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农产品供求状况的分析,揭示了农产品“卖难”的主要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戴欧阳  任利成 《农学学报》2015,5(3):128-135
从流通的角度对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展开研究。在对山西省农产品供销及农村流通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果分析法对造成“买难卖难”问题的流通原因进行了分析,构造了各流通主体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供需模型;提出并构建了基于供需模型的以农村服务组织为主导的流通服务平台,分析阐述了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3.
崔滨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12):M0002-M0002
最近,各地农产品卖难现象频发。当内蒙古滞销的马铃薯刚刚以“爱心菜”的方式运往山东市场,山东的生姜又传出了烂在地里无人问津的尴尬。农产品卖难年复一年出现时,我们理应反思,仅凭“爱心”就能解决蔬菜卖难问题吗?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农业市场运行中,对于农产品销售的“难“与“不难”,有时在同一个地方的同一品种之间发生.有的在同一品种的不同地域之间发生,而同地同类品种经历“冰火两重天”也时有发生。这些怪圈的出现,确实令人深思。必须全面、客观、理性地看待“卖难”的问题。找出农产品“卖难”的原因所在,才能破解卖难:助农增收。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搞活农产品流通,更好地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湟中县是青海省农业大县,农民收入的52%来自农业,积极探索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对于实现农民增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农家顾问》2011,(11):10-10
针对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的马铃薯等农产品销售难问题,10月1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为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商务部已多次启动"滞销救助机制",但"卖难"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关键还是对接市场,进一步培育和发展“订单农业”,减少生产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7.
在连续3年受到农产品“卖难”问题困扰之后,浙江省各地农村终于认识到发展农业应该“先有市场,再组织生产”。这就是该省目前大力提倡的“产后农业”,即以产后来引导、拉动产前、产中的调整,使之成为化解农产品“卖难”的有效途径。 1997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出现了“卖粮难”、“卖橘难”、“卖菇难”、“卖猪难”等矛盾。由于生产与市场不对路,各地农民种啥多啥。在浙东,“冬瓜筑长城,包心菜烂田头,花菜大跌价”;在浙北,茉莉花成了“没利花”,白菊花成了“白种花”;在浙中金华,数千头奶牛几乎被“斩  相似文献   

8.
2006年以来,山西省乃至全国各地,到处都能听到农产品的“卖难”声,远的暂且不谈,就以俺平遥县岳壁乡为例谈吧:  相似文献   

9.
近年,农产品在一片“卖难”声中成了政府的尴尬、农民的包袱。如何从源头上根治农产品“卖难”,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以来,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催促着农村综合改革的步伐。而“卖难”在这种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依然面临着农产品"卖难"问题,尤其是"入世"以来,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大举进入我国市场,我国农产品"卖难"问题将更加凸显.农产品"卖难",不仅严重影响了农民增收,破坏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妨害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农产品卖难实质就是农产品有效需求不足,欧盟在扩大农产品需求方面具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同时其政策对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1.
荆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产品“卖难”问题日益严重,同时伴随着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农产品的电子商务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在分析荆门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5条发展对策,即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支持引导作用,建立完备的配送体系,强化网销农产品质量监管。  相似文献   

12.
南昌市立足本市农业结构及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实际 ,针对“农产品卖难”和“农民增收难”两大难题 ,提出要保持本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适应市场农业发展新阶段要求 ,采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 ,加大良种良法的推广力度 ,搞活农产品流通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办法 ,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关于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总体部署,我们立足于解决农民卖难、居民买难的问题,努力探索鲜活农产品产销衔接新机制,建立了“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合作社运作、集中配送、社区直销”的产供销一体化营销新模式,稳定了农产品价格,增加了农民收入,方便了居民生活,实现了利民惠农。2012年,我市被农业部确定为首批农社对接试点市。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农产品供求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后,全国大部分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农产品卖难、价格低迷、农民增收困难的情况,与此同时,小少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并且价格远远高于普通农产品。面对农业发展新阶段,农产品生产、销售中的新问题,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自2001年4月启动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并首先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城市进行试点,2003年  相似文献   

15.
1984年11月,农牧渔业部何康部长、朱荣副部长给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召开的“全国农业物料加工学术讨论会”发了一封贺电,强调指出:研究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加工和转化技术,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中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贺电还明确指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党对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逐步落实,我国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增产,使农产品的供求形势已从供求不足转变为低水平的剩余,许多地方出现了“卖粮难”、“卖棉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搞好就地加工和  相似文献   

16.
一、把搞活农产品流通,作为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民增收、发展县域经济的大事来抓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千方百计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始终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近些年来,农村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村小康建设的进程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生了阶段性变化。农产品供给由生产约束转为消费约束,农业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需求双重约束,农产品消费由数量约束转为品种、质量约束。在这些“约束转换”中,出现了农产品卖难、农业结构调整难,直接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而解开这两道难题,尽快增加农民…  相似文献   

17.
农产品具有季节性、鲜活性和上市时间集中等特点。在产品集中上市时期,极易发生货多、21价低、卖货难而造成农民减收现象;在淡季又因农产品缺货、断档、价格上涨,出现市民购物难的问题。笔者认为:要解决卖难、买难问题,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如何把握“时间差”,用反季节生产、贮藏  相似文献   

18.
记者:2004年脐橙首次出现了卖难。柑橘卖难已有好几年了,由此国家提倡“压柑增橙”,谁知脐橙去年也卖难了!除了生产可能有问题外,销售这一块是不是也有问题?想听听您在这方面有什么见解?丁力:柑橘是我们国家优势产业,在世界上也很有地位。前些年为了农民增收,各地都在大力发展。现在出现流通上、价格上的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这几年发展优势产业的时候,往往是从宏观上做了大致论证后,各地就开始大力发展,结果出现卖难。根据我的观察,农产品一旦提倡,一般是两三年以后就会出现卖难。因为生产农产品的门槛很低,容易进入,所以只要…  相似文献   

19.
从流通的角度对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展开研究。在对山西省农产品供销及农村流通业状况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因果分析法对造成"买难卖难"问题的流通原因进行了分析,构造了各流通主体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供需模型;提出并构建了基于供需模型的以农村服务组织为主导的流通服务平台,分析阐述了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当前,由于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导致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引起各级党政领导及普通百姓的广泛关注,农产品的流通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农产品卖难?如何突破卖难、搞活流通?本文将就自己的认识谈几点见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