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紫楠、浙江楠种子为试材,通过采用不同的种子贮藏方式,设置不同的萌发温度和光照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温(4℃)湿砂层积和自然室温湿砂层积2种贮藏方式,紫楠、浙江楠种子的较佳贮藏方式是低温(4℃)湿砂层积。在15、20、25、30℃4个温度下,紫楠、浙江楠最适萌发温度均为25℃。在黑暗、12h和24h光照条件下,适宜的光照对紫楠、浙江楠种子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24h/d的光照条件对浙江楠种子的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三种龙葵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少花龙葵、黄果龙葵、龙葵为试材,研究了贮藏时间、温度、光照条件和不同GA3浓度对3种龙葵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为龙葵的人工栽培和种子保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3种龙葵种子都有随着贮藏年限增加生活力逐年下降的趋势,黄果龙葵种子寿命1~2 a,龙葵种子寿命2~3 a,少花龙葵种子寿命3~4 a;少花龙葵和龙葵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30℃,黄果龙葵种子萌发最适宜的温度是25℃;3种龙葵种子萌发都有光敏特性,黑暗明显抑制种子萌发,黑暗的抑制程度少花龙葵>黄果龙葵>龙葵;GA3对少花龙葵种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浓度200 mg/L、处理3h效果最理想.  相似文献   

3.
不同处理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暴马丁香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对暴马丁香种子萌发的影响,以期筛选出快速打破种子休眠及萌发的适宜条件。结果表明:GA3处理能快速打破暴马丁香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不同浓度GA3和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效果差异显著(P0.05),以200mg/L GA3浸种24h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可溶性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达到最高;在20℃/25℃(12h/12h)变温,12h/12h(光照/黑暗)光照条件下种子的萌发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以栽培于广西药用植物园的毛茄为研究对象,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毛茄种子存在种皮障碍,播前预处理有助于加快萌发和齐苗;6 h,60℃恒温水浴或40 mg/L,1 h GA3处理是最佳的预处理方式;温度和光照是影响毛茄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种子在15/25℃变温条件下发芽率最高,光照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贵州民族药大丁草种子的萌发特性,以大丁草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基质、温度、光照、浸种时间、激素浓度等条件设置不同处理,研究不同条件对其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对种子萌发率有明显的影响,萌发率由高到低的基质依次为河沙、滤纸、脱脂棉+滤纸、脱脂棉、纱布;不同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显著(P0.05),20℃时萌发率最高,10℃时萌发率最低;周期性光照(光照12 h/黑暗12 h)条件下比全光照和全黑暗条件下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浸种24 h是萌发效果最佳;能够有效促进大丁草种子萌发的赤霉素、萘乙酸和水杨酸的浓度分别为50、10、50 mg·L~(-1)。大丁草萌发的适宜基质为河沙,适宜温度为20~25℃,适宜的光照条件为周期性光照,适宜的浸种时间为24 h,适宜的赤霉素、萘乙酸和水杨酸的浓度分别为50、10、50 mg·L~(-1)。  相似文献   

6.
以灰毛蓝钟花种子为试材,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研究了光照、赤霉素浓度、不同浸种时间处理对灰毛蓝钟花种子萌发情况的影响,以期提高灰毛蓝钟花种子的萌发率,增加高山植物在低海拔地区存活的机率。结果表明:灰毛蓝钟花种子在赤霉素浓度600mg·L~(-1)、光照12h、浸种12h或18h时发芽率、发芽势以及发芽指数最大,种子萌发持续时间最长,种子开始萌发时间和萌发高峰期最短。灰毛蓝钟花种子不喜长时间光照,光照时间越长不利于种子发芽,黑暗处理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浸种时间越长对种子损害越大,不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温度、光照、贮藏条件、浸种处理下研究水罗伞种子的发芽特性,比较3种不同基质下的种苗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水罗伞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当温度在15/25℃及25℃时种子具有较高的发芽率,浸种24h发芽率最高可达到96.7%,室温下贮藏60d后种子发芽率明显下降。3种不同播种基质间种子发芽率没有明显差异。随着苗木的生长,播种180d后调查显示,以疏松而富有营养的泥炭土条件下其根长、根重、全株重值均最大,苗木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8.
黄花月见草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贮藏条件对黄花月见草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花月见草种子在152、02、5和30℃恒温条件下均可萌发,发芽率接近60%,15/25℃变温下发芽率较高,达98%。光照对种子萌发影响不大,可以推测黄花月见草种子为非光敏型种子。贮藏期也是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另一因素。保存24个月的种子发芽率超过50%,从发芽势考虑,贮藏期不超过15个月的种子更利于齐苗。  相似文献   

9.
对求米草种子萌发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求米草种子最佳的浸种时间是12~24 h;萌发最适的温度条件为20~25℃;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大;草炭 珍珠岩(1:1)及草炭最利于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0.
野生藏药独一味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子进行光照、温度、浸种时间和赤霉素处理,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15、20、25℃时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3.33%、82.67%、80.67%,25℃时发芽势最高为68%,发芽指数最大为7.92,胚根最长为1.24 cm;在光照条件下15、20、25、30、35℃的发芽率均显著高于黑暗;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经50、200、350、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各指标都低于对照(蒸馏水).初步探明,独一味种子无休眠现象;适宜萌发条件为光照下,温度20~25℃,属中温萌发型,高温40℃和低温10℃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普通白菜品种改良京春绿、七宝青、上海抗热605及羽衣甘蓝品种东方绿嫩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海水(0~100%)对种子萌发、植株生长及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蔬菜中,改良京春绿耐盐能力最强,当相对海水浓度为40%~60%时,种子萌发率最高(100%),当相对海水浓度为80%时,种子萌发率仍达40%;当相对海水浓度为40%时,改良京春绿、七宝青、上海抗热605及东方绿嫩的可溶性蛋白质、VC、叶绿素(除上海抗热605外)和β-胡萝卜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42.5%、99.2%、101.5%和117.5%,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9.0%、18.4%和16.8%,V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01.0%、75.9%、31.2%和5.2%,β-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7.8%、48.9%、77.5%和51.9%,表明一定浓度的海水可提高水培蔬菜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12.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不同黄瓜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农16号、津园6号、蔬春宝优26号黄瓜品种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PEG6000(渗透势)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干旱胁迫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幼胚一级侧根数、电解质外渗率、胚根干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渗透势对3个黄瓜品种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下胚轴长、幼胚一级侧根数、胚根干质量有明显促进作用,高渗透势对上述指标有明显抑制作用,但电解质外渗率随渗透势的增加而降低。不同黄瓜品种抗旱性强弱依次为中农16号津园6号蔬春宝优26号。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简单、快速、非破坏性检测普通白菜种子活力的方法,以苏州青、上海青种子为试材,44℃条件下人工老化处理0、2、4、6 d,测定种子活力指标及刃天青浸泡液颜色变化、吸光度,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个普通白菜品种的种子活力变化趋势相同,均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增加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明显下降;随着种子老化程度的加剧,刃天青浸泡液颜色从蓝色到粉色再到无色,吸光度亦明显下降;老化种子的发芽率与刃天青浸泡液吸光度、蓝色孔比例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在0.96以上;老化种子的活力指数、发芽指数与刃天青浸泡液吸光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以当年采收的莼菜种子为材料,运用低温、激素、热水浸泡、不同发芽温度以及光照时间等
对莼菜种子进行处理,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结果表明:4 ℃低温处理对提高莼
菜种子发芽率有较好的效果,莼菜种子4 ℃水藏后用500 mg·L-1 GA3 溶液浸泡6 h+40 ℃水浸泡50 min
对打破莼菜种子休眠有较好的作用;发芽温度以25 ℃最好,20 ℃条件下种子发芽周期较长,30 ℃条件下
种子发芽孔处易滋生白毛腐烂;种子在部分光照条件下发芽率较高,全黑暗条件下几乎不发芽。  相似文献   

15.
对萝卜种子分别进行不同浸种时间和不同浓度药剂浸种的发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浸种1 h以上可以提高种子萌芽整齐度及种子发芽率,而干粒直接播种不利于种子萌发;浓度为500 mg/L的3种药剂(GA3、NAA、2,4-D)对萝卜种子萌发抑制作用明显,而浓度为100 mg/L的GA3对萝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以清白黄瓜为材料,研究外源γ-氨基丁酸(GABA)浸种对不同温度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次低温(20℃/10℃)、次高温(35℃/28℃)、高温(40℃/35℃)显著抑制了黄瓜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的生长,同时使黄瓜幼苗的株高、壮苗指数、根冠比以及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呈现下降趋势。外源GABA浸种能够显著提高温度胁迫下黄瓜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生长速率,并能促进黄瓜幼苗的生长,提高黄瓜叶片的光合特性,其中以10 mmol/L GABA浸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以番茄品种合作903为试验材料,设置0、0.1、0.2、0.4 mmol · L~(-1 )亚精胺(Spd)浸种10 h,研究不同浓度Spd浸种对番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高温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pd浸种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番茄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幼苗地下部干质量和壮苗指数明显提高,其中0.2 mmol · L~(-1 )Spd浸种处理发芽最快,活力指数最高。Spd浸种处理降低了高温胁迫下番茄叶片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MDA)和H_2O_2含量,其中0.2 mmol · L~(-1 )Spd处理的相对电解质渗透率、MDA和H_2O_2含量最低;抗氧化酶(SOD、APX、DHAR)活性增加,并在0.2 mmol · L~(-1)时达到最大值。综上,0.2 mmol · L~(-1 )Spd浸种能有效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提高番茄幼苗高温抗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辣椒基因型辣椒素的积累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4份辛辣型辣椒材料在花后10个时期果肉、胎座和种子的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辣椒素类物质以胎座中最高,果肉次之,种子最少,其中牛角椒类型华椒3号、华椒4号和华椒5号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在花后40~50d达到最高,朝天椒在花后25d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9.
詹园凤 《长江蔬菜》2013,(22):23-24
为筛选出适宜的简易花粉保存方法,采用常温保湿和干燥保存2种方法保存花粉,并对西瓜花粉活力、坐果率、结籽率、种子千粒质量、发芽势及发芽率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2种保存方法保存的花粉活力、授粉之后的坐果率、结籽率及种子质量均与对照(活体授粉)差异不显著,说明实践中可采用常温保湿保存和干燥保存方法短期保存花粉,综合分析表明短期常温保湿保存花粉效果较好且省力。  相似文献   

20.
以仰光×乐平及仰光×霞山2种杂交种子为试材,探究消毒方法、光照、温度、播种基质对芋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Na Cl O(无水酒精稀释)处理9min后用无水酒精清洗种子是最佳的芋种子消毒方法;种子或珍珠岩消毒对种子的萌发和子叶的生长无显著影响,但在有菌条件下,生长后期衍生出的细菌或真菌会影响子叶的后续生长;芋种子是喜光性种子,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0℃;在培养土中,芋种子不萌发,湿润滤纸、无菌水、珍珠岩、沙子和MS培养基中芋种子的发芽率较高,但仅沙子和MS培养基中幼苗生长健壮;移栽于培养土后幼苗生长良好,成活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