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青海湖地区的不同样地上,对甘肃棘豆、宽苞棘豆和黄花棘豆3种棘豆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种子密度随着植被中种群分盖度的大小而变化幅度很大,每平方80~2 220粒;同时采用四脞法对土壤种子库中的棘豆种子进行种子活力测定,其中77%的种子具有活力;用尼龙袋法测定甘肃棘豆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寿命,5年后埋置在土壤环境中的甘肃棘豆种子有50%的还存在,其中5%的种子具有活力;暴露在土壤表面环境中的种子有33%的种子存在;5年期间,埋置的种子和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种子每年分别约有5%和14%的种子在发芽。  相似文献   

2.
在青海湖地区的不同样地上,对甘肃棘豆、宽苞棘豆和黄花棘豆3种棘豆土壤种子库的密度进行了测定,种子密度随着植被中种群分盖度的大小而变化幅度很大,每平方80~2220粒;同时采用四脞法对土壤种子库中的棘豆种子进行种子活力测定,其中77%的种子具有活力;用尼龙袋法测定甘肃棘豆种子在土壤种子库中的寿命,5年后埋置在土壤环境中的甘肃棘豆种子有50%的还存在,其中5%的种子具有活力;暴露在土壤表面环境中的种子有33%的种子存在;5年期间,埋置的种子和暴露在土壤表面的种子每年分另4约有5%和14%的种子在发芽。  相似文献   

3.
采用物理方法剥除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种皮,设置7个温度梯度以及选用7种常用植物组织培养基进行黄花棘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最佳培养温度和培养基的筛选。结果表明: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发芽的影响较大,在10~40℃种子发芽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温度为25℃时,黄花棘豆种子发芽率最高,为94.72%,当培养温度为30℃时,幼苗茎叶长、根长以及两子叶间宽度均达到最大值,其次以25℃培养各指标较高;黄花棘豆种子发芽率最高的是N6培养基,其次为MS、MT;幼苗的两子叶宽度最大的是LS培养基,幼苗长度最长的是White培养基,其次为SH和N6,幼苗根长最佳培养基为MT,其次为White、LS、SH培养基。结合主成分分析,幼苗生长情况以及培养基配方用来最终确定黄花棘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最佳培养基为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4.
采用当年黄花棘豆种子在不同处理条件及温度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以确定黄花棘豆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为今后盆栽试验提供种苗。结果:不同处理方法对黄花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显著,以砂纸打磨法最优,当年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可分别达到72.96%和64.44%。硫酸处理易形成霉烂种子,不易采用。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影响不显著,而温度达25℃以上时,易使种子霉烂,应采用15~20℃为适宜发芽温度。  相似文献   

5.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是我国西部高寒草甸一种危害严重的毒害草,为明确黄花棘豆种子的萌发特征,本文主要探讨发芽前处理和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发芽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最为显著: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增大;并且,恒温条件下其发芽率均高于与之对应的变温条件。其中,25℃恒温条件下其发芽率最高为15.3%;10℃/5℃变温时最低,仅为1.3%。另外,随着温度的上升,种子发芽指数增大、发芽时间缩短、硬实率降低:10℃/5℃时其发芽指数最低仅为0.05,平均发芽开始时间长达22.3d,硬实率高达97.2%。再者,发芽前处理对于黄花棘豆发芽状况的效应亦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温度为变温25℃/5℃时,冷水浸种可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缩短种子萌发的开始时间;温度为恒温10℃时,冷水浸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然而,其他温度条件下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开始时间及硬实率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高寒草甸年均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的情况,黄花棘豆依靠种子快速建立种群的机会较小。  相似文献   

6.
用解剖镜和Sony数码相机对4种棘豆属(Oxytropis)植物的茎、叶、花和果实进行精细表观特征观察,以便掌握其识别要点和特殊结构术语,探讨其对生境的适应性。结果发现:4种棘豆植株被黑色、黄色或白色柔毛或绢毛不等。小叶形态为黑萼棘豆(O.melanocalyx)卵形,宽苞棘豆(O.latibracteata)近披针形,甘肃棘豆(O.kansuensis)长椭圆披针形,黄花棘豆(O.ochrocephala)长椭圆状卵形;萼齿形状为黑萼棘豆披针状线性,宽苞棘豆锥状三角形,甘肃棘豆窄披针形,黄花棘豆线状披针形。旗瓣和翼瓣先端分别为,黑萼棘豆2浅裂和微凹,宽苞棘豆近圆形和截形微凹,甘肃棘豆微缺和圆形,黄花棘豆微凹和圆形;龙骨瓣喙长为宽苞棘豆黄花棘豆黑萼和甘肃棘豆。黑萼棘豆雄蕊完全展开,基部有蜜腺,黄花棘豆蜜腺少;成熟花药淡黄色,大小为甘肃棘豆宽苞棘豆黄花棘豆黑萼棘豆。子房形状为黑萼棘豆披针形,宽苞棘豆椭圆形,甘肃棘豆和黄花棘豆具短柄。果实黑萼、甘肃和黄花棘豆为荚果1室,宽苞棘豆具狭隔膜为不完全两室。依据4种棘豆植物精细表观特征可将其区别,其形态特征均表现出对高寒环境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5种棘豆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璐  付明哲  王侠  赵宝玉 《草业科学》2011,28(4):683-686
本试验以甘肃棘豆(Oxytopis kansuensis)、黄花棘豆(O.ochrocephala)、小花棘豆(O.gz口6阳)、冰川棘豆(O.glaciais)、急弯棘豆(O.deflexa)为研究对象,以芦丁为对照,采用5种显色反应及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黄酮定性、定量分析,探讨不同品种棘豆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8.
通过野外调查和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了东祁连山高寒地区常见的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燕麦(Avena sativa)人工草地群落土壤种子库大小及物种构成,并与相邻天然草地进行比较,旨在为东祁连山人工草地植被恢复提供支持信息。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草地、燕麦草地和天然草地的土壤种子库种子密度平均数分别为22611.45±4725.88,4210.88±1913.44和2937.01±2471.60 个·m-2。垂穗披碱草草地种子库萌发的幼苗中共发现4种植物,分别是高山紫菀(Aster alpinus)、迷果芹(Sphallerocarpus gracilis)、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和萼果香薷(Elsholpzia bensa var. calycocarpa);燕麦草地种子库萌发的幼苗中共发现6种植物,分别是独行菜(Lepidium apetalum)、旱雀麦(Bromus tectorum)、微孔草(Microula sikkimensis)、迷果芹、蓝翠雀花(Delphinium caeruleum)和萼果香薷;天然草地种子库萌发的幼苗中共发现6种植物,分别是异针茅(Stipa aliena)、二裂委陵菜(Potentilla bifurca)、高原毛茛(Ranunculus tanguticus)、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独行菜和蓝翠雀花。垂穗披碱草草地和燕麦草地土壤种子库可萌发的幼苗多为一年生植物;垂穗披碱草草地与燕麦草地和天然草地之间可萌发土壤种子库数量差异较大,后二者之间差异较小;天然草地与燕麦草地物种构成差异较小,与垂穗披碱草草地物种构成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处理方法对5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娟  刘芳  苏红田  李青丰  闫敏 《草地学报》2012,20(2):342-347
对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alin)、刺果甘草(Glycyrrhiza pallidiflora Maxim)、甘肃棘豆(Oxytropis kansuensis Bunge)、镰形棘豆(Oxytropis falcata Bge)和密花棘豆(Oxytyopis imbricata Kom)5种豆科牧草进行萌发特性研究,采用打破硬实的方法如划破种皮、98%浓硫酸对种子处理,以期探讨其适宜的发芽条件。结果表明:通过切破种皮和浓硫酸处理可以有效地解除种子硬实。胀果甘草和甘肃棘豆分别经过98%的浓硫酸处理20 min和5 min后,发芽率各自达到69%和75%(P<0.05);刺果甘草经过划破种皮,发芽率达到93%,是供试牧草种子中发芽率最高的;镰形棘豆和密花棘豆的适宜处理方法都是切破种皮,发芽率分别达到了78%和77%(P<0.01);对于5种牧草种子的温度条件,除了密花棘豆为30℃,其他4种均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甘肃棘豆黄酮的抗氧化及免疫活性,试验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甘肃棘豆黄酮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形成的影响研究其免疫活性。结果显示,甘肃棘豆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2.23%,略高于维生素E(28.55%),低于维生素C(97.05%);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80.03%,高于维生素E(69.70%),低于维生素C(98.69%);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0.39%,低于维生素C(98.98%)、略低于维生素E(32.57%)。在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随着甘肃棘豆黄酮溶液浓度的提高,脾脏淋巴细胞相对增殖率也提高,当其浓度为200μg/mL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为23.40%;20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IL-2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和10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甘肃棘豆黄酮组IgG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5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极显著高于100和20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P0.01),10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极显著高于200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P0.01)。综上所述,甘肃棘豆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1.
为明晰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对高寒草地植物的化感效应,以醉马草根际土壤作为种子萌发的发芽床,研究醉马草根际土壤对6种高寒草甸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醉马草、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甘肃马先蒿(Pedicularis kansuensis)和酸模(Rumex acetosa)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醉马草根际土壤对6种高寒草甸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抑制效应大于对发芽率的抑制效应。醉马草根际土壤对垂穗披碱草、冷地早熟禾、矮生嵩草和甘肃马先蒿胚根生长的抑制均大于对其胚芽生长的抑制,对醉马草和酸模胚根生长的抑制均小于对其胚芽生长的抑制。利用各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芽长的相对值,采用隶属函数法对6份植物种子萌发期抑制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抑制效应强弱依次为:矮生嵩草酸模甘肃马先蒿垂穗披碱草醉马草冷地早熟禾。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青藏高原退化草地常见毒杂草甘肃马先蒿地上部分水浸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化感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水浸液对4种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随着水浸液浓度增加,化感抑制作用不断增强;4种牧草种子萌发对甘肃马先蒿水浸液敏感性强弱顺序为: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青牧1号...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甘肃棘豆黄酮的抗氧化及免疫活性,试验通过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测定其抗氧化活性,通过测定不同浓度甘肃棘豆黄酮对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白细胞介素2(IL-2)和免疫球蛋白G (IgG)抗体形成的影响研究其免疫活性。结果显示,甘肃棘豆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2.23%,略高于维生素E (28.55%),低于维生素C (97.05%);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80.03%,高于维生素E (69.70%),低于维生素C (98.69%);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30.39%,低于维生素C (98.98%)、略低于维生素E (32.57%)。在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试验中,随着甘肃棘豆黄酮溶液浓度的提高,脾脏淋巴细胞相对增殖率也提高,当其浓度为200 μg/mL时,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率为23.40%;2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IL-2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50和1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各甘肃棘豆黄酮组IgG抗体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5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极显著高于100和2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P<0.01),1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极显著高于200 μg/mL甘肃棘豆黄酮组(P<0.01)。综上所述,甘肃棘豆黄酮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及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4.
将18只健康成年家兔随机分为3个组,每天分别按每千克体重1、5、10 g剂量饲喂甘肃棘豆,并在试验前及试验后每隔14 d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探索甘肃棘豆对实验家兔的毒性.结果表明,在试验第18天Ⅲ组1只怀孕母兔流产,Ⅱ和Ⅲ组试验家兔在第35天开始出现甘肃棘豆中毒症状,I组试验家兔在整个试验期间没有出现异常表现;3个试验组...  相似文献   

15.
马先蒿属植物花形态的多样化与传粉者的选择密切相关,而同域分布、花期重叠且共享传粉者的亲缘种是如何维持种间差异的,目前还不清楚。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地的甘肃马先蒿和半扭卷马先蒿为试验材料,连续两年测定与传粉相关的花特征,通过雌性适合度(种子产量)估计两种马先蒿不同花特征所受的表型选择大小及差异。结果发现:1)两种马先蒿各自的花特征之间均表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甘肃马先蒿的蜜腺深度、花大小及花柱长度之间是显著的正相关,年际间保持一致,而这些花特征与花序数及株高的相关性较低,尤其蜜腺深度与花序数和株高均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半扭卷马先蒿的喙长、花柱长度、花大小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但是喙长与其他花特征的相关性在年际间有显著变化。2)两种马先蒿的花序数和株高受到显著的表型选择。除以上特征外,甘肃马先蒿的花大小、花柱长度及蜜腺深度受到显著选择,而半扭卷马先蒿中较少发现对花大小及花柱长度的选择作用,尤其花冠喙长没有受到选择作用。以上结果表明,甘肃马先蒿的蜜腺深度、花大小及花柱长度的发育及功能可能是高度整合的。半扭卷马先蒿中,花柱长度与花大小同样也可能在发育及功能上具有高度整合特性。增加开花数目、延长花期以及增加植株高度,是马先蒿属植物提高雌性适合度(种子产量)的主要手段。甘肃马先蒿种群中,花冠较大、花柱更长、蜜腺更深的个体有更高的雌性适合度,即能够生产更多的种子。半扭卷马先蒿喙长的变化不影响雌性适合度(种子产量),可能与传粉者介导的花粉扩散,即雄性适合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