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辽县位于吉林省的中东南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半山区农业县,玉米螟是危害东辽县玉米生产的最主要害虫,严重发生年份产量损失达25%~30%,由于近几年玉米秸秆处理不当,灭茬不及时,对玉米秸秆垛不能及时药物封存,虫源基数增加,导致2011年玉米螟中等发生,虫情危害出现了恶性循环。2011年东辽县安恕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对玉米螟虫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2.
3.
四平市玉米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70%,其产量占粮食总产的80%左右。由于玉米螟的为害,常年玉米产量损失率约7%。目前对玉米螟的防治仍以玉米心叶未期投撒颗剂的方法为主,近年来由于有机氯农药停用和螟虫发生期延后,筛选新的药剂用于田间防治(玉米螟),尤其是残效期长的药剂的筛选成为紧迫课题。为此,我们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1986年做了多种药剂室内和田间的筛选工作,1987年进行了多点验证试验及药剂防治示范,现已明确3%1605等六种药剂的防治效果良好,可以进一步示  相似文献   

4.
5.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是我县主栽农作物,每年播种面积都在70~80万亩,约占全县播种面积的50%左右。玉米螟是玉米最主要的病虫害之一,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给玉米生产带来很大危害。我县从2008年开始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防治效果可达70%以上,同时可以节省防治用工、减少防治成本、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较大幅度地提高玉米的品质和产量。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认可,实现对玉米螟的生物控制,保证玉米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是一项生物防治技术,每年依据测报信息,在玉米田一代玉米螟产卵百株达到1~1.5块时放蜂,每667m2放蜂量为10000头,隔7-10d再放一次,连续两次放蜂,玉米被害株率减少25.6%,每667m2增产43.83kg。通过放蜂,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提高了玉米产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8.
正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近年来,玉米螟在伊犁河谷玉米生产中的危害日益猖獗,其中,以伊宁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等玉米主产区尤为严重。该虫不仅取食玉米叶片、蛀入玉米主茎和果穗内,影响玉米进行光合作用及养分运输,还产生各种次级病害,致使玉米减产。2013年,我们选用白僵菌生物杀虫剂进行玉米螟田间药效防治试验,评价白僵菌对伊犁河谷玉米螟的防治效果,并确定其最佳使用剂量,为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药剂供试药剂为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9.
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Guenee)是国内外重要害虫之一。在防治方法上当前主要是使用颗粒剂。本文就几年来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当前生产的颗粒剂的种类及其使用浓度,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前言玉米螟是一种世界性在害虫,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西至云贵高原,都有其广泛分佈与严重为害。我省的主要分佈区为新乡、郑州、南阳、开封、许昌、洛阳等玉米杂粮区。记载1954年、55年据我省九个专区89个县的不完全统计,每年平均有500万亩玉米受害。1956年我省普遍大发生。如原商邱专区调查春玉米的有虫株率达84%,夏玉米达98—100%;1957年以来每年都有千万亩玉米受害,新发展的玉米地区,其为害更为严重。1960年全省平均被害率达54.4%,最“.L至誉篓苎_神黪擘犬譬浊?零糍超粤孝斑广鞴南碴j罐交簧釜群,”翱潞菠凳-一“竺与兰霉势拳?j霉餐的车要努每匿为{移,’郏她。霹甄j舞氟-每昏:罐艄j鑫采瓣矗:磊磊!竺等≥?等摇霉萄套个i呕8阶璺的黎垒i赫广每年2;=均有5l。o另告孟=;{每重襄截、妁吾6辱磊省、矍篓岁漱懿摊琢茌榔专逸聱李帮耩的有每橡萃妄;甄蟓,凌玉米棼§p10麟_9曲年段采瓣、糯有千趸睹王米夔印一新发展曲玉_米地奁)娄哮害吏尊严置lo_9赢年盈省平筠教荽萃未颤。、魂j蕞i  相似文献   

11.
玉米在彰武县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每年播种面积占种植面积的1/2以上。玉米螟则是玉米生育期的主要害虫,一般年份减产5%~10%,大发生年份减产20%~30%。应用赤眼蜂防治一代玉米螟是近年来防治玉米螟的新措施,并得以广泛应用。但是对于玉米螟发生二代...  相似文献   

12.
在二代玉米螟卵始见期释放松毛虫赤眼蜂,进行放蜂量、放蜂次数、放蜂点以及长效蜂卡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4个防治处理的玉米螟卵寄生率和玉米植株各剖秆指标与对照田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以3万头/667 m2分3次释放、每次分放3点/667 m2效果最好;其次为3万头/667 m2分2次释放、每次分放1点/667 m2和2万头/667 m2分3次释放、每次分放3点/667 m2;第三为长效蜂卡,3万头/667 m2只释放1次、放1点/667 m2和2万头/667 m2分3次释放、每次分放2点/667 m2。以上5种放蜂方法均可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在麦盖提县进行试验研究,筛选经济有效的玉米螟防治药剂,为玉米螟防治提供基础数据,以达到有效预防玉米螟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昆虫病原线虫防治玉米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和田间进行了斯氏线虫科的小卷蛾线虫SteinernemacarpocapsaeA24品系对玉米螟的侵染和防治试验。室内用该线虫50、100、200条/虫连续侵染玉米螟4龄幼虫120h,侵染致死率分别为92 5%、100%和100%。田间每株玉米灌注病原线虫3000~4000条,对春、夏玉米上的玉米螟控制效果达70%和81 8%。  相似文献   

15.
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朝阳市是辽宁省农业大市,2017年玉米面积达32.24万公顷,占粮食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6.71%,玉米螟是朝阳市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危害最大的常发性害虫。利用白僵菌封闭玉米秸秆堆垛防治越冬玉米螟幼虫是一种简单有效防治措施,为了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确定田间最佳防治时间,我们做了以下试验。1试验设计试验材料:16000IU/mg白僵菌可湿性粉剂(河南吴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6.
17.
玉米螟是玉米蛀杆害虫,是造成玉米减产主要原因之一。20世纪80年代投施呋喃丹防治玉米螟,效果90%,用量500克/667米^2。90年代用量1.5公斤/667米2,防效80%。长期使用呋喃丹产生抗药性。呋喃丹属内吸高毒杀虫剂,不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为了用生物杀虫剂来替代呋喃丹防治玉米螟,2003年引进福建省绿十字生物工程中心研制的千虫克制剂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8.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试验结果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田间玉米螟百株1-2块卵时释放赤眼蜂,间隔6天再释放1次,第1次放蜂后6天的寄生倍数为10.07,第2次放蜂后6天的寄生倍数为7.44,蛀孔下降45.00%,平均虫口下降62.90%,较对照增产767.5kg/hm^2,保产率为8.62%。  相似文献   

19.
在麦盖提县进行试验研究,筛选经济有效的玉米螟防治药剂,为玉米螟防治提供基础数据,以达到 有效预防玉米螟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玉米螟是玉米的大害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防治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