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王志高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134-134,138
介绍群落中性理论的基本内容,并将其运用到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多度分布以及物种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等生态学课程内容教学中,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浅谈生物地理学及替代分化生物地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特定的时间范围内生物空间分布的科学。它的目标在于解释动植物的结构、功能和历史与生物分布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与种系发生的相关性。本文简述了生物地理学研究的历史,综合分析了各学派论点及其异同,并对替代分化生物地理学的基本观点、研究方法作了较详尽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焦文献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6):143-145
该文在简要探讨人文地理学在当前高等教育中作用和地位的基础上,从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方法和手段、课程内容和体系设置、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分析了人文地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发挥网络教学优势、注重过程性评价、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等方面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原核微生物分布的生物地理模式和原生微生物分布的生物地理模式,说明微生物的分布不是随机分布的,并且微生物生物地理学与大生物的生物地理学没有显著的质的不同。微生物的生物地理学研究和试验方法的应用对整个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物专业英语是高等院校生命科学类专业选修课程之一。结构复杂的句子翻译是生物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该文以生物专业英语教材中具体语句为例,分别阐述了中长复杂语句的被动时态、名词性短语和以it引导的强调句或主语从句的转换翻译技巧,以及拆句法、倒置法等在生物专业英语翻译过程中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以其富碳多孔的功能性结构而被应用于农业生态环境。总结生物炭的酸碱性、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灰分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等主要性质,为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供研究基础。基于此,从生物炭调控堆肥过程、促进物料中有机质的降解及腐熟、减少堆肥过程中的碳损失和氮损失、降低堆肥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及提高堆肥肥效等6个方面综述了生物炭改善农业废弃物堆肥过程的研究进展,为生物炭在农业废弃物堆肥中的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并对其在堆肥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如何改革土壤地理学实验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实验教学过程与指导方面的改革以及实验成绩考核方法的改革,对每一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内容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博  刘合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2,(13):7638-7639,7649
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叶绿体基因组微卫星标记(cpSSRs)的开发和应用越来越普遍。该研究介绍了叶绿体基因组分子标记的特点、用途、开发方法以及已开发的cpSSRs所具有的特点。随着cpSSRs开发成本的降低及研究技术的成熟,新的cpSSRs不断开发,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叶绿体基因组SSR分子标记应用于群体遗传学、生物地理学和杂交育种的研究。其在野生植物进化过程研究中所具备的潜力在不久的将来将被充分认识和利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是地理教学的必备环节,一直备受重视。分析了高校《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详细阐述了高校《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创新模式,即由验证性实习转变为探究性实习、构建高校《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信息化环境和实施学生自主实习模式。以江西理工大学建筑与测绘工程学院的《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为例,构建了探究式地理学学习平台系统,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从而为高校《地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灾害地理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分析了灾害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灾害地理学的研究现状,指出灾害地理学未来的研究趋势以及对其研究需要注意和加强的几个方面的工作,以此来深化和促进对灾害地理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旅游地理学是旅游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旅游地理学教学过程中,根据该课程理论性强、方法性强的特点,积极推进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方法包括教和学2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包括提出课题、具体安排、检查答疑、进行总结4个环节,学生的学习方法包括文献学习、实地调研、完成报告、总结汇报4个环节。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许多社会热点问题与生物科学密切相关,即“时事中的生物”。作为高中生物教师,要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在日常生物教学过程中,对有关社会热点问题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以促进生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线粒体DNA在分子生态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了线粒体DNA(mtDNA)的特点与其作为遗传标记的优越性,着重回顾了该分子标记在分子生态学多个研究领域的应用,并阐述了其在青藏高原生物多样性、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连云港市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梁国付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514-18515
对连云港市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分析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结合连云港的区域地理环境,提出了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改革建议,旨在为实现植物地理学野外实践教学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新疆南疆地区典型农业残余物玉米秆、棉秆、枣枝以及核桃壳为原料,通过高温热解法制备生物炭,对比其吸附亚甲基蓝特性的差异。运用X射线衍射光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表征分析生物炭物理结构及化学成分,通过动力学及热力学分析研究生物炭的吸附过程,同时考察pH值、生物炭用量以及温度对其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棉秆为原料制备的生物炭,二级动力学拟合度高,孔隙结构稳定,含氧官能团丰富;热力学分析中KF=1.966 2,在四种生物炭中吸附力最强;在环境pH大于7、吸附温度为35℃时对阳离子具有良好的物理及化学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6.
生物有机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简要概述了生物有机肥的种类、作用原理、生产工艺以及在不同作物上的施用效果,分析了生物有机肥生产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弊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铜与反刍动物疾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瑞莉  李术 《饲料博览》1999,11(2):19-21
铜与反刍动物疾病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二厂张瑞莉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李术从示踪原子应用以来,随着生物地质化学和医学、地理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动物营养中微量元素铜的认识更加深刻了。铜不但是动物生存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也是良好的生长促进剂和贫血、代谢障碍、毒物...  相似文献   

18.
生物炭老化及其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生物炭具有丰富含氧官能团、多孔结构、阳离子交换量、芳香性结构等使其对重金属具有良好的固持作用,进而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生物炭施入土壤中在与土壤接触过程中受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而发生老化现象,致使生物炭特性发生改变。本文综述了原料来源、热解温度和老化方法对老化生物炭特性的影响,以及老化生物炭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机制。老化作用对生物炭特性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灰分、表面元素组成、含氧官能团、pH、形貌特征、孔隙结构及比表面积。老化生物炭表面含氧官能团、负电荷和CEC含量增加会促进其对重金属的吸附;而比表面积和pH的降低、酚羟基和芳香醚含量增加以及羧基数量减少则抑制其对重金属的吸附。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高校自然地理学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虎 《安徽农业科学》2012,(36):17952-17953,17964
针对目前自然地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生源整体素质下降、学生学业负担重、学生学习兴趣不强等新情况和自然地理学长期以来存在的知识点面广量大、课时紧任务重、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提出了运用多媒体课件、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开展学术讲座等教学改革和优化措施,并指出了自然地理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农林生物类专业本科生公共必修课程,"大学物理"在学生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思维的形成、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教学效果必将直接影响到现代农林生物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针对现有师资短缺、缺乏专业结合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团队的建设过程中,尝试引入生物物理研究生助教用于辅助农林生物类专业大学物理教学。文章首先介绍了生物物理研究生助教的基本特点和工作内容,然后强调了生物物理研究生助教对农林生物类专业学生大学物理课程学习的示范引导作用;接着讨论了研究生助教对任课教师的辅助作用及其在高校后备师资培训实践上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近年来课题组所取得的教学成果,展现了研究生助教在农林生物类专业大学物理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