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团头鲂套养淡水石斑鱼增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祖荣 《河北渔业》2007,(1):25-25,55
淡水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可用于控制池塘养鱼中小杂鱼的过度繁殖.养殖实践表明,此鱼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肉质细腻鲜美,是池塘混养较高档的淡水养殖品种.为探讨精养塘套养淡水石斑鱼技术,于2006年在本场进行了主养团头鲂池塘套养淡水石斑鱼技术试验,取得了增产增效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养殖罗非鱼经济效益,探索新的养殖模式,我场于2008年进行罗非鱼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月鱼高产高效养殖试验。经过一年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罗非鱼池塘套养淡水蓝鲨和七星刀鱼,不仅提高了池塘商品鱼总产量,而且还能大大增加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淡水石斑鱼属鲈形目、慈鲷科鱼类,因体形和相关习性与罗非鱼相似,又称“美丽罗非鱼”,原产于中美洲的尼加拉瓜、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等国的河流及湖泊中。该品种具有耐低氧、抗病力强、易于捕捞、肉质鲜美等优点,近年来已成为福建省特别是漳州市淡水养殖的重要名贵品种。  相似文献   

4.
淡水石斑鱼为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为了探索该鱼的养殖技术,我们于2003~2004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淡水石斑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man鄄aguense)为慈鲷科鱼类,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是尼加拉瓜的主要淡水经济鱼类,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易捕捞、肉质鲜美等特点。为了探索该鱼的养殖技术,我们于2002~2003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池塘高产养殖试验,经过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  相似文献   

6.
2005年在汤河水库渔业公司院内池塘进行淡水白鲳池塘套养罗非鱼试验。淡水白鲳和罗非鱼在池塘里混养是可行的;从养殖效果来看,无论是从单产,还是从经济效益来看,混养的效果都要好于单养。  相似文献   

7.
<正>罗非鱼具有食性杂、生长快、适应能力强、群体产量高等优点,已成为山东省夏季养殖的主要品种。但其自然繁殖频繁,客观上又无法达到百分之百全雄率,严重影响着商品鱼的产量及质量。淡水石斑鱼为热带鱼类,耐低氧,抗病力强,偏肉食性,自然界中属于掠食类。2013年5月至9月,济南市水科所在罗非鱼精养池中套养淡水石斑鱼,以清除罗非鱼小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养殖条件试验塘口面积6亩,长方形,平均  相似文献   

8.
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志华 《淡水渔业》2005,35(2):42-43
为了探索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技术,解决制约淡水石斑鱼大面积推广养殖的"瓶颈"苗种问题,笔者于2004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managu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属慈鲷科鱼类。我们于2000年从广东省引进淡水石斑鱼大规格鱼种进行养殖试验,基本掌握了其生物学特性,于2001年开展了淡水石斑鱼人工繁殖、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试验条件和方法1.1人工繁殖a.池塘条件:试验池塘位于江苏省现代渔业(西山)科技示范园内,试验池2只,面积各为1亩,池塘编号为5号、6号,池深1.8m,水深1.5m,淤泥5cm左右,池塘底部平坦,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b.亲鱼培育:此次繁殖用的亲鱼…  相似文献   

10.
刘庆营 《水产养殖》2009,30(11):36-37
斜带石斑鱼,又名青斑、石斑鱼,是目前石斑鱼养殖最好的品种之一。石斑鱼养殖适宜盐度15~41,最佳盐度25~33,适宜水温6~38℃,最佳水温20~30℃,可以忍受6℃低温,但低于14℃不摄食。过去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池塘养殖较少。2005年进行池塘养殖斜带石斑鱼试验,采用人工配合饲料与冰鲜野杂鱼进行养殖比较,总结斜带石斑鱼池塘养殖技术及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光  邵跃  梁鹏 《河北渔业》2014,(3):44-45
<正>泥鳅鱼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英文名:Orientalweatherfish,营养价值很高,为近年北方的淡水商品鱼养殖优良品种。2012年笔者在兴城市温水养殖场主持"利用温泉水人工繁殖泥鳅鱼试验"项目,现将其关键繁殖技术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场地概况试验地点设置兴城市温水养殖场,该场是省级罗非鱼良种场,有养殖水面2hm2,3个露天土池塘,15个温棚池塘,温棚池塘面积为0.067~  相似文献   

12.
<正>2016-2018年,江苏省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联合如皋市水产养殖场等5家企业承担了江苏省水产三新工程"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研究与示范"项目,其中如皋市水产养殖场项目实施点在60亩池塘上建造砖混结构养殖水槽8条、1328米2。2018年,我们开展了养殖系统放养罗非鱼、净化区套养鲢鳙鱼养殖试验,罗非鱼均产为51.6千克/米3,亩利润为6076.7元,现将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开展罗非鱼养殖试验情况总结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滨海地区荒碱地的高效利用模式,提高"上农下渔"池塘的利用率,促进渔农增产增收,2005年我们在垦利县进行了"上农下渔"池塘养殖罗非鱼试验。同时为深入探讨滨海地区"上农下渔"池塘养殖罗非鱼的高产技术,我们进行了不同规格、不同密度的试验研究。试验从2005年4月10日~10月7日,共养殖180天,  相似文献   

14.
清道夫,学名下口鲶,喜食附着在池壁上的藻类和沉入池底的残饵,故又名为"清道夫",是家庭养殖淡水观赏鱼鱼缸中的必备品种。天津市汉沽区地热资源丰富,是北方地区罗非鱼鱼种主产区,同时又是清道夫苗种和成鱼的集散地。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与天津市汉沽区维江水产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展了高产罗非鱼鱼种池塘套养清道夫养殖试验,现将主要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2口面积均为2.2亩、平均水深2.7米左右的简易越冬大棚,冬季棚顶为双层塑料薄膜保温,夏季将  相似文献   

15.
<正>淡水石斑鱼,属鲈形目、丽鱼科,学名马那瓜丽体鱼(Cichlasoma managuense),又名"美丽罗非`鱼",为热带肉食性鱼类,具有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耐运输、肉味鲜美等优点,既可单养,也可混养,近年来已成为南方地区名贵淡水养殖品种。2012年我县引进淡水石斑鱼,开展内陆山区高产养殖试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养殖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以期为山区淡水石斑鱼养殖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高产高效的养殖模式 ,我们进行了多种模式的养殖试验 ,结果池塘主养彩虹鲷和罗非鱼的产量和效益最好。该试验采用彩虹鲷 (红罗非鱼 )和全雄奥尼罗非鱼混养 ,连续五年 ,都取得了亩产量 1197kg ,亩均利润 392 0元以上的好成绩。现把1999年的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1 试验材料1 1 池塘条件面积为 3 5亩的池塘两口 ,水深平均 1 5m ,池塘硬化 ,微渗漏 ,水源为南湾水库底层水 ,每池配 3kW增氧机一台。1 2 鱼种放养5月 7日从周口市热电厂购进规格为 5 0克 尾的两种混合鱼 :彩虹鲷和奥尼罗非鱼约各占一半 ,另外 ,搭配淡水白鲳、乌鳢、青…  相似文献   

17.
淡水石斑鱼(Cichlasomamanagnense),原产于中美洲尼加拉瓜,属慈鲷科鱼类。1988年引入我国台湾省,是台湾省南部地区普遍的淡水养殖品种。1999年引入济南市淡水养殖科学研究所。其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而且外形美观、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既可以做为商品鱼又可以作为观赏鱼种,是一种很值得推广的品种。淡水石斑鱼1冬龄,个体在100克以上就可以产卵。产卵习性与罗非鱼一样,会在池塘底部挖很多产卵的巢穴(水泥池底会直接产在池底)。一般在20℃以上即可产卵。产卵后主要由雌鱼守护受精卵,雄鱼也会协同守护。…  相似文献   

18.
正在当前的淡水石斑鱼人工养殖中,流水养殖模式仍为主流,但随着环保和土地资源管控愈发严格以及养殖病害的逐年增多,淡水石斑鱼养殖业迫切需要转变现有养殖模式和调整养殖结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是一种集工程化、设施化、集约化、智能化于一体的新型养殖模式,具有节水、节地、环保、高效和产品质量可控等优点。为优化淡水石斑鱼工厂化循环水苗种培育技术,笔者于2020年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开展了淡水石斑鱼大规格苗种培育试验,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试验过程和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供淡水石斑鱼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池塘工业化生态养殖系统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产生的新型生态养殖模式,南通自2014年开始进行池塘工业化养殖以来,已建设养殖流水槽159条,系统养殖面积29 303.486米~2,常规系统建设多为淡水池塘,流水槽养殖品种为草鱼。为试验海水池塘进行流水槽养殖建设的可行性,2016-2018年南通市水产技术推广指导站在启东市近海镇黄海村的海水养殖池塘内建设循环水养殖系统,开展水槽养殖罗非鱼、净化区养殖三疣梭子蟹、脊尾白虾试验,现将2018年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张延河 《水产养殖》2005,26(1):21-21
彩虹鲷又称红罗非鱼、吴郭鱼,是尼罗罗非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杂交的突变型品种。彩虹鲷具有食性广、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易饲养、肉质好、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是目前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为了探索北方池塘养殖彩虹鲷高产、高效的经验,我们于2003年在博兴县乔庄镇进行了池塘养殖彩虹鲷试验,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