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甘肃省庆城县赤城乡赤城村坷崂组村民李希恒,家有5口人,有1993年栽植的盛果期苹果园7.5亩。根据专家指导,2007年他通过间伐对果园进行阳光树形改造,栽植密度降至6 m×4 m。主栽品种为红富士,授粉品种为秦冠。果园配套电动抽水井1眼,可存2万kg苹果的果窖1个。2011年,通过SOD奶蜜苹果生产和品牌包装销售,产值达25万元,亩纯收入突破3万元,人均收入5万元。当年,新购面包车1辆,新建四合院1处,初步实现了自己的果业致富梦。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庆城县矮化苹果发展历程,优化了栽植技术,分析了影响矮化栽植的因素和发展矮化苹果的优势条件,从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资金支持、建设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加速矮化苹果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甘肃省庆城县赤城乡赤城村坷崂组村民李希恒,家有5口人,有苹果园7.5亩,1993年栽植。2007年进行阳光树形改造,通过间伐,现在密度为6米×4米,主栽品种为红富士,授粉品种为秦冠。果园配套小电井1眼,砖箍果窖1孔,可贮苹果2万多千克。2011年通过SOD奶蜜苹果生产,果实精细包装,产值达25万元,亩纯收入突破3万元,人均收入5万元。2009年新购置面  相似文献   

4.
王力 《果农之友》2024,(2):11-13
<正>庆城县处在全国苹果最佳优生区的核心区,是全国苹果生产重点县,也是全国首批无公害苹果生产基地创建县,县内生产的鲜果皮薄肉脆、色泽鲜亮、酸甜适度、耐贮耐运,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荣誉奖项20多项。截止到目前,全县苹果栽植面积稳定在25万亩左右,近年随着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对苹果面积扩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为了应对耕地腾退造成果园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5.
2012年运城市苹果栽植面积15万hm2,年产苹果34.5亿kg,总产值69亿元,苹果产业已成为全市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为了引导广大果农科学用药,笔者于2012年对本地区万荣县苹果栽植示范园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病虫害防治年历,为广大果农提供病虫害防治关键技术参考,最终提高果农生产无公害苹果的水平,确保生产出安全的果品。  相似文献   

6.
<正>临猗县是山西省苹果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全县栽植面积5万hm2,其中富士苹果栽植面积约3.3万hm2,嘎拉苹果栽植面积约0.63万hm2,其他品种栽植约1万hm2。2013年雨水较多、湿度较大,苹果炭疽病发生严重,造成苹果树叶片发黄、干枯、落叶,严重影响苹果的生长发育。为有效预防该病,针对临猗县苹果炭疽病发生情况进行了系统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李越 《果农之友》2016,(1):26-27
正甘肃省庆城县大力发展引导群众种植苹果致富,现全县种植苹果22万亩,产值达3亿元,户均收入7 000元。图为赤城乡大学生村官王华在采摘苹果。眼下正是苹果丰收季节,但不少果农却没有享受到丰收的喜悦,苹果滞销的新闻频见报端。作为大学生村官,在积极帮助当地果农销售苹果的同时,如何打响本地品牌,提升市场美誉度,避免一次又一次市场波动带来的销售难题?笔者摘编全国四大著名苹果产区的成功经验,希望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在甘肃庆城县蔡家庙乡苹果苗木种植基地,工人们两人一组正忙着嫁接优质富士,削接穗、切砧木、插接穗、绑缚,动作娴熟……。近年来,庆城县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苗木繁育种植产业,目前全县形成以苹果、核桃为主的经济苗木和绿化苗木基地6 000余亩,各类苗木远销各地市场,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曾经插过队的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专门走进当年和他并肩劳动过的伙伴、65岁村民张卫庞的苹果园,了解到他第一年挂果就收入2万元时,高兴地说,这张卫庞发了!总书记希望延川能好好地把这个产业搞起来,让农民尽快过上好生活。现在,延川县苹果面积已发展到18万亩,产业综合收入3亿元,苹果已成为全县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延川苹果  相似文献   

10.
<正>今年已70多岁的魏福宝是陕西白水的务果状元,多年来生产的苹果被誉为"白水苹果品质的明信片"。自1991年从山东引种栽植4亩惠民短枝富士以来,他的苹果园几乎没有出现过大小年,每年套袋4.5万~5万只,收入8万~10万元。他摸索出了一套渭北旱塬苹果园生产经营成功经验。1)坚持学习不停步,名师点教务果园。魏福宝的家里就像一个苹果技术资料阅览室,《西北园艺》、《烟台果树》、《果农之友》等果业科技报刊应有尽有。10多  相似文献   

11.
洛宁县上戈镇位于豫西山区,从1994年-1996年栽植红富士苹果0.2万hm2,由于栽植密度过大,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果园郁闭,产量低,品质劣,经济效益差。从2005年开始,我们采取了以树形改造为主的一系列综  相似文献   

12.
我县位于辽东半岛南端,苹果主产区大连市的中部。全县苹果面积29.7万亩,总株数550万株,结果树251万棵。但由于80%的果树栽植在土质瘠薄的山地。加上果树技术力量较薄弱,管理水平较低,苹果产量低而不稳。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贯彻和落实,群众发展果树生产的积极性日益高涨,特别是1983年党中央发表了一号文件,更加激起群众抓果致富的热情,果树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全县果树承包户达31966户,承包果树328  相似文献   

13.
"一亩苹果园,能卖两万元",这不是神话.这个果园的主人董奎奎,如今可是陕西省凤翔县的名人.2001年,他栽植苹果800 m2,栽植密度为2.5m×3.5 m,667 m2栽了72株,全园93株,2008年生产苹果5 000 kg,均价4.2元/kg,收入2.1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苹果状元.  相似文献   

14.
<正>以“兴果、富民、强技”为总目标,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狠抓栽植上规模,强化管理增效益,使苹果生产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增长点,充分体现了苹果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之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牛鼻子”产业,提高了农民栽植苹果树的积极性。为了获得苹果绿色优质高效的果品,需要从提升建园标准、栽植的质量入手,做好幼龄园精细化管理工作,为果园后期丰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亩苹果园,能卖两万元”,这不是神话。这个果园的主人董奎奎,如今可是陕西省凤翔县的名人。2001年,他栽植苹果800m^2,栽植密度为2.5m-3.5m,667m^2栽了72株,全园93株,2008年生产苹果5000kg,均价4.2元/kg,收入2.1万元,成为当地有名的苹果状元。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 富士苹果,自1966年从日本引入我国。这种苹果肉质脆,汁多,口味较国光好,且耐贮藏,成熟期裂果甚轻。是目前苹果中的优良品种之一。 招远县1967年冬引入富士苹果接穗。几年来已繁殖富士苹果苗5万多株,成片栽植1000多亩。1972年开始结果,1981年产量1.5万斤左右。三年前我  相似文献   

17.
我国苹果科研的进展与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国西洋苹果栽培已有100多年历史,解放前,苹果生产发展缓慢,到1949年栽植面积仅2万公顷,总产10万吨。新中国成立后,苹果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据1986年统计,栽培面积已达117.4万公顷,占全国果树总面积的31 .9%,是1949年的58.7倍  相似文献   

18.
<正> 在日本,苹果栽植面积大约80万亩,年产量为100万吨,居果品的第二位,主要产区在本州的北部地区。最早用于商品生产的苹果是1872年从美国引进的国光、  相似文献   

19.
一、目的与意义复县是全国的苹果重点产区之一。自1905年开始栽植,至今已有78年历史。建国初期,全县苹果总株数1,532,281株,其中结果树469,842株,产量1.09万吨。到1960年总株数达3,955,676株,结果株数1,887,666株,总产量10.27万吨,株数与产量分别比建国初期增长2.58和9.42倍。1979年苹果产量创历史最高  相似文献   

20.
<正>永寿县地处渭北旱塬西部,年均降雨600多毫米,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210天,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是苹果的优生区,苹果产业已逐步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县栽植苹果40万亩,主栽品种红富士30万亩,占总面积的75%,平均亩产2 050千克,年创收入24.6万元。红富士苹果生产在永寿县乃至陕西省的水果产业中占主导地位,根据人们消费习惯,着色好的果实售价高,销路好,竞争力强。苹果生产正在向优质高档方向发展,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红富士苹果一般从9月上中旬开始着色,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