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酶抑制法的农药残留快速比色检测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的抑制作用,以吲哚酚乙酸酯为酶促水解反应的显色底物,制备了一种抛弃型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酶片;通过优化试验,用物理吸附法将AChE固定到尼龙膜Hybond N+膜上,经真空冷冻干燥后,酶活回收率可达27.3%;该酶片显色结果为蓝绿色,通过比较显色强度的变化,酶片对农药标样氧乐果、毒死蜱、甲萘威与抗蚜威的检出限分别为1、0.05、1.5与0.8μg/mL,均达到食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将研制的酶片用于葡萄汁与小白菜样品的检测结果证实,该酶片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可用于农产品中有机磷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定性筛检。  相似文献   

2.
农产品/食品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药残留的识别和量化通常依赖于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以及毛细管电泳法,这些方法需涉及大而贵重的仪器、费时的样品处理以及专门的技术培训。因此,建立在线、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简单高效、低成本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非常重要。该文综述了用于农产品/食品的农药残留分析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酶抑制法、免疫分析法、光谱法(包括可见/近红外、红外、拉曼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以及各种生物传感器等,分别介绍了这些方法最新的研究进展,同时分析并总结了这些快速检测方法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特点。目前的研究在灵敏度、重复性、准确性方面存在着一些不足,商品化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器也比较单一。由于纳米生物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和微流控技术等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因此特别介绍了这些技术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农药残留快速分析技术未来将会朝着检测仪器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多通道检测、无线通讯方向发展,提高快速检测方法和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果蔬生产中,随着农药的大量和不合理使用,发展相应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成为全球的焦点。该文概述了近年来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酶抑制法、酶联免疫法、生物传感器法、近中红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拉曼光谱法和核磁共振技术,详细介绍了上述方法的检测原理、研究现状及实际应用情况,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研发难点,并对果蔬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快速测定果蔬中农药残留量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用自行研制的便携式农药残留速测仪,对果,蔬中农药残留毒性进行快速检测,可以直接显示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药对乙酰胆碱酶的抑制率,确定农药残留毒性水平。  相似文献   

5.
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药使用导致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农药残留检测分析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需要,本文介绍了农药残留检测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分析技术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食品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可分为常规仪器检测和快速检测.常规的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如质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常规检测手段不能满足样品现场快速检测的要求,迫使人们运用新的原理和方法去开发特异性强、方便快捷、灵敏度高、准确安全的快速检测新技术.因此,近几年在各个领域展开了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目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主要是酶联免疫分析法和酶抑制法.  相似文献   

7.
有机氯农药残留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对不同农产品中有机氯农药(“六六六”、“DDT”)残留进行了监测与分析评价,简述了有机氯农药有害物在农业环境和农产品中残留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为合理施用农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莱阳市地处胶东半岛腹地 ,现有耕地面积12 0万亩 ,其中蔬菜面积 35万亩 ,90 %以上为农产品加工企业配套的出口生产基地。 2 0 0 2年 ,莱阳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为熟练掌握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 ,了解我市无公害蔬菜基地农药残留情况 ,加  相似文献   

9.
通过介绍杨梅病虫害防治和杨梅果品质量安全现状,阐述了当前杨梅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农药登记及最大残留量以及杨梅中农药残留风险评估等研究进展,并对杨梅用药安全、残留检测和风险评估等的未来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0.
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检测长期以来一直是一项艰巨的挑战,其杂质干扰多,残留含量低,传统的提取方法常常因为无法将杂质分离而影响检测结果。由于食品中杂质种类众多,农药的种类繁多且理化性质各异,新型农药日益涌现,所以对样品的前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QuEChERS(Quick,Easy,Cheap,Effective,Rugged and Safe)作为一种新型的提取方法,由于具有快速、简单、廉价、有效、可靠、安全的特点,成为国内外广泛采用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在多种农药、医药、兽药的气相或液相色谱分析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国内外对QuEChERS法在各类食品以及其他动植物性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和方法的改进进行了综述,并对QuEChERS法在今后农药残留检测的应用前景以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作物叶片表面农药残留的便携式检测仪器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现有的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只能检测水溶液体系中的农药残留和检测对象较为单一的问题,该研究以不同植物叶片啶虫脒农药残留为研究对象,探究了利用荧光强度检测叶片表面农药残留的可行性,设计了一款叶片表面农药残留的便携式检测仪器。首先,通过啶虫脒农药叶片表面喷洒试验,采集叶片的荧光光谱并进行特征分析,发现啶虫脒农药的最佳激发波长和最佳发射波长分别为355 和500 nm,从而确定光源和光电信号接收源的特征波长分别为350和500 nm。然后,通过获取最佳光源照射角度以及光照距离,优化光路结构减少叶片表面杂散光的干扰。同时,设计相关检测电路(光源电路、信号调理电路、控制电路等)测出表征反射光强度的电压值,构建电压值与农药残留值之间的线性方程,设计便携式检测仪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结果表明:1)荧光强度与农药浓度在1~5 mg/L的范围内成正比;2)确定了检测仪器最佳光照角度为45o,光源和待测叶片之间的最佳垂直距离为3.46 cm;3)方程决定系数达到了0.875,均方根误差为0.405 mg/L。该研究所设计的便携式荧光光谱仪能够快速、准确、无损检测叶片表面农药残留。  相似文献   

12.
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农药的广泛使用需要可靠的工具对其进行监测,从而保护人类和环境安全。传统的分析方法由于繁琐耗时或仪器的昂贵有其局限性。生物传感器是一种以生物活性单元为敏感元件,结合化学、物理转换元件,对被分析物具有高度选择性的仪器,可以用来检测农药残留等污染物。该文综述了近年来生物传感器在环境、食品和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快速检测农产品中的毒死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一种无标记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农产品中的毒死蜱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将毒死蜱人工抗原作为生物识别元件固定在金电极的表面,采用间接竞争法原理,样品中的被测组分与电极上的固定化包被抗原竞争性结合溶液中的抗体。抗体抗原结合反应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石英晶体微天平进行表征。将该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青菜、苹果等农产品中的毒死蜱农药残留。结果表明,此免疫传感器灵敏度好、准确度高;对毒死蜱农药的检测限为0.01μg/mL,回收率大于85%,检测时间小于1 h,变异系数小于5%,传感器经过再生处理后能重复使用,经济性较好。该研究可为实现快速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传感器的商品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果蔬农药残留危害人类健康,施药后,农药分布于其表皮和内部组织,果蔬表面农药绝对残留量低、不均匀,直接光谱检测表征难,而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技术具有分子级检测精度,可以有效扩增信号,在实现微量物质检测方面优势明显。为此,论文综述了国内外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技术的研究现状,特别是详细介绍了通过设计合理的表面增强拉曼基底结构,实现农药残留信号增强的主要技术手段和表面增强拉曼光谱信号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指出农药残留的表面增强拉曼检测技术研究中的前沿热点问题,探讨并展望了表面增强拉曼技术在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方面的发展趋势。基于表面增强拉曼的农药高灵敏度、快速检测表征技术,将在农药违禁使用和农药残留超标监管中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保证蔬菜质量安全和消费者健康,该文提出利用.NET技术平台和SQL技术开发成功基于Web的蔬菜农残检测网络监控系统,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通过数据统计和Web报表实现信息的采集和整理;该文给出了系统的结构设计方案、采用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功能实现方法。该系统在江苏江阴地区实际测试效果良好,可应用于农产品品质检测和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快速筛选及确定合适的预聚体系,以高效制备对茶叶等食品中残留的溴氰菊酯具有特异识别能力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溴氰菊酯为模板,采用Materials Studio软件和紫外光谱对预聚体系中功能单体和溶剂进行种类筛选及配比确定,辅助溴氰菊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设计。对模板与不同功能单体预聚体系的结合能计算和光谱分析结果均表明溴氰菊酯与丙烯酰胺能形成更为稳定的复合物,且以乙腈为溶剂更有利于溴氰菊酯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差示紫外光谱计算进一步得出当溴氰菊酯与丙烯酰胺的化学配位比n=4时,可在乙腈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预聚体系,其结合常数为6.614×10~5。基于上述结果,采用沉淀聚合法正交优化制备溴氰菊酯分子印迹聚合物,扫描电镜和静态平衡吸附试验结果表明所制备聚合物具有良好的多孔结构和特异吸附性,印迹因子为2.269,对3种结构类似物的分离因子均大于3.2。研究结果表明分子模拟和光谱分析方法对分子印迹预聚体系筛选和聚合物合成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18.
农用地定级因素法与修正法比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以广东省惠阳市农用地定级研究为例,对因素法和修正法两种定级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论述了因素法和修正法的定级过程、应用特点、适用范围,以及定级成果的合理性。通过空间区分度(分异性)分析、空间重叠度(相同性)分析、级差收益分析和农用地等、级、价衔接分析,从不同方面论证了两种定级方法的可行性,认为修正法定级结果较符合当地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