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扦插温度、扦插基质、激素类别、激素浓度对罗汉果组培苗扦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成活因子和长势因子分别为第1、2主成分,2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率在77%以上;扦插温度、激素类别对扦插苗的影响较大,扦插基质、激素浓度影响次之;扦插效果最佳组合为:扦插温度25 ℃,扦插基质为细河砂,激素浓度为200 mg/L的吲哚丁酸。  相似文献   

2.
几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桑树硬枝扦插成活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几种植物激素处理对桑树硬枝扦插成活率的试验表明 :不同激素处理桑树品种扦插成活率有较大差异 ,成活率由高到低的处理依次为 :ABT1号 10 0 mg/ kg>NAA10 0 mg/ kg+IAA10 0 mg/ kg>IAA10 0 mg/ kg≌ NAA10 0 mg/ kg>CK(清水 ) ;同样的激素处理 ,不同的桑品种间也有差异 ,以杂交桑 (桂桑优 62 )的扦插成活率最高 ,扦插时期以 7月份 (夏伐前后 )成活率最高 ,当年生枝条比隔年生枝条扦插成活率高 ,枝条基段比中段和稍段扦插的成活率高。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很多 ,扦插的最佳时期 ,激素处理的浓度和时间等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掌握扦插基质、激素、枝条性状对红叶李扦插成活的影响,采用不同基质、不同激素种类、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方法、不同枝条对红叶李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叶李扦插最佳优化条件为硬枝扦插,时间在冬末春初休眠芽尚未萌动,气温回升后的2月,用珍珠岩和黄沙土按1:1比例混合作为扦插基质,以50%吲丁.萘合剂,1000mg/L浸泡插条10秒,扦插生根成活达到96%。  相似文献   

4.
桑树绿枝扦插应用灭菌剂效果试验金允昌,杨保俊(浙江省绍兴市农业学校311825)影响桑树绿枝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温湿度的控制、激素处理、防腐处理以及移栽措施等。本试验着重探索在不使用激素的情况下,应用灭菌剂进行防腐处理的效果。现把有关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珍珠番石榴为试材,对扦插环节插穗类型、扦插激素配方、扦插环境、基质配比及移栽方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冠上部徒长枝和树冠外围侧枝采穗插穗成活率高于树冠内部荫枝;扦插激素最优为NAA1000mg/L+1%吲哚丁酸?s-诱抗素WP1000mg/L,速蘸5s和NAA500mg/L+1%吲哚丁酸?s-诱抗素WP500mg/L,浸泡插穗基部10min,生根率在50%左右;早晚全光照中午遮阴有利于插穗生根;扦插后20d内平均气温在30℃以下有利于保叶和促进插穗切口愈伤化;扦插基质以椰糠与花生壳等体积混合,基质厚度10cm有利于插穗生根和移栽;移栽后覆盖薄膜保湿20d,有利于移栽成活。  相似文献   

6.
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is)作为我国北方地区极具开发潜力的乡土地被植物,存在着有性繁殖材料不易获得且繁殖系数较低的问题。而扦插繁殖作为一种无性繁殖手段,能为莓叶委陵菜的快速繁殖提供新的途径。本研究以莓叶委陵菜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叶为试验材料,通过正交试验针对不同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莓叶委陵菜叶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莓叶委陵菜插穗在扦插45 d后能够形成根系,不同处理水平的扦插基质、激素种类及其浓度间的交互效应对插穗生根效果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P <0.05)。扦插基质是影响莓叶委陵菜叶插生根率的主导因子,而激素种类是影响平均单株生根数、平均单株总根长、最长根长和根系效果指数的主要因素。以草炭+珍珠岩+蛭石(1:1:1)为基质,扦插前使用300 mg·L-1的IBA对插穗进行处理生根效果最佳,该处理方式下扦插生根率达63.33%,平均单株生根数为6.90条,平均单株总根长为27.98 cm,最长根长13.83 cm,根系效果指数达20.50。本研究结果可为莓叶委陵菜无性系繁殖体系的快速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激素对桑树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不同时期(绿枝、硬枝)、不同部位(上部、下部)、不同品种(育151、湖桑32号、桐乡青、新一之濑)枝条为插穗,对扦插生根技术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激素在扦插生根中的重要作用。湖桑32号经150mg/L IBA处理后,产生的不定根最多。为完善硬枝扦插育苗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密花’芒为材料,探讨了扦插部位、扦插时间和IBA浓度对其茎秆扦插幼苗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下部芽苞扦插的效果最佳,生根率、最长根长和生根数等指标显著优于中部和上部芽苞;在IBA处理0、0.1%、0.2%、0.3%、0.5%、1.0%条件下,随着激素浓度的增加,其茎秆扦插幼苗生长状况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0.3%IBA处理扦插茎段时幼苗的生长最佳;扦插时间以8月中旬效果最好,随着扦插时间的变化,母株茎秆中可溶性糖含量逐渐降低,淀粉含量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扦插幼苗的生长指标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9.
湖桑硬枝电热线温床扦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增学  王承欣 《蚕业科学》1992,18(4):220-226
试验表明,采用电热线温床扦插,在2月下旬剪取插穗,穗长18厘米,直径1.1厘米以上。插前穗基用150ppmNHM激素浸渍20—24小时。扦插密度每平方米2000株,插床温度27℃,气温12℃,每天喷水一次,(1.75公斤/米~2)。本地区扦插适期为3月上旬,插穗发根率达95%左右,插后1个月移栽,成活率60—70%。每扦插一株所花材料和电费为0.013元。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树葡萄2a生茎作为插穗,开展不同基质、不同外源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季节扦插育苗技术研究。结果表明:以河沙土、椰糠、草木灰(5:5:1)混合基质A对树葡萄扦插的效果最好,成活率达64.7%;不同配比生长液均对树葡萄的生根数、根长和成活率均有提高,其中IAA1000mg.L-1对于树葡萄生长效果最佳,成活率达70.3%;在海口地区树葡萄扦插时间以3月扦插效果最好,成活率达60.3%。  相似文献   

11.
桑皱鞘叶甲越冬成虫在湖桑和杂交桑桑园土层 30~ 50cm深处分布最多 ,分别占总虫数的65 0 7%和 65 92 % ,显著高于其它深度土层的成虫数 ;其次是 1 0~ 30cm深处 ,分别占 2 1 69%和 34 0 8% ;0~ 1 0cm以内无越冬成虫分布。越冬成虫 4月中旬开始出土 ,4月下旬大量出土 ,出土成虫数占总成虫数的 80 %以上。田间成虫 4月中旬开始为害 ,4月底到 5月上旬是发生和为害的高峰期。夏伐对桑皱鞘叶甲的成虫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桑品种资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分属于白桑、黑桑、雄桑、粉桑、药桑类型的58份新疆桑品种资源的染色体倍数性和结实性以及10份新疆桑品种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白桑类型中有23个材料为三倍体,药桑为二十二倍体,其余材料均为二倍体。从每椹种子数和发芽率来看,粉桑的结实性高于黑桑,黑桑高于白桑;二倍体材料的结实性高于四倍体,四倍体又高于三倍体。用淀粉凝胶电泳法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发现第6酶带为特征酶带,各品种酶谱有一定的相似性和相异性、这些研究结果为探讨新疆桑品种资源的起源、进化、分类和亲缘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桑天牛的生活习性和防治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桑天牛成虫人工饲养试验 ,阐明了桑天牛补充营养习性 ,补充营养与产卵、寿命的关系。并进行野外调查和蛹期前后剖树检查 ,查明了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桑天牛危害的树种、桑品种间危害程度的差异性、桑天牛在桑树上的寄生率和自然死亡率、桑天牛蛹期前后的活动规律以及羽化后的取食和产卵习性。用 2 0 %氰戊菊酯5 0 0倍液制成的软膏防治桑天牛幼虫 ,效果达到 10 0 %。  相似文献   

14.
通过2008年中秋期对8%残杀威WP、40%保桑灵EC和65%桑用毒死蜱EC的防治桑园鳞翅目害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总体防效以保桑灵为最好,毒死蜱次之,残杀威最差.在生产上建议对桑尺蠖为主要害虫时使用保桑灵1800倍,对桑毛虫为主要害虫时可使用毒死蜱2500倍或保桑灵1800倍,宜掌握在害虫低龄期防治.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涪陵区的桑树养成收获方式一直沿用冬伐.为了改革这一桑树栽培模式和合理调整养蚕布局,进行桑树夏伐试验.通过夏伐与常规冬伐桑比较、夏伐桑的生长发育调查和养蚕试验,在地势与肥培管理较好的涪陵后山蚕区实行桑树夏伐,不但桑树发育正常,长势良好,而且夏伐桑园蚕种饲养量和单产有所提高,说明夏伐是可行的,可以提高蚕桑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桑叶黄化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桑园土壤化验及桑叶黄化症状分析,认定此症为生理性黄化症,探明了其发生原因,提出了解决此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新一代桑品种产质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增加单位面积桑园的经济效益,提高蚕桑产业的竞争能力,桐乡市于1998年引进近年新育成桑品种22个,经3年种植初选,将8个品种的成林桑,于2001—2002年连续2年作产质量、抗性和农艺性状的比较签定试验,筛选出了新一代4个桑树优良品种:丰田2号、农桑14号、农桑12号和育71—1,与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22.3%—34.9%,万头蚕收茧量增加5.3%—10.1%,万头蚕产茧层量增加10.5%—14.0%,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适宜于杭加湖和相应蚕桑地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周金钱 《蚕业科学》1998,24(4):197-201
根据浙江省6个重点蚕区县市18年桑树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桑叶损失情况,提出了暴发性桑树病虫害损失的评价方法;明确了浙江重点蚕区已经全面或局部暴发过的病虫种类,和暴发性病虫害发生具有明显种群优势及间隙性、种类多样性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桑树病虫害暴发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2012—2016年,平利县组织开展了桑园间作套种茶树生产效益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桑茶间作套种第一年的生产投资较高,但低于普通密植桑园和纯茶园单独建园的投资之和;进入丰产期后,3种不同栽植密度的桑茶间作套种园的生产收益均高于普通密植桑园和纯茶园,以每667m~2栽桑1000株和750株的桑茶间作套种园生产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20.
春蚕桑叶氟化物中毒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历年来桑叶含氟量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找出春蚕期桑叶含氟量日均值变化规律,并对规律成因进行探讨研究,为春蚕防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