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红锥混交林生长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对广东省龙眼洞林场红锥混交林生长情况的调查和分析,提出营造红锥混交林的合理混交方式及树种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伊盟林业处、伊金霍洛林场协作,1980年开始在伊金霍洛林场开展针阔混交林营造造技术研究,到1984年已完成试验研究的营造任务,达到了预期目的。这项研究试验内容是在1972年以来,由内蒙古林业科学研究院、伊金霍洛林场的科技人员,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在毛乌素沙地引种樟子松成功的基础上,于1980年继续进行的中间扩大试验研究。经过几年的大面积植松造林试验和推广应用,获得良好成效。在伊金霍洛林场小霍洛作业区营造的针阔混交林不但具有一般混交林的优点,而且有效地提高了沙荒地的生态效益,对营造混交林防治沙漠化、保护草牧  相似文献   

3.
七十年代以来,我县营造了上万亩的杉檫混交林。为了及时总结营造杉檫混交林的经验与教训,我们赴全县营造杉檫混交林较多的社队林场作了一些调查研究。获得的材料说明,凡是在混交方式、树种比例、株行距离等方面配置较恰当的,均表  相似文献   

4.
因地制宜发展多树种造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概述了尤溪国有林场发展多树种造林的基本概况,介绍了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工营造针阔混交林、利用天然播种发展针阔混交林以及林冠下营造阔叶树等发展多树种造林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棕桕混交林     
以经营杉木、棕树、乌桕为主的湘乡县酒埠公社林场1973年以来,营造了棕桕及棕檫混交林1070亩,其中棕桕混交林720亩,现保存乌桕21690株,棕树24.5万株,  相似文献   

6.
为了系统总结全区杉松混交林的经验,1983—1985年,先后到高峰、七坡、钦廉、六万、博白、大桂山、派阳山等林场,选择有代表性的杉松混交林进行调查研究,其中,着重对高峰林场六里分场六黎二林班1967年营造的一片杉松混交林和钦州地区钦廉林场那丽分场猪仔坪林区1971年营造的一片杉松混交林作比较系统的调查外,又对高峰林场东升分场4林班19年生的杉松混交林  相似文献   

7.
尤溪经营林场已营造杉木与马尾松、楠木、火力楠、木荷、细柄阿丁枫、毛竹、檫树、黑荆树、建柏和红豆树等10个树种混交林1815hm~2.混交类型有同时营造的混交林、杉木林冠下造阔叶树形成的混交林、天然形成的和半天然形成混交林4种.本文对7种杉木混交林的营造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8.
北京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混交林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是我国北方的主要荒山造林树种。解放以来已营造了大面积的油松人工林,绝大多数为纯林。油松纯林的火险性大、病虫害多、土壤改良性能较差。生产上迫切要求多造些混交林,但在这方面还缺乏经验。北京市西山林场及原北京林学院妙峰山教学试验林场从五十年代开始就进行了营造混交林的试验,其中也营造了一定面积的各种油松混交林。在1962—1964年间,我们曾对这些混交林进行过一些调查研究,并作了初步报道。在1973年及1977年我们又再次对这些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介绍于后。  相似文献   

9.
根据涿鹿林场营造油松山杏混交林的实践,对营造过程中的施工技术措施、保证工期技术措施和维保技术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东部山区,建国后营造了大面积针叶纯林,多以落叶松为主。实践证明,它无论在抗性、保持土壤肥力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都远不及混交林。因此,人们对营造针阔混交林开始有所重视,为发展辽宁东部山区的林业提供营造混交林的技术,我所实验林场(原大伙房林场),于1966年营造了293亩长白落叶松与籽椴混交林,现已郁闭,生长良好。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崔瑰芬 《林业调查规划》2004,29(2):71-73,79
沾益县德援造林项目造林1967.72hm^2,造林保存率92.4%,截至2002年底,项目的各项具体目标均已圆满完成,其中生态建设效果尤为突出。项目中采取了优化树种配置,营造混交林;种源控制与壮苗控制;落实政策,维护农民利益;项目资金拨付实行报帐制等措施,项目实施中引进了林业发达国家成功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林业技术,提高项目区林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林业经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四种混交林类型对杨扇舟蛾控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表明 :块状混交模式是控制杨扇舟蛾的最佳混交模式 ;在块状混交模式下 ,杨×槐、杨×桐两种混交类型为最佳混交类型 ;在块状混交模式的 3种混交比例中 ,杨×槐、杨×桐两种混交类型对杨扇舟蛾的控制作用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纯林和混交林害虫物种的多样性分析测定,中牟县的种群多样性指数为0.2838.惠济区为0.9906,新密的为0.9986。中牟县、惠济区、新密市3地区优势种的优势度分别为0.8442、0.3533、0.2503。混交林害虫种类虽多,优势种亦多,但发生量相对较小.不易成灾;而纯林害虫种类虽少,优势种亦少,但发生量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4.
桉树林、云南松林及松栎混交林下植物群落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桉树林、云南松林和松栎混交林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各成分盖度系数等调查,分析了3种类型下的植被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合理育林措施能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增强水土保持的能力等。提出人工造林以营造混交林为宜。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洞口县石漠化现状和造林成林率调查,结果表明:洞口县石漠化区杉木、马尾松、柏木、阔叶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差异明显,人工造林成林率差异极显著。柏木林的现有林面积所占比例和人工造林成林率远远大于杉木林和马尾松林,阔叶林仅次于柏木林,马尾松林介于阔叶林和杉木林之间,杉木的林最小。柏木是石漠化地区首选造林树种,其次是阔叶树;营造柏木、阔叶树纯林或柏木与阔叶树混交林可作为洞1:7县及其相同生境石漠化地区主要造林模式;马尾松纯林可作为辅助造林模式应用;杉木不适宜在石漠化土地上生长,不宜作为石漠化地区造林树种。  相似文献   

16.
对2011年福建省尤溪县的竹类造林模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尤溪县总造林面积378.4hm2,涉及小班294个;宜林荒山荒地是造林前主要地类,占52.0%,采伐迹地、非林地次之;面积小于0.5hm2的造林地计数最多,占51.4%,1~5hm2的造林地面积最大,占48.8%;林地的清理方式主要是人工劈杂和炼山,分别占造林总面积的60.8%和35.3%;造林方式以荒山造林占主要,其次为疏林地补植,坡耕地在2011年造林中得到了较好的实施;造林树种以毛竹、绿竹为主,两者合计占总面积的91.7%;毛竹造林以混交林为主,绿竹以纯林为主,毛竹的混交林大部分是毛竹+杉木混交林。  相似文献   

17.
广西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广西珠江防护林体系于1996~2000年、2001~2010年分二期建设,共完成营造林49.10万hm2,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使森林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的生态功能得到增强.文中总结了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建立示范点,带动工程建设等成功经验,分析了工程用地限制条件太严,工程造林树种、林种结构不合理,防护林效益低等问题.藉此,提出了提高补偿标准,加大营林投入,放宽工程用地限制条件,增加造林地类等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绿竹Dendrocalamopis oldhami、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 brandisii的竹蔸苗为研究材料,在南宁市营造试验林,研究其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造林后半年,绿竹的造林成活率为96.87%,新竹长势好,勃氏甜龙竹的成活率为50.63%;2个竹种新竹的数量、地径和高度均与母竹秆基径呈正相关关系,造林后半年至1年的新竹数量、地径、高度均与造林后半年的相应指标呈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强竹蔸造林抚育管理,促进造林前期的生长量,有利于提早成林。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我国开展的营造林综合核查和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工作,探讨利用遥感技术、抽样技术、数据分析技术对未成林造林地成林情况进行调查监测的方法,掌握未成林造林地质量、成效状况、成林面积及森林面积增长潜力,为加强营造林管理、科学培育森林资源提供依据,为森林面积增长年度评估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20.
日本构树从生长速度、生物产量上均优于本地构树;作为纸浆林,采取1m×1m的密度,3分枝的树型种植是理想的造林模式;作为饲料林,以1m×2m的密度,5分枝的树型种植对产叶最有利,是最佳的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