温度83℃和提取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3.403%。枸杞粗多糖质量浓度为4mg/mL时,羟自由基清除率清除率达到97.6%;在粗多糖浓度为2mg/mL时,对超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18.6%。  相似文献   

6.
以石榴皮为原料,以水为溶剂,恒温振荡提取多酚,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得到了最适提取工艺条件: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25min、液固比为10、提取1次,在此条件下总酚提取率可达到222.47mg/g。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油茶籽糖蛋白的最优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油茶糖蛋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以维生素C作为对照,采用4种不同方法考察了油茶籽糖蛋白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油茶籽糖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8.81h、提取盐浓度0.12 mol/L、pH值8.77和液料比11.62 mL/g,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为8.76%,糖得率为10.14%.抗氧化试验表明,油茶籽糖蛋白能显著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备一定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了超声辅助提取鼠尾草挥发油的工艺参数。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鼠尾草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液料比10.4mL/g、提取温度51.6℃和超声时间18min,在此条件下得率达到最大值1.701%。  相似文献   

9.
玉米蛋白粉叶黄素超声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玉米蛋白粉叶黄素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分析了超声时间、初始温度和液固比对总叶黄素得率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11 min、初始温度25.4℃、液固比6.4 mL/g.在最佳工艺参数下,总叶黄素的得率为67/90μg/g,与预测结果相符.与常规提取方法比较,该方法的提取时间明显缩短,叶黄素得率显著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大豆多糖对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确定各因素对大豆多糖抗氧化性的影响顺序为:超声功率〉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得到最佳工艺参数为:超声时间60 min、超声功率90 W、超声温度55℃、料液比1∶24,在此条件下大豆多糖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4.8%。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油茶籽糖蛋白的最优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油茶糖蛋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以维生素C作为对照,采用4种不同方法考察了油茶籽糖蛋白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油茶籽糖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8.81 h、提取盐浓度0.12 mol/L、pH值8.77和液料比11.62 mL/g,在此条件下蛋白得率为8.76%,糖得率为10.14%。抗氧化试验表明,油茶籽糖蛋白能显著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备一定的还原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考察了料液比、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和酶解pH值5个单因素对芡实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芡实蛋白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影响芡实蛋白提取率的主次因素顺序为酶解pH>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在料液比1∶20(gmL),酶解时间2 h,pH值5.0,酶添加量0.35%,酶解温度49 ℃的优化条件下,芡实蛋白平均提取率达80.38%。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超声波破碎法、SDS沸水浴、溶菌酶和细胞裂解液处理对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破碎和可溶性全细胞蛋白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采用SDS-PAGE电泳进行蛋白成分分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对可溶性全细胞蛋白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分析与优化。结果表明:细胞裂解液处理提取效果最好;细胞裂解液处理参数对全细胞蛋白提取量有显著影响,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液料比、处理时间、处理温度;细胞裂解液处理优化工艺参数为:处理时间37.4 min、处理温度18.9℃和液料比27.0 mL/g,可溶性全细胞蛋白提取量达到161.18 mg/g。试验所得可溶性全细胞蛋白提取回归模型高度显著(R2=0.989 2),拟合性好,可用于预测。  相似文献   

14.
丁香活性物质提取工艺优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60%乙醇、提取温度60℃、料液比1∶20和提取时间40 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率为(10 480.4±40.3)μmol/g,获得的相应丁香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总还原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阳性对照BHT和VC(P<0.01或P<0.001),FRAP法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弱于相同质量浓度的VC,强于相同质量浓度的BHT(P<0.05、P<0.01或P<0.001);通过生物活性追踪发现丁香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其弱极性的乙酸乙酯部分,该部分100 μg/mL质量浓度样液的总还原力达0.634±0.040,FRAP法抗氧化能力达0.433±0.005,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85.294±0.499)%;相关关系表明丁香抗氧化活性的主要物质基础为总多酚和总黄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纤维素酶法提取香蕉皮果胶的最佳工艺。以香蕉皮果胶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在pH值为4.5时,加酶量、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法提取香蕉皮果胶的最佳工艺为加酶量0.2%、液料比4 Ml/g、提取时间3 h和温度40 ℃,在此条件下,香蕉皮中果胶提取率为9.33 mg/g鲜香蕉皮。   相似文献   

16.
以桦褐孔菌菌核为试验材料,利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了桦褐孔菌样品中的多酚,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试验优化了桦褐孔菌多酚的提取条件,测定了多酚的抗氧化能力。试验结果显示,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桦褐孔菌多酚的优化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60、微波功率400 W、超声波功率350 W、提取时间240 s,此条件下的多酚提取率为2.943%。该方法提取的多酚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9.03 μg/mL,对羟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值为2.03 mg/mL。该方法是一种实用、有效、快速的提取桦褐孔菌多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槟榔人工分级劳动生产率低、准确率低的问题,开展基于遗传神经网络的机器视觉槟榔分级研究。以4种类别的槟榔图像为研究对象,首先设计一个6层结构的遗传神经网络对槟榔进行分级,虽然分级准确率较高但是网络结构复杂。然后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降低图像特征的维数并将遗传神经网络简化为3层结构的方法进行研究。最后用400幅和100幅槟榔图像对这个3层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验证,经过调整网络的学习率等参数,训练和验证的准确率达到95%以上。通过神经网络模型测试试验,槟榔正确分级的准确率为90%。数据降维后的三层遗传神经网络能够实现对槟榔的实时分级,为机器分级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使用超声波提取,以黄酮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荷花粉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并对荷花粉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荷花粉黄酮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12(gmL),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20 min,在此条件下荷花粉提取率为0.913%(9.13 m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