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光祥,江苏省溧阳市瓦屋山林场场长,他执过教,当过校长、乡长,做过镇人大主任。2001年6月来到瓦屋山林场,当时的瓦屋山林场,班子瘫痪,经济亏损严重,负债高达800多万元,职工最长9个月没有发1分钱工资。由于矛盾突出,职工频频上访,该林场成了省里出了名的上访“专业户”。袁光祥上任后,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开展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大胆实践改革,针对本场实际情况,大胆采用“休克疗法”,上任6个月就完成了场圃体制改革,实现了改革“五到位”:即场内企业改制到位,经济林经营权改革到位,职工身份置换到位,机构、人员精简和财务合并到位,职工住房改革到位。这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到3年就解决了场圃负债问题,扭转了贫困局面。为了稳定改革成果,改革后,袁光祥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帮助职工,拓宽了职工的就业渠道,提高了职工的就业能力,职工的收入有所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林场展示一派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
李法,男,中共党员,1973年开始从事林业工作,1991年任国有原阳林场场长。他任场长以来,坚持“以林为本,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全面发展的办场方针,以“发挥优势,科技创新,规范管理,争创一流为奋斗目标,立足林场实际,实施人才、项目带动战略,形成了种、养、加三大支柱产业框架,2003年销售产值达到6000万元,职工收入成倍增长,总资产达到11.8亿元。林场被评为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他本人也获得了全国绿化奖章。今年9月,他获得了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10月28日,记者来到河南,采访了他———记者:在刚才的参观过程中,您介绍说,目前原阳…  相似文献   

3.
王有德,男,195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985年担任宁夏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副场长,1993年任场长。20年来,他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完成治沙造林25.9万亩,控制流沙面积30万亩,建成规模化苗圃500亩,承揽绿化工程80多处,累计创产值3000多万元。全场固定资产总值由过去的40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1677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他先后荣获“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全国治沙劳动模范”和全国“实践三个代表的模范”等荣誉称号,2004年9月,他又荣获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称号。在茫茫的沙漠中,他以大漠当舞台,走出了自己精彩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李贵华,男,党员。1981年参加工作,先后在新疆布尔津林场、福海林场、青河林场工作过,2001年任新疆玛纳斯平原林场场长。他上任以来,深化改革、锐意进取、强化管理,将一个内忧外困的贫困国有林场,一跃成为新疆林业系统脱贫、脱困的典型,2003年他荣获全国林业系统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2004年9月,他荣获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10月22日,记者电话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5.
广西国营七坡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直属的大型林场,始建于1952年。经过50年的奋斗,好几代林业工人的努力,林场现经营总面积28万亩,其中商品林约20万亩,生态林约7万亩,此外还有龙眼等经济林约1万亩。在职职工866人,离退休人员有575人。2002年8月,时任广西东门林场场长的韦善华调任广西区七坡林场场长。来到七坡后,他将东门发展速丰桉的经验移植过来,调整林种结构,大力发展场外造林,为七坡林场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他先后获得2000年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先进工作者,2001年全国营造林先进工作者,2002年度全国绿化奖章。2004年荣获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称号。  相似文献   

6.
刘宗友,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局长。他任局长后,在全省率先提出“走出山门进城门,跳出林业办产业”的兴场策略,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局形成了林业、工业、三产业、苗木花卉业和森林旅游业五驾马车齐头并进的产业格局。把一个拥有1200名职工,亏损1000多万元,负债3000多万元的国有林场变成了拥有固定资产净值2300万元,林木折价过亿元的综合性林场群。去年3月,他又荣获中国林场协会评出的首届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称号。2003年10月31日,记者来到太子山,现场采访了他。记者:您的阅历比较丰富,既在基层乡镇工作过,也在林业基层单位工作过。您好像有…  相似文献   

7.
陈初毅,湖南省张家界国有林场场长,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处长。1999年任职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依靠班子成员的共同努力,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努力开拓,大力发展森林旅游,实现公园的全面进步,使公园成为一个在我国有较大影响、在世界上有一定地位,年总收入达1亿多元的精品旅游胜地。公园建设受到了江泽民、朱基、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为国有林场和森林公园的发展带了好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森林公园十大标兵”、“全国文明森林公园”及“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等称号。他本人也获得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11月1日,在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与场圃总站吴丽萍女士和湖南省国有林场与森林公园管理局伍荣科长陪同下,记者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8.
陈堆全,福建省永春碧卿国有林场场长。他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林场管理结合起来,推行“减员增效、工效挂钩”的制度,转 换了林场的经营机制,把一个场小(3.7万亩)、地瘦、人多的小型国有林场,变成了活立木蓄积以每年3.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经济收入每年10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的“全国百佳林场”,其中多种经营收入翻了三番,2002年实现产值819万元,销售利润218万元,他本人也获得首届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的称号  相似文献   

9.
李志恒,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城郊林场场长。1995年任场长以来,面对一个年亏损160万元,职工7个月发不出工资的治沙林场,他提出“以稳定为重点,先保吃饭,后求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初步解决吃饭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调整经营战略和产业结构。6年来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了适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生态经济、森林旅游、种苗花卉三大支柱产业,不仅使赤峰市区摆脱了风沙的困扰,林场的面貌也焕然一新,全场年收入突破500多万元,职工人均收入达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邻水县国有黄草坪林场始建于1958年,经营面积38168亩。长期以来,黄草坪林场以采伐森林为主要收入来源,过着吃穿不愁的安稳日子。天保工程实施以后,林场惟一的收入来源彻底断流,尽管国家对天保工程实行了补助政策,但对于拥有职工127人(在职职工74人,离退休53人)的黄草坪林场来说,还是杯水车薪。1999年5月起,职工工资全面停发。1999年8月,刘元树调任黄草坪林场场长兼党支部书记。他积极推进林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集体和职工自营经济,彻底打破劳动用工和劳动分配“吃大锅饭”制度,实行分散经营、集约化管理,增加了职工的收入。2003年,全场育苗286.8亩,全场自营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人均收入近2万元。林场经济的繁荣和职工收入的增加,不仅促进了资源的保护和建设,还改变了林场长期单纯依靠国家投入的方式,拓宽了林场融资渠道,实现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刘元树也获得了全国绿化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等光荣称号,今年5月前夕,他又荣获全国劳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相似文献   

11.
魏兴国,新疆沙湾县三道河子林场场长。任场长期间,加强管理、以法治场,机关人员全部通过竞聘上岗,创造并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机制。在管理工作中,他充分发挥当地的优势,大力调整林产品种植结构,发展适应本地的“名优特新”品种。在管理方式上,放开了经营权,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同时他还创造出利用葡萄园等不同种植形式,搞起了观光林业。林场经济收入明显增加,生产成本逐年降低,全场固定资产由1998年的1860万元增加到2060万元,人均收入达万元以上,其管理方法已在新疆各林场推广,他本人也荣获首届国有林场管理奖。  相似文献   

12.
4月2日,春光尚好,我们一行三人到西山去采访林场书记董鸿超。西山我以前去过,但董鸿超书记却是第一次见面。未去之前,听人说起他,说他踏实、肯干,及至见了面,才知道他不仅局限于这些。多年来,他像一个掌门人,带领一群能干的年轻人,在西山脚下艰苦创业、守业,不仅森林经营正常有序,经济效益也是持续发展。去年,全场实现了总收入1760万元、职工年收入2.3万元的好成绩。这对于一个生态效益型的林场来说,实属不易。四十年磨一剑从1963年到门头沟清水河林场报到起,董鸿超在林业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四十年。清水河、小龙门、马兰、三家店、最后到西…  相似文献   

13.
赵兴,河南省栾川县龙峪湾林场场长,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处长。1996年,他临危受命,担任这家负债累累、濒于倒闭的深山老场的“一把手”,带领职工卧薪尝胆、另辟蹊径,以游养林、以林促游,使林场起死回生,成为河南省国有林场脱贫致富的一面旗帜。林场获得了“全国文明森林公园”、“河南省国有林场先进单位”等称号,而他本人也获得了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的荣誉称号。前不久,记者电话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4.
王清海,黑龙江省林业勘察设计院宾西实验林场场长,长寿国家森林公园主任。1986年他任场长,林场正处于“两危”状态。他按照现代林业的发展方向,重新设计了林场发展蓝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重视发展替代产业,建成了“长寿国家森林公园”、“卧龙岗陵园”、“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和“野生动物救护中心”等项目。在森林管护上,他和林农联营建立管护责任区,使11.6万多亩森林得到恢复。在经营机制上,他划小核算单位,实行项目招标、招商制,人员竞争上岗等。尽管从1998年开始已经全部停止采伐,但没有一个职工下岗,职工月均收入千元以上。  相似文献   

15.
赵斌健,陕西省楼观台实验林场场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主任,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主任。任场长之前,林场经营连年亏损,经济日益困难,职工工资无力保障,生产经营活动举步维艰。他1991年上任后提出了“前山抚育造林,后山采伐利用,发展木材生产,开发地热资源,提高养殖业,巩固旅游业、种植业”的经营开发思路,社会总产值由1991年的195万元,增加到1999年1022.7万元,职工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2016元,增加到了2002年的12900元。林场面貌焕然一新,经济走上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始建于1954年,现辖6乡1镇,6个分场2个工区,总人口6.8万人,总面积635平方公里。在计划经济时代,林场经济稳步增长,各种荣誉纷至沓来。上世纪90年代中下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木材代产品的增多,原木滞销,林场产业优势和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凸现,银行债台高筑,生产资金不能到位,职工工资拖欠达半年之久,金洞林场陷入了迷茫和困惑之中。1999年6月,时任祁阳县常务副县长的李培生就任湖南省永州市金洞林场党委书记,拉开了林场深化改革的序幕。通过改革内部经营管理形式、改革劳动人事等多项措施,从根本上整顿了管理秩序,仅从管理上直接节约资金600万元。如今,林场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至2004年底,全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7亿元,比1999年增长80%;2004年林场国有财经收入达到4134万元,比1999年增加2296万元;银行存款由1999年初的6.2万元,增加到2004年底的1000万元;职工、林农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林区固定资产投入不断提高,林场综合实力也不断提高。李培生也获得了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称号。  相似文献   

17.
翻开这些国有林场场长的材料,每一个人的事迹都让人感动,他们中,有的为林场事业奉献大半生,由一个青壮年的小伙子渐渐变得两鬓斑白;有的,在艰苦的环境中身上染满了病痛;还有的,顶住了灯红酒绿的诱惑,甘愿在林场享受那份清贫、那份寂寞……他们,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献给了祖国的生态事业,献给了最基层国有林场。而今,他们还在奉献着,用他们大胆改革的勇气,不断创新的壮举,与时俱进的步伐,继续书写着国有林场的今天———乃至明天。从本期起,本刊将陆续刊载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让我们走近他们,去体味他们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去分享他们管理创新的成功经验。让我们一起期待—  相似文献   

18.
刘万斌,浙江省文成县叶胜林场场长,铜铃山国家森林公园主任。1983年来到叶胜林场,历任林区会计、办公室主任和副场长等职务,1999年任林场场长。他上任时,林场一方面森林经济效益降低,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职工工资不断提高,林场负担越来越重,林场急需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种情况下,林场下决心从单一的营林生产转向森林旅游。5年多来,他积极推进林场改革,抓住机遇,增加投入,加快森林旅游发展步伐,林场各项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近5年来,是林场建设项目最多、投资数额最大、面貌变化最快的时期,共计投入资金5300多万元,是建场40多年来投资总额的15倍。公园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本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服务体系,成为文成“生态旅游县”的精品旅游区。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产品开发和服务行业发展。创办了竹制品加工厂、山珍食品厂,增设了铜铃山庄、景区停车场服务部、茶楼(馆)、景区管理处等经营单位,新增了旅游车、电瓶车、游船等交通工具,拓展了就业空间,为50多名职工、家属解决了就业问题。他本人也获得了2003年全国绿化奖章、2004年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中国林场协会第二届六次常务理事会上评出了第四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获得者,他们是:江苏省常熟市虞山林场场长张正明,山东省寿光市国有机械林场场长尹国良,海南省岛西林场场长文昌生,辽宁省建平县黑水机  相似文献   

20.
9月15—17日,宁夏银川,由中国林场协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评选活动在这里举行,会上,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的国有林场协会理事代表以无记名投票形式,评选出王有德、李贵华、韦善华、张团员、周安颇、刘元树、李培生、袁光祥、李法、刘万斌十位场长为全国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的获得者。十大国有林场管理奖评选活动至今已历两届,这届获奖者是从全国各省(区、市)推荐的50名候选人中遴选出的,都是国有林场场长中的佼佼者,且都为林场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他们中,既有林业劳模,也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还有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