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大棚草莓白粉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棚栽培草莓在象山县已有十余年历史 ,常年种植面积约 333 3hm2 ,由于连年种植 ,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 ,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白粉病后 ,一般减收 2 0 %~ 30 % ,重的达 50 %以上 ,甚至绝收 ,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我们从 1997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 ,引进新的三唑类杀菌剂进行试用 ,积累了一些经验 ,初步总结如下。1 发病特点与消长规律草莓白粉病的病原为Sphaerothecaaphanis(Wallr)Braun ,称羽衣草单囊壳菌 ,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该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 ,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莱西市保护地草莓面积不断扩大 ,已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产业 ,但草莓白粉病是草莓生产的重要病害 ,缺乏理想的防治方法 ,每年给草莓生产者造成很大损失 ,为解决这一难题 ,寻找防治此病的有效方法 ,于1999年开始在莱西市部分乡镇进行了为期2年防治研究和探索 ,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 :1发病症状及规律1.1发病症状白粉病广泛发生于草莓的保护地栽培中 ,主要危害叶、果实、果梗 ,叶柄和葡匐茎上很少发生 ,发病初期叶背面局部出现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 ,以后迅速扩展到全株 ,随着病势的发展加重 ,叶向上卷曲、呈汤匙状 ;花蕾… 相似文献
3.
4.
保护地草莓白粉病的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信阳保护地草莓白粉病为害较重,并已出现抗药性问题。为探寻安全、有效的防治药剂,对75%肟菌.戊唑醇WG、50%醚菌酯WG、10%苯醚甲环唑WG、25%三唑酮WP、75%百菌清WP进行了药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WG 3 000倍液、50%醚菌酯WG 3 000倍液的防效较好,均在80%以上,与其他药剂的防效差异显著,且对草莓安全、无害,可以在信阳地区作为防治草莓白粉病的药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7.
近年来 ,随着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九江市庐山区塑料大棚种植草莓面积不断扩大 ,而大棚草莓白粉病普遍发生 ,蔓延迅速 ,为害严重。 2 0 0 1年 4月份在莲花镇调查 ,,一般大棚病株率为 46 .5 % ,病果率 42 .0 % ,重病大棚病株率和病果率高达 85 %和 90 %以上。该病还有逐年加重的趋势。为此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试验和研究。1 发病症状该病主要侵染植株叶片 ,叶柄、花、果实。发病初期 ,叶背面零星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 ,随着病情加重 ,白色菌丝层增厚 ,整个叶片被白粉状霉层所覆盖 ,叶缘向上卷曲变形 ,叶质变脆 ,叶柄上也覆盖着白粉状霜层… 相似文献
8.
9.
为探究几种杀菌剂对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本文选取醚菌酯等5种杀菌剂开展了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2.4%唑醚· 氟酰胺悬浮剂20mL/667m2、30%醚菌酯可湿性粉剂40g/667m2、4%四氟醚唑水乳剂80mL/667m2、43%氟菌· 肟菌酯悬浮剂15mL/667m2、30mL/667m2防治草... 相似文献
10.
大棚草莓反季节种植,低温高湿环境极有利于草莓白粉病发生。科学的防治措施是选用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病株、病残体,有条件则采取轮作、滴灌,合理施肥和用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