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过体外培养研究了 3窝(A、B、C) 二花脸猪的粪样微让物对大豆黄酮的降解和雌马酚的产生规律.每窝各含1头母猪和3头仔猪.通过HPLC测定培养液中大豆黄酮和雌马酚的含最,并通过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 图谱分析每窝猪粪样微生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2头猪中有8头猪的粪样微生物可将大豆黄酮降解成雌马酚.其中A窝母猪粪样微生物小能代谢大豆黄酮,但在断奶后的2头仔猪粪样培养液中检测到雌马酚;B窝和C窝母猪粪样培养液中均检测到较高含量的雌马酚,在B窝1头仔猪和C窝3头仔猪炎样培养液中均检测到雌马酚.通过DGGE指纹图谱分析,每窝猪粪样培养液中可检测到雌马酚的猪粪样细菌菌群之间的相似性均大于60%,高于它们与未检测到雌马酚的猪粪样菌群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2.
以油菜秸秆为材料,采用~(60)Co–γ辐照,设6个辐照剂量处理,分别为0(CK)、400、600、800、1 000、1 200 k Gy,考察不同剂量辐照处理后油菜秸秆3大主要组分降解率的变化,并采用气质联用法对辐照后全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剂量的增大,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当辐照剂量为1 200k Gy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率分别达到69.06%、42.57%和4.99%;未辐照油菜秸秆水提液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别检测到脂肪酸类物质22种、芳香类物质5种,未检测到呋喃类物质,而从不同剂量辐照后样品中分别检测到脂肪酸类物质25种、芳香类物质17种,呋喃类物质5种,且各类产物的种类与含量变化呈现出不同规律。  相似文献   

3.
外源菌剂对猪粪堆肥质量及四环素类抗生素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不同外源菌剂组合对猪粪秸秆堆肥质量及猪粪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降解影响,以猪粪为原料,秸秆为调理剂,分别设置了不加菌剂处理(CK)、添加白腐真菌处理(F)以及同时添加白腐真菌、氨化和硝化菌剂(FAN)三个处理,在自制的长方体翻转式好氧堆肥反应器中进行了猪粪秸秆的堆肥化模拟试验。通过定期采样,分析了堆肥的基本物理性质、氮素形态和其中有机碳(OC)、全磷(TP)、全钾(TK)和四环素(TC)与土霉素(OTC)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菌剂添加处理(F和FAN)对堆肥腐熟(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但促进了堆肥中有机碳降解及全磷和全钾的增加,单一白腐真菌处理下的铵态氮的损失最小(0.24 g·kg~(-1));四环素和土霉素的浓度随堆肥时间显著下降,经过42 d两种抗生素降解率达90%以上(OTC、TC浓度5 mg·kg~(-1));白腐真菌起到加速堆肥中四环素降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不同剂量的高能电子束和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研究了2种射线对不同状态下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AFB1)的辐射降解效果和对小麦面粉粉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能电子束和γ射线辐照处理,能够降解不同状态下的AFB1,辐照剂量越大,降解率越高,AFB1浓度越高,辐射降解率越低;相同处理剂量对溶液中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作用,大于对污染小麦中AFB1的降解作用。2种辐照处理方式对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等小麦粉质指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高能电子束射线的作用强度大于γ射线。  相似文献   

5.
养殖场猪粪的不当处理会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研究其降解变化,可以为养殖场粪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恒温培养试验,研究在保育和育肥两个阶段时分别接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菌)对新鲜猪粪发酵中的有机质、全磷、全氮、硝态氮及铵态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处理与对照相比,提高了有机质的降解速度和TN、NH_4~+-N转化量。保育阶段,T2、T3处理TN下降了20.3%,NH_4~+-N下降了66.7%,T1处理TN和NH_4~+-N分别下降17.8%和55.7%,对照组分别下降了17.3%和50.7%。育肥阶段,接种菌剂的处理NH_4~+-N较培养初期下降了66.7%,对照为50.9%。试验末期,随着铵态氮降低,硝态氮有升高的趋势,大于5 g的复合菌剂添加量对猪粪降解效果不显著(P0.05),保育期和育肥期猪粪中有机质、全磷、全氮和硝态氮及铵态氮变化趋势一致。研究表明,复合菌剂对猪粪的TN、NH_4~+-N降低作用明显,但是添加量超过一定范围影响不显著(P0.05),试验末期的NO3--N增强效应,需要进一步研究。推算结果表明,复合菌剂处理的猪粪TN降低20.3%,肥料化利用,氮素循环利用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对畜禽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动物饲用益生菌短短芽孢杆菌LPF-2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抑菌圈为指标,从时间、温度、摇床转速和培养基pH值研究短短芽孢杆菌LPF-2的最适培养条件,以获得短短芽孢杆菌LPF-2最佳的抑菌效果.[结果]短短芽孢杆菌LPF-2培养24~84h的抑菌圈为10.00~13.00 mm,在24~39℃下培养的抑菌圈为9.00~14.00 mm,转速在90~210 r/min下培养的抑菌圈为13.75~15.00 mm,pH 6.0~8.0下培养的抑菌圈为10.50~14.50 mm.[结论]动物益生菌短短芽孢杆菌LPF-2的最适培养条件为培养基pH 7.5、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48 h,摇床转速在90~210 r/min范围内均可.  相似文献   

7.
发酵床是目前国内规模化养猪企业广泛采用的粪污处理模式,其关键在于投加的微生物菌剂。为了分离出能高效降解猪粪的菌株,采用NH3选择性培养基对土壤微生物菌株进行初筛,共得到7株氨氮降解率大于70%的菌株。通过猪粪发酵模拟实验对分离株的NH3抑制效果进行初步评价,结果表明,7株菌株均能不同程度地减少猪粪发酵过程中氨的释放量,其中Z10菌株的NH3抑制效果最为显著。针对猪粪除臭及促进猪粪腐熟效果开展了Z10菌株应用效果评价。除臭试验结果显示,Z10菌株对猪粪臭气中NH3与H2S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在21 d发酵周期内, NH3与H2S的释放量较对照组分别减少了38.66%与50.03%。促腐熟试验结果显示,Z10组种子发芽率与发芽指数分别达到了83.33%与88.55%,而对照组发芽率与发芽指数仅为68.35%与59.12%。生化鉴定显示,Z10菌株无蛋白酶活性,具有较弱的糖化酶、淀粉酶及脂肪酶的活性,但表现出较强纤维素降解活力,其纤维素酶活力达到232.543 U·mL-1,推测Z10菌株表现出的促腐熟效果主要源于其高纤维素降解活力。16S r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菌为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migatus)。  相似文献   

8.
通过培养试验,研究猪粪降解液改性钠基膨润土对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植物盆栽试验对修复效果进行了验证,同时比较了包施与混施效果差异。结果表明,猪粪降解液改性钠基膨润土能够显著降低褐土、潮土中有效态铜含量,但施入后使3种土壤中有效态镉含量增加;在铜污染潮土、褐土中施加猪粪降解液改性钠基膨润土处理黑麦草地上部干重和鲜重都显著大于对照,且地上部铜含量都显著低于对照;包施与混施地上部干、鲜重及地上部铜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包施能够把施加的固定剂和被吸附的重金属移出土壤体系。  相似文献   

9.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能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4株能降解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的降解菌,初步鉴定:2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分别为BM1和BM2,1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BL4,1株为假单胞菌属菌(Pseudomonas)P3。摇床培养7 d后,除BM1外,BM2、P3、BL4菌株对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率均在90%以上。盆栽试验表明:菌剂处理30 d后,对土壤中2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均在78%以上。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相同碳氮比不同有机物料矿化后效果,通过盆栽试验,将猪粪、玉米秸秆和生物炭按照碳氮比25∶1添加到土壤中,经过1 a自然矿化后,在添加基础肥料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有机物料对烤烟生长代谢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和生物炭处理较对照(不添加有机物料)和猪粪处理明显提高了烤烟的农艺性状;与其他处理相比,猪粪处理显著提高了烤烟移栽后45 d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而生物炭处理较其他处理显著提高了烤烟移栽后45 d的淀粉酶活性;玉米秸秆处理提高了烤烟移栽后45 d的烟叶氮含量,而猪粪处理则显著提高了移栽后75 d的烟叶钾含量。玉米秸秆处理提高了烟叶钾含量,使还原糖/总糖、糖碱比和钾氯比更加协调;玉米秸秆、生物炭处理较猪粪处理和对照促进了中部叶(C3F)中性致香物质的合成,致香物质总量分别达到191.42、178.27μg/g。综上所述,在豫中烟区,相同碳氮比下,玉米秸秆和生物炭矿化1 a对烤烟农艺性状的促进和烟叶致香物质总量的提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畜禽粪便好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气体排放差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有针对性地控制与治理不同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产生的挥发性气体,设计了猪粪、牛粪和鸡粪好氧发酵试验,对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NH3、H2S等挥发性气体进行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挥发性气体的排放主要集中在好氧发酵前期,不同粪便好氧发酵产生的VOCs均有所区别,猪粪产生9种VOCs,牛粪产生4种VOCs,鸡粪产生8种VOCs;不同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排放的主要VOCs均有二甲二硫、二甲三硫和甲硫醚,故在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应针对这3种VOCs进行重点监控与治理。畜禽粪便好氧发酵中猪粪排放H2S浓度最高,牛粪最低;鸡粪高浓度(> 200 μL·L-1)排放NH3持续时间最长,牛粪最短。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土地适宜载畜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规模化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造成畜禽生产废弃物的大量集中产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土地载畜量模型,为畜禽生产废弃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笔者在查阅大量资料和统计年鉴的基础上,以山东省2012年生猪统计数据和主要种植作物产量及氮磷需求量为例,根据农牧生态平衡和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利用原则,分析了粮食种植(冬小麦-夏玉米)、果树种植(苹果)和蔬菜种植(菜椒-茄子、菜椒-西红柿、西红柿-黄瓜3种大棚种植模式以及茄子-大白菜、西红柿-大白菜、黄瓜-萝卜3种露地种植模式)3种土地利用模式下作物氮、磷养分的需要量,依据畜禽生产废弃物中氮磷养分含量,根据土地养分平衡原理,建立了土地养分平衡模型,确定了不同种植模式下单位面积土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和载畜量,提出了土地不同种植模式下单位养殖规模需匹配的农田面积;【结果】以能繁母猪为基础建立了估测猪场粪尿养分(氮磷)年排出量的猪单位,折算成单个猪单位的氮、磷产生量分别为87.5和11.1kg/年。以此为基础估测了不同类型畜禽粪尿氮磷产生量。根据种植模式估测了土地氮磷输出量,以蔬菜种植模式下土地氮、磷输出量最高,粮食作物种植模式居中,苹果种植下氮、磷输出量最低。结果表明,蔬菜种植模式土地载畜量更高,大棚种植模式下平均为4.5猪单位/ hm2,露地种植模式下平均为3.8猪单位/hm2;果树种植(苹果)载畜量最低,为1.2猪单位/ hm2;冬小麦-夏玉米模式下,不考虑秸秆还田,载畜量可达3.9猪单位/hm2,如果考虑秸秆还田,则载畜量相应降低。以循环利用方式消纳1 000头能繁母猪规模的自繁自养猪场所产生的废弃物,蔬菜种植模式下所需匹配土地面积最少(西红柿-黄瓜轮作的大棚种植模式需要188.7 hm2),苹果种植所需的匹配土地面积最多,需要匹配833.3 hm2;不考虑秸秆还田,小麦-玉米轮作种植模式下,需要匹配的种植土地为256.4 hm2。【结论】根据“养殖-种植”循环利用模式确定了土地载畜量参数为1.2-4.5猪单位/hm2,该参数为畜禽养殖区域规划、养殖场废弃物处理与利用和土地养分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盆栽苹果施用不同浓度有机液肥,研究了盆栽苹果基质和叶片主要营养成分(N、P、K)的含量状况。结果表明:①肥料中N、P、K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浸提液1>浸提液2>浸提液3;②浸提液1能够极显著的提高基质和叶片中主要矿质营养成分(N、P、K)的含量,浸提液2效果次之,浸提液3效果最差;③施用有机液肥只对基质和叶片中氮、磷、钾含量高低有影响,而不改变其总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有机肥料(腐熟猪粪、菜籽饼和腐熟秸秆)前作和当季施用对烤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作和当季施用有机肥对烤烟生长有促进作用。前作施用腐熟猪粪对促进烟株的生长,上部烟叶叶面积比较明显,但烟叶中上等烟叶比例和均价下降。施用秸秆在小春季养分矿化比油枯和腐熟猪粪慢,养分矿化率低,至当季土壤中的硝态氮含量较高,施用油枯则相反。前作施用油枯烟叶产值量比当季好,施用秸秆可以提高烟叶中上等烟比例和均价,但不能提高烟叶的产值量。当季化肥和腐熟猪粪合理混施可以提高烟叶的产值量。  相似文献   

15.
石灰与有机物料配施对作物镉铅吸收的控制效果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通过采用石灰(L)、泥炭(P)、猪粪(M)、石灰 泥炭(LP)、石灰 猪粪(LM)等处理对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钢厂附近污染田进行改良的田问定位试验。表明大部分处理能提高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处理石灰、石灰 泥炭和石灰 猪粪对提高作物产量均有显著效果。大部分处理能抑制水稻、花生对Cd、Pb的吸收,糙米中Pb的含量在食品卫生标准范围内。说明通过调节土壤pH值,改变土壤重金属活性是有机—中性化改良技术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16.
有机肥料对滨海盐渍土理化性质和绿化植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杭州湾慈溪滩涂盐渍土试验区块中,研究施加固体有机肥、绿化栽培介质、有机液肥和无有机肥等对盐渍土和绿化植物的影响。利用统一栽植20种植物模式的每个试验块(15m×20m),进行4个试验组,试验周期为18个月的研究。结果表明:施加有机肥能够降低和稳定表层土壤的pH值和含盐量,但未达到显著差异;3种有机肥均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液肥的长期效果比绿化栽培介质和固体有机肥料差;施加有机肥料对20种植物的存活率、高度生长速率和径向生长速率等指标,改善效果,因植物种类存在较大差异;综合慈溪滩涂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的变化情况,4个试验组改良效果大小为:绿化栽培介质≈固体有机肥料>有机液肥>无有机肥。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二次发酵是实现鸡粪等养殖废弃物功能价值提高的关键阶段,本研究旨在将前期筛选得到的真菌应用于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阶段,探讨其促进二次发酵的效果并对其进行鉴定,为今后鸡粪的高值化与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方法】以鸡粪一次发酵产物为原料,添加实验室前期筛选的2株真菌(分别为FCM1和FCM3)进行二次发酵试验。共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原料中加入1%(体积L∶干物质量kg)无菌液体培养基;F1:原料中加入1% FCM1菌液;F3:原料中加入1% FCM3菌液。在二次发酵的不同时期,分析测定堆体温度、pH、电导率(EC)、铵态氮、硝态氮、种子发芽指数以及腐殖酸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相比,添加真菌主要促进了二次发酵阶段快速升温和腐殖化过程快速进行。与未接菌处理相比,真菌FCM3使堆料提前8 d进入升温期,真菌FCM1效果不佳,且在一定程度上延后了鸡粪堆肥的二次发酵。F3处理高温阶段(>50℃)持续了13 d,堆料的GI比对照处理提前25 d达到80%,且腐殖化程度较高(PHA=74.58%,PHA:胡敏酸/总腐殖酸)。相关分析表明,GI与pH、PHA显著正相关,与EC显著负相关。经形态和ITS rDNA测序等方法鉴定,FCM3为链格孢菌。【结论】真菌FCM3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鸡粪堆肥二次发酵的进行,提高堆料的腐殖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沼肥对早熟蜜柑土壤肥力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9-2004年间在早熟蜜柑上进行施用沼肥、猎粪等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肥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含量及土壤酶活性;可提高早熟蜜柑叶片叶绿素含量,持续稳定提高早熟蜜柑的产量,改善果实品质,以每公顷施用沼渣112500kg和沼液的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山核桃枝枯病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9年在临安县横路乡鹤里村,对山核桃枝枯病(Melanconium oblongum Berk.)的防治试验表明:在5~6月,分3次,每次都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液剂750倍液以及1%波尔多液,分别对山核桃树冠枝桠进行喷雾,防治效果分别为80.4%,75.0%和72.3%;于3月间每株(20年生)沟施猪栏肥50.0kg加复合肥2.5kg或单施复合肥5.0kg,防治效果分别为45.5%和39.3%。经方差分析表明,防治效果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可以在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用蛭石、珍珠岩、草炭、腐熟鸡粪、腐熟猪粪配制育苗基质,在温室条件下研究其时翠菊[Calliste-phus chinensis(L.)Nees]幼苗质量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翠菊苗在处理3(草炭:蛭石:珍珠岩:腐熟鸡粪为3:3:2:2)基质上生长最好.苗期指标显示.生长在处理3基质配方上的苗全株干重为1440.21mg、地下干重为406.56mg、茎粗为0.37cm、株高为7.22 cm、壮苗指数为1367.43、叶绿素含量为2.82mg·dm~(-2)、光合速率达到5.39 μmolCO_2·m~(-2).s~(-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