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生产实践中,多种牛的病毒性和细菌性传染病都表现出消化道症状,如牛黏膜病、牛大肠杆菌病、牛沙门菌病等传染病,给临床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主要从临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诊断等方面阐述了如何诊断表现消化道症状的牛传染病,以期为临床诊断牛传染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新安县养牛专业户近两年来陆续从外地调进16批次育肥牛犊、架子牛调入后5~30d左右部分牛相继发生一种高热、咳嗽、喘气、鼻汁较多、食欲废绝为特征的病,后经临床诊断、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临床治疗验证,最后确诊为牛支原体病。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体温升高至42℃左右,稽留不退,病牛精  相似文献   

3.
周静华 《畜牧与兽医》2003,35(10):46-46
真胃溃疡是一种在临床上表现为不食 ,腹痛 ,黑粪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成年牛与犊牛都会发病。随着奶产量的提高 ,本病发病率亦不断增加。相城区某镇一奶牛场 ,其中有 2头青年奶牛因真胃溃疡死亡。病初 ,奶牛不食 ,体温 3 9℃ ,精神尚可。疑为瘤胃驰缓 ,用姜酊 ,陈皮酊各 10 0mL灌服 ,且肌注胃力通 10mL。下午该牛开始吃青料。 3d后 ,又不食 ,灌服液体石蜡油 5 0 0mL ,以防止臌气。用听诊器听诊 ,发现真胃蠕动减缓 ;触诊真胃区奶牛有痛感 ,并排黑色稀粪 ,呈柏油状。立即给牛补液 ,5 0 %葡萄糖 5 0 0mL ,10 %葡萄糖水 5 0 0mL ,5 %碳酸氢钠 …  相似文献   

4.
我国14省市呼吸道综合征患牛冠状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 BCoV)是导致牛消化道和呼吸道疫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其在国内养殖业的感染报道较少。本试验对牛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其与临床罹患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犊牛的临床症状相关性开展研究。在奶牛养殖量较大的14个省市随机选择29个规模化牧场,对未断奶的犊牛进行呼吸道疾病综合征评估,选取单一症状典型的犊牛采集血清和鼻咽拭子。在176份样品中BCoV阳性共38份,阳性率为21.59%。统计发现,采自黑龙江的病料中冠状病毒检出率最高(70%),新疆次之,山西、上海、安徽未检出BCoV阳性样品;阳性病例与呼吸道疾病疾病综合征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病畜的发热、鼻腔分泌物性状改变与感染牛冠状病毒密切相关。本研究为牛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犊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2003年10月,天津市某奶牛饲养小区的一个饲养户的奶牛发生了一起急性、死亡率高的传染病,10d内先后有5头2岁龄育成奶牛发病,死亡2头。经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为牛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断和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引起牛水肿的急性疫病主要有亚急性牛炭疽、牛巴氏杆菌病、牛恶性水肿和牛气肿疽。在临床上它们症状相似,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如果不仔细比较区别,往往会误诊误治。现将这几种病的临床诊断与鉴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牛瘤胃臌气的临床症状与病因,通过有效的诊断治疗以期对牛瘤胃臌气病的救治预防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吉林畜牧兽医》2003,(7):42-42
治疗:要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手段包括解热、强心抗感染、输液、放血等。对于体温低于40.5℃、没有呼吸急促症状的病牛肌肉注射柴胡20~40mL,或清热解毒液30~50mL、30%安乃近30~40mL,病毒灵注射液2g或病毒唑注射液3g、青霉素钠400~600万单位,2~3次/d;对于体温高于40.5℃的病牛、体温低于45℃但有急促呼吸症状的病牛和病程稍长的牛,在肌肉注射上述药物时,先放血100~200mL,再静脉注射下列药物:葡萄糖盐水1000mL,10%的VC50mL,肌苷2g,庆大霉素100~120万单位,对呼吸极度困难的牛可同时输氧;对跛行的牛,可静脉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500~1000mL,10…  相似文献   

9.
20 0 0年 1 0月下旬 ,滨州市滨城区 3个乡镇 35头黄牛相继发病 ,病畜表现为明显的神经症状。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病因分析 ,诊断为牛的霉玉米中毒。1 发病情况 从 1 0月 2 7日开始 ,35头黄牛相继发病 ,到控制住病情时共死亡 1 7头 ,死亡率为48.6%。死亡病畜中有 1 1头为  相似文献   

10.
<正>2009年10月,平乐县某村的牛群,出现以体温升高,呈间歇热、渐进性消瘦、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为主的患牛,重症病例衰竭死亡。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该村发生的牛病为伊氏锥虫病,经用抗原虫药治疗,患牛康复,疫情得  相似文献   

11.
铁力市桃山镇石长村养牛专业户高某家1头4岁奶牛于产后第2d出现严重腹泻,起立困难,前来诊治。1临床症状T37℃、P116次/min,起立困难、瘤胃蠕动音消失,严重腹泻,排黄绿褐色水样稀便,肠音增强,在体外可听到肠音如流水,有轻微的腹痛症状;脱水及酸中毒症状,眼窝下陷,皮肤弹性减退,颈静脉压降低,耳、鼻、角根冷感,可视黏膜发绀,肌肉震颤。2诊断通过会诊确诊为产后急性消化不良性腹泻。3治疗①10%氯化钙200mL、10%葡萄糖1000mL、50%糖盐水1000mL、10%安钠加20mL,一次静脉注射。②50%碳酸氢钠1000mL,一次静脉注射。③麦芽粉100g、磺胺200片、矽…  相似文献   

12.
梁悦 《当代畜牧》2023,(11):128-129
牛沙门氏菌病是由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都柏林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症状主要为下痢、发烧、败血症、呼吸困难等;怀孕母牛患病后可能引发流产;犊牛死亡率较高,常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从牛沙门氏菌病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入手,分析了该病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牛结核病(bovine tubercul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由牛分枝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其临床症状为:潜伏期为15~45d,有的更长,常取慢性经过,病初症状不明显,发病后期有间歇热和弛张热,急性常有稽留热。该病严重地威胁人们的健康,要消灭和控制牛结核病关键是要对该病进行诊断,传统的牛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方法主要是表型分类法,耗用时间比较长,一般1~2个月,而常规的结核菌素皮内反应检测方法,不断有报道其  相似文献   

14.
牛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寄生在牛红细胞表面、血浆和骨髓而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 ,该病可引起牛发热、贫血、黄疸、消化和呼吸障碍。我区某一牛场饲养 35头牛 ,于 2 0 0 2年7月初先后有 8头发病 ,死亡 2头。病牛表现精神沉郁 ,体温升高 ,稽留不退 ,眼结膜、口唇、肛门等处黏膜出现不同程度苍白、黄染。曾怀疑为牛出败 ,而用青、链霉素治疗 ,但治疗效果不明显。经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 ,确诊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现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病畜消瘦 ,呼吸加速 ,四肢无力 ,喜卧 ,食欲不振 ,瘤胃蠕动音弱 ,腹泻或排干硬粪…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中医治疗牛脾胃病的临床疗效。择取2022年1月至2022年5月期间某牛养殖场患有牛脾胃病的64头病牛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研究样本分为两组,对照组32头,采用四胃动力散帮助消食;中医组32头,予以中药辨证施治,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中医组病牛呼吸恢复时间为(3.06±0.39)d、神经性症状消失时间为(4.01±0.48)d、食欲恢复时间为(2.58±0.66)d、排便恢复时间为(3.58±0.35)d、均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牛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需明确掌握可诱发牛脾胃病的因素、症状及治疗措施,在牛感染牛脾胃病之后,可采用中医疗法辨证施治,此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病牛症状,促进病牛痊愈。  相似文献   

16.
托克逊县是牛环形泰勒虫病的疫区之一,准确诊断以及有效治疗是防控该病的要点。论文采用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方法检测和临床诊断的方法综合确诊45头舍饲患牛作为研究对象。将45头阳性牛随机分为西药治疗组、中药治疗组以及空白组,按1、2、3、4、5d以及1周,分别对每组患牛进行临床症状观察、体温测定、血涂片观察、染虫率统计,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托克逊县夏乡5个镇散养户的194头牛血液涂片中62份有环形泰勒虫虫体;PCR检测有57份DNA样品得到与预期结果相同的534bp条带;临床诊断有45头牛表现为牛环形泰勒虫病症状;西药治疗组治愈率为93.33%(14/15)明显高于中药治疗组治愈率为73.33%(11/15)。西药组对于治疗环形泰勒虫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可为新疆有效治疗环形泰勒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廖爱英 《当代畜牧》2013,(23):40-41
目的:分析和研究牛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治疗效果。方法:我们选取2010年8月—2012年10月感染牛巴氏杆菌患牛124头,将其发病原因及诊治结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结果:124例患牛治愈119头,治愈率为96.0%;死亡5头,死亡率为4.0%。结论:牛巴氏杆菌在临床上明确诊断与合理用药,能够有效控制疫情发展,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通过对牛巴氏杆菌病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的分析,对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牛巴氏杆菌病 (Pasteurellosisbovum)是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常以高温、肺炎、急性胃肠炎以及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1] 。 2 0 0 3年 5月 2 1日 ,吉林省长春市郊某奶牛场犊牛发生疑似巴氏杆菌感染。现就该病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情况作简要汇报 ,供广大兽医临床工作者参考。1 流行病学2 0 0 3年 4月中旬 ,长春市郊区某奶牛场从外地购买 1~ 3月龄大黑种犊牛 10 8头 ,5月初有 1头牛发病 ,到 5月中旬相继有 2 8头牛有明显临床症状 ,并有 2头牛死亡 ,发病率达到2 5 .6 % ,发病死亡率为 7%。随后进行体温测试 ,…  相似文献   

19.
养牛中因寄生虫而引起的牛病种类较多,其中一类疾病发病时不会出现发热症状,但有明显的贫血症状,会影响牛的正常发育,且病牛会因贫血严重而逐步死亡。本文对非发热性贫血症从临床症状及病理学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此类疾病的防治措施,希望有效预防与控制此类疾病的发病与蔓延。养牛场常易出现无热、贫血类牛寄生虫病种类较多且发病症状各不相同,需通过病理学诊断进行区分。可通过预防性驱虫、加强饲养管理等方式进行预防,也可根据感染寄生虫的不同采取针对性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20.
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引起牛的猝死病的主要病原,对养牛业的危害极大。本文简要介绍了牛魏氏梭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