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7 毫秒
1.
玉米产量的高低除品种栽培技术之外与收获早晚有很大关系。据试验完熟期收获的玉米和乳熟期、蜡熟期收获玉米相比分别增产6.53%和5.22%,并且品质提高,色泽鲜艳。目前生产上夏玉米收获时间普遍偏早,大部分玉米未完全成熟农民就开始收获,一般比适宜收获期早5—7天,有的地方甚至提早10天以上,造成光热资源浪费,玉米优种的产量指标不能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2.
一、技术简介(一)技术背景及应用地区近年来,豫西夏玉米在9月20日左右开始收获,乳线(即籽粒外部的黄白线)位于基部的1/2~1/3处,这时,玉米正处于果穗籽粒蜡熟期,籽粒灌浆时间不足40d,籽粒含水量在40%以上,成熟度差,这时收获,千粒重低,品质差,产量损失在10%左右。(二)技术优点及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三空栽培技术对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玉米生产中籽粒水分高的问题,对玉米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籽粒含水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玉米乳熟期及蜡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与对照处理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2015年在完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含水量为22.43%,对照处理籽粒含水量为31.18%。2016在完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含水量为22.64%,对照处理籽粒含水量为33.41%。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能有效降低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含水量,果穗基部含水量降低最显著,2015年降低12.54百分点,2016年降低15.21百分点。三空模式不仅能够降低倒伏率和增加玉米产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加快脱水速度。玉米三空栽培模式是适宜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4.
不同收获时期对夏直播玉米产量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玉米灌浆期,定期取样测量乳线形成的位置,风干后称量籽粒百粒重,计算不同收获时期夏直播玉米产量.试验结果,郑单958、浚单20、超试1号、聊玉20和鲁单9002五个品种在9月20日左右苞叶变白时,乳线形成50%左右,粒重仅为完熟期最大值的83%~88%,此时收获,会减产10%以上.生产上,如果推迟8-10天收获,在不增加任何成本的情况下,可增产10%以上.  相似文献   

5.
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为给河北省有限光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夏玉米产量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郑单958’、‘农大108’、‘DH-3719’3个不同生育期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夏玉米植株形态指标、生育进程、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提早播种,干物质积累量明显增加,株高、穗位高降低,茎秆变粗。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影响明显,播期每提前1 d,灌浆时间延长0.74 d,千粒重增加10%~14.8%,产量增加9%~13.9%。在河北省光热资源条件下,夏玉米播期不应晚于6月15日,灌浆时间应保证在50 d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玉米不同播期、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给玉米生产和农业气象服务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组选用3个品种,采用3个播期、3个收获期,就不同播期、收获期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夏玉米6月上旬、中旬、下旬播种,中旬产量最高,上旬和中旬播种产量接近,下旬播种较上、中旬减产13%以上。9月下旬初、末和10月上旬3个收获期,以9月下旬初收获产量最高,下旬2次收获产量接近,10月上旬收获产量下降5%左右。综合以上试验结果,结合农业生产条件变化和气候资源增加及影响,开封夏玉米生产以6月上、中旬播种,9月下旬收获为宜。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完熟期收获比一般的收获增产10%左右,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判断玉米是否完全成熟:一是玉米苞叶变白,籽粒变硬,苞叶上口松散。二是通过乳线消失判断成熟。把果穗剥开,从中间掰断,可以看到籽粒中间有一条黄白色的交界线,这就是乳线。如果看到乳线表明玉米处于蜡熟期,看不到乳线时,才是完熟期。三是通过籽粒黑色层出现判断成熟。把玉米粒脱下后,再将籽粒底部的花梗去掉,如  相似文献   

8.
青贮玉米播期与性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不同温光条件对青贮玉米经济、农艺性状的影响,特进行了不同播期与性状关系的试验,结果表明,青贮玉米的产量随播期的推迟而下降;青贮玉米的质量以玉米棒百分比为标准,以适期播种的秋玉米最好,夏玉米最差。综合产量与质量,青贮玉米最适宜的播期是春播,夏播应在6月10日前完成,秋播应在7月20日左右开始、立秋前结束。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玉米的主要营养器官为对象,通过测定植株主要营养器官(茎杆、叶片、叶鞘)的物理性状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研究不同收获期植株剪切力和饲料营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叶鞘和茎秆的剪切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而增加,适口性和饲料营养特性逐渐降低。玉米植株在乳熟期和蜡熟期收获,适口性和营养成分含量最佳,同时在乳熟期收获更优于蜡熟期。  相似文献   

10.
倒伏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和品质,蜡熟期的玉米,已经不需要太多的干物质的积累,但倒伏仍然会影响产量.本文研究玉米蜡熟期倒伏程度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不同.结果表明,倒伏角度越大,越贴近地面,产量损失越大,茎秆与地面倾斜60°以上不影响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不同播期对夏玉米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个品种4个播期研究了夏玉米的植株性状、经济性状及对粗缩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麦田套种玉米粗缩病发生率高,收获穗数降低,限制了产量的提高;麦后晚直播,植株生长矮小,粒重严重偏低,是制约产量的重要因素;麦收后6月15日直播产量最高,是山东省夏玉米主产区最佳播期。  相似文献   

12.
不同播期和栽培方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张金帮  孙本普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4):3298-3298,3533
研究了不同播种时期的夏直播和麦田晚套种对玉米叶片数的影响及不同展开叶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直播玉米,播期越早越有利于产量提高;早熟品种采取晚套种,适宜套种时间为小麦收获时玉米展开叶≤1片时;夏玉米应重施攻秆肥,适宜追肥期为叶龄指数为35左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当前气候变化和夏玉米品种更替的背景下,如何调整品种和播种期以适应当地有效积温的变化对夏玉米的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不同熟期夏玉米品种产量形成对播期的响应,以期为当地适宜播期和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2019年,共选用3个中早熟夏玉米品种登海518(DH518)、京农科728(JNK728)、登海618(DH618),3个中晚熟品种郑单958(ZD958)、登海605(DH605)、先玉335(XY335)作为试验材料,并设置6月5日(E)、6月15日(N)、6月25日(L)3个播期,探讨播期对不同熟期夏玉米授粉结实和产量形成等的影响。【结果】播期推迟至6月25日,各品种千粒重增加,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显著降低,产量下降。与6月25日播种中晚熟品种相比,6月5日播种,产量和有效积温生产效率分别增加28.81%和16.24%;与6月25日播种中早熟品种相比,6月15日播种,产量和有效积温生产效率分别增加18.92%和14.66%。随播期推迟,不同品种全生育期有效积温降低1.21%—10.62%,中晚熟品种的降幅大于中早熟品种;中早熟品种总结实率降低6.25%—19.94%,中晚熟品种总结实率降低8.11%—27.32%,中晚熟品种的降幅大于中早熟品种;不同品种空秆率增高1.42%—14.72%,与品种熟期无关;中早熟品种收获指数先升高后降低,变幅在15.91%—20.23%,中晚熟品种收获指数降幅在2.36%—27.69%。不同品种产量与有效积温呈正相关,且吐丝期—成熟期有效积温与产量的关系更密切;有效积温、收获指数、总结实率、全生育期天数4个因素中,中早熟品种的产量与收获指数、总结实率的关系更密切,而中晚熟品种的产量与有效积温、收获指数的相关性更强;中早熟品种的有效积温与全生育期天数的相关性强于其与总结实率、收获指数和产量的相关性,而中晚熟品种的有效积温与产量的相关性强于其与收获指数、总结实率和全生育期天数的相关性。【结论】中早熟品种产量受有效积温限制较小,1 700℃·d左右的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更有利于保证其较高的结实率和收获指数,进而获得高产;中晚熟品种产量受有效积温限制较大,1 800℃·d以上的有效积温更有利于其产量的增加。在当地气候条件下,6月5日左右播种中晚熟品种、6月15日左右播种中早熟品种,有利于获得较高产量且提高有效积温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高产玉米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高产玉米的物质积累和分配,选用先玉335高产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常规玉米种植为对照,研究了高产玉米各器官粗蛋白、籽粒粗淀粉等物质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期生物产量分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高产玉米茎、叶中的干物质含量在8月中旬之前积累较快,之后逐渐向籽粒中转移,直到完熟期各器官干物质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整个生长季,高产玉米籽粒淀粉含量高于对照,而粗蛋白含量则低于对照;从生物产量分配比例来看,高产玉米根、茎、叶、穗轴产量占整株生物产量的比例都低于对照。整体看来,高产玉米最适的收获时期是9月下旬的玉米蜡熟末期。  相似文献   

15.
啤酒大麦的收获期是否适宜,对啤酒大麦优质高产,提高其籽粒的酿造品质、啤酒质量和经济效益,有重要影响。 据观测,啤酒大麦的籽粒干重在蜡熟末期达到最大值,并保持到完熟期。如10月20日适期播种的盐辐矮早三,约在抽穗后26天左右进入蜡熟期,再经8~10天进入完熟期。在整个蜡熟期间,千粒重的变化较小。蜡熟初期的千粒重为39.71克,其平均  相似文献   

16.
播期对郑单958和登海605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河北低平原区玉米一年一熟制度下夏玉米的适宜播期,以该地区主栽玉米品种郑单958和登海605为试验材料,设置5月5日、5月20日、6月5日、6月20日4个播期处理,在仅灌溉蒙头水条件下,研究了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后,参试玉米品种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和植物干物质积累量均迅速增大,指标值增速均以6月5日播期处理最大;至吐丝期,除登海605株高和叶面积指数以6月20日播期处理最大外,参试品种其他指标均以6月5日播期处理最大;最终,6月5日播期处理的百粒重最大,穗粒数较多,产量最高。综合考虑2个玉米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认为河北低平原区夏玉米的适宜播期为6月5日左右。  相似文献   

17.
播期和移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郑单958为材料,研究播期和移栽对夏玉米生育期、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6月5日播种相比,6月13日、6月21日、6月29日播种分别减产8.7%、15.7%、31.5%。6月5日以后播种每推迟1 d,生育期缩短0.25~0.32 d,灌浆期缩短0.12~0.25 d,产量降低100 kg/hm2。河北北部地区夏玉米播种应在6月13日之前,最迟6月21日完成。6月20日2叶期和3叶期苗龄移栽与直播玉米产量及各生育性状没有显著差异。6月25日移栽玉米比直播玉米产量、千粒质量和穗粒数增加,秃尖程度降低,最终产量增加34%~39%。说明移栽可以有效解决播期过晚造成的夏玉米减产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烟台市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平衡增产技术,以登海3622和金海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6月10日至7月4日期间播种夏玉米,播种期对夏玉米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影响显著;生育期及株高、穗位高、叶片数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对穗长、穗粗、穗秃顶长度影响不显著;在试验区域内,6月15日之前播种的夏玉米,易受灰飞虱危害发生粗缩病,病株率一般为0.95%~12.83%。  相似文献   

19.
确定玉米最佳收获期,做到晚收增产,需谨记以下"六个一"。一看:看玉米生长特征,玉米的成熟期需经历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三个阶段。因玉米与其他作物不同,籽粒着生在果穗上,成熟后不易脱落,可以在植株上完成后熟作用。一定:定玉米最佳收获期。完熟期是玉米的最佳收获期。有些农民担心雨天影响秋收,耽误冬小麦种植;有些农民更担心自己果实被别人"抢走",因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夏玉米最佳播期,特进行不同播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本年度播期以6月8日最佳。小麦收获后,争取及早播种夏玉米,可有效避开高温"卡脖子旱",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