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5 毫秒
1.
甘蓝类蔬菜包括芥蓝、菜花、椰菜花、结球甘蓝、球茎甘蓝等。甘蓝类蔬菜常见病害有霜霉病、黑根病、黑斑病、菌核病、灰霉病、黑胫病、黑腐病、软腐病等。  相似文献   

2.
甘蓝黑腐病菌细菌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1个地区的甘蓝黑腐病菌菌株的细菌学研究表明,在36℃下,均不能在肉汁胨培养液中生长,而能在胰蛋白胨营养液中生长。  相似文献   

3.
甘蓝类蔬菜黑根病又称立枯病.是甘蓝类蔬菜生产中的常见病。此病分布广泛.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主要在苗期危害.定植后也能继续发展.严重者造成缺苗。病菌寄主范围广,除危害甘蓝类蔬菜外,还侵染大白菜、黄瓜、菜豆、豌豆、莴苣、茼蒿、胡萝卜、茄科蔬菜及葱等。  相似文献   

4.
甘蓝类蔬菜黑根病又称立枯病,是甘蓝类蔬菜生产中的常见病.此病分布广泛,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主要在苗期危害,定植后也能继续发展,严重者造成缺苗.病菌寄主范围广,除危害甘蓝类蔬菜外,还侵染大白菜、黄瓜、菜豆、豌豆、莴苣、茼蒿、胡萝卜、茄科蔬菜及葱等.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53-1156
甘蓝黑腐病是甘蓝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害在山西省旱塬甘蓝生产地区发生比较严重,给当地菜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研究选用15个甘蓝品种,在其不同生长期进行黑腐病抗性田间鉴定试验。结果显示,寿阳甘蓝黑腐病的发生集中开始于结球期,不同品种抗病性差别明显,其中,夏盛65、改良优美、春天宝抗性较强,结果可为生产上预防甘蓝黑腐病发生及品种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从乌鲁木齐地区和北疆部分地区茄子黄萎病株上分离到的49个菌株,均产生微菌核,菌丝在30℃均可生长,而在33℃不能生长,经鉴定均为轮枝孢属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对其中11个菌株进行的致病力测定表明,各菌株间的致病力无显著差异,均属致病力较轻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鉴定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甘薯基腐病病原菌,明确其生物学特性,为甘薯基腐病的预防和田间防治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甘薯基腐病病原进行分离,通过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验证;通过形态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种类;用菌丝培养法测定分离获得的病原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及不同温度、pH、氮源和碳源等环境中的生长状态,确定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从甘薯基腐病样品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菌株,标记为RF-NH,通过柯赫氏法则验证为甘薯基腐病致病菌。利用ITS、His3和Cal基因的通用引物对菌株RF-NH DNA进行扩增,获得的基因片段长度分别为579、480和537 bp;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显示,菌株RF-NH与Diaporthe batatas聚类在一起;综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将菌株RF-NH鉴定为甘薯间座壳菌(D.batatas)。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显示,菌株RF-NH在15~35℃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在pH 4~12内均可生长,最适pH为4;最适培养基是SPDA培养基,最适碳源是糊精,最适氮源是硝酸钠。菌株RF-NH孢...  相似文献   

8.
根据不同接种方法、温度、苗龄及接种物浓度对甘蓝苗期抗病性表现的影响,并与成株期抗病性比较,筛选出一套在甘蓝3~4叶期,保温24小时,用每毫升含10~8个细菌的悬浮液,喷雾接种,再保湿24小时,在25℃条件下培养12天,调查发病程度的快速、准确反映成株期抗病性的甘蓝黑腐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方法。用此方法对4个单位11份甘蓝材料鉴定结果,75—01具有对黑腐病的高度抗病性。  相似文献   

9.
<正>韭菜是多年生宿根蔬菜,病虫害较多,只有科学、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才能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与危害。韭菜主要病虫害黑根病(刺足根螨)、韭蛆、灰霉病防治技术如下。黑根病韭菜黑根病的原因是,多年连作,施氮肥偏多,地势低雨后造成田间积水,长时间不倒根,生长过  相似文献   

10.
《吉林农业科学》2016,(3):41-45
为降低番茄灰霉病病原菌的抗药性,提高防控效果,用菌丝生长速度法确定了番茄灰霉病病原菌适宜生长的温光条件,并对常用的化学药剂和6种生防菌株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番茄灰霉病病原菌在5~30℃均可生长,最适温度25~30℃,超过33℃病原菌不萌发,病原菌生长速度在光照条件下总体上略快于黑暗条件。防治番茄灰霉病的药剂C效果最好,在前8天抑菌率达100%;其次是药剂A,药剂B、药剂D效果较差;有光条件下病原菌在含药剂A平板上比黑暗条件下生长速度略快,在含药剂B、D平板上则慢得多。生防菌株以木霉、拟康氏木霉、黑根霉、匍枝根霉对番茄灰霉病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在65%以上,拮抗级数均达到Ⅱ级,其中木霉、拟康氏木霉、黑根霉对峙的病原菌菌落呈现萎缩现象,抑菌效果较好。在田间试验中,化学药剂C、A对番茄灰霉病防效最高,分别为69.14%、66.01%;生防菌株中木霉发酵液防效最高,为61.09%,其防效处于4种化学药剂的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大花蕙兰疫病的发生机制,对河北地区引起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和接种试验,并对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河北大花蕙兰疫病的病原菌为掘氏疫霉(Phytophthora drechsleri),有伤接种3 d后即可以产生典型疫病症状。病原菌的适应能力较强,在24~32℃和pH值4.0~10.0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值为7.0。在V8培养基、查氏培养基和CA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但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较差。在无菌水中连续光照培养2 d即可诱导产生大量孢子囊和孢囊孢子。孢囊孢子保湿12.0 h萌芽率即可达90.0%以上,适宜萌芽温度为20~40℃,最适萌芽温度为30℃,适宜萌芽pH值为4.0~9.0,最适pH值为7.0。以上研究表明,河北地区大花蕙兰疫病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2.
描述了富贵竹叶枯病的症状,鉴定其病原菌,并测定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富贵竹叶枯病由茄腐镰刀菌〔Fusariumsolani(Mart)Sacc.〕引起,为国内首次报道;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是25℃,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显著影响,只影响其颜色;该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多种氮源,最适pH值为7~9,菌丝致死温度为69℃。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引起云南省铁线莲叶枯病病原菌的种类,从患叶枯病的植株上采集病叶,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通过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结合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和大亚基(LSU)双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的种类进行鉴定,采用科赫法则进行验证。并用不同培养基、温度、光照、pH、碳源和氮源对病原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铁线莲叶枯病的致病菌为Spencermartinsia sp.,按照科赫法则接种植株的叶片均发病。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和马铃薯蔗糖琼脂培养基(PSA)为其适宜培养基,生长最适温度为25 ℃,不同光照处理下生长不受影响,生长最适pH为6.5~7.5,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和蔗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钠。  相似文献   

14.
一种木麻黄灵芝茎腐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8年,在海南省万宁市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活立木上发现了一种灵芝茎腐病.为明确该病害的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笔者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其担子果分离出10株形态相同的菌株,并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优势菌株(编号为MMHJF001)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特征鉴定、rDNA-I...  相似文献   

15.
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长温度及其污染纯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晚疫病病原菌可耐最高温度43℃,4℃情况下菌丝仍可以生长,孢子囊在8h后所有的孢子释放完毕,同时提出了病原菌污染后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广西南宁桂花树上严重发生一种叶枯病,从病叶上分离到桂花叶枯病菌(编号CHS),在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根据病原菌株CHS的形态及ITS序列,将其鉴定为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均为28 ℃;生长发育最适pH值为6~7;不同光环境对该菌菌丝生长发育影响不大,黑光环境最利于孢子萌发;在供试的培养基中PDA最适合菌丝生长和产孢;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和丙环唑对该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由A. alternata引起的桂花叶枯病在广西的发生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解板栗疫病病原性状及各种杀菌剂对该病的防治效果。[方法]测定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农药对板栗疫病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板栗疫病菌的生长温度为8~35℃,最适生长温度为23~26℃;在供试的5种杀菌剂中,以浓度50%多菌灵WP和浓度50%退菌特WP的500~1 000倍稀释液对板栗疫病菌的抑菌效果最为明显。[结论]浓度50%多菌灵WP和浓度50%退菌特WP可望用于该病害的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光周期、温度和食料对大猿叶虫哈尔滨地理种群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周期对大猿叶虫的存活率无影响,温度对大猿叶虫的各虫态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适于大猿叶虫生长发育温度22~25℃,大于28℃的高温对大猿叶虫的生长和存活不利。食料种类对大猿叶虫完成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在哈尔滨地区,最适于大猿叶虫生长的食料是独荇菜和雪里蕻,其次为白菜和油菜,萝卜对大猿叶虫的生长极其不利,存活率仅为7.5%。哈尔滨地理种群的大猿叶虫的食性发生了明显的分化。  相似文献   

19.
在海南省昌江县棋子湾生长的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上发现一种新的灵芝茎腐病(Ganoderma sp.)。通过组织分离法从病原菌担子果中分离出代表菌株HNCJ201801001。对该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担子果诱导、形态学鉴定,构建rDNA-ITS、LSU系统发育树分析,完成生物学特性测定。依据形态学与分子检测结果,确定海南省昌江县棋子湾木麻黄茎腐病的病原菌为狭长孢灵芝(Ganoderma boninense)。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的最适温度为28℃,最适pH为5.0,黑暗条件更有利于菌丝生长,在PDA和PS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