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4月23日,也即南京解放56用年的这一天,由南京市农林局主办,南京市桑茶果技术指导站、南京茶叶行业协会、南京电视台《农林时空》栏日、南京雪松茶业有限公司协办,南京十都影视文化策划有限公司负责策划的“中国南京2005雨花茶节”在南京白马公园农业广场隆重举行。茶节活动安排有:8点30分为开场歌舞,9点是中国南京2005雨花茶节开幕式、雨花茶原产地标识揭牌仪式、雨花茶金银绿三色新包装揭牌仪式、雨花茶质量评比颁奖、雨花茶诚信销售宣言:9点40分进行万人签名,9点45分领导和来宾参观雨花茶坊,lO点有文艺表演、雨花茶茶艺表演、极品雨花茶拍卖、万人共品雨花茶、雨花茶现场炒制表演等项目。通过参观,笔者觉得茶节有几个显著特点,同时笔者也有几点粗略思考。  相似文献   

2.
江西茶业科技世纪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产茶已有2000年历史,唐代就有西山白露茶、界桥茶、浮梁饼茶、庐山云雾、婺源方茶等名茶,1915年在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狗枯脑茶、浮红及珠兰茶精荣获金奖,享誉海内外。据《中国农业统计资料》载:1997年全省茶园总面积86.25万亩,采摘面积66.90万亩,总产量达到19215吨。我省茶叶生产的稳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茶叶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处在世纪之交之时,总结和回顾本世纪来我省茶叶科技对茶业生产发展的促进,对组建下一世纪的茶业生产是必要和有益的。一、一个世纪来重要茶业科技在我省应用情…  相似文献   

3.
以我国茶业大事编年为体裁《中华茶叶五千年》 ,已由人民出版社于 2 0 0 1年 12月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由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 (原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 )和中华茶人联谊会联合编著。内容上起神农时代 ,下迄 2 0世纪末年 ,分史前、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 14个史段 ,全书共收集茶叶大事 (或记事 )条目 2 2 70余条 ,图照 72 0余幅 ,6 9.2万字。每条皆有年份。内容涉及茶的源流与传播 ,种植与茶类 ,贡品与名茶 ,茶政茶法 ,茶马互市 ,茶产与机械 ,标准与检验 ,科研与教学 …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业经济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德臣 《农业考古》2001,(4):245-258,298
中国是茶树原产地 ,长期以来 ,茶业经济在古代及近现代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贸易、饮食、文化等诸方面发挥着多方面影响和作用。研究茶业经济史 ,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经济史的研究 ,而且也可为当今茶业经济发展提供借鉴。笔者利用手头资料 ,就视野所及 ,对建国 5 0余年茶业经济研究状况作一综述。一、研究特点新中国茶业经济史研究归综起来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资料准备日益完善。 195 8年著名农史专家万国鼎首次编过一本《茶书总目提要》(《农业遗产集刊》第 2册 ,南京农业遗产研究室 195 8年 10月印 ) ,…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刚获得厚厚的一本《中国茶文化经典》,有250万字,因来不及细读,只能粗粗地翻阅一下,因此是“观感”,而不是“读后感”。这本巨著除收有历代茶著外,还有茶文、茶诗、杂著等;除正文外,还有可供参考的附录,其中包括中国古今茶书简目,历代茶著茶诗文作者小传等。粗粗统计了一下,这本经典收集了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资料42篇,隋唐五代时期的315篇,宋代1406篇,辽金元时期的186篇,明代584篇,清代1184篇,附录8篇,共计有3725篇。收集资料数量之多是史无前例的。我们都知道,中国产茶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6.
我终于用八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四十万字的书稿草稿。其实何止是区区八个月!实际上我是用整整五年时间在写这部书稿。何也?此书稿是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自1992年以来,我已全身心投人到茶业经济研究中,进行搜集资料,认真学习,然后撰写了学位论文《近代中国茶叶的商品化》。这篇论文的基本框架、某些论述成为拙著的重要来源。可以说那时就打下了基础。答辩委员会主席夏东元先生鼓励说:“完全可以在三年内写成一本专著!”业师段本洛先生也支持此说,不过认为要“十年磨一剑”,不必操之过急!这勉励,成为我前进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
这次承蒙安徽省茶业学会和王镇恒理事长的热情邀请,来参加学术讨论会,我深表感谢。我来参加会议,主要是考察和吸取安徽省茶业界在改革开放事业中的好经验。乘此机会介绍一下浙江茶业。一、浙江茶业近况浙江省现有64个县(市、区)产茶。茶农114万户、茶园面积13.6万公顷。有初制加工厂近一万所、初精制联合和精制茶厂324个。还有茶机、包装材料、茶饮料、茶多酚提炼,以及茶具、茶艺用品等产业。浙江毛茶产量,1994年为10.7万吨,产值8亿元。1994年出口茶数量为3.48万吨,创汇5500万美元,1995年全…  相似文献   

8.
中国茶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是中国人民的传统饮品,被誉为“国饮”,而其保健、疗病功能近来又被世人重新认识。中国是茶的原产地。中国人早在五六千年前就发现并开始利用茶。茶也是中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农垦系统有15个垦区产茶,每年生产各类茶叶大约4万余吨。目前我国以及农垦系统茶业发展情况如何,有些什么经验和问题,是本期“特别策划”所要向大家讲述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世界茶业和茶叶文化的发源地。我国茶业,在清一代,由极盛最后骤然走向了中衰。中国在取消海禁与外国通商以后,一直以茶叶和丝绸为出口大宗。茶在《南京五口通商条约》缔结以后,“输出尤呈猛进,输出量在1866年以后,常在150余万担上下,而以1886年之220万担为最高数。”1886年,是中国古代茶业由顶峰跌入低谷,由传统因循走上近代改革或振兴的重要转折点。在此以前,中国不只独擅种茶、制茶技术,也几乎独占了国际茶叶贸易市场。但是,在此之后,由于印度、斯里兰卡引种茶叶的成功和茶业的崛起,也由于英国和欧洲一些科学技术人员,最先把近代科学技术移诸茶树栽培和茶叶加工,这就不仅使中国垄断国际茶市的优势渐失,而且使过去一直引以为荣的传统茶学,在新建立起来的近代茶叶科学技术面前,显得相形见绌了。或  相似文献   

10.
林金木 《农业考古》2006,(5):197-199
2002年4月16日在杭州余杭茶圣陆羽当年著《茶经》三卷其地——余杭双溪陆羽泉,举办首届中国茶圣节。期间2002年第2期《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曾发表本人拙作《陆羽泉与径山寺》,文中考证了茶圣陆羽著《茶经》其地陆羽泉。嗣后,杭州陆羽与径山茶文化研究会的同人们,持续深入挖掘鲜见文字、图片、实物以“茶圣著经其地,日本茶道之源”为题,著述丰富,其中2005年4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赵大川著《径山茶图考》,30余万字,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最为翔实。本人也非常关注陆羽在余杭著《茶记》《茶经》的新依据,苦苦寻觅三四年也有不少新发现。…  相似文献   

11.
明代的茶政与茶法述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长春  康芬 《农业考古》2003,(2):293-298
在中国古代,茶业是中央政府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是关系到国家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大事。因此,茶业政策的制定,茶政法规的颁行,茶税的征收管理,茶叶贸易体制的建立与调整,都为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重视。明朝立国以后,在茶政与茶法上基本沿袭了唐宋旧制,同时又对茶叶的生产、运输、贸易、检验及榷税等方面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理,逐步建立和制定了一系列茶业政策和制度法规,它主要包括榷茶制度、茶马制度、茶法制度和贡茶制度四个方面,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因研究者们对明代的贡茶制度多有涉及,本文仅就其他三个方面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垦》2007,(2):70-70
2006年全国监狱农场经济研究会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开展有奖征文活动。全年共收到全国9个省、市、区监狱系统及警官职业学院征文88篇,征文总体看质量较高。二、全力办好会刊《监狱农场经济》。全年编辑部按时发行会刊4期,刊登各类文章、消息85余篇,共计40万余字,新闻照片70幅,在推进理论研究、传播体改信息、交流工作经验、介绍典型单位、服务农场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相似文献   

13.
近日,在湖南长沙参加2007国际茶业大会暨博览会的全球25个主要茶生产、消费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名代表共同发表《全球茶产业宣言》。《宣言》指出,全球茶产业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质量保证、茶与健康、环境保护与茶业可持续发展等四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海英 《新农村》2023,(10):50-51
<正>浙江省新昌县地貌特征“八山半水分半田”,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县。2022年农业总产值33.78亿元,其中茶叶产值13.6亿元;茶业是新昌位居第一的农业主导产业,也是富民产业。茶叶全产业链产值超过96亿元,相关从业人员18万人;大佛龙井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23年品牌价值52.33亿元。多年来,新昌农民教育培训以茶叶全产链人才培育为重点,积极打造“金绿领”农民教育培训品牌,累计培育茶叶人才1.2万余人,约占农民教育培训总人数的40%,全力助推新昌茶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发现和利用茶叶历史悠久,先秦典籍已有关于茶事的记载,一些有价值、有影响、有生命力的茶书辉映着前行的茶叶之路。但是,我们也不无遗憾地看到:在林林总总的茶书之中,还没有一部包容量大、复盖面广、系统反映古代茶书和古籍中茶文化资料的大型权威性著作。由中国华侨茶业发展基金会理事长、美国国际茶业科学文化研究会长陈彬藩教授主编,《中国茶文化大观》编委会主编、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余悦教授和香港著名实业家、中国华侨茶业发展基金会第一副理事长关博文先生任副主编的《中国茶文化经典》,正是顺应世纪之交茶文…  相似文献   

16.
茶人情怀──朱自振先生印象记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政教室陶德臣我本茶盲,几年前由于偶然因素才把注意力转向茶业经济,成为不折不扣的“茶痴”的,详细原委,曾写有《茶情》一文,刊于《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第十辑上。文中提到朱自振先生,回顾几年来与朱先生的交...  相似文献   

17.
《湖南农业》2010,(3):11-11
湖南出口欧盟茶叶量稳居全国第一 从湖南省茶业有限公司了解到,由“湖南茶业”投资2亿元建设的湘茶高科技产业园,目前已在隆平高科园顺利实现主体工程完工,预计2010年6月可投产,将实现年产量2万吨、产值7亿元。湘茶高科技产业园将成为我省茶业走标准化、清洁化、品牌化之路的示范性工程。摘自《长沙晚报》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饮茶风俗的传播特点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高旭晖安徽教育学院中文系刘桂华中国是茶的故乡,茶的祖国,现已确认云南西双版纳是茶树原产地。人们在悠久的栽茶、制茶和饮茶过程中使茶渐渐进入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境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光辉灿烂的茶文化,饮茶风...  相似文献   

19.
郭亮  孙垂利 《农业考古》2006,(2):219-222
我国饮茶的历史十分悠久,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特别是进入唐代以后,茶业迅速崛起,成为当时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有唐一代,茶叶在人们的经济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繁荣了商品经济;而且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时也推动了制瓷业的发展,凡此等等。强大的经济功能影响所及,在社会实际生活中有具体的表现,现择其数点,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顾雯 《农业考古》2003,(4):278-281,290
2001年5月的新绿时节在浙江上虞“吴觉农茶学思想研究会”成立了。研究会的目的在于重温现代茶圣吴觉农茶学思想、共同探讨中国茶学的未来,致力于中国茶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说起中国茶学其范围很广,做为茶之故乡的东道主,在21世纪这一新的世纪中,应该有责任和义务把茶学(包括茶栽培,制造,品饮,茶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