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对 1972~ 2 0 0 2年安徽省萧县棉铃虫测报资料和气象资料进行整理 ,用逐步回归分析法筛选与预测对象相关显著的预测因子 ,进一步进行二次多项回归分析 ,逐年建立了 2 0 0 0~ 2 0 0 3年各代棉铃虫产卵高峰日和发生程度的中期预测模型 ,模型回测准确率均在 70 %以上。通过在 2 0 0 0~ 2 0 0 2年棉铃虫测报中的具体运用 ,对产卵高峰日和发生程度的预测准确率均接近 90 %。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发生动态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1982~1997年棉铃虫发生动态与气象资料分析认为,影响该虫发生的关键因子是气候。棉铃虫蛹期雨量偏少、气温偏高,幼虫期雨量适中或偏多、雨日分散有利于棉铃虫的发生。这为棉铃虫预测预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水稻褐飞虱发生程度气象预报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水稻稻飞虱发生程度预报方程,从气象条件的角度对每年的发生程度进行预测,指导稻飞虱的防治工作。[方法]利用江苏泰州地区历年气象资料和水稻稻飞虱发生资料,选取大量气象因子,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寻找和水稻稻飞虱发生密切相关的气象因子。[结果]前期气象因子与当年水稻稻飞虱发生密切相关;3~5月平均气温与10月上旬褐飞虱影响程度呈负相关;2~4月降水量和降水日数与10月上旬褐飞虱影响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以前期气象因子通过逐步回归建立的预报方程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4.
以高空气象和地面气象因子为预测因子,以江西省彭泽县棉铃虫全年累计百株卵、幼虫量为预报对象,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两个长期预测模式型。两个模式型的预报时效分别为6个月和10个月,历史符合率分别为100%和91.67%,1994~1995年的预报准确率平均为75%。  相似文献   

5.
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东省曲阜市 1982~ 1994年棉铃虫系统测报资料为历史原始数据 ,依据多级判别分析准则 ,建立了预测预报模型 ,用其对历史资料进行回报验证 ,符合率达 84%以上 ,对独立样本试报 ,结果与实况相符。为第 2代棉铃虫发生期和发生量的预测预报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根据相关系数法、均生函数法及逐步回归法分别选取与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相关关系密切的气象因子和延拓均生函数序列作为各预测模型的输入特征,分别建立马尾松毛虫有虫面积、虫口密度、虫株率与气象因子的GA-BP混合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各GA-BP混合预测模型,具有令人满意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当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3个,预报因子数为6个时,3组预留有虫面积的平均预测误差为4.41%;虫口密度GA-BP混合模型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9个,预报因子数为4个时,3组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2.17%;虫株率GA-BP混合模型的隐层神经元个数为9个,预报因子数为4个时,3组预留样本的平均预测误差为4.25%。  相似文献   

7.
无为县1992年棉铃虫特大发生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无为县种植棉花31万亩,遭受了棉铃虫暴发为害,为历史罕见。通过对棉铃虫预测预报、防治及反馈信息分析,总结出特大发生的成因,与越冬基数、抗药性增强、保护地栽培副效应、气候条件等因子有关;提高了预测预报棉铃虫暴发成灾的准确率;探索了较为成功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8.
利用1972-1988年三化螟发生的历史资料和气象资料,对影响因子进行相关分析,应用逐步判别分析的方法组建2代三化螟种群预测的判别模型。文中对判别模型进行通径分析的结果说明,2代三化螟种群预测系统的决定系数 R~2=0.9953,表明预报量的99.53%是由预测模型的全部7个预测因子所决定,尚有0.47%的预报量由未知因素所致,剩余通径系数 P_c=0.0684。经对历史资料的回报检验,该预测模型的判别率达到100%。经过1989和1990年实报。预报等级与实际发生量所代表的等级相符合。证实了2代三化螟种群预测模型预测因子的组成和结构符合预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进行比较和优选,为中长期径流预报模型的应用及提高预报精度提供参考。【方法】以黄河流域黑石关、龙门、民和水文站年径流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预测进行趋势分析、逐步回归进行周期分析,两者耦合建立灰色-逐步回归周期模型;利用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均生函数的周期性基函数,耦合建立均生函数-逐步回归模型;利用灰色-逐步回归中的趋势项和周期项作为预报因子,建立投影寻踪回归模型;利用前4年的实测径流数据预报当年径流,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通过信息熵原理进行站点模型的综合评价和优选。【结果】建模期除黑石关水文站BP神经网络模型外,各站点拟合预报的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11.0%,合格率均大于90%。验证期除民和水文站灰色-逐步回归周期模型外,各站点平均相对误差均小于20%,合格率等于或大于80%,满足精度要求。【结论】均生函数-逐步回归径流预报模型可作为黑石关水文站的优选模型,BP神经网络径流预报模型可作为龙门和民和水文站的优选模型。  相似文献   

10.
采用逐步回归法对黄河三角洲沿海蝗区近26a的东亚飞蝗调查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进行分析,筛选适合的气象预报因子,分别建立东亚飞蝗夏、秋蝗发生面积和夏蝗发生密度统计预报模型,上述预报模型均通过0.05显著性统计检验。对建模内预报值和2009年预报应用效果进行验证,各预报模型预报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石河子总场棉铃虫发生与温度之间关系,[方法]对2007~2010年棉铃虫成虫发生进行数据分析,结合气温构建发生期预测模型。[结果]棉铃虫越冬代随着温度的升高种群数量增加,其种群动态与温度呈正相关。棉铃虫一代与二代随着温度的升高种群数量降低,其种群动态与温度呈负相关。[结论]为北疆棉铃虫的预测预报及其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棉花品种对棉铃虫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网室人工接卵、接成虫,室内单头饲养的方法,研究了新疆北部棉区多个主栽的棉花品种(系)和近年来新疆从内地引进的一些棉花品种(系)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初步结果表明,各品种间棉铃虫的发生情况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棉铃虫对中棉42等表现出较高的选择适应性,其种群在各发育阶段有较强生存力;新陆早10号等表现出较高的自然耐害性.  相似文献   

13.
新疆棉区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蛋白)敏感基线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新疆棉区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蛋白)的敏感基线.[方法]实验采用梯度浓度测定法对新疆8个主要常规棉区的棉铃虫进行敏感性测定.[结果]测得新疆棉区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的敏感基线:平均致死中浓度(LC50)为0.033 μg/mL,范围为0.022~0.048 μg/mL.LC90的值为0.899 μg/mL,范围为0.526~1.333 μg/mL.抗性识别浓度LC99的值为1.020 μg/mL.采集的所有种群都对Bt毒蛋白(Cry1Ac)具有高度的敏感性.95;置信区间方差分析表明,新疆主要常规棉区棉铃虫对Bt毒蛋白(Cry1Ac)的敏感度差异不显著.[结论]实验所得到的数据可作为今后新疆棉区棉铃虫抗性监测的基准.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区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田间释放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4  
研究表明,螟黄赤眼蜂对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的控制作用优于松毛虫赤眼蜂;田间放蜂量6×104~8×104头/667m2、放蜂点为3~6个/667 m2,螟黄赤眼蜂最高寄生率达51.49;,累计寄生率为18.67;~44.02;,平均寄生率30.36;,棉铃虫虫口减退率25.3;~64.2;,蕾铃被害减退率46.8;~76.8;,赤眼蜂对新疆棉田棉铃虫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同时,持续放蜂田天敌数量明显高于化防田,表明持续放蜂生态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5.
气候导致昌吉棉区棉铃虫代数发生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笙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82-83
利用昌吉市2004-2008年自动虫情测报灯诱蛾数据和"4定1查"田间调查数据及气象资料,对昌吉棉区棉铃虫发生代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气候变暖,导致适宜棉铃虫生长发育的时间延长,代数增加,发生代数由3代变为4代(不完全)。  相似文献   

16.
新疆南部棉区棉铃虫发生趋势及Bt棉花的控制效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新疆南部棉花种植区已发展成为中国棉花产业的重要基地。作为棉花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棉铃虫具有在新疆南部猖獗危害的生物学基础。【方法】本文报道了南疆棉铃虫发生趋势及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控制效率的研究结果。【结果】1993~2004年对麦田一代棉铃虫幼虫数量变化的监测显示,1997年后棉铃虫的发生危害逐年上升,表明南疆粮棉混作区种植制度的改革已导致棉铃虫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害虫。2002~2004年对抗虫棉GK19(表达Cry1A杀虫蛋白)、SGK321(表达Cry1A 和 CpTI杀虫蛋白)和对照品种棉铃虫种群动态的研究显示,二代棉铃虫是南疆地区棉花的主要危害代别,抗虫棉花对幼虫的控制效率可达75%以上。在棉铃虫发生中等年份,转基因抗虫棉花可有效地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结论】鉴于棉铃虫的严重危害,南疆地区有必要发展基于Bt棉花的棉花害虫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得出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二代棉铃虫复合为害与产量损失的回归模型,Y=13.402 32+4.650 75 X1+4.999 563 X2+0.624 735 X12+3.876 875 X22-1.93 X1X2.结果显示:一、二代棉铃虫交互作用不明显,得出每代棉铃虫的为害效应模型,一代Y'1=13.402 32+4.650 75X1,二代Y'2=13.402 32+4.999 563X2+3.876 875 X22.根据模型,制定了喀什地区第一、二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8.
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预测预报方法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沿海棉区棉铃虫的成虫观测方法、查卵方法、发生期和发生量的短期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第5代棉铃虫的测报方法和转Bt基因抗虫棉田间棉铃虫的监测方法,建立了棉铃虫预测预报数据库。  相似文献   

19.
几种药剂对新疆南疆地区棉花棉铃虫的防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棉铃虫在新疆南疆棉区严重发生,给新疆棉花生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生产上滥用农药现象严重,造成防治效果不稳定,棉铃虫抗药性增强.为了有效控制棉铃虫为害,降低棉铃虫产生抗药性的速度.[方法]试验选择几种类型、作用方式不同的化学药剂,于2007、2008年在新疆莎车县进行了防治棉铃虫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棉田二代棉铃虫卵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采用棉田自然虫口基数的基础上接虫进行田间试验.[结果]45;丙溴磷·高效氯氰菊酯EC 540~675 g a.i./hm2、40;丙溴磷EC 540~600 g a.i./hm2、5;氟铃脲EC 75 g a.i./hm2、40;毒死蜱EC 720 g a.i./hm2和1.8;阿维菌素EC 18.9 g a.i./hm2等药剂在试验浓度下对棉花安全,优于35;硫丹EC和2.5;高效氯氟氰菊酯EW 2对照药剂的防效或与其效果相当.[结论]防治棉铃虫,可采用以上几种化学农药及用量在当地替代常用药剂或与其交替使用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