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无致病力青枯菌株防治番茄青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自发突变的无致病力番茄青枯菌株Tm3具有产生细菌素的能力,对番茄青枯菌株Tm46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能诱导烟草植株产生过敏性反应。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Tm3具有较好的防治番茄青枯病的能力。防病机理可能是细菌素的抗生素和诱导植物抗病性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2.
番茄青枯病病菌无致病力菌株的分离和控病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实验从有青枯病的番茄茎中分离出198株无致病力青枯菌,室内平板喷雾法拮抗试验表明,有39个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可明显抑制青枯菌Bs 01~05的生长,采用番茄“合作903”品种对这39株平板拮抗菌进行温室盆栽试验,最终筛选出2株(100,134)表现较好的控病效果,其20d后的防效分别为43%和47%。  相似文献   

3.
植物青枯菌相关基因的克隆及致病力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PM2644为受菌体,通过基因功能互补的方法,将从野生青枯菌基因文库中筛选得到的克隆进一步克隆得到克隆pLTK15。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pLTK15与突变株PM2644接合产生的接合子能完全恢复突变株PM2644聚半乳糖醛酸酶的活性,接合子上清液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接合子只能互补PM2644缺失的62.5kDa的一种胞外蛋白,经致病力测定,pLTDK15能使突变株PM2644的致病力得到部分恢复。结果表明,聚半乳糖醛酸酶和62.5kDa的胞外蛋白在青枯菌的致病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从有青枯病的番茄茎中分离出198株无致病力青枯菌,室内平板喷雾法拮抗试验表明,有39个菌株在PSA培养基上可明显抑制青枯菌Bs 01~05的生长,采用番茄"合作903"品种对这39株平板拮抗菌进行温室盆栽试验,最终筛选出2株(100,134)表现较好的控病效果,其20 d后的防效分别为43%和47%.  相似文献   

5.
桉树青枯病病原鉴定和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桉树(Eucalyptus)青枯病于1983年和1986年分别在我国广西和广东发现。该病病原菌通过本试验鉴定为青枯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属生理小种1、生化型Ⅲ。桉树青枯菌与木麻黄、番茄及甘薯等青枯菌在形态特征、染色反应、培养特性、烟叶浸润反应、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硝酸盐还原等生化特性、酯酶同工酶某些主酶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和蛋白质氨基酸成分等方面基本相同。从不同桉树树种和地理种源分离到的青枯菌菌株的致病力基本相同。桉树青枯菌对桉树的致病力较强,木麻黄、番茄、甘薯及花生青枯菌对桉树的致病力较弱。经过比饺分析,发现桉树和木麻黄、番茄、甘薯青枯菌对某些寄主的致病力可能与其酯酶同工酶存在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植物青枯菌致病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青枯菌致病因子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康耀卫,毛国璋植物细菌性青枯病(Pseudomonassolanacearum),简称青枯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重大病害。青枯菌可以为害多种植物,据最近报道其可侵染44个科数百种植物,比50年代初记载的33个...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主要番茄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选取不同致病力的番茄青枯菌菌株,就广东生产上栽培的主要番茄品种对青枯病的抗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对于致病型Ⅰ的代表菌株(ZC-1),除年丰、穗丰和益丰3个品种表现为耐病外,其余6个品种均表现为感病;而对于致病型Ⅳ的代表菌株(SS-6),丰顺、大丰顺、新星101、年丰、益丰和穗丰均表现为高抗,金丰1号表现为中抗,红宝石和益农101表现为感病。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作物青枯病病原菌的分类、分子生物学和致病机制;从抗性鉴定、抗病机制和抗性遗传三方面概述了目前作物青枯病抗性研究情况;并介绍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抗病品种培育三种青枯病防治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阐述青枯雷尔氏菌致病基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调节。由于青枯雷尔氏菌的复杂性,进而发展了许多青枯雷尔氏菌分子鉴定技术,并且对青枯雷尔氏菌的鉴定逐渐走向快速、便捷和灵敏高的趋势。青枯雷尔氏菌基因组约5.8Mb,具有高(G+C)含量和约5 120个可能的编码基因;它是由3.7Mb的染色体和2.1Mb的大质粒所组成,主要的致病因子有Ⅲ型hrp分泌系统产物、胞外多糖、细胞壁降解酶(包括果胶质酶以及纤维素酶等),其涉及的基因主要包括hrp基因簇、avr基因、毒性基因;青枯雷尔氏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T3SS)、II型分泌系统(T2SS)等分泌系统将多种毒性因子输送到胞外使寄主植物致病。同时,T3SS和T2SS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上述致病因子的协调作用是由一个复杂的网络调节系统控制的,并以PhcA调节基因的启动和转录为核心,自动而精密地调节有关致病基因的表达及关闭,从而控制细菌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玉米青枯病病原菌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2~1985年,在河南省主要玉米青枯病区(4县)采集病株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所得菌株有镰刀菌(Fusarium link et Fr.)、丝核菌(Rhi-zoctonia DC.et Fr.)、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Ell.et Halst.)及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link et Fr.)等。用出现频率高的镰刀菌进行室内外接种试验,进行致病性测定。致病力最强的是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Schwabe.),其次是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 RerK.et Rav.),串珠镰刀菌中间变种(F.moniliforme var.jntermedium Neish et leggett)次之,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 Schle.)致病力最弱。其中半裸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中间变种在玉米上首次发现,并对以上镰刀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花生青枯病菌致病型及生物型的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采自福建10个县(市)花生青枯病株标样中,分离出花生青枯病原菌菌株72个,对其中有代表性的15个菌株进行致病型测定,29个菌株进行生理生化测定。供试菌株在鉴别寄主上的致病反应表明,福建省的花生青枯病菌属于致病型Ⅵ和Ⅶ,其中以致病型Ⅶ为主。对乳糖、麦芽糖、纤维二糖、甘露醇、山梨醇和甜醇的利用能力以及硝酸盐的还原作用表明,除恶江菌株的硝酸盐还原作用不产生气泡,定为生物型Ⅲ-4,同安菌株由于不利用三糖  相似文献   

12.
采用青枯菌拮抗菌生物有机肥,并结合深耕、石灰消毒措施,研究该生物有机肥对烟株生育期及青枯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先施石灰再施生物有机肥不仅有利于烟株的生长,还对青枯病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尤其对烟株生长后期青枯病的防控作用最明显;病情指数比只施烟草专业肥低48.2%;深耕再施生物有机肥对青枯病的防控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番茄青枯病相关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青枯病是南方各省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广东省各科研单位在番茄青枯病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包括青枯菌菌系、病害发生规律、防治方法、抗病遗传及抗病育种等,对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防御酶与植物抗青枯病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引起的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综述了植物体内抗病相关防御酶(SOD、POD、PPO、PAL)及酶基因在植物抗青枯病方面的研究进展,发现病原物的侵染诱导导致植物体内防御酶活性变化.这些防御酶,或由于维持体内的活性氧代谢平衡,或由于参与酚类物质的氧化,或由于提高了木质素的生物合成而形成物理屏障,从而与植物抗青枯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青枯无致病力菌株诱导番茄抗青枯病的生化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紫外诱变法获得的青枯无致病力菌株诱导番茄,植株产生了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该菌株对致病菌没有直接的抑制作用,且对番茄不能致病.番茄经无致病力菌株处理后,体内与抗病反应相关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显著增强;酚类物质和木质素含量也显著提高;病程相关蛋白(PRP)含量也提高.这表明青枯无致病力菌株产生诱导抗性的机制可能是植物本身的抗病代谢过程被激活了.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青枯无致病力菌株对烟草青枯病的控病作用和是否诱导烟草抗病及其控病机理。采用TTC培养基,从茄青枯病株上分离获到青枯无致病力菌株Au004-1,用喷雾法及含菌培养基法测定其对青枯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并进行烟草青枯病温室盆栽控病试验;用该菌伤根灌接烟草,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电泳分析病程相关蛋白(PRP)变化。结果发现,该菌株对青枯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抑菌带宽分别1.03和0.83 cm;在温室盆栽试验中它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效,接种致病菌30 d后相对防效可达77.5%;该菌处理的烟草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增强,病程相关蛋白(PRP)含量增加。试验结果表明这株青枯无致病力菌株除可直接抑制青枯致病菌外,很可能诱导烟草产生青枯病抗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培养方法的青枯菌致病力、病原菌在水培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及其对辣椒和烟草品种接菌鉴定的研究,评价了青枯菌水培鉴定法的致病作用及其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液体与固体培养的青枯菌具有相同的致病力,作物品种间抗病性与田间表现基本一致,病原菌在水培条件下感染幼苗根系具有分布均匀、减少土传病害干扰及容易人工控制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微机确定甘薯瘟致病型的鉴别品种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9.
为了指导烟草青枯病的测报和防治,采用定期挖根调查采样和ELISA检测方法,对云南省烟草青枯病的侵染动态进行了研究。移栽后每周挖根调查结果和根、茎部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在文山州青枯病重病田块,移栽后第5周根部样品首先检测出青枯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简称青枯菌)阳性,个别烟株根部出现黑色坏死症状;移栽后第7周根部样品青枯菌检出率达到50%左右、根部黑色坏死发病率开始快速上升,茎部无明显症状;移栽后第9周,根部发病率达到50%左右、个别烟株茎部出现黑色坏死症状。移栽后第12周,茎部青枯菌检出率、根发病率和茎部发病率均达到80%以上。根部样品青枯菌检出阳性、烟株根部显症、烟株茎部显症表现出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间隔约21d)。根青枯菌检出阳性时期和根黑色坏死的始发期可作为确定第一次施药时期的依据。对ELISA检测的验证试验结果表明,ELISA检测为青枯菌阳性的样品,可分离到典型青枯菌菌落,分离物ELISA检测同样为青枯菌阳性。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物防治是解决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一条极有希望的途径。笔者综述了利用无致病力青枯菌、芽孢杆菌、假单胞杆菌、链霉菌、转基因植物等生防因子防治植物细菌性青枯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