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从受侵染的美国白蛾蛹体内分离出白僵菌菌落,并对该白僵菌菌落进行纯化,获得白僵菌纯菌落。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研究了不同湿度、紫外线、营养液和不同培养基对球孢白僵菌Bb01菌株营养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Bb01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在此温度下,15h孢子萌发率在100%;在湿度为100%的条件下菌丝生长良好,孢子萌发率高;经紫外线照射18h孢子萌发率在0%~17.00%范围内,而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从受侵染的美国白蛾蛹体内分离出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并对该白僵菌菌落进行纯化,获得白僵菌纯菌落。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研究了在不同湿度、紫外线、营养液和培养基条件下对球孢白僵菌Bb11菌株营养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25℃时,球孢白僵菌Bb11在湿度为100%的条件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孢子萌发率速度最高,在21h后萌发率能够达到100%;紫外线照射在30min以内时,对菌丝生长影响不大,但对孢子萌发有明显的延迟现象。  相似文献   

3.
23株白僵菌菌株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PDA与虫粉-蛋白胨2种培养基以及1%葡萄糖+7%麦皮滤液中,对23株白僵菌菌株的菌落形态、菌丝生长、产孢量以及在不同温度、湿度下的孢子萌发率、抗紫外线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菌落形态可分为3种类型;在2种培养基上,同一菌株及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产孢量也有差异,菌丝徒长的产孢量低;不同温度、湿度下,不同菌株分生孢子萌发率有明显差异。与其它菌株相比,Bpp、Be2、Bd5、Bbt1、Bpx2、Bpr3菌株萌发率高,表现出较好的耐高温和抗旱性以及抗紫外线能力。  相似文献   

4.
对河北秦皇岛市发生的八仙花炭疽菌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为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菌丝生长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35℃产孢量最大;菌丝生长最适pH值是6~7,产孢最适pH值是4;光暗交替环境下培养菌丝生长最好,产孢量最多。碳源以葡萄糖对菌落发育最好,产孢以蔗糖和麦芽糖最好;氮源以KNO3对菌落发育最好,产孢以蛋白胨和甘氨酸最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分离自桉蝙蛾Endoclyta signifer Walke的6株白僵菌Beauveria spp.菌株的菌落生长、产孢量及孢子萌发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菌落生长最快的是菌株B-36,菌落直径为53.08±1.01 mm;产孢量最大的是B-77,产孢量为(29.80±1.95)×10~5个/mm~2;孢子萌发率最高的是B-41,GT_(50)值为13.74 h。对桉蝙蛾毒力最高的菌株是B-36,LT_(50)值为7.06 d。形态学及rDNA-ITS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菌株B-36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桑叶褐斑病病原菌在不同种类培养基培养、不同氮源与碳源、不同温度等6种条件下培养6天后,测定菌落直径,观察菌丝颜色和菌落形态,分析了桑褐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室内培养条件下,不同的营养成分、 pH值、温度、光照都对菌丝的生长有影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是燕麦片培养基,适宜生长温度范围是20~30℃,最适生长温度为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最适pH值为9~10,最适碳源为α-乳糖,最适氮源为尿素,菌丝在55℃水浴10 min后则不能生长。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宁夏本地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对枸杞蚜虫Aphis sp.的控制作用,选取4株球孢白僵菌研究其对枸杞蚜虫的室内致病性及影响致病性的环境因素。结果表明:2号菌株对枸杞蚜虫控制作用最好,其致死中浓度LD50为1.7×106孢子/m L,致死中时LT50为4.46 d(1.0×106孢子/m L);随着温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的侵染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在22~28℃范围内,校正死亡率的升高速率最快,在31℃下,校正死亡率最高,最有利于白僵菌侵染枸杞蚜虫;随着湿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对枸杞蚜虫的侵染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相对湿度90%时,校正死亡率极显著高于其他湿度,最有利于白僵菌的侵染;随着照射时间的延长,紫外线对球孢白僵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升高,在孢子萌发抑制率50%时,照射时间为3.18 min,田间施用应避免阳光强烈时段。  相似文献   

8.
油桐鹰尺蠖是危害速生桉树的重要食叶害虫之一,在我国南方大面积发生。为筛选出对该虫高效的生物防治资源,采用室内测定的方法测定6个不同来源的球孢白僵菌菌株(BbAX-07、BbFZ-51、BbFZ-58、BbMQ-08、BbMQ-02、BbQZ-05)生物学特性及其对油桐鹰尺蠖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不同白僵菌菌株的菌落生长速度和产孢量间存在显著差异,菌落大小与产孢量呈正相关。BbFZ-58、BbAX-07菌株菌落直径和产孢量较其它菌株高,SDAY培养基上生长15d的菌落直径分别为6. 0、6. 3 cm,产孢量为1. 41×10~8、1. 35×10~8孢子·cm~(-2);接种这2个菌株15 d后,油桐鹰尺蠖幼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6. 4%、90. 9%,僵虫率分别为73. 3%、71. 7%,致死中时(LT_(50))分别为4. 45、4. 72 d,均比其他菌株高。说明球孢白僵菌BbFZ-58、BbAX-07菌株对油桐鹰尺蠖的致病力强,可作为优良菌株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在测定杨树灰斑病菌最适生长温度的基础上,开展病菌对5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为进一步筛选出可用于杨树灰斑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和明确杀菌剂对病菌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分生孢子萌发法测定5种供试杀菌剂对C. populinum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菌效果,构建毒力回归方程并计算EC50值;同时,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杀菌剂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 ]C. populinum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0℃,20℃条件下,第25 d菌落直径为4.25 cm,12 h分生孢子萌发率为79.00%;30℃条件下,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均受到抑制。室内试验发现5种供试杀菌剂对C. populinum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效果表现为恶醚唑>戊唑醇>多菌灵>咪鲜胺>甲基托布津,平均EC50值分别为0.004 8、0.024、0.047、0.25和0.49μg·mL-1;对分生孢子萌发率的抑制作用效果表现为恶醚唑>咪鲜胺>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戊唑醇,平均EC50值分别为85.07、101.23、...  相似文献   

10.
刚竹毒蛾白僵菌优良菌株筛选及生产应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蔡国贵 《林业科学》2003,29(2):102-108
本研究对天然刚竹毒蛾僵虫蛹分离纯化的 8个球孢白僵菌菌株 ,进行了菌落形态、菌落生长、产孢量和发芽率等培养性状测定 ,并与 4个马尾松毛虫球孢白僵菌菌株进行了室内外防治刚竹毒蛾试验比较 ,结果表明 :菌株间的培养性状和毒力有明显差异 ,各菌株存在较明显的寄主专化性 ,分离自刚竹毒蛾的菌株毒力较高。筛选出BP4和BP1 2个优良菌株 ,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 ,产孢时间短 ,产孢能力强 ,毒力高等优点 ,并将最优的BP4菌株应用于生产 ,菌粉平均含孢量达 2 3 8 7×1 0 8·g- 1 ,平均孢子发芽率达 96 2 % ,林间防治越冬代刚竹毒蛾平均效果达 92 3 % ,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We investigated the possible role of metal proteinase on the fruit-body formation ofHypsizygus marmoreus. The addition of a specific metal proteinase inhibitor, phosphoramidon, to the culture medium (10g/ml) completely inhibited fruit-body formation. Metal proteinase activity in both the medium and the mycelia of this fungus increased markedly during vegetative mycelial growth, and activity was maximal 25 days after inoculation. When phosphoramidon was added to the culture medium during vegetative mycelial growth, the metal proteinase activity in the mycelium decreased to 56% of the control (without inhibitor) level. Isoelectric focus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wo kinds of metal proteinases with a pl of 7.7 and 8.4, respectively, were obtained from 29-day-old mycelia. Uptake of phosphoramidon into the mycelia was confirmed as the result of inhibition of thermolysin activity by the mycelial extracts. The degree of inhibitor uptake into mycelia was about 2.0% and was independent of 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the inhibitor administered. The addition of peptone and amino acids to medium treated with phosphoramidon resulted in fruit-body dry weight yields that were about 50% that of the control.  相似文献   

12.
桑树轮纹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6~8月,通过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分离、田间致病性测定、病原菌形态观察,将该病原菌鉴定为桑膝节霉,并对此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配方、温度、酸碱度、碳源、氮源、光照对桑树轮纹病病原菌菌丝的生长有一定影响,菌丝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是理查培养基,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值是7.0,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性差异,菌丝的致死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5℃和10 min。对该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云南首次报道,对桑树轮纹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桉树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杀菌剂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桉树枯萎病菌的生物学研究结果显示,病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5.5,光照对生长影响不大。菌丝致死温度为65℃。糖源对分生孢子萌发无明显作用。杀菌剂毒力测定显示根腐灵、宝宁对菌丝生长抑制较强,克露和宝宁对孢子发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喷雾法测定了 5 种杀虫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室内毒力,比较了 6 种杀虫剂对苗圃 中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袋苗上棉蚜的防治效果,同时分析了药剂对羊蹄甲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显 示: 0.25% 吡蚜酮对防治棉蚜效果最好, LC50 仅为 2.296 mg/L, 25% 噻虫嗪效果最差, LC50 为 41.396 mg/L。 6 种杀虫剂对苗圃袋苗上棉蚜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施药处理 7 d 后,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 0.25% 吡蚜 酮和 1.2% 烟碱 · 苦参碱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 94.58%、 94.09% 和 89.16%。同时施用过高效氯 氟氰菊酯后的羊蹄甲袋苗在苗高、地径、地上部分鲜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 4 个生长指标上均显著高于未 处理的袋苗。因此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 0.25% 吡蚜酮对防治羊蹄甲苗期棉蚜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同时 1.2% 烟碱 · 苦参碱也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替代药剂穿插施用,以降低害虫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5.
为给大果榛子的规模引种提供参考,以‘龙榛’品种为材料,就叶芽和花芽萌动期其在冷害和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的生长状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枝条直径生长量方面,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5.26mm,未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7.91mm,未遮阴处理的大果榛子枝条直径与遮阴处理的存在极显著差异;芽长宽比方面,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1.61,未遮阴处理的平均值为1.49,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遮阴处理下,大果榛子的营养生长(茎粗和叶芽大小)和生殖生长(花芽的萌发)均受到抑制,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正常。冷害(≥2℃)并未对大果榛子萌发的叶芽和花芽造成低温伤害,光照强度对大果榛子生长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白灵菇菌丝生长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影响白灵菇菌丝生长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含水量、酸碱度和温度条件下菌丝生长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菌丝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含水量为65%~75%,Pl.n0028在最适合含水量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生长的培养基pH值为6~8,Pl.n0029在最适合pH的培养基中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最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5~30℃,Pl.n0029在适合培养温度下菌丝生长与其它菌株有差异,生长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17.
苏云金杆菌是目前产量最大、杀虫效果较好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防治。通过广泛收集,并对31株苏云金杆菌进行了发酵菌数和营养生长速度测定,结果发现,发酵量高的菌株其生长速率也快,其中CT-87表现最好,13天菌落直径达到85.67 mm,其次是CT-81和CF1274、CF1263,生长最慢的是CF1271,菌落直径只有23.21 mm,仅为CT-87菌落直径的27.1%。针对杨小舟蛾进行的毒力初筛结果显示,CF1262、CF1263和CF1269等3株菌株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48 h杀虫校正死亡率都在95%以上,其中CF1263毒力最强,达到100%。5株高毒菌株对杨分月扇舟蛾的毒力相对偏低,48 h校正死亡率最高的CF1263菌株也仅达到69.2%,其他菌株均在40%以下,表明菌株对不同目标害虫的毒力存在显著差异。此外,对CF1263和CF1269两株高毒菌株进行了抗性比较,结果表明,CF1263菌株在温度适应能力和抗紫外线方面较CF1269有相对优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湖北省武陵山区油桐枯萎病进行了病原菌分离与鉴定、致病性测定、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油桐枯萎病病原菌为尖镰孢。该病原菌在10~40℃温度范围均能生长,最适生在温度为25~30℃;在酸性、中性和碱性土壤条件下均能生长,但在弱酸性条件下生长最好。该病原菌能利用环境中的多种碳源和氮源。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供试杀菌剂对病原菌抑菌效果不同,50%多菌灵超微可湿性粉剂抑菌率最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培养方法分离得到海口林场片区桑树褐斑病病原菌,按照柯赫氏法则采用喷雾法将病原菌接种于桑叶表面进行感染观察,并对病原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温度、不同pH值、光照、碳源对菌落的生长影响有所不同。菌落在燕麦培养基中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25℃,最适光照为24 h全光照,最适pH值为11,最适碳源为α-乳糖,菌落的致死温度和时间为55℃水浴10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