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蚕豆染色病毒(Broadbean stain virus—BB SV)系豇豆花叶病毒组成员,病毒粒体直径约25~28nm。1965年Lloyd等首次在英国的蚕豆上发现并描述了这种病毒。病株表现叶片褪绿斑驳和花叶,外种皮呈坏死色斑。BBSV的寄主仅限于豆科植物,易种传和花粉传,种传率约10%,其传毒介体有豆长吻象甲(Apion vorax)和豌豆根瘤象(Sitonalincatus)。现主要分布在英国、法国、德国、瑞典、捷克、奥地利、波兰、匈牙利、意大利、叙利亚、黎巴嫩、苏丹、摩洛哥、埃及和突尼斯等欧洲和西亚北非国家,已成为这些国家  相似文献   

2.
蚕豆染色病毒病在我国的发生情况与根除对策朱振东,王晓鸣(中国农科院作物品种资源所北京100081)蚕豆染色病毒(BroadbeanstainvirusBB-SV)为球状,Φ约25~28nm,属豇豆花叶病毒组。自然条件下侵染蚕豆和小扁豆等豆科植物,其传...  相似文献   

3.
 1980年8月~1984年3月,我们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所豆类试验圃,土肥所绿肥试验圃和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蚕豆试验田。在蚕豆和田青上采到表现斑驳症状的BB-川Mo③、田青Mo①毒株,豇豆上表现坏死花叶症状的C502NM毒株。  相似文献   

4.
蚕豆染色病毒(Broad bean stain virus,BB-SV)属豇豆花叶病毒组,粒体为等轴多面体,直径25—28nm;自然发生于蚕豆(Vicia faba)、小扁豆(Lens esculenta)、豌豆(Pisum satium)和车轴草属(Trifolium spp.);人工接种侵染4科21属50种植物,其中豆科有17属36种,传毒介体为豆长喙象甲(Apion vorax)和豌豆根瘤象(Sitona tineatus)等4种象甲,以前者为最主要;病株花粉可通过授粉将病毒传至健株种子;远距离则通过种子传毒,种传寄主有  相似文献   

5.
蚕豆染色病毒(BbSV),在我国,首先由南京农业大学植病教研组于1985年发现于浙江、江苏、湖北、四川等四省的ICARDA国际试验圃,这些种子是在1984年秋播前寄到我国的。国际干旱区域农业研究中心(简称ICARDA)建于1977年(地点先设在黎巴嫩,后迁到叙利亚),是世界大麦、蚕豆、小扁豆等三个作物的研究中心所在。该中心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从勿忘我(Myosotissilvatica)上采集到1病株,接种昆诺阿藜,接种叶褪绿斑,系统顶枯,最后整株枯死。蚕豆接种叶呈黑色坏死斑,主茎变褐、全株萎蔫。矮牵牛接种叶褪绿斑,系统花叶。用诱捕修饰法制片,观察到病毒粒体球形,并在病毒粒体外面包被着一层抗体。琼脂双扩散试验呈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柑桔碎叶病毒的发生与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特洛亚枳橙(Troyer citrange),卡里佐枳橙(Carrizo citrange)、鲁斯克枳橙(Rusk citrange)和厚皮来檬(Citrus excelsa)作指示植物,鉴定出黄岩栽培的柑桔本地早,少核本地早、槾桔、早桔、朱红、乳桔、椪柑.北京柠檬、兴津温州及采自温州的柳橙等10个品种,无论枳砧或构头橙砧的都感染有碎叶病毒(Tatter Leaf Virus)枳橙的症状是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皱缩,畸形,茎下出现黄白色条斑,扭曲;厚皮来檬的症状是叶片黄白色斑点,皱缩、畸形.田间栽培的构头橙砧柑桔品种比枳砧的表现耐柑桔碎叶病毒。枳橙的TLV病叶和田间本地早(积)叶片、花瓣能汁液磨擦豇豆(Vigna sp.)叶,并能回接豇豆,接种3—5天后,豇豆叶即出现红褐色(木占)斑,电镜初步观察到为450—900nm长杆状病毒粒子。  相似文献   

8.
陈满文 《植物保护》1966,4(1):24-24
枯萎病是广东兴宁县蚕豆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农民称它根腐病或“末脚”。一般豆田产量损失10—15%,严重的达50—60%,甚至失收。 一、病状 枯萎病是由土壤内的镰刀菌侵染根部引起的,多在幼苗和开花结荚期发生。幼苗患病,茎基  相似文献   

9.
蚕虫赤斑病是蚕豆生产中易发生的重要病害,一旦发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近年来,由于产业结构调整,蚕豆作为冬季农业中集绿肥和蔬菜为一体的作物,逐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为此,1999~2001年,我们在都匀市稻桩蚕豆示范区对蚕豆赤斑病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两年度本市蚕豆赤斑病发生面积达96.7hm2,占种植面积的29.0%。现将研究情况简要介绍如下。1症状蚕豆赤斑病主要侵害叶部,其次是茎部,并从茎基部蔓延至根部,还能侵害花和幼荚。叶片上病斑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慢性型病斑在幼…  相似文献   

10.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of small coat protein (CPS) gene of Broad bean stain virus (BBSV) was determined and compared with other comoviruses. The CPS gene of BBSV consisted of 687 nucleotides and encodes a putative protein of 228 amino acid residues. The CPS sequence of BBSV and those of other comoviruses shared identities of 36.5%-58.9% and 35.2%-70.3% at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levels, respectively. The RT-PCR method specific for BBSV detection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determined CPS sequence. The RT-PCR assay presented here allows, for the first time, rapid and specific detection of BBSV.  相似文献   

11.
12.
VIRUS DISEASES IN BRITISH CROPS OF FIELD BEANS (VICIA FABA L.)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生物学性状、理化特性、蛋白外壳及血清学特性等方面,比较系统地研究了从安徽蚕豆上分离到的一个种传分离物Bd。根据试验结果,参考国际上报道的文献,作者认为该分离物隶属于蚕豆真花叶病毒(BBTMV)。这是BBTMV在中国的第一次报道。  相似文献   

14.
喷药治蚜防病试验中,溴氰菊酯和久效磷对豆蚜(Aphis craccivora)的防效分别达到96.7%和67.1%。两次和三次施用溴氰菊酯的防病效果分别达到84.1%和86.1%,蚕豆产量分别比未施药对照增产17.7%和21.9%。施药也影响蚕豆黄化卷叶病的时间分布型,三次施药小区的病株始终为泊松分布,病害没有再次扩散;未施药小区早春病株就出现负二项分布,越冬前病害已经扩散。豆蚜蚜害率与蚕豆黄化卷叶病发病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蚕豆萎蔫病毒ELISA检测系统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制备的蚕豆萎蔫病毒(BBWV)抗血清中提纯IgG,并用过碘酸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建立了DAS-ELISA检测BBWV的方法。DAS-ELISA检测时包被IgG以26.9 μg/ml效果最好,HRP-IgG结合物以1800~11600效果最佳。DAS-ELISA检测BBWV病叶粗汁液的最大稀释度为1 320,检测提纯病毒的最低浓度为0.744 μg/ml。田间病样测定表明,BBWV在蚕豆、豌豆、豇豆、大豆、茄子和辣椒等作物上发生很普遍,在菜豆上也有零星发生,而在莴苣、芹菜、白菜、萝卜、花椰菜上未测到BBWV。DAS-ELISA检测结果与生物学检测结果基本相符,符合率达97.6%。  相似文献   

16.
侵染蚕豆的芜菁花叶病毒的鉴定与提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浙江等地的蚕豆苗上出现的红褐色环斑或白色斑驳症状.经鉴定是芜菁花叶病毒侵害的结果.在病组织中的病毒粒体为弯杆状.长度750-800nm。摩擦接种在苋色藜上,接种叶上出现大块黄色枯斑,直径约3毫米,顶叶系统感染,在克氏烟、芜菁、油菜上为系统花叶.在蚕豆苗上的症状,视品种和环境条件而异,在有限生长的品种上多为红褐色环斑.在启东蚕豆上多为白色斑驳,豆荚上也可出现变色斑。对病毒的提纯方法作了改进,用冻融的20%蔗糖溶液可代替常规的10-40%蔗糖梯度液,精提纯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7.
 1983年6月,在南京郊区的长豇豆上采到1株表现植株矮缩症状的C-7病毒分离物。接种试验证明,它不能摩擦接种传病,但可以由豆蚜(Aphis craccivora)、棉蚜(A.gossypii)和桃蚜(Myzus persicae)以持久性方式传病。寄主范围测定的结果表明:分离物可以侵染长豇豆、豇豆、蚕豆、大豆、菜豆、豌豆、赤豆、利马豆、苜蓿、红三叶、地三叶、绛三叶、葫芦巴,紫云英和苕子等15种豆科植物和曼陀罗1种茄科植物。这些植物大都出现植株矮化,叶片扭曲,卷缩或僵缩,不能开花结实等症状。豆蚜的传病性状中,获毒饲育的最短传病时间为3小时,接毒饲育最短传病时间为10分钟,循回期是24小时左右。但是,传病率最高的获毒饲育时间是2~3天,接毒饲育时间在1天以上。接种1头蚜虫就具有传病能力,5头蚜虫能达到100%的传病率。蚜虫可以终身传毒,蜕皮不影响其传毒力,但传毒有间歇性。根据它的基本性状,病毒C-7分离物是一种豆科植物的黄化型病毒,可能是属于大麦黄矮病毒组(Luteovirus Group)的成员。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南方菜豆花叶病毒(SBMV)两株系B和C的核酸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利用RT-PCR可以特异地区分纯化的和0.2g病叶中的两株系,RT-PCR检测SBMV-B的灵敏度为10pg。  相似文献   

19.
土壤湿度对蚕豆根病及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土壤湿度是影响蚕豆(Vicia faba L.)生长和根腐病发生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本文以来源于蚕豆产区的田间土壤,分别以30%、50%和70%的土壤饱和持水量(WHC)处理进行盆栽试验,在室外自然条件下生长,测定了出苗率、出苗速度、株高、生长速度、叶面积、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结荚数、根瘤数、生物量干重、根腐病严重度及死亡率。结果表明50% WHC的土壤含水量为蚕豆生长的最佳土壤湿度,有利于蚕豆健康生长,减少根腐病的发生与危害。在30%、50%和70%WHC土壤湿度条件下,播后10周蚕豆生物量干重和植株的死亡率依次分别为1.53、3.16、2.68g和18.5%、4.8%、2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